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终正寝,你跟我说是人生模拟? 第294章

作者:止戈为武

  现如今......

  从南朝宋国传回的最新消息看,她猜测得果然没错。

  江南果真爆发了民乱!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

第四百二十一章 赵敏:听说大汗给你安排了一桩婚事?

  判断正确,赵敏对此并未自得,反而是思量起蒙元在这种局势变动下,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应对,才能获益最大。

  思来想去,唯有八个字:

  待时而动!出兵南下!

  那辽国契丹、金国女真,原都是如蒙古一般的游牧族群,开国建制之前,具是骁勇善战,凶残至极,但至今几十年的时间过去,早不复当年威势,虽不至于如南朝宋国那般倾颓,却也强盛不到哪里去。

  而蒙元呢?

  正是兵锋最盛的时期!

  合该征服天下!

  思及此处,赵敏眼眸微闪,心中颇有些意动。

  也不知此次能否有机会参与其中......

  华筝不知赵敏所想,眨着明亮的双眸,笑脸吟吟道:“那也很厉害啊~”

  说着,便凑上前去拉着赵敏坐下,好奇地看了一眼那些书信情报,倒是并未上手,自顾自地靠在赵敏身侧,哼着草原上的曲调,明显心情愉悦。

  赵敏见此有些无奈。

  这位公主从小就爱粘着她,如今年岁渐长,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越发亲昵。

  好在她也习惯了。

  “今日没什么时间,不能带你出去玩。”

  “没关系,我在这儿坐着就好,敏敏,你忙你的~”

  “你啊.....”伸手点了点华筝的脸蛋儿,触感滑嫩细腻,赵敏脸色嗔怪道:“听说大汗要给你安排一桩婚事,都是要嫁人的姑娘了,一直这么粘着我哪成?”

  华筝听了,顿时俏脸微红,推了赵敏一下:“快别说了,事情还没定呢。”

  赵敏饶有兴致地询问:“谁有那么大的福气,能娶到咱们的华筝公主?大汗可有中意的人选?”

  华筝吐了吐舌:“你也认识的,是郭靖安答啦。”

  “郭靖?”赵敏一惊,很是讶然。

  这郭靖,她自然认识。

  以前大汗宴请诸部首领、将士,她曾跟随父王、兄长一道,远远见过几面。

  光看外表,是位憨厚、老实的少年人,并无什么出彩之处,但此人之经历却颇具传奇,在蒙元上层,都称得上名声响亮,大受瞩目。

  因其拜师哲别,习得一身极高明的箭术,弓马娴熟为诸部之先,很是得大汗喜爱、欣赏,更重要的是,他曾在一场叛乱中,救下了大汗,救驾之功,历来最大,自此更得大汗看重。

  大汗欲将华筝公主许配给郭靖,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郭靖这个人,我见过,只是不知其人底细,华筝公主,之前听你提起过他,你觉得他如何?让他当你的夫婿,合你心意么?”

  华筝沉吟半响:“这个......我也说不上合不合心意,他人倒是挺好的,就是有些闷......”

  也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想到这里,华筝看向赵敏,心说跟敏敏比起来,谁也称不上聪明二字。

  赵敏柳眉微挑:“这么说,郭靖这个人虽然称不上合你心意,但你也不讨厌他,对么?”

  华筝一时没说话,想了一会儿,才迟疑地点了点头:“应该是吧。”

  对于男女之事,她虽有些憧憬,却也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道理。

  所以,只要不是打心底里的厌恶,她是准备乖乖听从大汗的安排的。

  赵敏闻言,微微一笑:“可有定下婚期?”

  “哎呀,都说了事情还没定呢。”华筝有些羞赧,忙解释道:“大汗只是有这个意思,而且郭靖安答那边......”

  说着,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顿住,有些担忧。

  赵敏不明所以:“郭靖那边怎么了?难道他不愿意?”

  “不是不是!”华筝连忙摇头:“听说郭靖安答要跟随他那六位师父南下赴约,前段时间已经出发了,我是想着现在江南那边很不安生,不知道他们去到那里,会不会有危险......”

  到底是从小相识的玩伴、安答,她虽然称不上多么喜欢郭靖,但也有着颇深的交情,是以担心其安危0 ...

  赵敏这才恍然,但同时也被挑起了好奇心:“南下赴约?赴的什么约?”

  华筝大致说明了一下郭杨两家的情况,这些事情她是听哥哥拖雷转述的,拖雷与郭靖结拜为义兄弟,之间的关系很好,所以知道郭靖的身世渊源,偶尔会跟她提及,也就听得七七八八,知晓了大概。

  “据说是他那六位师父当初与全真教的丘处机道长定下了十八年之约,两边互相传授武功给郭杨两家孩子,十八年后,到嘉兴赴约比武,一试高下!”

  赵敏细细听罢,眼中微亮,忍不住拍手赞叹:“为此约定,从江南远赴万里来到草原......这江南七怪,当真是一诺千金!叫人钦佩得很!”

  说实话,有些眼热。

  她汝阳王府虽然豢养门客无数,但都是以权财诱之,似这般重情重义的侠士、义士,也不知道有没有。

  主要也不好判断,品行这种东西是很难看得出来的,说得再多,也不如行动实际。

  赵敏摇了摇头,微微叹气:“可惜今日才知这江南七怪,他们已南下中原了,不得见识。”

  华筝低声笑了笑:“那六个师父确实都是很有趣的人,我跟拖雷哥哥2.8一道去玩的时候,会见到他们,其中一位姓韩的女师父,很喜欢我,还时常带着我玩呢。”

  其实......

  也是因为韩小莹的存在,华筝才乐意偶尔跟着拖雷去找郭靖玩耍的。

  毕竟两个少年人一见面就拉弓射箭,四处突突野兽,她一个草原姑娘虽然也不是不喜欢这么玩,但总也觉得乏味。

  更多的时候,都是去到就跑去找韩小莹玩耍了。

  比起郭靖,华筝跟韩小莹反而更加熟悉。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

第四百二十二章 赵敏:久不出面,下如何知上?

  提及韩小莹,华筝脸上的笑容越发明媚,但想到他们都南下江南去了,情绪顿时又低落起来。

  “敏敏,你说他们会不会遇到危险啊?”

  “应该不会,你别太担心。”赵敏安抚道:“江南七怪的武功照你说的不弱,当初远赴万里赶来草原都能应对,此行回去,以他们的江湖经验,想必也不会有事,再说了,他们本身就是江南出身,回到故土,好比如鱼得水,又怎么会出事呢?”

  华筝听罢,稍稍放心不少,但还是有些担忧。

  赵敏见她皱着眉头,便道:“若是不放心,我派些人手去护他们一二,可好?”

  华筝听了,这才喜笑颜开:“那是再好不过了03!有敏敏你看顾着,那就绝对不会出事!”

  赵敏笑了笑,没说话。

  她跟那江南七怪以及郭靖毕竟都不相识,只是看在华筝的面上才会做此安排。

  不过,她本来就要对江南加大调查力度,多派遣些细作探子,乃是应有之义,顺便看顾一下郭靖他们,倒也没什么。

  再者,这郭杨两家的渊源,居然涉及到了全真教以及金国赵王府,她倒是起了兴致,打算查查看当年之事的来龙去脉,或许在未来能有用处。

  这郭靖能得大汗看重,连最宠爱的华筝公主都有意许配给他,于公于私,帮他一把,卖个人情也是好的。

  若他们真遇到了危险,那出手相救,有此恩情在,说不定还能收服那江南七怪。

  总而言之,一举多得!

  华筝没了忧心事,又变得笑脸吟吟起来,看着赵敏那娇艳到不可逼视地容颜,忽而心中一动,问道:“敏敏,你与我一般大,汝阳王可有给你安排亲事?”

  “......”赵敏脸色微顿,好半响才道:“我爹他倒是提过,但都被我回绝了。你也知道我的志向,若是嫁了人,那可就没法子实现啦。”

  “可是姑娘家的,总归是要嫁人的啊......”

  赵敏轻哼了一声,点了一下华筝的额头:“我要是嫁了人,你也嫁了人,咱们以后就更难有相处的机会了。”

  “对哦......”

  华筝一听,顿感为难,靠着赵敏幽幽叹气道:“唉,要是敏敏你是男人就好啦,这样的话,以你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我呢,也不用纠结啦,直接嫁给你就成了,咱们以后天天都能在一起。”

  赵敏一时惊愕,旋即噗嗤一声,失笑起来:“是男是女,乃天定。我纵是女儿之身,也未必就弱于男子!不过....”

  侧目看向华筝那娇俏明媚的美丽脸蛋儿,不由地嘴角微杨,一双狭长的桃花眼弯弯笑起:“你说得对,我若是男子,那什么郭靖先到一边去,本郡主...咳,本王先把你这位草原上的明珠先娶回家再说别的!”

  华筝被说得脸色发烫,心里扑通扑通直跳,羞赧道:“敏敏,快别这么说了,怪不好意思的......而且,明明你要比我漂亮多啦,要说明珠,也该是敏敏你才对嘛!”

  “哦?既然这样,那就你当男子,你娶我!哈哈~”赵敏做出一脸娇羞的模样,但没维持多久就绷不住了,两人对视一眼,咯咯笑作一团。

  到了夜晩,哄着华筝睡着之后,赵敏辗转难眠,起身披了件大氅来到外间,取来情报信件继续细细看着。

  烛火间,映着那如同白玉一般细腻的脸庞,相比起白天,少了几分顾盼生辉的英气,倒是多了些许柔和。

  良久。

  赵敏放下密件,若有所思地盯着上面所记载的情报。

  “方韩、赤脚郎中、起义军......”

  赵敏眼眸闪烁,对于方韩这位人物,她自然也是有所耳闻的。

  一篇《赤脚行医录》不仅轰动了宋国,在草原之上,也有部分内容流传,堪称治病救人的医书宝典!

  “此人自三年前便声名远扬,朝野称颂,今有义军打着他的名号在江南兴起暴动,究竟是他本人所为,还是说......被推出来当了聚拢民心的旗帜?”

  赵敏沉吟半响,一时也判断不了。

  这两种猜测都是有可能的事。

  她更倾向于前者,起义军一朝起义,短时间内便攻城掠地,连下数城,震动江南,早有预谋的可能性明显更大,遍布各地的赤脚郎中群体无疑也说明、印证了这一点,只有他们有能力组织、聚拢起这么大的暴动!

  不过......

  让她心有疑虑的323是,在细作探查的消息情报中,那位本该作为义军首领的方韩,却并未身居江南,而是在梓州路毗邻大理边境的临水居住,而且在义军举事之后,也并未现身江南。

  是暗自隐藏了起来,还是说依旧身处梓州临水?

  赵敏皱眉,这两种情况,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明显不是一方造反势力首领该做的姿态。

  久不出面,下如何知上?

  又如何建立威信?

  刚刚起事的时候,义军可能还会认,但真到了壮大的时候,他就不怕麾下生出异心?

  是志大才疏?还是有所倚仗?亦或是别的......

  难道真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了?

  赵敏眼神微闪,心中暗忖:“看来,还是得多加派些人手,好好查查这位方韩先生才是,梓州路那边的情况、形势也得探探......”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

第四百二十三章 攻占江南二路全境!四路地方归于治下!

  翌日深夜,一支百人精锐从大都启程,一路避开耳目,南下中原,去向不明。

  时间匆匆,又是数日。

  在这一天,起义军彻底攻占江南东路以及江南西路全境!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总攻任务!

  并且一刻也没有停留,迅速兵分六路,开始向两浙、福建、荆湖等地方进军!

  处在各地潜藏、蛰伏的基层势力提前收到举事的命令,纷纷武装聚众,响应起义,夺取当地乡里农村地盘,以连绵星火之势包围各路州府之城镇,随时准备着与义军主力内外合击!攻略地方!

  从最开始的江南起义,到现在蔓延到长江以南的大部分精华地区,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起义军的发展速度、壮大速度,堪称惊世骇俗!!

  一时之间,大宋以南,为之震怖!

  而远在汴京之上的朝廷,此时却还未知晓局势的巨大变动,仍旧以为江南暴动只局限于江南东西两路之内,起义军所占据的地盘仅为江南泰半之地,粮草、军械的调拨仍在筹备当中,中.央.禁军的调动更是尚未成型......

  大宋那臃肿的制度没能对危机作出最迅速的反应,只能一步慢,步步慢,离灭亡不远。

  另外一边,梓州路,临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