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17章

作者:从前慢

  不是怕与不怕,是不能够……

  “叔,自个儿的媳妇我都不疼,我疼谁去?”杨建国一拍手,笑呵呵的看着他。

  就他孤家寡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

  想再找个人疼,也没地儿去啊!

  结了婚在外面乱来……

  呵呵,活腻了?

  从古至今,这世道什么都缺过,就是不缺小人。

  谁敢说自己身边,没俩见不得人好的。

  杨建国自认也挺招人眼红。

  仨月升了四级工,还是工种里工资最高的铆工。

  一个月七十五块八,工资高的吓人。

  提出工艺改进,受到公开表扬,进了特种车间。

  厂长重视,可能还在大领导心里挂了号。

  就这些个事,别的不说。

  他院儿里的许大茂,二大爷,一大爷,心里能舒服了?

  跟他不对付,看不得人好的贾婆子,更是巴不得他倒血霉。

  这些个眼睛,比后世的摄像头还厉害。

  自动追踪,智能识别,隐密度高。

  还懂自我伪装,防不胜防。

  搞破鞋,杨建国可没那本事。

  再者说,他也没那份心。

  在物质横流的年代里飘了三十来年,见过太多的虚情假意。

  能找到一份真爱,多不容易啊?

  花着天价,找个祖宗。

  不想好好奔日子,成天跟你搞斗争的经历没够啊?

  杨建国够了!

  如果说有幸来到这个时代,最让他庆幸、在意、宝贵的是什么?

  一定是能找到一份诚挚的爱情,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当改开春风吹拂大地。

  白发沧桑,身边佳人依旧。

  这就是他的心愿…

  既不轰轰烈烈,也不伟大壮丽。

  相比穿越的前辈们拳打脚踢,只手遮天的大场面。

  杨建国给前辈们丢面儿了…

  可他就是个俗人。

  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正常人。

  矛盾的结合体,偏居一隅的沧海沙粒。

  既不想当英雄,也不想改变世界。

  就想踏踏实实过日子…….

第三十零章 有人,就有家

  骑着二八双杠,腰间温热的手臂散发的温度,让杨建国心里热乎。

  这会儿,他正带着李英往民政局去。

  厂里,街道办的证明跟介绍信,俩人都开好了。

  现在,就差民政局这一哆嗦。

  把车停在民政局门口,放下车撑,周围注视的目光跟后世开超跑感觉一样。

  这车,真敞亮!

  凤凰座前的上下两道双杠,那就是最醒目的‘品牌’标志。

  拉着英子往民政局走,到门口杨建国停下脚,“英子,这可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心跳加速,宛如小鹿乱撞的李英抬头看他,“什么机会?”.

  杨建国打趣道:“后悔啊?”

  “进了这门,成了我杨建国的媳妇,这辈子你可都别想逃。”

  李英低着头,眼眸上扬的看着他,咬着下唇道:

  “我不后悔,这辈子我就跟你了。你就是想甩开我也没门。”

  放肆大笑,杨建国拉着她向民政局内跑去,“那咱俩谁都别想跑,就待一辈子。”

  等再从民政局出来,李英左手挽着他的胳膊,右手捏着‘奖状’一边。

  杨建国则捏着另一边,展开的‘奖状’正是俩人的结婚证。

  就这么一张纸,代表他们俩是合法夫妻了。

  “走,上车。”

  杨建国跨坐在二八双杠上,向着后座歪歪头,“上来。”

  英子开心畅笑,小跑着侧坐在后座上。

  右臂自然的搂住他的腰,“媳妇儿,咱走着,哈哈……”

  后海,一张张木桌相连形成热闹的茶市。

  人声沸腾,随处可见的竹藤裹面的软椅上坐满了人。

  这时的后海没有躁动的音乐,耍酷的俊男靓女,无病呻吟的哀怨与空虚的行尸走肉。

  只有穿着工装、白衬衫、的确良的男人家,带着一家老小围坐在竹条桌前喝茶聊天。

  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简单的喜悦,充满对未来的希望。

  眺望什刹海上滑动的游船、飞鸟与鸭子:“嘎嘎嘎,嘎嘎……”

  李英找到一个靠围栏的位置,忙招手道:“建国,快来,这儿有位置。”

  “来了。”

  要了一壶茶,白色印花天鹅颈的瓷壶,两个茶盏。

  再要一份五香栗子、闷蚕豆,往桌上一放。

  总共一毛二,收了钱‘小二’就走了。

  露天大茶社,也没小二吆喝那套,就是自家人支个摊儿忙活,赚俩辛苦钱。

  再说,真要张口给您来句‘哎哟,爷您来了~’

  趁夜打包走吧!

  消费便宜,景色好,环境也好,没什么杂人。

  对老百姓来说,是个带家人来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喝着茶,美滋滋的看着手里的结婚证。

  “要不折了我收着?”杨建国看她拿的辛苦。

  李英忙放下茶盏,认真道:“不能折,你也不许折,啥时间都不能折。”

  杨建国笑问道:“为什么?”

  李英在桌上摸了摸,确定没水才把结婚证放上摊开。

  “你看,这一对折正好是俩人中间,压狠了就是一道印子……这不就是夫妻间的一道坎吗?”

  李英刻意压低了声,她这个说法要是上纲上线,可就是封建迷信了。

  杨建国好笑的看着她,倒是没批评也没赞同。

  有些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无非图个心安!

  凡是上纲上线,趁早挖个坑给自个儿埋了。

  李英觉着结婚证不能多到‘坎,’那咱就不让它多。

  多大事,用得着争?

  “以后咱得经常来。”

  “嗯。”

  “下次带你来划船,等咱有了孩子,你抱着孩子,我划桨,咱在湖上追鸭子,哈哈……”

  “嗯~都听你的。”

  “咱得多生几个,女儿最好,贴心,听话,我喜欢。”

  “……嗯!”

  欣赏着街上的人生百态,孩童的欢笑与喃喃呢语,湖面吹来的微凉清风。

  一壶茶喝完,谢绝对方要添茶的好意:“走,跟我回家,先把结婚证裱起来。”

  笑吟吟的被他牵着,跟着他向前跑去。

  李英的眼底只有他的身影,至于去哪儿……

  只要跟着他,天涯海角,何处不是家?

  男人在哪,家就在哪。

  有人,就有家.

第三十一章 扯证,回大院发糖

  把头枕在他宽厚的背上,李英感到安心、平静,特别踏实。

  杨建国也一样,还多了一份重量。

  这重量叫——责任。

  一个男人成不成熟,得看他有没有担当,懂不懂什么叫责任。

  年龄,只是外在……

  有责任,担得起事儿的才是爷们。

  不然,也就白长个儿了。

  杨建国带着新媳妇一到大院儿,就热闹起来了。

  “哎哟,这是……扯证了?”门口给花浇水的三大妈愣了。

  李英手里的‘奖状,’太明显了.

  杨建国推着车,看了眼自家媳妇,“啊,扯了,我这就给咱拿喜糖去。”

  到了家门口,听见动静的一大妈和二大妈也出来了。

  “建国,恭喜啊!”

  “建国,你也不给咱介绍介绍,以后可都在一院儿里过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