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235章

作者:从前慢

  四兄妹也没个商量,可心里那盘算,不约而同都带着“搬家”这条.

第二百四十二章 魔鬼,兔子急了也咬人

  夜里,炮…仗又是响个没完。

  可有些地方,往年的热闹是全然不见。

  静悄悄的,跟活跃的四九城显的格格不入.

  这其中,就包括大领导住的大院儿。

  听着城里此起彼伏的炮…竹声,吃了饺子歇着的大领导走到阳台,眺望着远处的热闹。

  “咋出来了,衣服也不批一件,多冷的天不知道啊?”领导夫人给他把外套拿来。

  披上外套,大领导脸上的笑容转为担忧。

  “这热闹,不知明年还看不看得见了。”大领导语重心长,满腹感慨的叹着气。

  噼里啪啦,抱着闺女站在门前,英子抱着儿子紧挨着他。

  一家人站在门前,望着自家门前正在炸的两百响。

  从头到尾,一声儿没断。

  英子乐呵直笑的说:“来年指定是顺顺利利,干啥都成。”

  “嗯。”杨建国高兴点头,应了这彩头。

  孩子们出来,在一堆红纸花里找漏网之鱼。

  英子把小当,还有大娟、小娟叫到跟前,“给,这是我跟你杨叔给的红包。”

  小当捏着红包,美滋滋的仰着头说:“谢谢婶子,谢谢杨叔。”

  还是奶…声…奶…气的,听的让人欢喜。

  大娟和小娟也是跟着鞠躬道谢,欣喜万分。

  过年能得一分、两分的,那就跟做梦一样。

  婶子给的红包里,一下塞了五毛钱。

  这下,够买多少好吃的。

  “行了,玩去吧!”让孩子们散开,英子瞧见蹲在那捡炮…仗的棒梗了。

  瞧了眼自家男…人,杨建国读懂她的意思。

  想想秦淮如,还有棒梗这一年多的表现,杨建国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瞧见他默认了,英子笑呵呵的叫了声儿:“棒梗,过来。”

  蹲在地上的棒梗抬起头,表情里全是诧异。

  她这是叫自己呢?

  “叫你呢,过来。”英子又说了句,棒梗才敢相信。

  有点犹豫的上前几步,棒梗歪着头不敢去瞧杨建国。

  如今,没了贾婆子这给他灌输‘毒…药’的老婆子。

  见天儿让秦淮如,小当数落,言传身教的。

  这小子倒是也明白,啥叫羞耻,好赖了。

  “这个给你,拿着。”英子一手抱着儿子,从口袋里掏出一红纸封来。

  棒梗愣住,瞧着那红封愣是没敢接。

  给自个儿的,他咋觉着不太可能。

  往日里,这院儿里可没一…个待见他的,撞见了也是低着头。

  快上几步从人旁边过去,人也不兴搭理他。

  这会突然给他个红封,假的吧?

  “棒梗,干什么呢?”站在自家门前的秦淮如,三步并两步的过来了。

  “师奶奶给你,还不赶紧接着谢谢。”秦淮如心里那叫一激动。

  英子这表现,分明是在说‘既往不咎。’

  算是原谅棒梗,先前做的那些个混账事儿。

  关键有了英子这倾向,院儿里的人看在她的面儿上。

  往后对棒梗,也不会再吹鼻子瞪眼,横竖瞧不上。

  天大的好事,打着灯笼都找不着,这缺心眼的咋还楞上了?

  甭管是顾及自己,还是真心觉着孩子变了,都够秦淮如激动欣慰的。

  这一年多的言传身教,没白费…

  伸手接过红封,棒梗正要开口,就让她娘一脚踢腿窝上,咚跪下了。

  “给师奶奶磕头,说吉祥话。”秦淮如嘴上温柔,瞧着他的眼…神可不一样。

  棒梗看见了,就知道他娘没开玩笑。

  自个儿要是不照着她说的办,回屋有好果子吃的。

  贾婆子如今的心思,一点也没往他身上搁。

  他娘管挺好,孩子活着就成,其余的也不用她操心的。

  再者,她也觉着这孩子偶尔是得收拾。

  要不真就骑在老的头上,把屎把尿,没个王法了。

  所以,棒梗这一年来,可是没少挨揍。

  家里扫床的炊帚,都让秦淮如打断一把。

  棒梗对他这娘,真怕了!

  低下头,咬着嘴唇。

  棒梗扶着地往前一磕,“谢谢师奶奶,师奶奶新年安康,平安吉祥。”

  “行了,起来吧!”英子笑着说道:“往后好好听你妈的,多学知识,学做人。”

  “把人做好了,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叫人瞧得起。”

  看儿子低着头不吱声,秦淮如忙道:“师娘放心,我肯定好好管教,把这孩子教好了。”

  听见她这么说,一直没搭理的杨建国张嘴道:“做人,比学问重要!”

  “该打就得打,疼了,心里才长记性。”

  秦淮如点头认同,“师傅说的是,我记住了。”

  “缺趁手的,夏天河边那柳条拿回来泡泡,管用。”

  听他这一说,棒梗抬起头,眼神惊慌的瞧着他——魔鬼。

  那柳条子抽人有多疼,这年月少有几个孩子不知道的。

  倒是秦淮如没想起过这茬,让他这一提醒,心里头就有数了。

  那炊帚用起来确实心疼,打折了不得自个儿花钱买啊?

  瞧见他娘那眼…神,棒梗打了个哆嗦,说了句“我回屋了”就往家跑。

  他得回屋瞧瞧作业,看自个儿有没有忘了写的,赶紧给补上了。

  这要是他娘真把柳条给编回来了。

  挨上一顿,非得嚎破了嗓子。

  来顿狠的,几天都甭想下地了。

  上回,他那同桌就让他爹给抽了一顿,连着五天没来上课。

  等再见着身上还带的血…印子,老吓人了。

  给孩子发了红封,炮仗也放了。

  杨建国和英子回屋,把炉子封上洗洗歇着。

  一转眼,就是初七。

  中途回了趟丈人家,给实实在在的长了回脸。

  再去大领导家里走了趟,杨建国就一直呆在家里,跟英子陪孩子玩儿。

  平淡,却又温馨,可惜就是时间太短。

  这一眨眼,又该上工了。

  易大妈踩点到屋里,看着俩孩子,没一会儿,冉秋叶也来了。

  怀里抱着大壮,往炕上一放跟易大妈道谢。

  冉妈在这呆的够久的,咋整也该回去了,总不能一辈子呆女婿家里。

  这一走,家里孩子缺个人看。

  跟英子一合计,就想着把仨孩子搁一块儿,请易大妈看着。

  年三十晚上冉秋叶就跟她说好了。

  往后,两家孩子就都归她管了,冉秋叶一月也给十块钱,一分不少的。

  虽说只有一孩子,可这负担对易大妈来说,可不是+1那么简单。

  所以,这十块钱不多。

  易大妈应承不过,也就接着。

  心说‘回头拿着钱给孩子买些衣裳,鞋子啥的。’

  “秋叶,你跟大妈说着,我和建国先走了。”英子拿着车钥匙,这会就要先走。

  冉秋叶上班的二小距离近,晚走会也来得及,他俩可不一样。

  “诶,路上慢着点。”冉秋叶回了嗓子,又说了句感谢的话。

  要是没英子开口,她还真不好意思主动问她这事儿。

  毕竟,仨孩子可不好管。

  “放心,大妈我看的过来,这还不会走的孩子,它能折腾到哪儿去。”

  俩人在屋里叙话,杨建国跟英子已经到了前院儿。

  正好撞见出门去上工的解成、解放兄弟俩。

  “杨师傅,英子姐。”闫解放笑呵呵。

  阎解成那脸色,就不咋对劲儿了。

  勉强笑着打了声招呼,俩人也没问,点点头应了声就出去了。

  半道儿,英子提起这茬问:“许大茂不能真这么干吧?”

  阎解成那点事儿,院里头都知道了。

  许大茂请了媒人,上阎解成那对象家里说媒。

  好像两家之前关系还不错,家里头大人有那么点意思。

  这可把阎解成给恶心坏了,更多的是气愤、羞恼。

  他跟于莉那都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你这会儿横插一刀,说是夺妻之仇真不夸张。

  这事儿要真让许大茂办成了,阎解成指不定得干出点什么来。

  先前,可能没人会这么想。

  可自从他给许大茂开了瓢,大伙儿算是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别给那闷葫芦逼急了,急了兔子还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