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701章

作者:从前慢

  负责守备的赵蒙生,犹如洪水猛兽一般在办公室里放肆咆哮。

  手下优秀团长和指导员,竟被自己的战友用枪击杀。

  知道这件事的性质有多恶劣,造成的后果会有多严重吗?

  赵蒙生已经能想到,此事在军中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又有多少无中生有的阴谋论,将因此事传的沸沸扬扬。

  社会上,军人的形象与口碑也将遭到严重质疑。

  可最让他心痛愤怒的,还是没人能够及时提早的发现田建的异常心态,并对其加以疏导教育,避免此次恶性事件的发生。

  “首长,杨部还在外面,您看。”

  被骂了半天,脑袋嗡嗡的副军长硬着头皮提醒他,还有重要客人在。

  另外,对方还是今天的大功臣。

  如果不是他的出现,让田建产生侥幸心理,对方肯定会第一时间逃掉,或是与赶来的战士发生火拼。

  那样,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造成的后果都只会比现在更严重。

  “看我,都气糊涂了。”

  赵蒙生一拍脑门,大步朝门外走去,“建国,人呢,你们给送哪儿了。”

  “首长,在这边。”

  听见动静的杨建国也走了出来,冲着赵蒙生微笑回应:“老赵,慌慌张张的,可不像你一军之长该有的风范。”

  “诶!”

  房间里,赵蒙生重重的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的来回搓动着,想捏死点什么。

  要不,来杯酒也行。

  他这会儿,已经快让心里的郁气给憋死了。

  “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诶~”

  赵蒙生又是重重一叹气,才说起田建、团长和指导员的事儿。

  田建这个人,单纯讲到个人能力,那是没得挑剔。

  能文能武,敢打敢拼,无论是格斗能力,还是射击水平都属于顶尖。

  但,可能真的是人无完人。

  他这个人的性格,非常有问题,不懂得团结同志,和战友的相处也很有问题。

  总是遭到他人的排挤,时不时就会被人在团长面前打报告。

  而他又是个倔强性子,被告了状也不解释,就硬顶着,把什么事儿都憋在心里。

  时间长了,可能心里出了问题。

  今天,就是因为有人举报他,团长和指导员找他谈话,想要了解具体情况,也想开解开解他,让他打开心扉,学会和人交流。

  但谈话的时候,双方突然爆发激烈冲突,正在执勤的田建暴起杀人,两枪就解决了团长和指导员。

  “后面的事儿你就知道了。”赵蒙生说道这个,看他的延伸充满怪异:“话说,你这身手是怎么练的,我听现场的战士说,田建在你手里没走过一招。”

  “我也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可能在他眼里,我就是个坐办公室的糟老头。”

  “嗯!”

  赵蒙生后仰嗔哼,他是糟老头,他要是糟老头那我是什么,从土里爬出来的老不死。

  话说这个杨建国,是真的非同常人。

  你看他这样貌,看着也就不到四十的样子,头上更是只有零星几根白发。

  身形矫健,龙行虎步,搭在桌上的胳膊满是腱子肉。

  光看着,就知道有把子力气。

  能够一招拿下田建,哪怕是他轻视对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也掩饰不了杨建国远胜常人的体魄与格斗能力.

第八百五十七章 四代机之伤,天生就是主角

  “说真的,你要不是做到现在的位置,我非得给你拉到部队里来,太浪费了。”

  一想到他能压着田建打,拦截时胆大心细的表现。

  赵蒙生心里就痒痒的,像是有虫子在钻。

  不是处于他的立场,是很难理解他遇到大才,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态。

  “行了,别说我这点事,个人能力再强,也顶不住钢铁洪流,英雄的时代就要过去了。”

  赵蒙生默然,心中秃然感到悲凉。

  是啊,英雄的时代要过去了。

  以后,将会是信息智能化时代的天下,他们这些老家伙说不定哪天,就要被当做历史垃圾扫地出门.

  “哎哎哎,我说,你这人怎么总喜欢扩大呢,别把你当首长那套用在这行吗?”

  杨建国及时打断他扩散的思维,提出要去研究所看一看,“我想先看看具体的实验数据,再见一见实物,切合实际的考虑考虑,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出发。”

  此次与军部的合作,依然是杨建国的强项。

  材料学!

  目前,国际局势紧张,我国处境复杂艰难。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和潜在威胁,军方一直在积极的推动各类新式装备的科技研发。

  其中,就包括杨建国即将接触的,歼10战机项目。

  自八十年代,霉国、毛子和法国等国家在四代机研发上取的显著进展,推动全球四代机的快速发展。

  霉国作为先驱,成功研发了F14、F15、F16和FA-18等四代机。

  毛子推出米格29和苏27等经典机型,欧洲航空强国法国,也推出幻影2000系列战机,引领了当代空战潮流。

  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空军建设步履艰难。

  80年代末至今,空军的主力依然是歼6、歼7,歼8系列战机也刚刚起步。

  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提升制空和空战能力,九年前军部启动名为歼10战机的核心项目。

  到今天,九年时间过去,项目的进展——

  一言难尽。

  发动机的研究一直不太顺利,材料也是硬伤,还有挂载武器。

  哪儿哪儿都不顺。

  到现在,一提到空战,心里除了憋火还是憋火。

  技术不如人,怎么办?

  忍呗!

  忍不了,被人骑头上了,就只能拿命,拿热血去拼、去换。

  “建国,我跟你说,一想到要我们的飞行员将来有可能要拿命去拼,我这心里就跟被刀剜了一样的疼。”

  赵蒙生是在战场上拼过命,扛过炸药包,见过战友用命去填抢眼的人。

  他知道,那画面有多惨烈,又是多么的令人心痛。

  每每回想起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赵蒙生就昼夜难免,多少个夜晚,他都只身站在书房里,安静的吸着一支又一支烟。

  直到那烟雾里出现曾经熟悉的身影,迷花了他的双眼。

  内心,才能得到片刻安宁。

  当年的屈辱,若是现在要再来一次,那他们流的血,拼的命又算什么。

  “路总要一步步走,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着蛋。”

  赵蒙生颇为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嘴角上翘的说道:“还以为你是个严肃的老古董,原来也是个妙人。”

  杨建国从不是什么严肃古板的正经人,只是工作和职务需要他保持威严。

  私下里,他还是很接地气的。

  “好了,不说这些让人不高兴的事儿,我带你去研究所看看,大家也都盼着你呢!”

  研究所就在军部,后面的一处开阔空地上。

  四周是夯实的土地,光秃秃的不见寸草,没有任何遮挡物,中间孤零零的建了一排房子。

  三层高,涂了白漆的外墙经过风吹日晒,斑斑点点的很是难看。

  在房子的右侧,有一个巨大的停机棚,赵蒙生带他来的就是这儿。

  “首长好。”

  “同志你好。”

  杨建国和煦微笑,主动握了握对方的手笑道:“不用管我,你们忙你们的,我跟赵军长随便看看。”

  “是。”

  军人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命令怎么下的,就怎么干。

  既然首长都说了,不让自己陪,那他跟在后面就是了。

  杨建国就特别喜欢这样,不必费尽口舌,来回推让的把时间都浪费在表面功夫上。

  这次与军部的合作,应该会很愉快。

  原型机在停机棚的尽头,上面被拆的乱七八糟,到处都是裸露的管线,根本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换个外行来,还以为是什么老旧的报废型号,准备拆了卖废铁。

  围着机型转了两圈,杨建国踩着梯子,坐进原型机的驾驶舱。

  用手在机身表面敲了敲,杨建国把头埋在下方的管线中,这儿看看,那儿摸摸,将所有重点刻在脑海里。

  等他从上面下来,心里已经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了方向。

  “设计方案、手稿、最初设计时的想法和方向,材料的应用及详细参数我都要。”四处看了眼,没见着带‘酒瓶底’的,“研究小组呢、”

  “在研究所里,现在去见一见。”

  看他点头,赵蒙生带着他去了旁边的研究所。

  提前收到消息的项目小组,齐齐聚在门口等待他的到来。

  在科研领域,杨建国的传奇性不亚于工人阶级。

  并且,因为他所主导的大多数项目,最后都会投入民用,切实的走进千家万户,影响改善他们的生活。

  大家对他在崇拜与尊重外,更多几分亲近,“杨部,欢迎您的到来,我们大伙儿可是盼着你呢!”

  小组负责人名叫张伟,是科学院院士宋老的得意门生。

  “我对宋老可是敬仰已久,他老人家什么时候从蓉城回来。”

  “得知您要来,老师立刻启程,现在应该已经走了一半儿路程。”

  “好,客套话就不说了,咱么先把工作对接一下,我需要了解……”

  杨建国反客为主的走在前面,周围的人自发的簇拥在他身旁,众星捧月的跟着他进了研究所。

  看到这一幕的赵蒙生,不仅感叹:有些人,天生下来就是做主角的。

  哪怕自己投了个好胎,也比不过他这个天命主角.

第八百五十八章 恐怖的杨建国,震撼全场

  在赵蒙生眼中,上天钟爱的天命主角杨建国。

  正在数据的海洋中奋力挣扎。

  他好像有点小瞧了,整个项目的复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