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686章

作者:从前慢

  这么大的摊子,中间亏空的可是好几个亿,娄氏真金白银填进去,想要的怕是不简单。

  “土地,这点是肯定的。”

  娄氏也要土地,但和之前不同的是,她会按照市场价付清,给到职工足够的赔偿。

  只不过,这笔钱他们要向银行贷款,总领要帮他们作保。

  “娄氏的信用,相信你该有所耳闻,他们是不会赖账的,可让他们突然拿出这么大一笔现金,实属是太为难。”

  先贷款,双方写个协议,在项目完工盈利后的几年内,一次性或分批次的偿还给银行。

  但,利息他们要拿最低,这就需要总领出面为其担保了。

  毕竟,这么大一笔款子,又是质押过的资产,二次贷款肯定是要有足够份量的抵押物,或是大人物点头担责。

  否则,那边就是有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再往外放。

  真要这么干了,那都不是违规擦边,直接就是明目张胆的违法犯罪了。

  这两者的性质和后果,可是大不相同。

  “娄氏我当然是听过的,跟杨部长走得很近,有过多次愉快的合作……”

  不仅如此,娄氏和内城也是十分友好,帮国内解决很多麻烦,特别是在商务洽谈和设备采购这块儿。

  许多敏感的设备,都是通过娄氏的名义买回来,再转运进入内陆。

  可以说,娄氏是在长老会上挂了号的。

  赖账!

  总领觉着对方不会这么干,但他还真得好好想想,赌上自己的前途值不值得。

  这么大一笔款子,自己给做担保。

  就说万一,万一要是出个纰漏,他这个总领最好的下场是丢了官帽子,最坏……

  后半辈子,就待在号子里等死吧!

  哪怕是同样的错误,他犯错和张杰等人犯错,那也是两个不同的性质。

  坐在他这个位置上,有多大的权利,就有多大的责任。

  别人可以犯浑,犯蠢。

  他要犯蠢,影响的可是八千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

  每天坐在那个位置上,只要想做一天的好人,做点事实,肩膀上压着的‘泰山’就别想放下.

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检讨,娄晓娥的大惊雷

  “娄董事长,久闻大名啊!”

  见到真人,总领表现的格外热情,这可是个大金主,还是有杨建国背书的大金主。

  说她是会移动的金矿,那是半点不夸张。

  “唐总领!”

  娄晓娥温雅笑道:“这次不告而来,叨扰了!”

  “诶,哪里的话,娄董事长喜欢的话,在奉天城定居也是欢迎的。”.

  “何止是欢迎,我想大家要拍手叫好才是。”

  秘书适当的捧哏,让唐总领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娄晓娥要是真能在奉天定居,光是前来与她主动,洽谈生意的团队,就够整个东边忙得了。

  那些个面临破产倒闭的工厂,也就有了去处。

  最近,民声哀怨。

  总领是有听到的,对杨建国下来的目的也是清楚的。

  可地方跟四九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情况。

  在四九城也有斗争,可大伙儿都遵守规则,在规则之内行事,并且极为默契的将事态压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内。

  毕竟,全世界的目光都焦距在四九城。

  一旦闹出点大动静,丢人可是丢到国际上去了。

  到时候管你天王老子,也得给送到郊外打靶。

  地方就不一样了。

  天高皇帝远,看不见的阴暗角落,污秽沟渠多不胜数。

  庞大臃肿的组织成员,鱼龙混杂,人心难测,特别是涉及到改制这个事儿,插手的人太多,就算是他这个做总领的也难顾首尾。

  妥协与平衡,能够让事情有效推进,这就已经很好了。

  有些细节,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事情还是要下面人来做,真要闹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下面直接撂挑子,挑起与群众的对立。

  他这个做总领的,可就只有上火的份儿。

  比起他,基层干部的群众基础可要扎实的多。

  “那这个基础,他是好的,还是坏的。”

  拥戴也是基础,畏惧也是基础,他说的基础是哪一个。

  总领心头有些不悦,这个杨建国怎么总喜欢揪住问题不放,只要大方向是正确的,一些小问题又何必非要刨根问底。

  他该多看看历史,水至清则无鱼啊!

  “杨部,有时候恩威并施才是正途。”

  “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行事可以有中庸,可性质没有中庸。”

  站队没有中庸,墙头草也干不成这些事,他们只能加在左右之间两头受气。

  “有好,有坏。”

  对方打破砂锅问到底,总领若是坚持不接话,今天的谈话怕是又要到此结束。

  上次谈崩,他心中就颇为后悔。

  杨建国到底是工部的大领导,负责整个工业体系的规划,奉天想要在改制当中,不被时代的车轮碾成渣渣。

  不说必须和他搞好关系,起码也不能交恶。

  上次,是他太过冲动。

  可这事儿也不能怪他,杨建国招呼不打一个,一来就要掀盖子。

  还是影响这么恶劣的事儿,于情于理是不是也该给自己知会一声。

  可他倒好,根本没把自己当回事。

  “这个事是我疏忽,我检讨。”

  杨建国确实也在检讨,自己的行事风格对地方来说未免太过鲁莽。

  在四九城呆惯了,总觉着一亩三分地都是自己说了算。

  出来也带上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反倒是他时刻提醒自己要避免发生的错误。

  可往往当事者迷,身处其中不跳出来,怎么也看不清自己……

  “杨部严重了。”

  杨建国当众承认错误,倒确实出乎总领预料。

  他这个人,传闻里孤傲的很。

  不管什么时候,面对什么人,都别想让他低头。

  可如今一看,传闻果然不可信。

  “杨部,话既然说开了,那我也表个态。”双方都说道这份上了,人也来了,总领其实也想处理这个烂摊子。

  毕竟,再怎么着张杰这些人终究是毒瘤。

  原先为了大局,他可以忍痛先留着,可并不代表他赞同这些人的所作所为。

  现如今既然有新的选择,总领也想试一试挤破脓疮后的畅然自得。

  “只要娄氏能够承诺,所有雇员从当地挑选,这件事我答应了。”

  两双目光同时投向稳坐高台的娄晓娥,“娄董事长,你拿个意见出来。”

  “全部不行,但我可以保证,至少为当地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

  东边的工业基础是很扎实的,当年为了防范随时可能爆发的卫国战争,全国所有的物资都优先往东边调派。

  先进的技术、仪器、工人,也都是先紧着他们来。

  虽说,如今因改制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在娄晓娥看来,奉天遍地是宝。

  她想要的,可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业盘。

  “娄氏正在寻求新的分公司地址,我个人认为,奉天还是具备一定优势的。”

  这话可把总领给震到了,喜形于色道:“娄董事长,你可不能拿这种事开玩笑。”

  娄晓娥眉宇微凝,认真道:“我也不会拿这种事来开玩笑。”

  娄氏要加大对内陆的投资,将其作为稳定的大后方,借此对抗与西方大企业的惨烈竞争。

  他们需要优秀的熟练工,更大的政策倾斜,更多优惠福利以及更加稳定且偏向自己的执政者。

  此行虽是临时起意,可她提出的分公司却不是拍脑袋决定的。

  如果没有杨建国的那通电话,最迟下个月底,娄晓娥也会带着庞大的考察、谈判团前来奉天实地考察。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他们是否能够协调铁路部门,为娄氏开通运输专列。

  如果这点做不到的话,合作上怕是很拿达成一致.

第八百三十六章 活着,天黑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东边的运输有些特殊。

  对外是挺方便的,对内、特别是沿海地区,就有些捉襟见肘。

  娄晓娥想要让对方,开通一条便捷的沿海道路,这样方便她企业今后的物资、产业运输中转。

  搞研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盈利。

  如果不盈利,哪儿来的钱继续投入研究,这是一个闭环的事儿,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一旦出错,就有可能拖夸整个公司。

  所以,娄晓娥的条件摆在这儿,他要能答应,别的都好说.

  这个要是答应不了,那她也是爱莫能助了。

  总领还在考虑,能不能满足娄晓娥的条件,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达成交易。

  门外突然有人敲门,秘书跟着将门推开一条缝,“领导,有急事向您汇报。”

  微微颔首,秘书走上前俯身贴耳的说了些什么。

  杨建国远超常人的听力,听到几个关键词,‘一家五口……烧炭……’

  “恩,我知道了。”

  让秘书下去,总领沉吟了会儿,抬起头看向杨建国,“杨部,真是对不起啊!”

  开口就是道歉,也证实杨建国心里的猜测,原种场那边有工人烧炭自杀了。

  “刚得到消息,原种场有三户家庭烧炭自杀了,我现在需要去处理一下,咱们的事儿后续再聊。”

  杨建国跟着站了起来,“我想,后续就没我什么事了。”

  “恩?”

  总领面色一变,钉在原地等他把话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