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前慢
杨建国没注意到,于海棠瞬间凝固的笑脸,自顾自道:“当然,内容肯定不会改。”
没听见答复,杨建国抬头去看。
只见于海棠呆呆的看着自己,像是让人给点了…穴…位似得。
杨建国皱了皱眉,道:“我的要求就是这样,你可以去和领导反应了。”
说完他就进了车棚,开锁,把车子撑好,开始往后座上捆学步车。
“不是,为什么你要自己念啊?”
于海棠冲进来了,不解且焦急的说着“我才是厂里的播音员,这是我的工作。”
杨建国回头看了眼,道:“是不是你的工作,那是厂里,宣传科决定的。”
“而且,信是写给我的,为什么不能我来念?”
于海棠更急了,她当然明白这个理儿。
可明白归明白,不代表就得接受,就能接受。
这信要是让杨建国给念了,自个儿的机会,不全没了。
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岂不是就要溜走?
于海棠不甘心,她可就指着这次机会,来获得上级的关注和欣赏。
就刚那会儿,她连接受表彰的感言都想好了。
现在,杨建国突然跟她说,机会没了!?
不行,于海棠不能接受.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杨建国道歉,纯属拿捏了
“杨师傅,你就帮帮忙,就当帮帮我成吗?”
杨建国推着车往前走,于海棠就在旁边追着。
“于海棠同志,这不是帮不帮忙的问题!”
看她紧追不舍,杨建国停下脚步说:“请你尊重我的个人选择。”
“我知道,杨师傅,我知道。”于海棠连忙点头,态度软化的回应着。
“可我就想问问,我到底做错什么,让你对我有这么大的成见?”
看他停下,于海棠也跟着停下,望着他的表情充满委屈。
于海棠就想问问,自己到底做错什么?
以至于从第一…次见面,他对自己就充满偏见?.
难道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罪过他。
可无论于海棠怎么想,都找不到一丝线索。
她甚至都猜测,是不是自家跟杨建国-家有什么积怨已久的矛盾。
老一辈的恩怨,让自己遭受无妄之灾?
于海棠不懂,她想不通!
自己怎么他杨建国了,让他这么嫌弃?!!
杨建国也让她给问愣了,对她有成见。
好像还真有这么回事。
从头次听见她的名字,杨建国心里就产生抵触。
这是来自前世的本能,对剧中人物的抗拒。
可……
仔细想想,如今的大院儿早已‘面目全非。’
贾婆子成了老妈子,天天不仅要给家里做饭,让秦淮茹反向拿捏。
还得扫大街,倒马桶,刷马桶。
傻柱也不再是那-个让人套麻袋里的憨批,食脑上瘾。
易中海,折腾一整,把自个儿给玩没了。
阎埠贵,嘿~
这前叁大爷。
今儿个成了壹大爷,还学会‘先投资,后回报’这套了。
再说秦淮茹……
竟成了自个儿的徒弟,成天埋头学习。
认真专注的劲儿,连他杨建国都得称道两句。
仔细想想,还真是不可思议。
世界,因一只小小的蝴蝶。
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巨大’的转变。
可实际上,又可以说什么都没变。
就算有人真的能预示未来,未来也一定是有千百万种变化的。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除了变化本身。
就连时间,每年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又何况是渺小的人类。
所以,没了剧本!
为什么于海棠,就一定是他‘知道’的样子?
想进步,又没什么错!
杨建国正色看向她,说:“对不起,于海棠同志,这点我向你道歉。”
听他这么说,于海棠开心道:“那你是答应我了?”
“不。”
杨建国回答果断,摇头道:“我对我先见为主的偏见向你道歉。”
“但这并不会影响我的决定,抱歉,我还有事,先走了。”
从前面把腿伸过去,杨建国踩着脚蹬走了。
冷风萧瑟,只留于海棠一人凌乱风中。
好冷…
骑车赶到自由集市,杨建国推着车往里走,目光不停的往两旁摊位瞅。
他要给媳妇儿买双手套。
可自己没票,又不想为这点小事求人。
所以,最好的去处就是这了。
走到一半,杨建国看到自个儿找的了。
卖羊毛的老乡。
两斤粗羊毛三分,杨建国一口气买了贰十斤。
三毛钱,壹大团羊毛到手。
给他用草绳扎结实了,就这么拎着走人。
等到家,从前院儿就能看见烟筒里冒的热气,是英子在烧饭。
杨建国把车撑在门口,先往下解学步车。
听见动静的英子系着围裙出-来了,站在门口一看上前帮忙。
“这车真漂-亮,下面还带轮子呢?”英子左瞅右看的,喜欢得紧。
杨建国笑着说:“我可忙了壹下午,能不漂-亮吗?”
“我男-人真厉害!”英子一夸,杨建国就乐了。
瞧见他乐,英子也跟着乐。
解下学步车,给它搁在地上。
英子试着来回推动,发现下面那轮子还能来回的转。
滑动的时候,也一点都不晃荡。
心里更是惊喜直笑,夸赞道:“建国,这车做的真好。”
“那是,你男-人亲手做的,能不好吗?”杨建国又揣上了。
瞧见他那孩子样,英子美了他一眼,就瞅见他手里提着的羊毛团了。
“这是……羊毛。”英子接过好奇问道:“你买它干什么?”
“给你做手套啊。”
杨建国把羊毛团递给她说:“把从前的老袄子剪一剪,扎副手套,把羊毛填里头指定暖和。”
英子点点头,思索道:“那这羊毛得先做毡。”
松散的粗羊毛可不能直接用,就算是塞的扎实,里头还是得透风。
你得先给它做成羊毛毡。
先把羊毛取出适量,均匀铺平,将羊毛扎实的往前卷。
然后,找个玉米棒子,把羊毛卷搁在上面。
找出戳针,轻戳固定表面的羊毛。
戳的过程里,要不停的滚动。
务必确保每处都均匀的戳刺到,直至半毡化。
到了这个时候,就要修正两头,把它变成平面。
边滚,边戳刺。
发现下凹缺陷的部分用羊毛填补。
就这么反复直至羊毛紧实,完全毡化为止。
把毡全部做好,按照手套的大小剪出形状。
整张填充在手掌的部分,拇指部分则用剪下的边角料来修饰填充。
最后,把外面的料子缝合。
这样,结实又保暖的老料羊毛手套就做好了。
样式,得看你自个儿的手艺。
可暖和,是真暖和!
比那用毛线织的,得暖和上好几倍。
英子回主屋灶头做饭。
杨建国则找出戳针和玉米棒子,带着羊毛去了偏房。
薅羊毛,铺平,压着向前卷扎实。
然后,把玉米棒子垫在下面,开-始戳刺。
这个算不上手艺,只要家里有做过羊毛物件的老人。
手把手教个一两次,就学会了。
哪怕不教,多看个几次也就会了。
不算难事儿!
上一篇:综漫:诸天万界从恶魔咒蓝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