身为咸鱼的我被迫成万世之师 第249章

作者:老夫这暴脾气

这人想法的来源是奉化之战——当时他是在半山腰拦截倭寇那一批人,他们的任务完成的非常完美,没有让任何一个倭寇流窜到山上去。

但是战后讨论的时候,他却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若敌军多出三成且悍不畏死的发起冲锋,我方的火力可能并不能将其完全压制,甚至会发生白刃战,而到了那个时候,我方战损会变得非常大。

一开始大伙只当他是在说笑话,毕竟当时倭寇已经被炮轰的几乎快要四散而逃了,能有那么一支队伍反应过来发起反击都不错了,何况悍不畏死?

但说起战果的时候,大伙又觉得他好像说的也有道理,因为这批上山来倭寇其死伤并不多——躲躲闪闪的移动目标很难击中,若遇上复杂地形的话,命中率会更低。

因此,莫说贼寇多上三成了,但凡那群倭寇的士气没有崩溃,花点时间冲上来仿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教官证明了自己的想法后就一直在想解决之道,即:可不可以有一种能连发,一次能扫一片的火铳,既能制造有效杀伤,又能对敌形成压制效果?

一开始他的思路是比较倾向于虎蹲炮的,因为这玩意填装火药后可以将石子、铅弹、铁屑之类的东西填充进去当做弹药,一炮出去后就是片杀,威力相当可观。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问题:虎蹲炮的射程没有火铳那么远,超近距离下很有用,但距离稍远的话能否命中目标就很随缘了,完全没了火铳的精准,所以就弃了这条路。

而后他的思路是将一溜儿的火铳固定在一个可以移动的架子上,填装好后可以直接拉到前线一并激发,如此一来就相当于一次性打出十来发子弹,可以形成有效片杀。

可实际操作起来后,他就发现这么搞其实很蛋疼:铳口调整起来很艰难,填装十分费力,移动也不见得就迅捷,还不如十个人拿着十杆铳呢。

并且么……

当一群匠户看到他的研发后,可谓是笑掉了大牙:你这完全是舍本逐末了嘛,来看看昔年伯爷的设计是何等的精妙!

这货跑去一看就傻了:那是花满楼早年就画出来的左轮手枪。

迄今为止左轮手枪还没有研发成功,因为技术上的难题一直没有解决:匠户们可以实现扳机扣动后左轮转动,但难点在于子弹——纸壳子弹爆炸后很容易从左轮的后方伤到自己,铜壳子弹又很难解决底火的问题,而且当时许多条件并不成熟,所以这玩意就搁置了。

但搁置归搁置,随后即便大伙都忙于旁的研发,但最早跟着花满楼的那群匠户依然心心念念记着这玩意,因此听得这个教官要研究连发铳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起这东西了。

有了这么个参照物后,这位教官的思路就开阔了不少,他找了几个对‘连发’感兴趣的铁匠,正式将连发火铳的项目提交,开始了研发工作。

一开始他们的设想是将数根铳管焊接在一起,铳管尾部开个槽,槽内可以放置一个如左轮那样的子弹盒,点火后可以一并激发。这个想法的优点在于容易实现,而缺点在于重量——数根火铳啊,这是一般人能拿得动的么?

随后又有人觉得在火铳尾部开槽的想法不错,可以将子弹槽做成条状,然后一次一次激发,如此一来不但分量不重,还提高了填装效率。

这想法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他们随即动手造了一支看起来很古怪的玩意:瞧着就像是汉阳造的上方插着一个带孔的铁盒子一样,开一枪按一下,无比奇葩。

东西是造出来了,但是问题也来了:药仓的密闭性并不好,使得火铳的威力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容易伤到自己。

所以解决办法也就有了:要么是想尽办法提高密闭性,要么就是制造铜壳子弹——连带着左轮手枪一起,将所有问题一并解决。

很显然,前一种方法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所有人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后者:因为有人提出,如果真的能研究出铜壳子弹,那么莫说是‘左轮’或者如现在这般一下一下激发的火铳,便是如诸葛连弩那般的连发火铳都能造出来。

对于日益精益求精的西山匠户来说,这还用考虑么?盘他!

因此这群人开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想办法,一段时间下来,这群人都瘦了一圈。

但遗憾的是,如今的技术依然达不到那个层次,用花满楼的话说就是科技树还差着些许呢……

温凉给花满楼介绍完这部分,又将他带到另一边,开始介绍另一个人的研发:这家伙是个天津水师的炮兵,因为一次操作不当炸瞎了一只眼,所以被安排在新军事学院教炮术,但这货对火炮的热爱可谓是有增无减,时不时就鼓捣鼓捣这些东西。

相比于研发火铳的那个教官,这位觉得其实可以鼓捣一下便携式火炮,因为这玩意如果研发出来的话不但可以提高士兵作战时的机动性,还可以在复杂地形下对敌实施有效打击,所以必须鼓捣之。

当然,和上面那个西山卫教官一样,这位对虎蹲炮也是看不上眼的,可他瞎鼓捣了好久都没点成果,正灰心的时候,他见到了海事学院研发的‘火龙出水’。

于是他的思路一下子就开阔了:把他们的火龙龙尾卸掉只用龙身推进,最前面搭配个普渡不就行了?

所以一段时间后他的作品也新鲜出炉了:一根铁管里插着一根中通的竹子,竹子里是推进用的火药,竹子头部是一颗安装好的普渡,看起来非常粗糙。

当然,这玩意没试验过,因为海事学院的人阻止了这家伙的试爆:就这种简陋的玩意,尾部连个稳定方向的东西都没有,发射后绝对会乱窜……

但花满楼看到样品后简直吐槽不能:古早版单兵火箭筒?

一群鬼才啊!

655.听侯爷的

在样品库看了半下午后,花满楼有点受不了了。

相对正常的武器有,而且其中不乏有些奇思妙想的好玩意,比如那个‘单兵火箭筒’就很有意思,他们现在貌似是打算在竹子的尾部加个稳定器——这些人不懂什么流体力学、空气力学,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知道若没这个东西的话发射出去的竹子就会乱窜——箭矢没了翎毛可不就是会发飘么?

可刨除这些以外,许多项目的画风就很诡异,比如有个木匠的项目是机关车,灵感来源于花满楼当初打倭寇的时候用过的自爆船——这木匠的设想是搞一个类似发条的东西上紧让车跑,车上则载上满满一车炸药,引爆只需计算好车跑的距离和线香的长度即可。

这研究的难点有二:一来是发条不容易造;二来是发条车很容易被路上的石头卡住。前者到是不难解决,至于后者么……

那木匠是这么说的:介于这种车对路况的要求很高,所以车只能在西山的水泥路上使用,或者将其放在官道上跑,若遇上打仗的时候,那就让骡马拉车。

温凉直接停了他的项目并问他:那你这和普通的马车有什么区别?

据说当时那木匠整个人都傻了,回家后自闭了整整七天……

“你说的对,好像武器项目确实多了点。”花满楼牵着温凉走出房间,一脸复杂:“这算是西山卫建立起来那会儿的后遗症吧?”

温凉微笑着点点头:“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他们更多的可能是担心你吧。大家都知道,你在,西山就在,若你出了意外的话,那西山的未来就不好说了。”

拉着花满楼来到凉亭里,温凉继续道:“他们绝大多数人是因为你才吃上一口饱饭,还能攒下一笔家当,孩子也能读书,便是他们出了什么意外,你也会照顾他们的妻儿,所以看得出来,包括那个有点二的木匠在内都不希望你上了战场后出什么意外。”

“虽然……”顿了顿,温凉继续道:“虽然好男儿当建功立业,可你也当知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往后……”

花满楼苦笑道:“说的就好像我想上战场一样。这次若非是爹在兰州府,太子也悄无声息的跑了去,我又怎会急吼吼的带人前去?国朝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会打仗!”

“好在这次回来后,短期内我是不出去了,撑死去几趟天津卫。”花满楼捏了捏温凉的小手,笑道:“说起来,你还没去过海边玩吧?六月天热了后我们一起去可好?”

温凉心中受用之极,笑着应了。

这年头,听媳妇话的男人不多,带媳妇出门玩的神经病更不多,所以温大小姐再次觉得自己没嫁错人……嗯,下次就留那个黑的守家就行,她都出去两回了!

……

以摸鱼的姿态象征性的考察了几天西山的科研进展后,花满楼在农学院一群老农的期盼下,终于下田了。

时下正是四月,如若不考虑两季种植的话,玉米和土豆基本上都可以种植——这事儿花满楼还是了解的,因为刨除一些高寒地区外,土豆是可以一年两熟的,玉米也有夏玉米和秋玉米之分,因此种植时间不成问题。

但作为一个从未下过地的人,花满楼对于种田这事儿的了解……

嗯,仅限于了解,所以站在农学院一众老农翻了六遍的试验田边儿上他挠头挠了好一阵儿后才干巴巴的憋出了几个字:“播种吧。”

一群老农惊呆了:“侯爷,就……就这?”

花满楼一本正经的反问道:“不然呢?”

为首那个老农苦着脸道:“侯爷,咱是不是……起码说说隔多远种一株?种密一点还是稀一点?”

“这个问题问得好。”花满楼捏着下巴蹲在地头:“种密一些收成可能少一些,但节省地皮;种稀一些收成可能会多一些……”

一阵面面相觑后,老农们用眼神交换着一个信息:侯爷可能不会种地?

一个胆大点的老农小心翼翼的问了句:“侯爷,要不……小老儿看着种?”

“哦,行吧。对了,两排玉米中间隔上一步远。”花满楼终于想起了一个有用的情报。

事实上,在没有机械化收割的情况下,一般的玉米地里都会套种一些东西,比如生姜、豆角、番薯,又或者是一些菌类,这样能节省一些地皮——当然,也有说是作物结构性调整的,反正天朝人很会玩这一类的花活。

但如今是试验田,是神州大地的第一批非原产作物,所以花满楼也不想玩什么花活,等丰收了后有了更多种子再说旁的,只要秧苗别死了就是。

“侯爷,这玩意又该怎么种?”一个老农拎着半袋土豆过来,还仔细的拿起一个端详:“这……长芽了。”

花满楼道:“不发芽可就坏了事儿了,这玩意就是种子,不过不要一整个种地里,将之切开种下就行。至于距离……隔上一尺种一块儿吧。”

对于种植土豆,花满楼唯一了解的就是可以切开种植,此外一概不知——倒是酸辣土豆丝他很有研究。

“能行么?”老农有点犹豫。

自赵仁建立农学院起,这个学院在皇家理工大学里就非常边缘,他们比不得冶炼学院那么耀眼,也比不得医学院那么高大上,甚至连干什么都不知道的物理学院都比不上——人家起码是侯爷亲自授课的,可农学院么……

几个老农整天就蹲在地头长吁短叹,有时候甚至都以为赵仁当初让他们搞这个学院就是为了消遣。

不出成绩嘛,要这学院有何用?

而如今听得花满楼有项目给他们,这群老农已经好些日子没睡好了,近些天花满楼窝在样品房时他们就远远的蹲在外头等,见了花满楼也不多说话,但那股子幽怨就连温凉都受不了——不然的话,花满楼怎会老老实实的跑来种地?

花满楼一摆手:“没问题,放心的种吧!这俩东西理论上不争肥田,也不挑水土,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物种。眼下种子不算多,所以只要能养活就是,待得明年有了更多的种子,咱们就能多来几片地实验了。”

“唉,成,听侯爷的。”

老农们忧心忡忡的开始忙活了。

(哎呀,晚了一会儿……)

656.永不过时的课题

种田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而且又脏又累。

但是不知为何,花满楼跟着老农们仔仔细细的刨地挖坑播撒种子的时候,他的内心忽然变得非常平静,甚至开始期盼几个月后的收获……

然后累得够呛。

一个老农走过来,有点手足无措的劝道:“侯爷,歇歇吧。”

这群人原以为花满楼不过是过来看看情况,毕竟这年头莫说是权贵了,便是乡下的土财主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金贵人,可偏偏花满楼实打实的跟着他们种了一早上的地,这就有些惊悚了。

种田期间,花满楼还不厌其烦的询问几个有经验的老农一些看似谁都懂的常识,比如除草施肥,秧苗浇灌,这使得几个老实巴交的农户紧张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搁了,数次险些一锄头砸在自己脚上。

“呼……”花满楼丢下锄头,粗粗的喘了一口气道:“真累啊……”

来和花满楼搭话的老农局促不已的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捧起一旁桌上的粗瓷大碗倒上晾好的凉茶打算敬给花满楼,可到了跟前却开始犹豫要不要给侯爷喝这个,而花满楼却满不在乎的接了过来咕嘟嘟灌了一气儿后才抹了把汗道:“行了,都歇会儿吧,看这架势今日还忙不完呢。”

老农应了一声后招呼其他人停手,然后紧张兮兮的在花满楼不远处席地而坐。

花满楼看了看放在手边儿的锄头,问老农道:“这东西造出来后我还没怎么问过,你们用着可还合手?”

老农连忙点头:“侯爷,咱们西山的新农具可比以前的农具好使多了!”

“是啊侯爷,”一旁的几个老农闻言也七嘴八舌道:“用着省劲儿不说,还结实,比以往铁匠铺打的好多了!”

“而且还便宜!”

“百文钱一把!”

提起这些东西,老农们的话就多了,他们一边吐槽曾经的农具有多难用,一边赞叹西山造的东西有多好,顺便还不停的拍花满楼马屁——因为西山造的许多东西都非常贵,比如马车啊,火炉啊,就连淘汰了的火器都能坑回来许多马匹、宝石什么的,但唯独农具卖的特别便宜,有些人甚至觉得花满楼在做蚀本买卖。

并且为了防止某些无良商贾将西山的东西高价卖到外地去,西山自己还组建了商团以成本价或微利将农具运到大赵各地贩卖,又或者是让一些合作的商贾平价代售,这些事情老农们可都看在眼里。

“侯爷行的是仁义事,小老儿佩服不已……”

“俺年轻的时候要有这锄头,不定能多种几亩地……”

“百文钱一把!”

花满楼乐呵呵的听着,最后道:“好用就成,也不枉费我花点心思了。”

老农点点头,但随后又貌似有些苦恼的问道:“侯爷,咱们这农学院到底是要作甚啊?”

花满楼一脸自然的说道:“当然是研究种田以及与种田相关的一切了,你们院长没说这个么?哦,你们院长没回来。”

当初建立农学院的就是赵仁,可赵仁的兼职干的有点多,时而太子,时而西山卫千户,时而飞艇小队队长、马车研发项目组组长、物理学院院长……反正数都数不过来,最近还在京师鼓捣吏治改革来着,而且貌似刨除太子他干其他的事情都非常专业,就是时常跳票这事儿有些不靠谱……

老农听得这个话后也是一脸苦恼:“是啊侯爷,小赵院长他连摊子都没支起来就四处浪去了,咱们这些人啥也不懂,啥也不会……”

花满楼乐呵道:“不是会耕田么?农学院嘛,耕田就行,不用想别的。”

老农愁眉苦脸道:“侯爷啊,小老儿祖祖辈辈都是耕田的,祖上传下来的也就那些东西了,无非春种秋收而已,这……有什么好研究的?”

花满楼还没说话,一旁另一个老农也说话了:“侯爷,俺大字不识一个,进了这大学还当个什么劳什子导师,这说出去旁人笑话到罢了,只要俺能给侯爷办事儿就成。可是在这大学里做的无非也是地里那些事儿,收的庄稼也是自个儿的,偏偏侯爷还给发薪俸,这俺受之有愧啊。”

这种淳朴让花满楼不由得一愣:“受之有愧?这又是怎么话说的?”

一群老农连连点头:“侯爷,小老儿能干的事情旁人也能干,旁的不说,单单管饭都有人打破头想来,小老儿还比不得人家身强力壮……”

“是啊侯爷,这钱拿的烫手……”

“百文钱一把!”

见多了那种占着茅坑不拉屎还要钱的,可这种质朴的人花满楼还真没见过多少。

都是实在人呐!

不过说过说,赵仁这个货挖坑不埋属实有些坑爹了,他将这群老农找来后各种跳票,致使农学院迄今莫说研究方向了,甚至连工作内容都没有,整日就是几个老农面对着几亩地愁眉苦脸——也难怪他们听得有事儿干了就激动呢。

“好了,我知道了。”花满楼摆摆手打断老农们的话,微笑道:“谁说你们能干的事情旁人都能干?你们这,嗯,顶多算是还没有正式开展工作,现在无非是让你们熟悉熟悉环境和工作性质而已,我这西山不养闲人和混子的。”

顿了顿,花满楼继续道:“目前看来,农学院做的事情确实很少,但较之旁人,你们大体上已经懂了什么叫研究,什么叫总结,对不对?所以你们的第一要务就是尽可能的去寻找能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以及思考如何让劳作变得更有效率——哦,就是更快更好,比如那百文钱一把的锄头不就能让大伙更轻松的种地么?”

“可能你们觉得千百年来大伙都在种地,那么自然而然的大伙就都会种地,但实际上所有人都还差得远。”花满楼忽然想起了那个希望在稻穗下乘凉的老人,不知为何,他的眼圈有点红了:“民以食为天,研究如何让有限的地里产出更多的粮食,这个课题永远不会过时。”

回头看了一眼似懂非懂的老农们,花满楼整理了一下情绪,然后笑道:“总而言之,你们就从这玉米土豆开始吧,我就先给你们打个样,让你们搞清楚未来该做什么后,你们就知道为何我会这么说了。”

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