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118章

作者:从前慢

  那又不是自个儿的,眼跟前这碗里的鸭腿才是宝贝。

  小口,小口啃着,心里头急,却也没闹出动静来。

  “婶子,这俩闺女您教的真好。”英子一旁夸赞着。

  大刘婶心里美的,全印脸上了,“闺女乖,听话好管,不像小子……”

  大刘婶尴尬一笑,闭上了嘴。

  杨建国接了话茬:“可不就是,我就觉着闺女挺好,心细,贴己,比那浑小子强多了。”

  大刘跟媳妇儿,只当他是在用话安慰俩人。

  附和了几句,就想岔开话题。

  可杨建国接着,就给俩人一惊喜。

  “婶子,其实今儿个,我还有件事想托您。”

  大刘婶一愣,忙说道:“建国你说,婶子没二话。”

  杨建国瞅了眼媳妇儿,在她点头后,这才说出她怀孕的事实。

  “哎哟,几个月了,坐稳了吗?”

  “这我可得恭喜你俩,回头婶子给孩子缝两件小衣裳,保管你喜欢。”

  大刘也开怀大笑:“建国,大喜事,来,咱俩走个。”

  “走着。”跟大刘叔碰了个,英子也把情况跟大刘婶简单说了。

  杨建国接着道:“是这样,这不我工作忙,英子回来总一人在家。”

  “我这心里不踏实,想找个人帮衬着点。”

  杨建国说到这,大刘婶就抢话开口了。

  “行了,婶子懂你意思,往后有啥事,英子你只管吆喝。”

  “就是我不在,不还有大娟,小娟,你这俩妹子呢!”

  啃了一半鸭腿的大娟跟小娟,连连点头的说:“英子姐,我耳朵可灵了。”

  “英子姐,你在屋里吆喝一声,我姐也听得见,保管能行。”

  听小娟也这么说,英子惊讶好奇的问:“是吗,那以后我要有事儿,可就在屋里喊了。”

  “嗯嗯,我姐指定能听见。”

  把这事儿说明白,杨建国心里也踏实了些。

  远亲不如近邻,英子真有个急事儿。

  吆喝声儿,爹娘他们也听不见。

  可邻居总能听见,帮衬搭把手,坏事可能就变好事了。

  所以,杨建国才会把英子怀孕这事儿,直接跟大刘婶子说。

  这会儿,大刘婶子不就拉着英子,小声询问,叮嘱着。

  该有啥反应,出了啥事啥情况。

  该咋应对,最要紧的还是给她安心:“你要有事,觉着不对,就可劲儿的喊。

  千万别等,有时这一等,吆喝都没劲了。”

  “所以,咱哪怕白跑一趟,也得防着意外。”

  大伙儿肯定希望,英子是一切顺利。

  可人生充满意外,你得把预案做前头了,才能在意外来临时,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上来就一句“我媳妇身子硬朗,指定没事”就完了。

  没意外是个好的,可真要有个什么。

  后悔,都没那机会!

  吃吃喝喝,一边叙话,英子一边用筷子给俩闺女夹菜。

  今儿,她俩确实像大刘婶说的,有口福了。

  而大娟跟小娟,则像是做梦一样。

  要是这梦不会醒,就太好了。

  “刘叔,往后你有啥想法?”

  杨建国夹着花生米儿,跟大刘聊起往后。

  他这修车铺子,也不可能长久了。

  就说那风一起,指定是干不成的。

  所以,还是得有个别的出路才成。

  大刘也是个主意正的人,杨建国想看他有没想法。

  自己再帮着参谋参谋,给他弄份安稳营生。

  大刘砸吧着嘴,夹了筷子菜,脑子里也在思索。

  这建国是觉着,自个儿的修车铺干不长久?

  还是说,他这有啥别的盘算。

  “建国,你是觉着这铺子,干不长了?”大刘还是决定直-接开口问。

  自己人,没啥藏着掖着的。

  杨建国想了下,点点头,算是回了他的话。

  至于缘由,杨建国不开口,大刘也就没问。

  人如今跟往常不同了,是能接触到大领导的,听的、见到都跟外头不一样。

  有些话也不能往外乱说,能跟他透风就是拿他当自己人。

  或许,自个儿是该再往长远了想想?.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孝子刘光天,指定比杨建国强

  这顿饭吃到深夜,把大刘喝躺了才结束。

  剩下的那些个菜,杨建国没让大刘婶给带上,全留下了。

  盘子,缸子,这些他得带走。

  要不,明儿他得跟英子吃特色手抓饭。

  “你刘叔,好久没这么开心了。”给俩人送到门口,大刘婶听着屋里的鼾声满怀欣慰。

  “婶子,往后日子还长着呢!”

  “刘叔那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将来啊,指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听杨建国这么说,大刘婶开心的直点头。

  哪怕只是个盼头,漂-亮话儿.

  她这会儿也愿意听,更乐意把它当真。

  一年到头,也该喘口气。

  让那总提着的心,落地歇歇了。

  “婶子,我俩先回了,这也该放炮了。”

  “唉,回吧,外头凉,别再冻着英子。”

  “娟子,把妈买的百响拿来。”

  “来了,妈,能拆些给我跟小娟放着玩吗?”

  大娟稀罕的看着手里的鞭炮,心想能留一两个也是好的。

  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能见的着。

  在窜天猴,溜金儿都没有的年月。

  能有炮仗一、个、个的点着放,就叫幸福。

  大刘婶有心不答应,可看俩小期盼的眼-神,心里头还是软了。

  “那就拆十个,一人五个。”

  “哦~妈你最好了。”

  听着墙那头的欢呼,手拉手往屋里走的杨建国跟英子相视一笑。

  这年味儿,有了。

  两百响的鞭炮,杨建国用柴火棍一挑,站在自家门口点燃了。

  噼啪噼啪…

  刚响,家家户户就开了门。

  还没睡的都出-来了,瞧见柴火棍、上那一挂炮,羡慕的两眼瞪圆。

  这要是拆下来慢慢放,够放一整年的吧?

  说两百响,真点上也快。

  十来秒,尾巴掉地上。

  挣扎的跳了几下,彻底没音儿了。

  棒梗带着小当,冲进满是炮仗皮儿的刺鼻青烟里。

  用手在地上扒拉,想找找看没点着,让别的炮仗炸飞出去的。

  大娟跟小娟,跟着跑过来低下头找。

  就连阎解旷,也带着阎解睇过来弯腰低头的寻。

  谁要是找到囫囵个没放的,立马就能收获众人羡慕的目光。

  瞧见这些的杨建国,跟英子依在门口看着。

  其它屋里,也都拿着提前买好的鞭炮出-来了。

  辞旧迎新,驱年兽!

  有能力都会放上一挂,百响的,两百响的。

  或是富裕人家,买一挂少见的五百响。

  那叫一响儿!

  日子紧的,跟人一块儿搭着买。

  一挂百响,咱三家拆拆分了。

  中间儿的捻子也剪三段,完了再把拆下来的炮竹,一、个一、个给缠回去。

  扭成捆扎结实了,一家放个三十响,余的给孩子拿着玩儿。

  咱这也算参与了,讨个吉祥!

  噼里啪啦,院儿里炮仗响个不停,外头巷里别的家也是一样。

  孩子们跟疯了似得,在里头窜来窜去的找‘幸存者。’

  过了凌晨,炮竹声渐渐平息。

  杨建国和英子也关上门,回屋歇了。

  把炉子上坐着的壶提下来,给他倒上热水泡脚。

  英子坐在炕沿边上,把一、直揣兜里的手帕打开。

  一沓厚厚的大团结,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