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140章

作者:从前慢

  听对方这么一说,杨建国好奇追问:“您工作的地方,还能听到我的名字?”

  刘专家温和一笑,道:“大专家是我老师,你说呢?”

  杨建国明白了,怪不得他会这么说。

  有了大专家这么一层关系,两人间的谈话就轻松多了。

  不过,正事还是不能耽搁。

  考核该怎么进行,还得怎么进行。

  “我可一直听师傅说,你的基础打的有多扎实,今天就让我也看一看,学习学习。”

  听他这么一说,杨建国也不客气:“刘同志想看什么?”

  该客气的时候,得客客气气的。

  不该客气的时候,杨建国也不会扭捏。

  咱又不是那滥竽充数的混子,藏着掖着的,人还以为自个儿是怕了。

  向身…后同行的同事看了看,刘专家说:“咱们就谈一谈构件的基础要点好了。”

  先谈话,再做工,实际考验。

  对特…种车间,考核组是很重视的。

  不仅在于考核等级的高低,还有别的因素掺杂在其中。

  比如,事关今后特…种车间所获资源。

  在上面挂号的先后,获取订单的重要性和排名高低,这些都是考核的一部分。

  当然,这么重要的事不是他们就说了算的。

  后面,还会有专人再来。

  多项审核及考察,都要通过才行。

  但,考核组的专业性意见,也是综合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ge局,有你真好

  考核的过程并不复杂,但很繁琐。

  必须按照考核组所提出的要求,一…样样去完成。

  应答的回复,也必须尽量简洁、明确。

  但这都不是最难的部分。

  最难的在考核结束后,对方点头说着“不错,”扬长而去。

  留下你在那患得患失,猜测到底是过不过。

  “建国,你觉着我刚表现的怎么样?”李耀国就正处于这一环节。

  自从考核组走后,他就一直在那纠结.

  回忆自己先前的表现,有一丁点的不完美,不满意,都会在心里无限放大。

  看他那副患得患失的纠结表情,杨建国打趣道:“寻安慰回家找嫂子去,我这没有。”

  李耀国让他这一打岔,嗔怒笑骂:“嘿,你这嘴是越来越不饶人了。”

  杨建国笑着回应,道:“要不这样,能压得住你吗?”

  李耀国咧嘴直笑,心里的纠结倒是少了些。

  哪怕是考核这么重要的日子,活儿还得干。

  不过,今儿他们没什么担子。

  接的也是普通车间做不完的单子,倒是真的不忙。

  杨建国这头,都把自己那点活交给张潮和秦淮如了。

  俩人一句话没有,接手就开…干。

  师傅让你干活儿,那是在为你积累经验,只管…干着就是了。

  怕的是那些个成天不让你独立,就带着你学理论的。

  到最后,学了一肚子的‘水货,’屁用没有,等着淘汰吧!

  张潮和秦淮如,这两天也是高度紧张。

  这可不光因为,师傅要进行六级考核认证。

  重要的是,低级工种的等级考核。

  它就排在考核组后面儿,人一走立马开…始。

  而这次,俩人都打了申请。

  二级工,那就是普通车间的底层了。

  可以独立作业,还有一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比他俩这刚‘毕业’的工具人,待遇好太多了。

  这种情绪,也间接影响到车间的工作氛围。

  看情形不对,杨建国拿起扳手敲着身边的钢轨。

  看大伙儿都被吸引过来,杨建国吆喝道:“我知道这两天情况特…殊,大伙儿心里都装着事儿。”

  “我也一样,想着考核结果啥时候能出。”

  “可再担心,也得把手头的活儿做完,做好了,这才是最要紧的。”

  “把心思都收一收,注意安全,抓紧生产。等忙完了这些天,我请大伙儿喝酒。”

  一听杨建国要请客,大伙儿立马乐了:“好,我带俩菜。”

  “我带份肉,谁也别和我抢。”

  “谁跟你抢,我家里还有两条咸鱼,也带上了。”

  “酒,酒是我的,两瓶高粱酒,我的,算我的。”

  热情高涨的凑了一桌子丰盛,大伙儿心里那点压抑和心思,也都发…泄一空。

  等下工铃儿打响,分摊的订单完成大半。

  提着工具往车棚走,杨建国半道儿让人给拦下了。

  “杨师傅,杨师傅等等。”瞧见是厂里的小车司机,杨建国停下脚。

  “咋了,这是?”

  看他跑的急,杨建国轻笑安慰:“别急,咱喘口气儿再说。”

  双手撑着膝盖,喘了几口。

  司机抬头苦笑,道:“您这脚程可够快的,我是一道儿从车间追来。”

  打趣了句,司机说起正事:“杨厂长吩咐,让我通知您去大领导家。”

  “现在?”杨建国觉着意外。

  怎么突然,大领导就叫自己过去。

  他又不是傻柱,能给做做饭,下下棋解闷。

  “应该是考核组。”司机顺嘴提了句,扭脸往回走了。

  让他这么一提醒,杨建国心里明白了。

  得,这趟是跑不掉了。

  后厨,傻柱拎着兜网打算回家。

  今儿中午招待考核组,剩了不少好菜。

  他这打算带回去,好好喝两杯!

  建国在不忙的话,叫上他一…起,俩人也有时间没喝顿酒了。

  这头想得美,人刚到门口也让拦了。

  “何师傅,厂长叫你去大领导家,晚上有招待,还得麻烦你做菜。”

  傻柱心里那兴奋消退,点头应下。

  等人走了,瞅着手里提着的饭盒,无奈道:“看来这顿酒,又得往后推推了。”

  不过,再一想近来的好事,傻柱又乐了。

  明儿他就要去和冉老师领证,办席的日子也定好了,就搁这礼拜。

  到时候再跟他杨建国,喝个痛快也成。

  腿着往大领导家走,到了地儿就瞧见门口撑着的二八双杠。

  傻柱有些好奇,上去一瞅钢戳:“嘿~”

  亏他刚还觉着可惜,和着人在大领导这有酒有菜,自个儿来给他当厨子了。

  客厅里,大领导,刘专家,杨建国三人,正天南地北聊的起劲儿。

  今天这桌饭,就是专程招待刘专家的。

  除了他们仨,其余一…个没有。

  “建国,当着大领导面,我还得劝你两句。”

  混熟了的刘专家,又要劝他离开轧钢厂。

  以他的能力,不该留在这。

  祖…国有更多重要的事业,需要他这样的人才。

  瞧见大领导哭笑不得的样子,杨建国回答的也干脆。

  “我这人胸无大志,就喜欢扎根基层,也不愿离家太远。”

  “要我说,基层和你们的工作一样重要,涉及民…生大计,马虎不得。”

  “咱们在不同的地方,共同努力,为的也是同一…个目的嘛!”

  刘专家让他说的无言以对,这民…生大计他能说不重要吗?

  再者,他是个纯粹的学者,技术人才。

  论起嘴皮子,别说杨建国受过‘信息大爆炸’的熏陶。

  就是没有这份经历,扎根基层,三教九流都要接触的工作。

  翻起嘴皮子,也得给他堵的哑口无言。

  专家的技术是好,学历是高。

  可就是因为这样,他接触不到一些真实的东-西,很容易就演变成假大空。

  你让住在亿万富豪圈里的贵公子,去想象贫民的生活及需求,他想得到吗?

  就是接触过,体恤过。

  可生活在变,需求也在变,总是会有差距。

  所以,只有扎根在基层,才能真正了解基层。

  在与刘专家深…入交流后,他更确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一顿饭,俩人谁也没说服谁。

  倒是有种惺…惺相惜的敬佩,认定对…方是个人物。

  同时,也从对…方身上吸收到自己所欠缺的一面。

  刘专家是飘在空里,看的是所谓的大格局。

  杨建国是脚踏实地,看的是民…生大计,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夙愿。

  两人凑在一起,倒是有点双…剑合…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