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640章

作者:从前慢

  也让他对自己这个新秘书,看上去娇滴滴的杨敏同志,有了更深入的正确了解。

  这个姑娘,是个能吃苦,能办事儿的人。

  不仅能办事,还能办大事儿。

  两个月,眼泪流了好几次,可一声‘苦’都没叫过。

  大伙儿吃什么,她吃什么,大伙儿怎么睡,她就怎么睡。

  脚底板被磨出血泡,夜里偷偷用针挑了,涂上云南白药粉,套上袜子接着跑。

  没人知道,她这两个月是怎么熬过来的。

  可杨建国心里头清楚,她远比男同志所承受的困难更多。

  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不懈的跟上自己的脚步,不喊苦、不喊累。

  杨建国已经决定,回去后就要重用她。

  这样的人才,就能好好培养,将来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只有像这样的同志多多的,才能让尸位素餐那样的废物变的少少的,让祖国如先烈所愿,盛世千秋。

  铃铃~

  刺耳的物理闹铃在耳边响起,杨建国睁开双眼,伸手将闹铃按住。

  躺了五六秒,缓缓坐起,双腿搭在床边,又这么坐了一分钟的样子,他才起身端着桌上晾好的白水一饮而尽。

  大半杯白开水下肚,精神为之一振,整个人也清醒过来。

  身体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一股力量,虽然还有些未能消除的疲惫感,但已经不碍事了。

  “铿铿,领导~”

  小声的询问中,杨敏将门推开一道缝,把头伸了进来。

  看见他已经醒了,这才将门完全打开,道:“您已经醒了,先吃饭吧!”

  “弄碗面条给我,其它安排就不用了。”

  杨建国坐在办公桌前,背对着她道:“距离碰头会还有45分钟,我还有点东西要写。”.

第七百五十六章 功成不必在我,谦虚三分

  一碗油泼面,上面搭着煎蛋和一排三指宽,肥瘦相间的卤肉片。

  下面配着鲜绿的菠菜叶,杨建国把碗端在手里,机械式的送入口中。

  香是真的香,可依然没能让他分神把注意力放在面条上。

  眼前的报告,关乎他和所有人两个月的努力。

  跟这个比起来,吃什么就不重要了。

  “领导,时间到了。”

  杨敏过来提醒他,到时间出发了.

  “嗯,走。”

  杨建国拿起稿子,随手撞进口袋大步流星的向外走去。

  开会的地方,就在招待所隔壁的文化宫里。

  一间专门用来表演的大舞台,到场的有来自下面各县镇的领导班子及地方主要负责人。

  今天,他们都是来学习的。

  也有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思,可显然杨建国要让他们失望了。

  做足功课的他,怎么可能在如此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各位领导,同志们,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时间到这儿来参加此次会议。”

  “我想来之前,大家已经知道这次会议的主题。”

  “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关于整个山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人可能就要问了,我一个不到两个月的外来户,凭什么在这大放厥词。”

  杨建国的开口十分直白,但也有趣,至少听上去不像说教,更没有趾高气昂的命令。

  反倒像是朋友间的闲聊,与他们共同探讨出一条正确的路。

  期间,他所罗列数据时,也都采用委婉的方式来进行提示,与当地领导互动。

  但却在对方每每遗漏关键点时,一针见血的指出最重要的部分。

  “这一地区有着良好的农业基础,特别是当地的特色蔬果,只要打通道路,将这些蔬果送到城市来卖。

  我个人认为,是很受欢迎的。至少我是非常乐意买一些,回去后给家人做一顿新鲜的晚餐。”

  “这一区域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大家看这里,四通八达,完全可以作中专枢纽的存在。”

  “所有货物都可以击中到这里,再由此发往不同地区,只需打通这几条路线……”

  “旅游加地质优势,不知道有没有人了解立体3D,我们这座城市就是典型的例子。

  将其作为主打优势来进行宣传…百年基业,重在教育。”

  “这不仅是国家大计,家长们也很重视。”

  杨建国在会长讲了很多,滔滔不绝,几乎没停下过。

  可他所说的话,每每总是能戳中台下某些人的心,让他们沉下心来认真聆听。

  并且,从中得到些许感悟,并对他肃然起敬。

  杨建国之名,果真名不虚传。

  原先还对他有些质疑,抱着看笑话来的人,此时此刻已经成为他忠实的‘信徒。’

  虽然这个形容有些略显夸张,可跟事实的差距也没多大。

  杨建国此刻,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无限拔高,再回想起过去关于他的种种传闻。

  那些过去听上去不靠谱的,仿佛瞬间变的真实可信。

  包括那些本该一听,就知道是胡诌的‘传奇’故事。

  可显然,相比保持理性,人更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各位,我知道这个计划执行时间很长,过程也很艰难,可能有些人到退休才能看到点苗头。

  最后,功劳都要落在后来者身上。可在这里,我还是要说一句。同志们,功成不必在我。”

  “总有一天,后来者也会像如今的我们,面对先烈时一般,可以骄傲的说一句,这盛世如您所愿。”

  “我是搞机械的,做了大半辈子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可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我被埋在下面,洒在海里,都希望能够听到这么一句,值得全祖国人民骄傲的回答。”

  “我更希望到那时候,无论我们的人民走到哪里,都可以昂首挺胸,骄傲的说一声,我是龙的传人。”

  “同志们,时不我待,时不我待啊!”

  杨建国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站得住叫的数据拿出来了,可行的方法也提供了,煽情也煽情了。

  情理之中能做的,他都做到极限。

  接下来,到底要不要这么办,又能办成几分,就要看当地的领导班子和领头羊了。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

  杨建国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他真的是有心无力。

  将数据资料和报告册收起来,杨建国在众人的窃窃私语中走向主席台下方。

  啪,啪啪~

  前来参与会议的地方最高负责人,突然起身鼓掌,并满怀钦佩的看向四周。

  一看到自家老大都起身了,其他人再也没有任何犹豫。

  哗啦~

  震耳欲聋的掌声,在会议厅里回荡不止,仿佛要将天花板都掀翻出去。

  杨建国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下几分。

  看来主政领导是支持自己的想法的,希望他不是有选择性的支持。

  很多东西,改一个字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这种涉及到整个山城发展的计划,任何细微的改动都将影响全盘发展。

  可实际上,到了这一地步他能做的已经太少了。

  杨建国唯一能够干预,保证他的计划能顺利推动实施的方式,只有尽快回到四九城,坐稳自己的位置。

  并且,让所有人都看到他身上巨大的潜力。

  这样,有他这个大领导在上面盯着,时不时的督促、问一问,起码能保证计划不会偏差的太过离谱。

  “杨建国同志,这次真是辛苦您了。”

  主政领导与杨建国在台下会面,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随行的宣传部人员快速拍照。

  言语间也是以‘您’想称,表现的十分谦虚。

  那是因为,做完工作的杨建国,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顾问。

  他马上就该回四九城履职,重新恢复之前的工作。

  面对杨部长,就算是主政一方也要谦虚三分.

第七百五十七章 归家,思念如潮

  “感谢同志们这段时间的照顾,山城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

  “希望今后有机会,还能到山城来做客。”

  下来主政大概是没可能了,但来‘做客’还是可以的。

  听到杨建国这么说,主政领导客气道:“请您把山城当做娘家,欢迎您随时来娘家做客。”

  “好,那我就把这儿当成娘家了。”

  杨建国热情大笑,握住对方的手用力向下沉了沉,“希望下次回来,能够看到娘家的变化。”

  “您放心,肯定不能让您失望。”

  杨建国的调令已经下来,当天夜里的火车就要返回四九城.

  与此同时,四九城里也是风起云涌。

  杨建国离开的这两个月里,帝都发生不少的变故。

  首先,就是科学院里的人事变动。

  柳家方面的人抓的抓,辞退的辞退,少有几个留下的也被发配到清水部门坐起冷板凳。

  其次,几家大型的企业遭到巨额处罚,之前弄虚作假的合同被定性立案。

  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都被抓捕归案。

  最后,就是长老会的换届,外面一片风平浪静,私下里早已是暗流急用。

  杨建国在山城期间,一直有关注帝都的局势动荡。

  所以,倒是不算是两眼一抹黑。

  根据他所知的局势判断,三长老的接班应该不会有什么动荡。

  不过,具体情况还得他本人回京后,亲自了解才能确认。

  毕竟,有些事哪怕是组织内部,站的不够高也看不到全貌。

  回程的路上,杨建国将心头的担忧压下,仔细回想起之前所做的发展报告。

  里面是否有什么漏洞,哪些地方还可以再改进完善。

  还有,志远这个年是不是能回得来。

  杨建国想儿子了,可他更想大孙子,这猴小子简直跟他一个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