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481章

作者:从前慢

  要真有那么高的远观和觉悟,这领导也该由他来当。

  所以,有些事反倒是站在下面更好做。

  本该放在台下解决的事儿,让杨建国捅破桌子。

  摆在台面上,这就代表它不可能再悄悄处理。

  外界有眼睛看着,下面有人盯着,必须要拿出正确的态度出来。

  而这,正好给了大领导发难的机会。

  可就算有了把柄,他也不敢真的‘开枪。’

  只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威慑力,子弹在弹匣里的时候。

  才最吓人。

  打出去,成为事实,它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无非是牺牲哪个,保全大局。

  也正因此,大领导才搭上不少上代人留下的恩情。

  要知道这些人情,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无价的。

  它能保证刘家长盛不衰,或是让他再进一步。

  三代内若是刘家有出息的后代,凭借这些人情搏一搏长老的位置也无不可。

  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把这些人情用掉。

  心若不平,站得越高,只会越痛苦。

  “何工和吕工,你打算怎么办?”

  “请他们到龙芯来,以后的日子也好过点。”

  “……建国,不要有怨气。”

  “领导,我的怨气针对的是个人。林子大了,总有几个歪瓜裂枣。”

  “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你还年轻。”

  听他提到这个,杨建国不由摇头苦笑:“哪儿还年轻,40多了。”

  “正值壮年,鼎盛之时,怎么不年轻?”

  大领导的心情好了些,手指虚点道:“你别给我耍滑头,我可还等着你来接班呢!”

  杨建国脸上的笑容逐渐散去,车内的气氛也变的有些凝重。

  这是大领导第一次跟他,提到接班的话题。

  杨建国其实明白他的意思,也从他往日的作风里感受到了。

  要不是把他当接班人,就算俩人关系再好。

  又怎么可能任由他在工部的威信,远超身为领导的自己。

  尾大不掉,反受其害。

  哪怕大领导愿意,上面也不会愿意看到这种情况。

  正因为他定了自己接班,上面才会听之任之。

  让他的话在工部,堪比‘太子’口谕。

  可杨建国自己的打算,是到年纪就退下来的。

  他想给年轻人让位置,他也相信再有十几年,他想要做的也该做完了。

  到时自己也该回归家庭,把时间分给媳妇儿和孩子。

  承欢膝下,过普通老百姓的悠闲日子。

  他以为大领导短期内,不会跟他提这件事。

  大领导的年纪也只比自己大个几岁。

  他退的时候,自己也差不多了。

  到时候有优秀的人选,让年轻人直接上台。

  以全新的思想、视野和热情,去指引新的方向。

  可大领导偏偏提前说了这事,是有什么特殊原因,还是说他的身体……

  “您身体,还好吗?”杨建国用上敬语,言语间也不再显的随意。

  看他那个紧张的样子,大领导放声大笑:“哈哈,放心,我还没老呢!”

  “每天早上5公里,怎么样,还可以吧?”

  看他不像是有隐瞒,杨建国松了口气吐槽道:“5公里,你陪孙子散步呢?”

  “我,好你个杨建国,找个时间比比,我看看你能跑多远。”

  “5公里也太弱了,要不别闭了吧,我怕打击到您。”

  “我可是你领导,你不知道尊重领导,让着我点?”

  “那不行,这不成弄虚作假了,有损领导威严。”

  “要是我非用领导的名义压你,要你跑慢点呢?”

  “……既然领导糊涂了,那就请他换个位置。”

  回家的路上,大领导不仅没生气,反倒满脸笑意。

  杨建国要不是这个脾气,他肯定比现在走的更高更远。

  可他要不是这个脾气,那他也就不叫杨建国了。

  自己也不会对他这么欣赏,上任大领导也不会对他那么倚重。

  上面的长老们,也不会时常把他的名字挂在嘴边。

  看到大领导脸上的笑容,司机在心里默念‘杨建国’的名字。

  这个名字,他都不知道念了多少次。

  可这一次,他念的尤为的重。

  像是要用思想做的刀,把他的名字刻在心里。

  ‘小段好像还缺个顶班的,要不让儿子去试试?’

  思绪在脑海一闪而过,司机专注的看向前方。

  这些都可以等回去再仔细琢磨,先把领导安全送到家才是正事.

第五百三十九章 你爹不老,皆错

  “到酒店安顿好了吗?注意保暖,那边的天气变的很快。”

  “有什么事多和你舅舅商量,代表团的意见可以做参考,但不能让他们来做决定。”

  “谁有问题,能压就压,压不住就告诉我。”

  “你爹还没老呢!”

  房间里,杨建国正在和大洋彼岸的志怡通话。

  她已经顺利到鹰家,并在自己人的安排下顺利入住酒店。

  董事会将在明天召开,只是王安来过电话。

  想要在开会前,和她私下见一面。

  杨建国的建议是,可以和他见一见,听听他要讲什么。

  杨志怡的意思却是,没有见面的必要.

  从他过往的种种表现,和公司现在的局势来看。

  无论任何情况,都不可能让他改变支持儿子的态度。

  作为父亲,他远超合格。

  但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的话事人、掌舵者,这无疑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就算真的见面,对方大概也是想从她口中得到一些消息。

  比如,为何她会亲自来鹰家,召开这次的董事会。

  王安察觉到危机的到来,想要更进一步确认。

  杨志怡不想给她试探的机会。

  她不会自大的认为,自己能瞒得过在商场摸爬滚打半生的老狐狸。

  所以,还是不见得好。

  “你才是代表,既然有了判断,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杨建国并没有要求她怎么做,只是给出自己的建议。

  可既然她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那就按照她的来好了。

  毕竟,她才是前去谈判的当事人。

  “你就不怕志怡惹出乱子吗?”

  对于他这种放任女儿的行为,英子既欣慰又担心。

  那到底是关乎几万人吃饭,涉及几十亿美刀的生意。

  接下来会怎么样,全都交到杨志怡手上。

  她能撑起这么大的担子和责任吗?

  杨建国倒是轻松,语气坦然道:“咱们闺女,可比你想的厉害多了。

  况且,也出不了什么问题。”

  就在她前往鹰家的途中,杨建国已经和王先生通过电话。

  彼此交流各自的意见,杨建国也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退位让贤,王家的荣华富贵可保。

  若是在董事会进行投票,被赶下台。

  王家就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对方在电话里倒是客气,说会认真考虑。

  可从他的笑声里,杨建国就能听得出那股不屑与狂狷。

  直到今日,他还认为自己握有公司大权。

  哪怕他的儿子将公司搞得一团糟,市值一降再降。

  当初,和他一起把公司做到今天的元老走的走,散的散。

  剩下的依然不敢违抗他的意愿。

  这里,是他的王国。

  自信是件好事,可当它变成自负。

  结果往往不会很理想。

  实际上,杨建国并不想看到他被赶出公司的画面。

  英雄末路,仿佛在映照众生。

  有天,等他老了,病了。

  是不是也会有这样一幕发生,人走茶歇,世态炎凉。

  他能平静面对时光流逝带来的衰老,并不代表喜欢。

  将工作暂时放在一遍,杨建国和英子商量起过年该做的准备。

  年货置办,有哪些家里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