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347章

作者:从前慢

  她当时的决定没错,就算是再面对杨建国她也敢这么说。

  听见她的回答,杨建国没吱声。

  低头吹了吹杯中漂浮着的茶叶,悠然道:“……我要不爆发给你借口,轧钢厂上万工人的怒火谁能压下?”

  咯噔~

  张钰心头猛地一跳,目光惊骇的看向他。

  吹开茶沫的杨建国,端起杯子抿了口热茶:“滋滋,啊~”

  微眯的眼皮向上一抬,杨建国似笑非笑的抬了抬手:“别愣着,喝茶,这茶叶可不能浪费。”

  张钰心不在焉的抿着茶,什么味儿全然没感觉。

  让杨建国这一提醒,再回想起那天发生的事儿,张钰心头才恍然明了。

  为何杨建国会那般的鲁莽,仿佛失去理智般的带头挑火,跟他往日的形象全然不符。

  原来,他根本就是故意的。

  要不是他的带动,让工人们把心里的火儿发泄出来。

  要不是自己身份特殊,跟杨建国是同志又是朋友,中间还有张潮这层关系。

  要不是他‘投鼠忌器,’让自己给压到食堂好好冷静。

  ……原来,这都是他算计好的。

  先挑火儿让工人们把怒气都发泄了,再以自己‘被扣’让他们害怕,恢复理智。

  在害怕、理智和愧疚的三重心理下,将一场可能引发的冲突消化掉。

  至于为什么会是三重心理,其实很好理解。

  她张钰连杨建国都敢扣,还有谁不敢扣的。

  理智,这一怕,怒火又都发泄了,自然而然就会考虑到各种后果,想不理智都难。

  最后愧疚……为了给他们出头,杨师傅让人给扣到食堂去了。

  哪怕最后没事儿,可站在杨建国的角度来看,肯定是丢脸了,对他的声望也是个打击。

  怎么能不愧疚?!

  再加上自己的身份,特种车间的保卫组长,杨建国的同志+朋友,接班大徒弟的亲妹妹。

  换个人可能工人们就要硬抢人了,可她这样的身份怎么样?

  没看杨师傅都‘投鼠忌器,’让她给‘扣住’了吗?

  时机、身份、心理,所有条件都让他考虑齐全了。

  “嘶~”再看对面浓眉大眼,温厚沉稳的脸,张钰觉着自己好像从没看透过他。

  “别这么看过,好像我是什么狡诈之徒。”

  杨建国的一句玩笑,让细思极恐的张钰回归现实。

  也对,这些年杨建国的行事作风,为人处世,早已经受过无数次的考验与证实。

  就算事实正如自己所想,他也是为了避免冲突,有人流血牺牲。

  是为大局着想,事情的发展也正如他所料。

  不仅避免一场大的武斗冲突,还成全了张钰在场内外的‘赫赫威名。’

  连杨建国都敢扣押的,她是头壹个,也是唯一。

  “谢谢。”时至今日,张钰觉着自己欠他一句道谢。

  杨建国不予置否的点了点头,放下茶杯,说:“这次请你到工部来工作,主要是为了后续的改革推进。”

  保安和战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怎么算一名合格的战士,杨建国不敢轻言。

  但做一名合格的保安,最重要的就是‘危机预案。’

  预案做得好,危机只存在于文字和档案中。

  预案做不好,就得拿保安、甚至自己的命去填。

  所以,想要做好保安可没那么容易。

  “这点你放心,别忘了我这些年是做什么的。”

  从退役以后,她做的就是‘保卫’的工作。

  从前的保卫路子野,没有正规化的培训、要求和标准。

  但她从自己这些年的工作中,和保卫科的交流里,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这个经验,可不仅限于理论,还有极强的实际应用性。

  别忘了,她可是战斗英雄。

  在队伍里还是有不少曾经的战友、上司,以及当年带出来的兵。

  这些人有些牺牲了,有些走上高位,也有一些成为了领导的护卫,包括皇城里也一样。

  张钰跟他们也交流过,不问具体的方案,只是相互交流对‘保卫’二字的理解和感悟。

  执行任务期间,所遇到的危险及威胁。

  采用怎样的手段预防、化解等等。

  所以,在这方面张钰并不是什么菜鸟,反倒具备一般人所没有的老辣经验。

  “好。”杨建国开心笑道:“看来我是找对人了。”

  张钰果然就是他要的人,没让他失望。

  “50人,要背景、人品可靠,能沉得住气的。”

  “冲动鲁莽,有冲劲儿的一概不要。”

  “咱们面对的是工人,是百姓,为的是防备有人冲动下造成不可避免的过错,不是敌人。”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冲动,要能做到令行禁止。”

  听完他的要求,张钰点头道:“没问题,人选方面我会亲自挑选。”

  “不过,我需要些时间。”张钰也有要求。

  短时间内找到50个合适的人,无异于痴人说梦。

  她得先大致筛选,然后带这些人操练一段时间,再从中挑选出心情、能力都过关的人选。

  “2个月。”杨建国给了她两个月时间,等待她带出一支合适的队伍。

  两个月,年也正好过完了。

  到时候正好全面推动工业改革,减耗、增产、提标、增资。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去,能有三成出效果,就不枉费杨建国的壹番苦心。

  另外,这时候把不合格的,不具备竞争力的选出来。

  等到公转私全面普及的时候,也可以避免真正有价值的资产被恶意操控流失。

  这次的基础改革,最后数据杨建国会进行系统化的统计。

  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一对,就知道有没有人再故意作梗,以公谋私,肥自家口袋.

第三百七十四章 理念的延伸,改制小组会议

  不能以公肥私,本是杨建国给自己立的规矩。

  物质层面满足后,人对精神层次的需求会逐日递增。

  从最开始的吃饱穿暖,到后来的日子过红火,再到要做出壹番成绩。

  直到今时今日,杨建国回归本质。

  所念所想依然是要把日子过红火了.

  可这日子,不再单指自家的小日子,而是国与家的大日子。

  所见、所观、所想、所念……

  都在岁月中不停变迁。

  杨建国希望国家能早日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人人物质充裕,精神富足,不再担惊受怕,不再卑躬屈膝。

  他想要为祖国的崛起,风险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

  参与到这盛世当中,为自己,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为伟大复兴的来临,添柴加火。

  所以,不能以公肥私的‘个人理念,’随着职务的提升向外延伸、往深的扎根。

  它不再只是个人的思想理念,同样也成为杨建国行使权力的理念与核心观点。

  做生意,刷些小心思,走点捷径。

  或是踩空子,这杨建国都一概不管,也管不着。

  可公转私期间,想要靠侵吞公家财产,肥了自己荷包的。

  不行。

  为啥不行,因为那些厂子下面,牵扯的是成百、上千个家庭吃不吃的上饭的大问题。

  杨建国尤记得,在公转私期间。

  多地正常经营,潜力不错的工厂、企业,突然间变成赔本买卖。

  不是一般的赔,那是连裤衩子都给赔进去了。

  然后,崭新的机器就成了‘濒临报废’的二手货。

  二三十万刚买回来的设备,几百块钱的废铁价就给卖了。

  倒个三两手的,凡是过过手的沾满油星,吃的那叫壹个猪头大耳。

  土地那就更离谱了,别说卖钱给工人们发工资,遣散费,让他们度过困难期了。

  那价值连之前的‘欠款’都补不齐的,真算起来工人还得给倒贴钱。

  996算啥啊!

  上班白干,讲理还理亏,真算账你得倒贴给人厂里掏钱。

  唉~

  掏钱上工听过没,这才叫能耐!

  就这种颠倒黑白的烂事,发生的还不是一两起,逼得多少人没了活路。

  有幸来这么一回,又做到这个位置上,杨建国能袖手旁观?

  不能。

  没能力的时候,咱能安慰自己。

  可有了能力,伸手就能勾着的事儿,非得安慰自个儿‘牺牲是必要的,未来会变好的,’就把眼前这些事当没发生?

  良知……这良心,它过不去啊!

  所以,最近有关改制小组的组建会议,杨建国每逢开会必到场。

  并且摆明了态度,这事儿他肯定要插一手。

  当仁不让!

  杨建国在工作上的风格,向来也是如此。

  这次虽说强势了点,主动了点,但也没引起谁的怀疑。

  再者说,数以十万计的企业改制,这得多大的工作量。

  别说多个杨建国,就是多十个杨建国它也能装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