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639章

作者:从前慢

第七百五十四章 何愁……胜券在握

  众人终究还是没能扭过杨建国,按照他的吩咐准备一辆小巴。

  给车上装了好几组矿泉水,泡面、面包,还准备几件大衣,换洗衣服,胶鞋,被子。

  各种可能用得到的工具,也被放在座位下面。

  两名司机,两名向导,外加一名便衣,齐齐跟着他上了车。

  刚一上车,便衣的目光就锁定在马昆身上.

  这个人看着不起眼,可给他的感觉确实所有人中最危险的。

  看来,他就是领导身边的秘密保安了。

  “行了,都回去吧,又不是去戈壁大漠的,还能断了联系不成。”

  再荒僻的村镇,也就是几个小时路程,出不了什么大事儿。

  何况,杨建国是来做考察调研的,不是来跟人斗气打别的。

  主要考察的也是风俗地貌,跟人不会有太多的冲突或是交集,所以没必要太过担心。

  正因为知道这点,地方领导才会放心的答应他的要求。

  否则,就是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冒让杨建国在这伤着半根毫毛的风险。

  “出发。”

  车子启动,夜班司机很懂事的没有选择关门,而是等到领导们都不见,该走的流程都走完了,这才起身将门拉上。

  第一站,先到市区。

  下去之前,他得首先掌握山城的整体情况,好有一个对比和参照的标准。

  差多少,差多的地方在哪儿,与政策是否有关。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当地又采取哪些措施,如何改善及补救。

  这,就是杨建国要做的工作。

  两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那辆从政府门前出发的小巴车,也变成泥巴壳子。

  除了驾驶室前的挡风玻璃,保持一定的干净,杨建国坐的位置,窗户像涂了磨砂层一样,模模糊糊能把外面看个大概。

  其余各个部位,全是两三毫米厚的泥巴壳子。

  说它是政府下去的考察团,怕是都没人相信,这得是刚从非洲大草原的荒漠里滚了一圈回来的吧?

  车上的众人,同样是风尘仆仆。

  两个月,几乎没洗过一个舒坦澡,更没睡过一个好觉。

  过去睡觉比较轻的司机同志,如今是脑袋贴着坐垫就能睡着,任凭你路再破烂,车抖得再高,也是雷打不动照样睡。

  这会儿不睡,下面说不定路面更糟,再遇上点事儿,直接不用睡了。

  “领导,再有半小时,咱就能到招待所了。”

  前方面色发黄,上面敷了层黄土的司机,回头冲他开心直笑。

  眼看就要到地方,想到能够好好在热水下面冲个澡,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睡个踏实觉。

  这心里头高兴的,简直无法形容。

  真就过年都没法跟这些比,太想自家那张床了。

  “好,慢点开,都这会儿了也不急于一时。”

  “诶,您放心吧!”

  司机匀速向前,心中虽然急迫,手底下的动作却没一点慌张的。

  该怎么做,什么最重要,他心里还是门清的。

  眼瞅着任务就要顺利完成,只差临门一脚,这个节骨眼上要是出事儿。

  那得把自己肠子给悔青了。

  不用别人交代,他自个儿都知道‘稳妥’最重要。

  “领导,您要不要歇一会,到了我叫您。”

  与之前相比,肤色黑了,瘦了,形象有些狼狈,人却十分精神的杨敏关心的看向杨建国。

  这两个月里,就属他最忙。

  其他人都是忙着赶路,吃住不太方便,得忍受各种复杂情况。

  可自家领导不光得忍受这些,还得主持整个工作进展。

  实地考察,用脚丈量,与当地民众沟通,走街串巷的探查人口、家庭财富等情况。

  最危险的一次,他差点就让泥石流给埋了。

  还有那些不懂法律,身居大山里的村民,在杨敏眼里简直就像土匪。

  误以为他们是不怀好意,当时就有人抓起锄头往自己脑袋上敲。

  要不是领导给拦下,她早凉在这山里了。

  总之,这一趟比杨敏工作多少年,经历的事儿都要多,离奇,也更让她开阔眼界,长了见识。

  同时,也明白自家领导,为啥总是比别人强。

  换哪个人来,像他这么走一遭,都受益匪浅。

  而自家领导从工作以来,下去视察、走访就没停过……

  看着他眉宇间的黄土,精神奕奕的双眼,依然难掩脸上的疲惫,往日总是挺拔的身躯也稍显佝偻。

  杨敏是真心疼,这样的好领导,这样的好同志,任何一点损失都是整个组织、乃至国家难以承受的打击。

  如果多一些像他这样的人,多一些与他并肩前行,怀揣梦想与一颗为民造福的心的同志。

  祖国何愁不兴旺,人民何愁不幸福。

  “不用,看着这些啊,我就一点也不累了。”

  杨建国拍了拍自己面前,改造后的桌子上,足有四五十公分厚的资料。

  还有他旁边座位,同样堆满的两沓文件。

  这些,有一半儿是他在两个月里,日以继夜手写出来的。

  这趟行程,杨建国确实下了苦功夫,甚至动用几张‘卡片’来保证自己的健康问题。

  也就是他,换做普通人,在他这个年纪,身子骨早让折腾毁了。

  哪儿还有能力,做什么调研、考察。

  可收获也是喜人的,走遍山城边边角角,深入群众了解需求,真正做到对每一处都知根知底,心中有数。

  眼下杨建国可以肯定的说,就是让当地的主政领导到自己面前,都没他这个外人了解治下的情况。

  有了这些资料和经验,杨建国心中也终于有了定论。

  该如何发展,怎样带动各地经济,哪些地方适合工业扎根,哪些地方适合发展农业,又有哪些要走出去,带进来。

  杨建国,胜券在握!.

第七百五十五章 风尘仆仆,杨敏的表现

  “来了,来了。”

  在招待所门口,提前得知他们要回来的干部们,看见缓缓驶来的小巴心情雀跃。

  可等他们看清楚车外面包着的泥壳,再看前面的车牌。

  厚厚的泥巴裹着稻草,连车牌还在不在都不知道,这,真的是杨建国下去考察时坐的车?

  嘎!

  小巴在门口停下,车门打开,一阵干涸的黄土飘向四周,浓郁的泥土气息让常驻城市的领导干部很不适应.

  随后,风尘仆仆,比两个月前多了几分沧桑狼狈的杨建国,从车上走了进来。

  双眸坚定,满是黄土的脸上写满疲惫,却依然难掩他充满干劲儿的斗志。

  那份斗志甚至一瞬间,就感染在场的每一位。

  让他们不由自主的收敛笑容,挺起胸膛,漫不经心的动作也变的拘谨严肃。

  一种参加重要场合,面见大领导等待检阅的既视感扑面而来。

  可这只是一瞬间的经历,下一刻杨建国就收起身上的气势,变的和蔼亲切,仿佛是从乡下来的忠厚汉子。

  只是,这汉子长的好看了点,也年轻了些。

  “建国同志,总算是把你盼回来了。”

  “辛苦各位同志了,等久了吧!车子跑的地方太多,毛病也多,回来的慢了点。”

  这个时间,比他们之间通知的时间要晚了四十多分钟。

  “不晚,不晚,我们这些人就是站在这里叫什么辛苦,你才是真的辛苦。”

  “老余,别啰嗦了,赶紧让同志们进去洗洗,好好休息一下。”

  “啊,对,看我这个脑子。”

  一拍脑门,对方连忙说道:“建国同志,你们抓紧休息,咱晚上的碰头会老板也来。”

  他的老板,那就是两位主政领导了。

  看来,自己这番作为还是闹出不小的动静,想必两位领导也想知道,他到底都有什么收获。

  “好,我对下午的碰头会更期待了。”

  杨建国也不啰嗦,带着人往招待所里走。

  临进房间前,还特意交代要安排好两位司机师傅和随行人员,“他们这些人,跟着我也是跑遍整个山城,没有一天吃好、睡好过。

  不能因为我们是客人,他们是主人,就不闻不问了。先让几位同志好好洗个澡,睡上一个囫囵觉,不过分吧?”

  “领导,看您说的,这点事儿能叫事儿吗?都已经安排好了,保证让他们舒舒服服洗个澡,踏踏实实睡到自然醒。”

  有这个保证,杨建国十分满意,“我可听着呢,要是听到情况不是你说的,我可要当着你们领导面问个清楚。”

  说天道地,不如把‘饭碗’端出来的管用。

  杨建国相信,跟着他跑了两个月的同志们能够有个好觉睡。

  “大家都抓紧时间休息,下午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怎么证明这些数据是真实有效,说服主政领导接受建议,他所制定的发展方案是否可行。

  如何才能够实现这些目的,是他们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苦吃了,功夫也下了。

  怎么让这些不会变成白费工,就得看下午的表现。

  杨建国这张炮仗嘴,能不能说服主政官,正是其中的关键。

  冲了个热水澡,杨建国没时间去多享受。

  三下五除二整理干净,用毛巾把头发擦到半干,给闹铃上了发条,躺在床上就开始熟睡。

  头一挨枕头,人就过去了,昏迷也就这个速度了。

  不是他睡眠质量好。

  实在是这段时间太辛苦,久积的疲惫松懈下来,再一贴着柔软舒服的床褥。

  那股困劲儿立马就上来了。

  实际上,不止是他一个,各个房间里的情况也差不多。

  往常睡觉最轻的杨敏,这会儿也微微张嘴,发出细小的鼾声。

  那双耷拉在床边的脚底,满是水泡挑破磨下的茧子。

  光看这双脚,谁能想到它的主人是个姑娘家。

  此次考察,不仅让杨建国了解到山城的风土人情、地貌地质,人民财产及当地特色等详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