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382章

作者:从前慢

  半路张钰还分了一些人手,去招待所和纺织城最近的几条路上搜人。

  看看能不能抓到人,或是找到什么线索。

  至于她本人,倒是马不停蹄的就赶来了。

  “怎么样,有没有受伤,看清楚是什么人干的了吗?”

  发现杨建国坐在眼前,还有心情喝茶。

  理智告诉她没事,张钰还是忍不住要多问一句。

  这事儿太严重了,说是把天捅了个窟窿都不为过。

  为啥?

  杨建国是什么人,代表的是谁,从哪儿来,负责的是什么工作?

  现在竟有人在半路设局想要他的命。

  这不仅是针对他个人,想要他的命,还是在打上面儿的脸。

  在质疑皇城对地方的控制,性质是极其恶劣的。

  这次,杨建国虽然没事。

  但这关中之地的天,怕是要刮一场大风暴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震动,清查与表态

  “老板,烟买到了。”唐有水把两包游泳软放在桌上。

  自从上次李爱民回来,给他抱了一箱子这个牌子.

  杨建国抽着抽着,就习惯了这种口味。

  前门,他已经好久不抽了。

  2块钱一包,烟嘴和烟草的品质都不错。

  杨建国拆开包装,先给自己点上一支,甩了甩火柴把火灭掉。

  然后,把烟丢给小段。

  “抽支烟静一静,这一晚上大家都累坏了,啊~”

  看杨建国还能笑得出来,小段、小唐和大个儿面面相觑。

  大个儿还好一点,没有亲身经历昨晚的枪击现场。

  小段和唐有水就不一样了。

  俩人跟唐有水都在车上,小段更是差点让钢珠给爆了脑袋。

  要不是杨建国拉他一把,这会儿已经开席了。

  “谢,谢谢领导。”抽出支烟夹在指尖,小段往嘴里送烟的手都在颤抖。

  怕啊,现在回想起来是越想越怕。

  就差一点,差一点他就回不了家了。

  抽烟,抽香火还差不多。

  “老板,你说人能抓到吗?”小段哆嗦着手,好半天才把烟送到嘴边。

  怕啊,现在回想起来是越想越怕。

  差点,差点他就没机会回家见老娘了。

  要是他没了,家里的老娘怎么办,媳妇儿怎么办?!

  “安心,没事啦!”

  杨建国按着他的肩膀,安慰道:“我的运气一项很好的,跟久了你就知道了。”

  小段勉强笑笑,只当是老板在安慰自己。

  运气好。

  被抢打啊,这也叫运气好?

  不过,想到是老板让自己躲过一劫,好像确实有那么点好运。

  “哥,到底是谁干的,我去把他们都抓起来。”大个儿耐不住性子了,跳起来瞪大牛眼。

  原本,肩宽腰圆的他看着就很渗人了。

  这会儿站在那,瞪大了牛眼看着就更吓人了。

  “好了。”

  杨建国抬手虚压,笑道:“现在是法治社会,我是干部,你以为是厂里武斗啊?”

  大个儿难为情的挠挠头,不好意思的坐了回去。

  这一动枪,还真让他以为回到武斗时期。

  那时候,他们跟着杨建国可是办了不少的大事儿。

  虽说没出什么乱子,可大场面是真没少经历。

  有时想想,大个儿还挺怀念的。

  “别老想从前,日子安定踏实,兜里有钱比什么都强。”

  这边杨建国在安抚受惊的下属,张钰却在和四九城通话。

  “张钰同志,我已经指示当地的队伍配合你们的工作,一定要确保杨建国同志的安全。”

  “这次的事件极其恶劣,上面已经有了指示。”

  “无论是谁,涉及到多少人,都要一查到底,严肃问责。”

  “对于主要的指使者,一定要把人抓起来。”

  “纺织城的问题,看来是很严重的,这还只是个开始,我们都很担心呐!”

  “请杨建国同志,一定要坚守信心,上面是信任和支持他的。”

  这些话是说给她听,也是说给杨建国听。

  虽然,此前已经和杨建国亲自沟通过了,但那只是向他本人表达态度。

  现在,则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上面对此次事件的重视和坚决推行的决心,对杨建国的重视和信任。

  “领导放心,我一定保护好建国同志的安全。”挂了电话没多久,就有人来报告说队伍到了。

  此次,上面指使地方队伍抽调了两百多个好手负责维护治安。

  对外宣扬,是为了确保事态的顺利进行,防止公家资产的流失。

  真相如何,就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了解。

  队伍抵达的当天,就配合张钰将所有可能涉事人员全部控制。

  张钰手里有人,但她没有权。

  那些个厂长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干部,不是她说扣就能扣的。

  现在,有了权又有了人。

  张钰自然不会客气,整个关中地方都因此变的人心惶惶。

  事情闹得太大,上面不光打电话给杨建国跟张钰。

  同时也把电话打到地方衙门,对直接领导人和副手进行问责。

  此次事件结束后,他们的前途算是到头了。

  并且,上面已经有意要对关中的结构进行调整及调动。

  看来下面反馈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不是把关中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怎么敢对皇城派去的人动枪。

  放在过去,杨建国就相当于钦差大臣。

  钦差大臣被半路截杀,说严重都是轻的,放在从前那不知有多少人要掉脑袋。

  如今,倒是没那么多人掉脑袋了。

  可头顶上的帽子,保是保不住了。

  因此受到牵连的人,气的是直骂娘,一些人更是出于担忧主动寻求与改制办的合作。

  改制是大势,是如今的头等要事。

  不配合,阴奉阳违就算了,就还要抵制,要杀人。

  干什么?

  这大陆还是不是皇城管辖下的国家了?

  连着一周,关中的地方衙门里都没清闲过。

  壹个接壹个的人被带走,有人当天早上还在办公室里,吩咐秘书通知开会。

  等到开会的时候,所有人到齐了才知道人已经让带走了。

  好在顶头上司没动,有些受到牵连的人带走又放了回来。

  做内部检讨,对自己识人不明进行深刻反省。

  这倒是让那些没参与其中,心中无愧的人安下心来认真工作。

  同时,爆发出更多的热情。

  为啥?

  上面儿空出这么多位置,总需要人填补不是?

  现在,不正是该表现的好时机。

  杨建国对这些事是一概不问,地方衙门为了示好,向他也是向皇城表明,这只是几颗老鼠屎坏了汤。

  关中的整体风气还是好的,是正确的。

  特意还就纺织城的人员调动、提拔来问他的意见。

  杨建国对此一概不插手。

  改制的管理层是他该负责的部分,可衙门派到厂里的指导员。

  那就不是他该管,能管的了。

  如今,他手里掌握的权利,牵动的利益有多大。

  身为当事人,杨建国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再胡乱伸手,这大陆要不要让你杨建国壹个人来当家做主啊?.

第四百二十二章 修剪,平静

  夏去冬至,转眼杨建国已经在长安待了半年之久。

  这期间他将纺织城的12家纺织厂,打散重组成三家纺织大厂。

  关中第一纺织厂,第六纺织厂和第十三纺织厂.

  三家厂分工不同,第一和第六纺织厂主要负责纺丝工艺,第十三纺织厂则主要负责织造工艺。

  三家厂分工不同,专精的方向和市场也不相同。

  能够避免恶意竞争,又能有效的将之前的设备和工人都利用起来。

  先前12家纺织厂,所有的厂子都是一样,既负责纺丝,有负责制造,不同车间、不同分工。

  看似全面,实则多而不精。

  前期看不出什么,全面发展还能够多赚一些。

  可随着工艺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无法把全部精力放在一处的劣势很快就会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