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止戈为武
“行!我给您填上盖章!”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责)
第四百一十九章 李秋水:无非是师姐推出来的傀儡罢了......
西夏,皇宫深处。
听着一品堂刺探回来的情报,李秋水有些慵懒的神情顿时凝住,起身招手,将信件摄来,细细查看。
“江南暴动、起义......”李秋水眉头微皱,低声喃喃,心中动容之余,也颇感莫名与不解:“师姐她...到底想干什么!?”
自几年前开始,她就越来越看不懂巫行云的操作了。
起初的时候,一品堂的探子发现天山灵鹫宫有所异动,九天九部的精锐尽数南下,李秋水还以为这是冲她来的,结果却并非如此,灵鹫宫的精锐并未进入西夏,而是一路南下到了中原之地,旋即去向不明。
彼时,李秋水知晓猜测有误后,对此重新作了判断:
她那大师姐巫行云或许是在为之后的散功、复功一事未雨绸缪,作提前布局!
这并非不可能的事。
历来每隔三十年散功、复功期间,都是巫行云最为虚弱的时候,也是她报复的最好时机。
为躲避她的追杀,师姐提前布局是应有之义,480也在情理之中,李秋水并未觉得不对。
但很快,从一品堂探查回来的种种消息,又让她渐渐打消了这个猜测。
各地逐渐兴起的赤脚郎中、云纹道人、灵鹫使者群体,令她颇感难测。
不知道她这大师姐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突然就做起了悬壶济世的买卖。
在李秋水看来,那位朝野称颂的所谓医圣、大贤,无非是巫行云推出来的代行者,一个傀儡罢了!
她并不放在眼里,只是有些拿不准巫行云的目的,一直颇感不安。
遂以,多有派遣西夏一品堂的细作、高手,潜伏在宋国的地盘上探查消息,收集情报,只是始终没能真正调查清楚缘由。
直到今日,江南爆发起义的消息传来,李秋水这才有些恍然大悟:
师姐这是奔着造反去的!
难怪要干那些邀买人心之事!
只是想明白了这一点,李秋水却越加不能理解了。
这是图什么啊?
难道是看她在西夏当太后,位高权重,也想弄个权?
不过这也太离谱了吧?
直接一步到位干到造反去了......
李秋水不大相信她那师姐布局数年,闹出这么大的声势,是为了权势而造反。
属实是没有那个必要啊!
真要有心,以巫行云的武力以及生死符的恐怖,轻轻松松就能收拢一批权贵为用,干什么要绕这么大圈子去造反?还不一定能成功的那种。
武功再强,人力也有时穷。
若是在暗处还好,放到明面上来,就很难成事了。
当初那慕容龙城堪称一代英杰,武功盖世,却也困顿于世道,而不能成就霸业。
所谓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
哪怕是她,当初能当上王妃,所倚仗的也不仅仅是武功。
她是凭姿色上的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一身逍遥派的绝世武功给了她很大助益,宫斗什么的简直小儿科,她在西夏国说一句权势滔天也不为过!
但说到底,这种路数,也属于在暗处,并非明面。
真要明面上掌权,乃至造反上位,光靠武功是很难成事的。
李秋水起身,来回踱步,左思右想,颇具忧虑。
“师姐此举,搅得江南动荡,宋国不安,到底是为了什么......”
若说是为了针对她,那造反的地方离她西夏不说隔着十万八千里,却也完全不接壤。
根本影响不了西夏。
而且,真要靠着外力影响,直接在西夏境内,或者边境生事不比在江南造反好?
从此判断,基本可以排除掉这个可能。
可若说是为了散功、复功作筹划,那也不对。
这种关键时期,不好好蛰伏起来,专心修炼,反而分心他顾,闹出这么大的声势,属实不大可能。
如此混乱的局势,对于即将要散去功力的巫行云而言,也是颇具凶险的。
为了躲避她的追杀,而置身于另外一种危险境地?
说句不好听的,被她追杀身死的可能性,或许都不及混乱动荡中被兵匪民乱冲击波及的可能性大。
“难道是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亦或者狡兔三窟?”李秋水皱眉,心有猜测,但旋即又摇头。
这种事情完全说不通!
越想越觉得难以理解,李秋水索性作罢。
“算算时间,她散功的时间也将将要到了......”
不管有什么阴谋诡计,这个时候,绝对是她本人最为虚弱的阶段!
思及此处,李秋水眼神幽幽,一阵冷笑:“师姐啊师姐,师妹我倒要好好会一会你!”
虽然巫行云的一系列操作令她很是费解,也颇感不安,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才得有这么一个能够扬眉吐气的机会,她实在不想轻言放弃。
而且......
“闹出这么大的声势,我西夏要是不做出点反应,岂非辜负了师姐的一片美意?”
李秋水低声笑了笑,不管她那师姐到底算计着什么,但江南繁华之地发生暴动,宋国必定会被牵制住精力,若是暴动持续的时间久一些,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西夏说不定也能占得一些好处。
想到这里,李秋水唤来属下吩咐继续探查江南的消息情报,又遣人去告知她这一派系的臣属,作出各种针对安排,旋即换上一身服饰,蒙上面纱,不声不息地离开了皇宫。
别的事情都能交给麾下臣属去处理,但是唯独追杀巫行云这一件事,她得亲力亲为。
一是以对方的武功,天下能与之匹敌者,寥寥无几,哪怕是处于散功时期,那也不是随便一个高手就能够解决得了的,真那么好解决,她就不至于前面两次散功时期追杀都没能成功。
她这样的武功都没能成,指望一品堂那些废物,更加不可能。
二来嘛,她追杀巫行云乃是为解心头之恨,不亲自动手、不亲眼看见对方的窘境,哪能顺心顺意?
再说了,总归是逍遥派中人,她也没想过假借旁人之手去报复,还是得她亲自动手才行。
顺道......
对于师姐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她也很好奇,南边到底是什么情况,这一番布局以及江南起义,又是为了什么。
(ps:惭愧......)
(ps:六一儿童节快乐,咳咳......)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
第四百二十章 铁木真:汝阳王府那个小丫头倒是真有本事......
李秋水离开不到两天,西夏朝堂便作出了应对,商议对边境加派兵马,待时而动。
与此同时,辽国、金国方面也同样有所异动。
蒙元大都。
铁木真哈哈大笑:“汝阳王府那个小丫头倒是真有本事,南朝宋国果真如她所料那般~乱了起来!”
说着,颇为感慨道:“她若是大好男儿,为将为帅亦不为过,可惜为女儿身......-”
摇了摇头,不再多想,眼神看向手中信-件,沉吟不语。
南朝宋国的情况,堪称内忧外患,如今江南爆发起义,局势更是倾颓,倘若他蒙元与之接壤,此时也无需他想,立即南下亲征便是,趁着南朝内乱之际,征讨中原!将广袤的土地纳入他蒙元的版图!
可惜啊......
中间隔着辽金二国,实在鞭长莫及。
铁木真眉头皱起,思量片刻,大致有了计较。
宋国那边一时半会确实插不了手,但是蒙元与辽金接壤,若是此二国因局势变化而有了动作,那他也能跟着动一动。
简而言之,辽金二国若是乘机出兵南下,那么必定会被牵扯一部分精力,届时他蒙元也出兵南下,未必不能咬下一块肉。
至于能吞下多少,那就看情况了。
其实......
哪怕没有这一桩事情,铁木真也是早有南下征服的心思的,只是此前一来条件不成熟,二来也是没有合适的机会。
但如今南朝局势变化,却让铁木真看到了壮大的可能。
想到这里,铁木真立即召集心腹商议南征事宜。
另外一边,汝阳王府内。
一道曼妙的身影端坐在亭台之中,眉眼如画,容貌娇艳,肌肤莹白如雪,透着健康的晕红,身上穿着的服饰偏向于中原,却又带着草原儿女的英姿飒爽,好一位绝色佳人!
素手翻动着情报,心中细细计较思量,一时有些默然。
正此时,外间忽然传来脚步声。
“敏敏~敏敏~”
清脆的叫唤声响起,一位模样娇俏的少女跑了进来,一见亭台中的女子,顿时眼神微亮,手心一扬,跑了过去。
赵敏微微回神,有些无奈地起身相迎:“华筝公主,您怎么来了?”
“嘿嘿,我来见见你啊!”华筝笑颜如花,看着赵敏的眼神,带着崇拜与钦慕:“敏敏,你好厉害啊,南朝那么远的事情你都能猜到,大汗刚刚都夸你才能出众,有将帅之才呢,若是男儿身,定能立一番事业!”
赵敏微微摇头:“南朝之事,其实也有些出乎我的预料,当不起大汗夸赞。”
汝阳王府中,多有豢养门客,以权财为诱,很是招揽了一帮奇人异事、江湖好手,其中有一位名叫“成昆”的门客,乃是少林寺的僧人,武功颇是高明,其人曾经向汝阳王府提供了一个搅乱中原江湖的计策谋划,即用明教与江湖诸派多年以来的恩怨、血债作文章,挑拨离间,煽风点火,以此引发混乱以及争斗,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们蒙元躲在暗处,能借机将之一网打尽,再徐徐图之。
这个计划嘛,赵敏起初不以为然,倒不是觉得办不到,而是哪怕计划成功了,也没有足够的利益支撑,蒙元距离宋国中间还隔着辽、金、夏三国呢,打击宋国的江湖势力,明显好处不大,而且容易为他人做嫁衣。
毕竟离得远,事情办成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更何况,江湖势力终归只是江湖势力,放在一国层面上来说,多少有些上不得台面。
哪怕计划顺利,哪怕触手可及,又能获利几何?
无非是弄倒些江湖门派罢了。
于国无益。
遂以,赵敏对此事并未表态,只是命人随口打发了,便不了了之。
哪知那成昆却似乎对此异常之上心,此后屡屡旧事重提,不断完善计划,并且还亲自付诸行动,将成效一一上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希望能说动王府出力,赵敏看过那些书信以及情报,都是成昆在江湖中挑拨离间的戏码,而且卓有成效,这个时候,她虽然依旧不是那么在意,但也被挑起了几分兴致,时有关注南朝宋国的情况,启动了不少细作传递消息,打探情报。
0求鲜花
还别说,真让她给发现了不少端倪。
江湖事,她关注得不多,除却明教跟江湖诸派之间的仇火被人为煽动,越烧越旺以外,也就乔峰身世一事比较轰动,但这些江湖琐事相比起江南一地兴起的种种谶言来说,明显都不是什么大事。
前者再如何轰动,也只局限于江湖,影响不大,但是后者......
一个不慎,即会掀起民间暴动!这可是切切实实的大事!
赵敏素也聪慧机敏,在获悉江南情报的那一刻起,立即就调用了近年来细作探子从南朝宋国传回的种种消息情报,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密件,诸如“花石纲之政”荼毒地方、流民群盗日渐激增、民间怨言四起、赤脚群体涌现各地......
从这些草灰蛇线中,瞬间就做出了判断:
江南之地就是个火药桶,只要有丁点火星,只怕顷刻之间,就要暴动!烧成一片!
而在这种紧要关头,种种谶言的流传无疑是加剧了这一点,或者说,也印证了这一点。
意识到江南极可能发生民变,赵敏思虑之余,也将猜测告知了父亲汝阳王,并且通过华筝公主这个闺中密友将种种整理好的情报呈给了蒙元的大汗铁木真,希望能引起其重视。
上一篇:转生成赛马娘训练员又怎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