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480章

作者:从前慢

第五百三十七章 取经,与大领导讨价还价

  送闺女上飞机的时候,杨建国也有些不舍。

  可一想到她此行的意义和价值,杨建国就压下自身的感情因素。

  王安不能倒,更不能倒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对志怡的安全,他倒不是很担心。

  杨建国不仅派了之前陪同自己去霓虹的安保,还把李爱民也派了过去。

  这次让他过去,不仅是为了求稳。

  还有其他公司需要他来作为代表,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取经!.

  王安公司的成功,那些先进的技术、研发项目及其拥有的庞大专利库。

  这些都是李爱民的公司,求而不得的宝贝。

  如果真的有人想要离开公司,杨建国希望爱民能把这些人才笼络到自家公司里。

  总之,肉要烂在锅里。

  而不是全都流到外面,让别人坐享其成。

  鹰家之行有爱民和志怡,又有上面派出的专家代表团辅助。

  杨建国暂时是放心的,何工和吕工的事情也该解决了。

  “建国,你可是个大忙人,见你一面真不容易啊!”

  大领导办公室,杨建国这个前来见他的人遭到调侃。

  坐在大领导对面的杨建国,面色有愧:“领导,是我疏忽了。”

  不管怎么说,大领导也是他的直属领导。

  这工部,还是由他说了算的。

  虽说出于信任和特殊时期的一些原因,两人有着深厚的私交及信任基础。

  可也不代表杨建国可以把对方当空气,而他之前的行为无疑就是这么做的。

  过于繁忙的工作,让他此前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点。

  但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也该多多的提醒自己。

  “好了,又不是要批评你,这是要干嘛!”

  看他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大领导笑容和煦的转移话题。

  他是个聪明人,点到即止。

  相信以后,他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虽然对他信任有加,可没有人喜欢被下属架空的滋味。

  这工部上下,只知杨建国,不知大领导的局面。

  换个人来,早就给他穿小鞋了。

  “你说的情况,我都已经了解了。何工和吕工的问题,是很严重的核查失误。”

  “这件事,我会亲自督促,让他们尽快恢复两位老师傅的名誉。”

  大领导对这件事的定论是‘失误,’也就是说并非是主观意义上的栽赃陷害。

  那么,杨建国想要借这件事来惩戒一些人的想法。

  自然也随着他大事化小的调子,无法顺利进展下去。

  杨建国相信,大领导是能看出他的意图的。

  可对方偏偏就做了‘失误’处理,这说明他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这个阻碍,让他也不得不在权衡后退上一步。

  看来柳家的影响力,比他想的要更夸张。

  这位大领导的身份可不一般,因为父辈所受的冤屈,在上面很有同情分。

  否则,他也不可能直接与学者的身份,空降在工部大领导的位置上。

  可就算是这样的他,最后也没能顶住压力。

  是内部,还是外部的力量,杨建国对此十分好奇。

  看他沉默不语,低头思索的样子。

  大领导叹了口气,道:“建国,你也别想不开。

  有些事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谁的问题,是千百年历史遗留下的顽疾。”

  “要切除这些顽疾,不光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十足的耐心。”

  “若是非要一次将它连根拔起,那会伤到根源。

  这个险冒不得,也不能冒,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面对神色复杂的大领导,杨建国爽朗一笑:“明白,顽疾难医,需要多几个疗程。”

  看他听懂自己的意思,大领导也松了口气。

  说真的,他这个主任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不仅是在系统内,也包括在众多阶层里的良好形象。

  杨建国要是决心推动一件事,不计后果,不考虑大局的话。

  能造成多大的影响,没有谁敢轻易妄言。

  他能意识到问题的复杂和严重性,接受这个决定。

  对大领导和其他领导人来说,是他们最想听到的好消息。

  妥协是难免的,这次杨建国选择妥协。

  但不是无条件妥协,这不属于他的风格:“我要担任科学院的研发主管。

  我所负责的项目单独向长老汇报,其余人不得干涉我的项目和我的人。”

  他所提出的条件,和智囊团所猜测的基本一致。

  接下来,就成了彼此讨价还价的时间。

  杨建国想要在科学院任职,并且是有实权或‘独立权’的特殊任命。

  这显然会和科学院内部的势力,产生无法调节的矛盾。

  对他们来说,科学院就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现在,杨建国这个外人,要把自己的一只脚踩进菜园子。

  柳志能同意吗?!

  不能,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就像是两个狮群,突然有只狮子跑到对方的领地,抬腿标下记号。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挑衅与示威。

  所以他们之间,将来肯定是要爆发一场冲突的。

  对此大领导没有再发表意见,但他的默认信号杨建国收到了。

  搞是可以搞,但不能大张旗鼓的宣扬。

  私下里悄悄的搞,除非能拿出确凿无误,又牵扯重要的证据。

  跟柳志联系起来……

  “这些证据必须是本身就存在,经得起调查和推销的。”

  “他对科学院的重要性,只比你对工部来说差了一点。”

  “这个人的能力是有的,其余方面……”

  杨建国了然一笑,说:“领导,你什么时候见我打无把握的仗了。”

  “尺度自己把握,相信你心里有数。”

  “最多只能到柳志这层,后面的就不要碰了。”

  杨建国对此没有意义,打从一开始他就没报太大希望。

  现在,能有这样的结局对他来讲,已经是额外之喜。

  没有期待,哪儿来的失落与不甘!.

第五百三十八章 子弹在弹匣里,才够吓人

  科学院研发主管,等级不高,权利极重。

  除了上面点名要保密,分出来的特殊项目。

  其余项目,他都有权过问。

  从立项,审批,再到拨款、研发,成果的应用方向。

  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一旦失去这个位置,可以说在他上面的人几乎要被架空。

  杨建国想要这么一个位置,怎么可能简单。

  接连五天,大领导都没来单位。

  直到周五,准备下班的杨建国在门口看见他的车.

  大领导就在车里坐着,浑身疲惫的看了他一眼。

  点头。

  成了,杨建国知道。

  大领导为此也费尽心力,用掉不少的人情,也欠了不少的债。

  可他心里是满足的。

  在担任大领导职务前,他本身只是搞研究的科研人员。

  到现在,他也依然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

  看到科学院的局势,何工与吕工被诬陷。

  他心里何尝不愤怒,不为此感到揪心。

  深夜里转辗反侧,比不上眼的时候又有谁知道。

  可他如今不再是一个只需要搞学问的技术员。

  站得越高,桎梏越多。

  很多事他私下里可以争,但不能摆在明面上提。

  否则,就是不识大体,觉悟不够。

  到时他连工部都守不住。

  在杨建国找上他之前,他就已经私下里争取过几回。

  吵也吵了,脾气也发了。

  可到最后,也不过是徒增生气罢了。

  就在他快要憋坏,考虑要不要冒险掀桌的时候。

  杨建国把‘枪’送到他手里。

  作为大领导,位高权重,要有大局观,要有更高的觉悟。

  可下面人就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