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前慢
李爱民打算下飞机,就先打电话把这事儿给处理了。
“姐夫,这消息我能跟朋友提吗?”
他是打算用消息做个人情,拓展自己在这行里的人脉。
他可以不做,但做这行的人多了去了。
以后,肯定也需要这方面的人脉和关系。
留个善缘,需要的时候也好做事。
“信的信,不信的也别多说,其余你看着办。”
有了杨建国这话,李爱民就放心了。
飞机顺利在帝都机场降落,刚下飞机就看到小段守在跑道旁。
后面停着来接他的车,神色着急的迎上来:“领导,您总算回来了。”
“出什么事了?”杨建国好奇发问。
“是改制的事,下面有个厂子出了问题,工人们正闹着呢!”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得您回去再说。”
听是改制出了问题,杨建国一秒也不停歇的往车上走。
正要上车,扭头向李爱民喊道:“对了,爱民,你帮我跟你姐说一声,我忙完就回去。”
“诶,知道了姐夫。”
看着车驶向‘特殊通道,’李爱民是满脸的羡慕。
他就是再有钱,怕也没有能让司机把车开进机场,靠在跑道边等着的那天了。
办公室,杨建国见到昨天刚赶来的唐有水。
他身边还带着两个人,看情形是他手底下的人。
吴梅把详细报告摘要摊开摆他面前,杨建国低头看着资料,说:“说说吧,到底什么情况?”
“领导,是这么回事。”
这次是下面一家水泥厂出了问题,清算的时候明明都好好的。
可一到手里,突然冒出好几项债务。
原本还值几百万的厂子,突然就变的一文不值,还倒欠各种外债。
先前向工人们做出的承诺,一下都泡汤了。
别说什么承诺的福利,现在厂子能不能活得下去都难说。
要是度不过去,原来还有点价值的厂子可就真诚烫手山芋。
白送都未必有人要,那么大的债务要的可都是钱。
杨建国听完汇报,手里的资料和摘要也都看过了。
从这里面看的出,也听得出是有人在捣鬼。
想要贪墨厂里本该有的数百万元,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
这是一条线,不知牵连着多少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投机者们。
不过,损失最严重的还得是体制内的在职人员。
可谁让他们犯了错,没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诱惑。
这些人也真是老实,说咋样就咋样。
你倒是把糖衣吞了,炮弹给它打回去啊。
照单全收是什么鬼,真当你老板无所不能呢?
“总欠款多少,工人为什么要闹,后面有没有人煽风点火?”
还是之前回答过问题的男子,向他深入全面的描述了当地的情况。
地址,民风,为什么工人会搅进来。
“另外,小韩,订一张后天过去的机票。”
级仍然搞不明白,那就亲自下看一看好了。
“没想到我这刚回来,就又要忙着出差。“去机场前,谁也别来叨扰。”
夜里到家,预料中的大战三百回合并不存在。
英子给他做了大烩菜,杨建国大快朵颐的吃撑了。
完了该洗碗洗碗,该收拾收拾,忙完俩人就上了床贴着聊天。
杨建国跟她说霓虹的情况,到处都是老祖宗风格的东西。
包括茶道,都是老祖宗玩儿剩下的。
只是,不管怎么说,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遗憾。
国内继承这些古老传承的,都随‘风’飘散了。
不过,再过二十年,会有一批新的年轻人。
把上上一代和上一代错误丢弃的传统,一样一样的捡回来。
杨建国相信,再给他们十年、二十年。
民族丢失的信仰、文化与骄傲,都会在新时代中得以重生。
前世他没能来得及亲眼所见的盛世,希望今生能有机会得以见证.
第四百九十三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隔天,下了班到家。
正好撞上傻柱在院里洗菜,杨建国跟他说起办食堂的事儿。
“我想把这一摊都交给天下庄来管,成立个公司,你跟小当只管食堂的采购,师父跟员工的培训,其余有爱民呢!”
傻柱洗着菜,面带思索的问道:“可你这学校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我跟小当能管得过来吗?”.
“怎么管不过来,又不是让你俩到食堂给做饭。”
“这样,我给你详细说说。”
招人不招本地的,所有人上岗前到帝都来培训。
从卫生到管理,再到该做什么菜,怎么样搭配营养,这些是要他俩操心的。
其余像是采购,行政管理,爱民自然会找人来做。
“那行啊,让孩子们吃上放心饭,这是好事。”
傻柱一听光负责培训,立马就答应了。
这种为了孩子的好事儿,他乐意做。
哪怕人累点,但咱心里是满足的,“精神物质,是不是这个。”
杨建国点头,道:“对,精神物质。”
傻柱乐道:“我就说嘛,怎么样,没给我们家冉老师丢脸吧!”
别看他孩子都上大学了,学习的劲头还挺足的。
有时间就跟自家秋叶看看书,学习学习。
甭管学多学少,能记住多少。
终归有这么个态度,愿意去学。
一遍记不住,十遍、百遍的,总能学到点东西。
只要能学到,那咱就是赚了。
何况书海就跟自家一墙之隔,想看什么书走两步就能找到。
一点也不费事儿!
“对了。”
应下他说这事儿,傻柱想起之前媳妇儿说的:“我跟秋叶想赞助几个孩子上学,你看这事儿能办吗?”
想赞助偏远山区的孩子上学,大好事。
做肯定是能做,但得讲求个度和方法。
“钱不能给多,够缴学费,保证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就够了。
时不时给寄点书,文具,衣服之类的。
千万别给太多,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那可就不是在帮孩子,是在毁孩子了。”
听杨建国说完,傻柱用湿漉漉的手挠了挠头。
神色苦恼的嘀咕着“咋做个好事儿,还这么麻烦呢?”
杨建国轻声笑道:“在这世上,想要把好事儿做好了,才是最麻烦的。”
学坏容易,学好难。
做事儿也一样。
明明是件好事儿,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各种不顺心,阻碍,好像全世界都在跟你作对。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做好了,种出来的却是恶果。
所以才会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说法,就是这个意思。
傻柱满怀心思的回去了,琢磨着怎么跟媳妇儿说这个事儿。
杨建国也拎着包进屋,洗手擦脸准备吃饭。
“刚在院里跟柱子说什么呢?”
英子把面端上桌,好奇的问了句。
撒了炒韭菜,放了几片青菜、辣面,热油这么一泼。
香气扑鼻,让人食指大动的油泼扯面让杨建国胃口大开。
拿筷子把面拌开,杨建国跟她说起半学校的事。
“公司的分红,我打算都给爱民用去盖学校。以后工资还是交给你,够咱俩生活的了。”
英子吸了口面,咀嚼吞咽后说:“何止够了,还有的多,要不家里的钱你也拿些给爱民。”
杨建国摇摇头,说:“那些钱还是留着,防止家里有个什么事,再说孩子大了,也得为他们考虑。”
做好事不代表要克扣家人,杨建国可以不买车,不买奢侈品,不高消费。
但必要的生活用品,媳妇儿的护肤品,孩子将来结婚、买房的钱。
他这个当爹的,还是要给他们留下的。
“志远一扭头,跑大西北去了,也不知道回不回来。
志怡倒是在跟前,成天去参加这个会,那个会的,也不知道想干什么。”
用力搅了几筷子面条,英子气恼笑骂道:“指望她结婚,我看悬了。”
杨建国笑呵呵道:“终归是要结婚的,他们还年轻,不用那么着急。”
“年轻,你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孩子可都会打酱油了。”
“那是从前,现在城市里,晚婚晚育的也不少嘛!”
看他不支持自己的想法,英子无奈又好笑的说:“就你宽心,等过几年看你着不着急。”
杨建国笑笑不说话,过几年没音信,再催也不迟嘛!
人只有一生,不该错过没一个阶段。
该挥洒青春的时候,非得逼着他结婚。
上一篇:综漫:诸天万界从恶魔咒蓝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