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18章

作者:从前慢

  “谢谢您内。”先道了声谢,把人往身边一搂,跟自己挨着。

  杨建国这才中气十足的介绍道:“我媳妇,英子,食品厂的正式工。”

  杨建国是故意点出李英工作,有工作就能让人高看一眼。

  也代表没那么多时间,跟她们在院儿里瞎折腾。

  所以,最好井水不犯河水。

  面儿上过得去就成,没事别来打扰我们两口子过日子。

  “哎哟,建国,你这成双职工家庭了,了不得啊!”三大妈。

  杨建国笑了,“借您吉言,先拿喜糖。”

  把车往窗沿下一撑,杨建国推开门往屋里走,打开柜子摸索几下。

  一袋子瓜子、奶糖,就让他提在手上。

  “英子,走。”

  “哎,我把证放下。”

  叫上新媳妇,小两口到院儿里发糖了。

  “够了,够了,建国,你这是买了多少?”

  “是多买了点,回头还有别的用处。”

  “谢谢建国,建国媳妇,祝你俩早点抱上大胖小子。”

  “二大妈,吉言。”

  到三大妈这,人是一点没客气。

  不嫌多,只嫌少,“建国,我们家人多,你可别不舍的。”

  听她这么一说,英子又给她多抓了两把瓜子,一把奶糖。

  三大妈这才乐呵直笑,说着吉祥话。

  带着英子先到后院儿,给聋老太送了瓜子,喜糖。

  老太太瞅着英子满口称赞,“好姑娘,是个好姑娘,建国有福了。”

  杨建国顶着个笑脸也不说话,英子自己应对了几句,他就催着该走了。

  等两人出了门,听着外面的热闹。

  聋老太看了眼桌上的瓜子、喜糖,笑容渐退,深深的叹了口气。

  “杨建国,是个好命的。可惜,打眼了。”

  眼瞅着他把日子一点点过起来,聋老太后悔了。

  别看老太太精明,其实也是个自私的人。

  这年头,不自私日子过不下去。

  遍地都是可怜人。

  不自私,你管的过来吗?

  可她现在悔啊!

  当初要是心再软点,帮着他撑过那几天。

  以他一把花生米,回一张桌子的心性。

  不得把自己当亲奶奶供养,还怕什么老无所依?

  他那个媳妇,看着也是个面善的。

  还是食品厂的正式工。

  有这么两个好孩子在身边,她这个老太太只管享福就成。

  可惜,可惜啊……

  散了一圈,回到中院正要往前院去,贾家门帘挑开了。

  棒梗带着小当出来了,手里还捧着个盆。

  家里头用来和面的白铁皮盆,跑过来把盆往面前一举:“杨叔,俺家的。”

  杨建国直呼‘好家伙。’

  我把袋儿直接给你,成不?

  小当乖乖站在哥哥身后,也不吭声,就是看着杨建国傻笑。

  小丫头还没那么多心思,就是见着杨叔心里头高兴,傻乐!

  不用问也知道,是贾婆子给的盆。

  李英看了眼他,正想说什么。

  杨建国带着她就往旁边走,直接无视面前拦着的棒梗。

  来到小当面前,杨建国蹲下身抓了把瓜子,“小当,伸手……俩手捧着。”

  等小当把俩手捧开,摊平了。

  杨建国抓了把瓜子,堆在她两只小手掌心里。

  接着抓了把奶糖,也没数几个,塞进她身上的棉袄兜里。

  又给另一个兜里塞了把瓜子。

  做这些的时候,杨建国在媳妇耳边说了句“你剥个糖塞她嘴里。”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李英还是照做了.

第三十二章 家庭改造方案

  “你叫小当是吧?”.

  “嗯,杨婶子好。”

  “真乖,来,张嘴,婶子给你吃糖。”

  “啊~”

  把糖放进丫头嘴里,李英笑道:“甜吗?”

  小当美的直点头,却没敢张嘴说话。

  怕自己一说话,糖掉出来。

  ‘真甜。’小当开心。

  她还是第一次吃到整颗奶糖,以前有糖奶奶都留给哥哥。

  最多给自己咬下一点,放进嘴里就化了。

  原来,这就是奶味啊!

  做完这些,杨建国才重新起身。

  “行了,回去吧,记得给你妈留点瓜子和糖。”

  这话要是没结婚,杨建国肯定一个字不提。

  但现在,既然心软管了小当两顿饭。

  就该给她知道感恩,秦淮茹对不起谁,都对得起这仨孩子。

  非要用‘伟大’来做标准。

  这年代百分之九十九当妈的都不合格。

  后世,又有几个能合格的?!

  棒梗在一旁噘着嘴,脸色阴沉,倒是跟他家死老婆子挺像。

  等小当捧着瓜子,小心翼翼往家走。

  他才上去一把抢走半数瓜子,一溜烟的跑回屋。

  看着少了一大半,地上还撒了几颗的瓜子。

  小当‘哇’的哭出声来。

  刚走到门洞下面的英子,听见想回头,就见杨建国摇了摇头。

  “别管,管不了。”

  面色一暗,李英心里明白。

  ——赔钱货。

  院儿里在的都惊动了,唯有大刘家没动静。

  媳妇(fen)上班没回来,他想出来道声喜也力不从心。

  于是,杨建国带着新媳妇上门。

  说了几句客套话,把新媳妇介绍给他认识。

  抓了两把瓜子,糖,放他手里。

  临走给桌上再放了些:“留着给孩子回来吃,你跟婶子可别舍不得。”

  “哎,我也跟着沾沾喜气儿。”大刘连点头,

  人比昨天看着开朗,有生气儿多了。

  就这么一圈下来,人也累结实了。

  “走,到家里坐坐。”

  杨建国带着她回屋,李英也没矫情。

  证都领了,自己就是他的人了。

  正好刚才光忙着打招呼,都没注意看家里的布置。

  李英也想多看看,自己今后要生活的家。

  到了屋里,满堂的新家具让李英欣喜雀跃。

  边边角角都收拾的干净利落,灶台也清理的很干净。

  这样子,倒是一点不像男人家。

  大老爷们一个人在家什么样,李英见过。

  他是没去过独身男人家,可她爹就是男的。

  她娘回乡下几天,那真是活着就谢天谢地。

  别说收拾,锅碗瓢盆,屋里、床上、地下是一塌糊涂。

  其他叔叔家也一样。

  没个女人,比猪圈干净不了多少。

  “你这屋有人打扫?”

  李英在椅子上坐下,看了眼贴在四方桌上墙的伟人像。

  家家户户都贴着,乡下也少不了,要是谁家少了才叫奇怪。

  炕上躺着的杨建国坐起,笑眯眯道:“有啊,昨晚四个人帮着打扫,折腾半宿。”

  “这些家具全是昨天刚拉回来的,来。”拉着她的手到了隔壁屋。

  打开一看,房间正中就摆着个大浴盆。

  新的,味儿还没散呢!

  “我打算给家里做个烧热水的炉子,放在隔壁那屋,取暖又方便照顾。”

  “这头弄些管道,给墙上打眼穿过来,绕着墙根和边角转一圈,在这接个铁皮箱。”

  “给下面装个阀门,按条软管,回头想泡澡,把软管接到盆里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