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415章

作者:从前慢

  这一世,起起落落,自己活的也足够精彩了。

  唯一令她感到遗憾的是,没能有个孩子。

  想她如今的年纪,就算是放在思想开放的江岛也算大龄。

  想要生子,风险是很大的。

  可毕竟还有希望,让娄晓娥内心留着一份奢望。

  也许,有机会?

  娄晓娥自己都不知道,机会能从哪儿来,她只是抱着一丝卑微的幻想。

  有时连她都想骂自己两句:“娄晓娥,你又不是没人要,何必这么卑微?”

  可骂归骂,完了依然是我行我素。

  没救了!

  娄晓娥选择平躺,接受命运的安排。

  杨建国却在与命运波动,试图以一己之力拨动命运的轨迹。

  哪怕只是改变一点,与他而言也值得欣慰。

  实际上,杨建国一直都是个独行者。

  没人真正理解他的想法,更不会有人能感同身受,明白他所做的努力。

  因为,那些‘记忆’如果没有改变,他所做的努力就没任何意义。

  而一旦改变,原本的局势不会再出现。

  自然也不会有人意识到,他所做的贡献有多大。

  虽说杨建国这么做,不是为了虚名。

  但没有一知己,可以畅所欲言。

  内心不免的,还是会有些失落与孤寂。

  只不过,这份情绪被他掩盖的很好。

  在繁忙中得知任务完成出色,偏差值最终锁定在500米,得到上级的高度赞扬。

  杨建国也向设计院表示祝贺,只是听起来有些刺耳。

  主要是他们自己的心理作用。

  主任来一趟,2个小时让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他们几十号人,在这些基础上也没能达到预期值。

  接受表扬的时候,大伙儿都觉着脸上火辣辣的,臊得慌!

  这表彰真是打脸……

  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该有的荣誉、表彰都少不了。

  连同后面儿的庆功宴,也是办的热热闹闹。

  杨建国也受邀参加,他可是项目的总负责人。

  这些项目全都是挂在他的名下,不管是谁的功劳,他这一份儿都跑不了。

  听上去不公平,可只是负责人没有贪墨手下人应得的功劳和奖励。

  那就再公平不过了,尸位素餐的败类不在此列。

  庆功宴上,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心里臊得慌,还是为了表达感谢。

  整个设计院抓着他是猛灌,几十号人跟他玩儿车轮战。

  硬是把杨建国给灌醉了,等再醒来是在招待所的房间里。

  扶着脑袋坐起来,杨建国好久没这种头重脚轻的宿醉感。

  嗓子干涸的发不出声,杨建国看见桌上有杯清水。

  端起水杯‘咕咚咚’干掉,昏沉的大脑才有一丝清醒。

  简单的洗漱了下,杨建国穿好搭在椅背上的衣服,好奇是谁给他送来的。

  打开房间门,他就看见守在走廊里的小段。

  “领导,您醒了。”丢掉手里的烟,小段向服务台招招手。

  小车推着热腾腾的小米粥跟馒头,送到他房间里,另外还搭配两份可口小菜。

  喝着粥,杨建国问起昨晚的事:“是你给我送到这儿的?”

  “对,还有娄小姐,她不放心跟了过来。”小段微笑回应。

  娄晓娥,她也在这休息吗?

  “听服务员说,娄小姐昨夜里就走了。”

  “是吗!”杨建国点点头,没往心里去。

  倒是昨儿晚上没回去,他们有没有通知英子,别让她担心一夜。

  “通知夫人了,是娄小姐打的电话。”

  “哦?”

  杨建国有些意外,她跟英子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想不通也不纠结,吃了饭让小段开车送他回家。

  到家英子已经去上班了,桌上留了张便条。

  是英子写的,说她先去上班了。

  杨建国要是回来,换洗的衣服给他在床头放好了。

  放下便条,杨建国进了里屋就看见床头叠放整齐的干净衣裳。

  满脸笑意的换上,等再到门口小段已经把车调头,“去单位。”

  “领导,娄小姐今早走了,说是江岛有急事。”

  听到吴梅的汇报,杨建国皱了皱眉:“急事,娄氏出什么乱子了?”

  看他误会,吴梅忙解释道:“说是家事。”

  家事,娄家那些个亲戚又闹了?

  杨建国有心想问,可又压住了这股冲动。

  这是娄家内部的纠纷,他一个外人没理由说什么,更没资格插手。

  希望不会影响到芯片的正常生产。

  等吴梅汇报完出去,没过一会儿韩曦敲门进来了。

  “领导,这是你要的数据。”韩曦把自己这段时间跑来的数据摆在他面前。

  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子,心说“为了这些数据,我的脚都快磨平了。”

  杨建国翻了几页,放下文件。

  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才是工作该有的态度。

  再看她低着头,心不在焉的样子。

  还以为她还是在为之前的批评耿耿于怀,笑道:“这次做的不错。”

  “谢谢领导。”得到夸奖的韩曦笑容勉强,站在原地没动。

  看她欲言又止的表现,杨建国主动问道:“还有事?”

  “啊,没有……有。”韩曦磕磕绊绊,把爷爷的邀请转告给他。

  “你爷爷请我去家吃饭?”杨建国眼帘低垂,思考这里面的缘由。

  摊牌,还是单纯的想要跟他聊聊。

  无论是哪种,杨建国认为自己都该去一趟。

  后期的工作,免不了和这些人打交道。

  如果是摊牌,他想看看对方代表的都有哪些人。

  要是单纯聊聊,倒是能结交一名军部重臣。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后期的工作开展都是有利的。

  “好,我答应了,定好时间通知我。”杨建国点头应下。

  这次,韩曦脸上的笑容不再勉强。

  开心大笑的点头说道:“谢谢领导,我明天就通知您具体时间,我先走了。”

  看到她风风火火跑出门的背影,杨建国哑然失笑,“还真是个小姑娘。”

  下午,杨建国和研究院开了个会。

  主要是讨论近期将要敲定的几个项目,只要是技术授权和合作研发。

  江岛有人看上了他们在精密领域的领先技术,想要取得授权进行生产。

  在酒会上认识的几个老外,则有意与研究院合作研发前沿科技。

  他们看中科学院和研究院的研发能力。

  而且,大陆地大物博,环保、防护等各方面的法律都不健全。

  甚至某种程度来说,相关的法律是不存在的。

  再加上各类支出,像人工、土地的价格都极为低廉。

  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办厂都很划算。

  开源节流,是资本最常规的敛财手段。

  杨建国对于合作来者不拒,但他也有自己的要求。

  污染可以适当妥协,但不能毫无底线。

  他们当然可以选择和地方合作,但那样就不会有科学院和研究院的技术支持。

  把自家的科研机构搬到大陆,只为减少开支成本。

  别说他们不可能这么干,就是想干也得不到自家批准。

  科学院和研究院的人才和技术成果,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财富。’.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上门,提麻袋捡钱

  到韩曦家吃饭,杨建国准备带上英子一块儿。

  这是家宴,他又是客人,不是下属.

  带家属才是常规操作,也是一种善意的亲近信号。

  对方要是有意跟他攀关系,自然明白其中的含义。

  要是装不懂,那杨建国可得好好掂量掂量,这来者怕是不善!

  二号院,杨建国跟英子乘车到门口。

  门卫看见车牌,跟小段问了句找谁,顺便往车里看了眼就放行了。

  来之前韩老爷子的警卫员,已经跟门卫打过招呼。

  这边车子进了大院儿,门卫已经通知韩家。

  等车子驶到门口,杨建国就看见等在门口的韩曦:“领导。”

  跑上前主动为他开门,可等看见后面的英子。

  韩曦的笑容,多了几分拘束的勉强。

  “你好,我是李英,建国的爱人。”

  英子主动伸手问候,韩曦也反应过来,收敛心情的向她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