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312章

作者:从前慢

  杨建国收回目光,笑道:“是很不一样,人们脸上多了些笑容,可也失了精神。”

  失去梦想与信仰的精神面貌,杨建国见得太多了。

  看似快乐,实则在物质得到满足后。

  内心的窟窿越来越大,怎么也填不满那份空虚。

  不过,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在连衣食无忧都无法保证的时候,谈论精神层面的追求。

  与‘何不食肉糜’异曲同工。

  “都让你说完了。”娄晓娥哑然失笑,提醒司机先把车开到茶楼。

  “咱们先去吃下午茶,正好介绍个人给你认识。”

  娄晓娥知道他的脾气,先办正事要紧。

  不过,他壹个人过来,倒是让娄晓娥有些意外:“英子和孩子们怎么没跟过来?”

  “有事儿,来不了,孩子这不要出国了,英子搁家给安排呢!”

  听他这一说,娄晓娥才想起出国这事儿。

  上回在四九城见着,他还提起过这个,“选好学校了吗?”

  “大苹果城,三一学院。”杨建国回应。

  “大学呢?”娄晓娥对这些学校也不太了解,就是随便那么一问。

  其实,她倒觉着江岛的学校不错。

  要不是自己的身份有些尴尬,娄晓娥肯定向他建议让孩子来江岛读高中。

  “嗯,西北大学或普林斯顿。”杨建国说。

  “西北大学?”娄晓娥有点诧异,这个名字她很陌生。

  普林斯顿还好些,近几年的风头很盛,但和榜单上排名前几的高校还是有些差距的。

  “榜单?”

  杨建国面向她,好像问道:“由资本控制的榜单,排名只是博弈的结果之一,别天真的去相信榜单。”

  所谓榜单,哪怕是非营利性的。

  但凡能够生存下来,其中都带着几分衡量与妥协。

  那些真正‘公平’的榜单,要么不出名,要么在打压和排挤下郁郁而终。

  鲜少有为爱发电,支持下来的。

  也只在小范围内传播,根本没有生长的空间与土壤。

  一旦出名,迎接它的命运就是‘Gameover。’

  “西北大学是十大联盟创始成员和大学协会成员,其医学、工程、教育和音乐专业,常年名列前茅。”

  “虽综合排名不高,但实际上在其领域内极具盛名。”

  “普林斯顿的血统比它更纯正,老外不都爱这么说,血统纯正。”

  “百年历史,也不知道讲什么血统,这不自取其辱?”

  娄晓娥让他给逗笑了,追问道:“那这两所大学都是有真材实料了?”

  “有真材实料的大学很多,主要是环境。”

  “西北大学和普林斯顿的学术氛围很好,对待外国人要更宽容、友善一些。”

  相比起排名,杨建国倒是更在意整体的学术氛围和生活环境。

  现在,国外的环境也并不是那么理想。

  “那你还让他们出去?”

  “孩子大了,总要历练才行,一直待在身边怎么成长?”

  娄晓娥翻了记白眼,道:“那你可真够放心的。”

  杨建国笑笑,将头转向窗外并未接话。

  他的举动让略显暧昧的气氛,瞬间降到谷底。

  娄晓娥心里有些沮丧,难道他对自己真就一点心动都没有吗?

  有吗?

  大概是有点吧!

  但并不是喜欢,更谈不上爱,只是一种朋友间的熟悉感。

  娄晓娥的长相,很普通。

  自身的气质倒是不差,加上多年养尊处优,衣着光鲜。

  站在那倒有几分气质女神的形象。

  可这些,并不足以成为让杨建国动心的理由。

  他和英子的感情很好。

  好到就连自己有时都觉着羡慕,对爱情的向往……

  用一句话来概括,‘白首不分离’是他唯一的追求。

  而他幸运的拥有了这样一份爱情。

  亲手搞砸?!

  不,杨建国只会为这份感情添砖加瓦,让它越发坚固持久。

  何况,其中还有一份责任在里面。

  婚姻也是需要经营的,用心经营,就会有好的结果。

  摆烂,还有什么好说的。

  烂就完了!

  所以,他对于海棠敬而远之。

  对娄晓娥的明示或是暗示,皆视而不见。

  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保持一层窗户纸才好。

  真挑破了,关系也就没法处了。

  中环,兰桂坊威灵顿街。

  奔驰停在一家老式茶楼门前,莲香楼三个字映入眼帘。

  “这家茶楼开了有50多年了,东茜很好吃,是我最喜欢来的地方。”

  杨建国看了眼招牌,沿着楼梯并肩向上。

  右转尽头,喧嚣四起,背靠背的圆桌坐满了各色人士。

  有西装革履的,也有穿着大裤衩,背心,趿拉板不修边幅的。

  还有胳膊下面夹着大哥大,吆五喝六的,全都挤在一块儿天南海北的狂侃扯闲。

  并列的桌子旁侧是两条通道,叫卖的阿姐推着车来回走动。

  谁要什么,自己拿或是告诉阿姐。

  添水不用张口,提着铜黄色长嘴大水煲的伙计肩上搭着毛巾,在茶楼内穿梭不息。

  “晓娥……”娄晓娥还在张望寻找,坐在窗边的霍温勋就站了起来。

  看到挥手的霍温勋,娄晓娥带着杨建国快步上前。

  “温勋,我来为你介绍,杨建国。”随后又想杨建国介绍了对方的身份,两只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杨先生,久闻大名啊!”

  “霍家的名声,我也听闻很久了,今天总算见到一位。”

  依照生人见面的惯例,商业互吹自然是少不了。

  等双方落座,伙计送上茶盏,用长嘴铜壶给加上水。

  阿姐正好推车过来,娄晓娥转身拿了两屉叉烧、猪润烧麦、猪肚烧麦、烧腩卷、大包……

  看到摆满桌的袖珍笼屉,杨建国人都不好了。

  她这是来喝茶,还是来吃饭的?

  “你又不会常来,想请你都尝一尝。”娄晓娥轻声诉说。

  这话倒是也没毛病,杨建国这辈子确实是头一回来。

  而且,这些点心他也确实没尝过。

  从前到江岛来,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没时间停下来好好逛一逛。

  更别说专门找茶楼,体会何为‘一盅两件。’

  一盅茶,两件点心。

  一坐就是一下午,这就是广省老百姓的茶文化了。

  喝茶,喝的就是个热闹、惬意!

  在现在人来看,和陌生人拼桌喝茶、品尝点心,这种感觉很奇怪。

  但在这里,大家早已习惯了!

  来喝茶的大多都是邻里街坊,彼此间都很熟悉。

  坐下后你点两样,我点两样,还可以交换着吃,喝茶、聊天、看报,叙说家长里短,八卦新闻。

  市井间的小日子,就是这个样子……

  “扬生吃得惯吗?要不要些别的?”作为东道主的霍温勋,对杨建国的态度很是热情。

  或许是来自家庭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因为娄晓娥。

  作为旁观者,杨建国看的很明白。

  霍温勋对娄晓娥表现的很殷勤,任何壹个成年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娄晓娥不可能不明白,她在江岛又不是第一天了。

  所以,这是故意安排的?

  想要看自己对此有何反应,还是说试图借助外界的力量来进行施压?

  杨建国心中发笑,为她的幼稚举动暗暗摇头。

  相比娄晓娥的心思,杨建国倒是认为霍温勋实属良配。

  要是他们俩能成了,也算是一桩良缘。

  “扬生,听晓娥说你是来验收娄式的仪器的,有没有什么别的需要的?”

  霍温勋这么问,杨建国还真有些事想要请他帮忙。

  他本人是学医的,加上霍家的影响力,不知道能不能搞来些国内紧缺的医疗设备。

  “这个,只要不在禁止名单内的,我都可以来想办法。”

  霍温勋看向他,有些意外道:“扬生就没有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吗?”

  从坐下到现在,除了刚见面的商业互吹,杨建国三句不离工作。

  这是不是有点太拼了?!

  “我自己。”杨建国倒是还真想到件事。

  “扬生尽管说,我一定为你办到。”霍温勋很有底气的向他表态.

第三百三十一章 晒马,跑马地见故人

  在江岛,以他霍家少爷的身份,确实是有这份底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