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561章

作者:从前慢

  几十年,英子早已忘记度过多少个这样的夜。

  只有看到天边微微放亮,确定他不回来了。

  英子才能安然入睡。

  至于缺觉,中午休息的时候在单位补俩小时就足够了。

  ……

  皇城内,杨建国见到一批又一批熟悉且苍老的面孔。

  这些人的工作内容,几乎覆盖所有重要领域。

  杨建国这一晚上,笑的脸都麻了。

  高兴吗?

  何止高兴,他这兴奋的都恨不得蹦起来。

  别嫌他夸张,换谁这会儿站在他这,都得蹦起来原地跳一曲。

  两名堪比国宝级的重量级专家,其中一人负责的领域是通讯与航天。

  另一人,则是核能方面的权威人士。

  杨建国见了,都要客客气气称呼一声‘先生。’

  哪怕叫声‘老师,’他也不亏。

  只可惜,对方是个古板的小老头。

  如果他真的以‘老师’想称,很可能自己就要被他强行带去研究核平了。

  上面说不定很乐意看到,杨建国却放不下自己现在努力的一切。

  所以……

  “亲爱的达瓦里氏,欢迎你到美丽的东方内陆来,相信你在这里,会度过永生难忘的时光。”

  送上最诚挚的祝福,也在寒暄中稳定对方并不平静的心情。

  要让他们相信,选择内陆是这辈子最明智的选择。

  在这里,他们不仅会得到应有的待遇,宽松优渥的研究环境。

  并且,内陆一定会让他们生活的更好。

  希望……

  在绝望时比奇迹更为珍贵。

  宛如永夜里的一道光,照亮理想的栖息港.

第六百四十章 长老的建议,树欲静而风不止

  “建国啊~”.

  会议室里,长老看向他的眼神里充满欣赏与欣慰。

  这个建国,真是好同志啊!

  不光自己能干,就连个人魅力和影响力,也是如此巨大。

  当长老接到消息,说是有两支完整的团队。

  因为杨建国同志的原因,对内陆心生向往,想要到这里来继续未完成的事业时。

  长老的心脏,都因激动停跳一拍。

  那可是两支完整的顶级科研团队,是国宝级的战略存在。

  现在,他们竟主动表示,想要到内陆来。

  并愿意全程配合,听从指挥。

  “我们信任杨建国同志,因此也信任他所信任的组织。”

  在大会堂亲自召见时,对方向长老说出这样一番话。

  令他十分动容。

  他不清楚杨建国具体和对方说了些什么,但从对方的表现来看。

  他无疑是将组织的宣传,放在个人之上。

  无时无刻,不在宣传着组织的正面形象,他们的理想与信念。

  仅凭言语就能够打动对方,这不仅需要极强的个人魅力。

  同时,也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宣传与引导。

  像杨建国这样的同志,放在过去一定会是名合格的优秀政~委。

  有几个同志,能够在日常生活里。

  也对组织毫无怨言,竭尽所能去宣传组织的正面形象。

  做到知行合一。

  这样的同志,才称得上是好同志。

  这件事以后,长老就一直在想,是不是该给这样的好同志加加担子。

  他的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

  这么久以来,不争不抢,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工作。

  工部在他的带领下,爆发出的巨大潜力。

  拿出的成果,做出的成绩。

  就连长老团都是有目共睹,时不时要拿出来讨论一番。

  在诸多部门里,就属工部最不需要他们操心。

  哪怕有时候惹出些麻烦,引起一些同志的不满、抱怨。

  可归根结底,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在坚守原则与底线的杨建国同志面前,碰了钉子。

  那是他们活该!

  若不是看在某些老同志的份上,这样的害群之马早就该清理出队伍了。

  日子好过了,队伍也壮大了。

  可里面的某些人,一些味道,也就跟着变了质。

  林子大了,鸟一多。

  这队伍啊,可就不好带咯!

  “建国啊,长老团已经多次讨论,要把你的职务提一提。”

  听到长老说这个,杨建国心里跟着就是一咯噔。

  这对盼着升官发财的人来说,自然是喜从天降。

  可对想要做实事,办实事的他来说。

  如果突然被调离现在的位置,那么他所主导的所有项目。

  都有可能被后来者,一朝尽毁。

  那么多人的心血、付出,日复一日的坚持,全都化为泡影。

  杨建国不能接受这样的情况,更不能对不起无数扎根在各自岗位上。

  默默无闻,发光发热的同志们的信任与付出。

  “长老,请原谅建国的冒昧,但我本人并不想离开工部。

  在目前的岗位上,我的能力才得以施展。如果换个岗位的话,手头上的项目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干扰。”

  “无论是自主计算机研发、系统及平台的推广。还是特超强复合钢的多方向、全方位的研发推进……”

  长老抬了抬手,打断他略显激动的发言。

  “是谁说,要把你调离工部的,我这不是还没说完嘛!”

  看到长老脸上温和的笑容,杨建国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是我冲动了。”

  “你啊,一提到工作就是去往日的沉稳,这可不行!”

  看似批评,可长老言语间的欣赏是人都听得出来。

  他哪里是需要杨建国改正,不仅不能改,还要坚定不移的将这种风格继续保持下去。

  最好,将其发扬光大,树立成学习对象。

  要让所有人,都具备这样的品质与积极向上的精神。

  “建国,我记得你是做过宣传的……你看,目前人心浮动,是不是配合宣传口再做一些……”

  走出会议室时,杨建国的表情很是复杂。

  他已经格外低调,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出风头的事儿上杆子的往上凑。

  就在刚才,长老询问他的意见,想要将他树立成典型进行宣传。

  同时,在系统内部发起,向杨建国同志学习的活动。

  这种事,他不是第一次经历。

  可每次,杨建国都觉得很麻烦。

  人红是非多,一个人但凡有点名气。

  别人就恨不得拿放大镜,在你身上找各种麻烦。

  芝麻大点瑕疵,都能给你放大无数倍,夸大到‘郑智’或‘道德’层面。

  人的劣性注定了,大多数人是见不得有人比自己好的。

  无论是在哪一领域,有机会踩上位者两脚,就绝不会只踩一脚。

  好像天生反骨,就是见不得有人能踩自个儿头上。

  过去那个年代,杨建国能不受太多干扰。

  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属于相对封闭的红星轧钢厂。

  厂区里,他本人的威望又极高。

  再一个,后面发生那么些事儿,杨建国每次都像主心骨一般。

  帮厂里出谋划策,逢凶化吉。

  自个儿更是数次遭遇危机,这些大家伙儿都看在眼里。

  你就是想往他身上泼脏水,都找不出点毛病来。

  现在就不一样了。

  看他不顺眼的人,多如牛毛,指不定就整出些乱七八糟的幺蛾子来。

  杨建国倒是不怕,可它麻烦啊!

  今儿这个事,明儿又是那个事的。

  到最后,时间全让这些旁枝末节的琐事给耽误了。

  他自己真正想做点事,倒是一点时间没有。

  就这,还不够糟心的?.

第六百四十一章 新标兵,脱稿演讲

  全面向杨建国同志看齐,争做工业新标兵。

  这个‘新标兵’的评选标准是什么,杨建国也不知道.

  反正,他就是‘新标兵’的那杆大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