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249章

作者:从前慢

  想平躺着享受,没戏!

  “姐夫,我这不听说搞游行,特意来看看。”李爱国乐呵回了句。

  比起两年前,如今的他个头高了不少,身体也壮实了。

  关键是气质,稳重,成熟,像个大人样儿。

  “瞅啥热闹,这事儿你躲远点,别往跟前瞎凑。”

  杨建国说了句,怕他不应心,“今儿别回了,到我那吃,我有话跟你说。”

  李爱国探头瞧着热闹,不忘“唉”的答应。

  等游行的队伍看不见,他才跟着杨建国加速往巷子骑。

  到了大院儿,俩人一前一后提着车往里走。

  “把车就停这,里头院儿小。”杨建国让他把车跟着一块儿停在中院耳房门外。

  老屋里也传来动静,“建国,是谁来了?”

  “姐,是我,爱国。”李爱国吆喝进门。

  瞧见自家弟弟来了,英子也是高兴:“高了,结实了,就是脸瘦了。”

  仔细打量,英子放开他说:“像个大人了。”

  李爱国挠头傻乐,说:“能别总说这个吗?我瞧瞧孩子去。”

  志远和志怡,刚正坐在炕上看书。

  贴着墙,背后一…人一个靠垫,两腿蜷着挺直脊梁。

  这一看见大舅,志怡立马高兴的合上书。

  “舅舅。”张开双手,丫头就向前冲。

  李爱国忙跑到炕边给她接住,稀罕的在脸上亲了亲说:“哈哈,想舅舅没?”

  “嗯,可想。”志怡认真点头。

  奶声奶气的回答,给他听的眉开眼笑。

  伸手就掏出两块钱塞给丫头:“拿着买糖。”

  放开丫头让她自个儿玩,再看还坐在炕上,合着书没放手,表情稳重看着自己的志远。

  瞧见他的目光,志远叫人“舅舅。”

  “诶。”李爱国看这孩子,就觉着将来是个干大事儿的。

  还是掏出两块钱,手撑着炕探身给他塞怀里,李爱国顺势就趴炕上了。

  “这是看的啥书?”歪头去瞅,发现是小人书,李爱国也跟着一块儿看起来。

  对于硬挤在身边的大舅,志远小小的表情里有些无奈。

  大舅身上的味儿,可真不好闻!

  “爱国今儿咋来了?”灶头前,英子问起自家男…人。

  “跑去看游行的热闹,让我给叫回来了。”

  “这热闹有啥看的……不行,等会儿我得说他两句。”

  看她有点急的样子,杨建国安慰道:“你就别掺和了,我来说。”

  有他这话,英子立马放心了。

  这家里,李爱国最能听进去的就是他的话。

  谁让他即是姐夫,又是师傅。

  还那么有本事,是李爱国心里的偶像呢!

  饭菜做好,杨建国端着托盘,英子跟弟弟一…人抱一孩子,一块儿去了后院主屋。

  今儿吃扯面,肉浇头,配萝卜、酱豆。

  呼噜呼噜…

  吸了一大口面,咬上一口手里的生蒜。

  真香!

  “爱国。”

  “诶,姐夫你说。”

  杨建国叫他来就说是“有话,”李爱国等着听呢!

  “往后日子可能不太平,红卫兵那些事儿你别去凑,谁要找上你也拒了。”

  “委婉点,咱家里都是工人,没人敢乱来。”

  看李爱国点头,杨建国觉着有必要跟他多说点:“你要想继续过好日子,就听我的。”

  “这热闹要死人,掺和不得。”

  听见这个,李爱国有些懵了:“不说是思想运动吗?”

  “是,可架不住里面儿牛鬼蛇神多,图谋一己私利。”

  李爱国也是高中毕业的,一听就明白了。

  姐夫虽然一直没担任干部,可技术过硬,又是特种车间主任,这种实权要职。

  认识的大领导不知多少,消息自然是灵通的。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自己可得上点心,把它当回事儿记下。

  “对了,咱爸知道吗?”李爱国扒了口面,想起他爹来了。

  两夫妻相视一笑,说:“早交代过了。”

  这边儿屋里吃着饭,秦淮如家里也不太平。

  一直活跃在街道办活动里的贾婆子,如今摇身一变,华丽转变为红卫兵了。

  不仅当了红卫兵,还因为资格老,应付无赖有一手,让封了个小组长。

  手底下带着两三号人,那叫一嘚瑟。

  不过,在这大院儿里,她还是挺收敛的。

  主要是有杨建国在,她嚣张不起来。

  再一…个,人贾婆子瞧不上院儿里这点鸡毛蒜皮的事儿。

  可今儿她看见一出好戏,得跟秦淮如好好说道说道:“……那许大茂别提多气派了。”

  秦淮如表情复杂,追问:“真是许大茂?”

  贾婆子不乐意的咧着嘴说:“这我还能认错,唬你不成?”

  听她这么一说,秦淮如心里更不踏实了。

  “妈,你看着孩子,我出去下。”秦淮如饭也顾不上吃,扭身就往外走。

  贾婆子白了眼,啥也没说。

  无非是去给杨建国通风报信,贾婆子特意跟她提一嘴,为的不就这个吗?

  她可不是好心给杨建国通气儿,而是等着瞧热闹呢!

  心里更是幸灾乐祸,恨不得两人打起来。

  许大茂成了红卫兵。

  还是负责这一片区的副主任,往后这日子有的热闹了。

  杨建国这边,秦淮如把消息传到他耳朵里。

  许大茂成了这片区的革委会副主任,红卫兵的基层领导之一。

  “师傅,他肯定得冲着您来。”秦淮如神色担心,替他觉着心急。

  她跟杨建国,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要是杨建国真让卷土重来的许大茂打倒,那她秦淮如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建国,这你得当心着点。”英子忧心忡忡。

  这些天,怎么就没一个好消息呢?

  “放心,他许大茂成不了气候。”杨建国神色坦然,大有巍然不动的气度。

  可在心里他也跟自己提醒,许大茂这茬是得额外留心。

  自己可是把他给赶出大院的人,这些年他也没少编瞎话,制造谣言!

  各种传言,有一大半儿都是他编出来的。

  在厂里遇见杨建国,也是一副敌对的态度。

  俩人间的关系,没有丝毫缓和。

  反倒是因为时间的推移,演变的更严重了。

  如今当权了,自然是要物尽其用。

  要不,他何必非得负责这一片区,许大茂是想回来报仇的。

  不过,他得先把自己的‘小水蛭’给管好了。

  否则,要不了几天,他的名字就得在革委会内除名。

  看三人还是一副担忧的样子,杨建国大声笑道:“别忘了他许大茂还在轧钢厂里工作。”

  “是在厂里扫地,还是继续工作,就得看他自个儿怎么选了。”

  杨建国处事不惊的态度,也影响到三人。

  他这话说的不错。

  在厂子里,杨建国才是顶级王牌。

  导员接连两次写信表扬的‘先进优秀工人,’可不是谁说动就能动的。

  要不是他拒绝了之前的工作邀请,现在已经是‘全国优秀工人代表’了吧!.

第二百五十六章 志远受伤,风筝线

  吃过晚饭,趁着天环没黑,杨建国督促小舅子赶紧回家。

  至于秦淮如,来把消息跟他说了,又随便聊了几句,就回屋吃饭去了。

  赶回家的路上,李爱国瞧见那些游行得队伍,把一处大楼给堵上了。

  门口的警卫不让进,两方对峙,游行的气焰嚣张。

  高举大字报和画像,呼喊口号就往里冲。

  这画面给李爱国看的是热血沸腾,停下车就想加入进去。

  可再一想姐夫说的那些话,犹如当头棒喝,让他生出些许冷汗来.

  要死人的……

  连这种大院都敢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走走走,赶紧回家!

  要不让他爹还有姐夫知道了,非得抽他不可。

  在厂里,他可没少挨‘师傅’的抽。

  杨建国发起凶来,不会用什么扳手、工具抽你。

  用他的话说来“抽他是为了让他长记性,要疼,还不能留下隐患,皮带、柳条、前头带毛絮的鞭子最好。”

  他只会用腰上的纯牛皮的皮带,让人回忆起年幼时来自慈父的深沉关爱。

  厂里的师傅们,可是跟他学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