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702章

作者:从前慢

  “要达到设计中的高性能,高机动,歼10的机体框(外观)必须采用整体框结构,将2吨重的航空高强度铝合金加工成只有70公斤的机体框……”

  从零突破,难度大,任务重,其中涉及到上千部件生产单位和众多研究课题。

  光是到目前为止,确立需要攻克的课题就有163个。

  请他来的目的,一是为了让他看看,能不能搞出一款专用的涂装,加强歼10的性能和作战能力,二是发动机的材质问题需要请教他这个专家。

  发动机的雏形有了,动力也基本达标,可其它方面成了老大难。

  比如说,发动机太胖,想要塞进肚子里,歼10就得变成小胖子,长出小肚腩.

  这倒也不难,重新做机体框就是了。

  可改了小肚腩,引发的一系列参数和性能问题,就没那么好解决了。

  堆成小山的数据,让杨建国一头扎了进去。

  连着三天,他都在忙着熟悉项目和数据,并在自己脑海中列出完整的思维导图。

  等到最后一份文件被读完,杨建国已经彻底掌握整个项目的完整脉络。

  “看完了。”

  得知他花了三天,就看完别人需要一两个月才能搞清楚的资料数据,众人错愕惊叹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怀疑。

  ‘应该是只记了关键数据,其余都是一扫而过,看个大概吧!’

  这倒也正常,毕竟那么多资料,想全都记下来耗费时间太长。

  他不是总设计,没必要浪费时间都记下来。

  把自己需要的摘出来,就够用了。

  “那咱们就开始吧!”

  杨建国要组织开个小会儿,所有研究人员放下手头的工作,都来参加这次会议。

  一来想听听他有什么高见,说不定能激发灵感。

  二来也是想看看,他是不是名副其实。

  这沽名钓誉,滥竽充数的,什么时候都不少见。

  等到人齐,关上门。

  杨建国站在黑板前,主持自己的第一次会议。

  “整个项目我都已经看过了,里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地方不是我擅长的领域,稍后可能还得向大家请教。

  现在,咱们就先讲一讲材料和涂装,我个人呢,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杨建国的开场很普通,可当他在黑板上画出第一幅思维导图时,众人的神情就不淡定了。

  不是,等会儿。

  你不是要讲材料和涂装,怎么把项目成立时定的目标和参数都拉出来了。

  你这数据它对吗?

  随着杨建国的讲解,台下众人心里早已没了质疑。

  神色时而惊愕,时而熠熠生辉,心头狂喜,装在胸前口袋里的随身笔记和钢笔,也被紧握在手里。

  诶诶诶,你慢点,小数点后多少来着。

  不大的黑板,有点不太够用,杨建国条理清晰的讲解,虽然没刻意提升速度。

  可头脑清晰,捋清整个脉络没有存疑的描述,对于下面的人来说还是太快了点。

  好些之前他们认为没问题,不重要的地方,此时突然就成了问题的关键点,模糊的记忆压根不够用的。

  只能埋头苦抄,将他的思维和逻辑先记录下来,回去后再慢慢研究讨论。

  眼看他又要擦掉左边的黑板,手慢的研究员满头大汗。

  死手,快点写啊!

  笔尖舞的飞起,依然没赶上。

  好在旁边有人潦草记下,等会议结束了找他抄抄。

  花了四个多小时,杨建国言简意赅的将整个项目从立项,到如今进展的关键节点及困难全部捋了一遍。

  这时,大家才明白,他之前说的都是真的。

  杨建国是真的把整个项目的记录和数据,连带旁抄及随笔手稿全都看完记了下来。

  对里面的详细数据和疑点,比在场的所有人都要清楚,也思考的更深。

  这让不少人的脸,火辣辣疼。

  看看人家这工作态度和能力,再看自己。

  同样是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呐?

  栓条狗在这,可能都比自个儿有用。

  半盒粉笔用个精光,杨建国才结束这次‘小会,’发现下面有不少人垂头丧气,心想‘自己是不是讲的太多,太深了,别打击到他们的积极性。’

  “没事儿,回头我找人开导他们。”担任组长的张伟,这会儿看他的眼神全是星星,在他心里,杨建国已经是和自己师傅同等地位的大拿。

  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凭他的能力,怎么会到现在还没评选为科学院院士。

  “脉络是梳理清了,问题也都摆在明面上,可还是要靠大家一个个去攻克、完成。”

  “杨部,你这就太谦虚了。”

  张伟毫不避讳的说道:“今天这场会议,你讲的内容至少能为我们节省2年时间。”

  如此庞大的科研项目,想要将整个脉络连起来,从头到尾捋清楚。

  别说一般人,就算是技术大拿也没几个做得到的。

  大家更多是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推动进程,时刻保持与其它人保持交流,相互讨论、验证、校对找出契合点。

  光是这个过程,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他现在,直接让所有人省去最废时间的步骤,直接进入到工作阶段。

  杨建国,一人能顶两院士啊!

  张伟没敢往大了说,怕给对方招惹来麻烦。

  可在心里,他对杨建国的尊重与崇拜,早已无法用简单的言语来表达。

  今后,他就是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精神的灯塔。

  这辈子,能够学到他五分——

  不,十分之一厉害。

  他张伟,就足以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姓名了.

第八百五十九章 美食城,汉东省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存在

  有了杨建国的加入,项目的推进速度像是装了火箭推进去。

  所以,等宋老赶到,想要和他谈一谈合作内容时。

  才发现之前存在的困难,已经被解决大半儿。

  剩下的部分,不出意外年前就有结果。

  “老师,你是没亲眼看见,要是见了,就会知道他表现的能力比我说的还要夸张。”

  张伟绘声绘色的,向师傅宋老描述着当天的画面。

  看着手中如涂鸦般潦草的记录,宋老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心里早已刮起惊涛骇浪。

  杨建国这个人,他真是要对了。

  *

  大年29,夜.

  祁同伟在办公室里吃着盒饭,跟媳妇儿志怡煲着电话粥:“你在那边一定照顾好自己,凡是别冲动。”

  “知道,有你和孩子在,我心里有数。”

  “你说你也是的,堂堂厅长,何必非得大过年给自己安排值班,本来我都跟孟婕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了。”

  杨志怡原先打算带着闺女,到汉东找自己男人一起过年。

  可她没来及出发,就让祁同伟一个电话给叫停了。

  大年29到年后初6,他这个厅长给自己安排值班任务,亲自坐镇厅里确保年关安全。

  “情况复杂,我不在不放心。”

  祁同伟也想跟媳妇儿,闺女一块吃饺子,看春晚,可他更清楚汉东如今的局势有多复杂。

  可以说,表面平静的汉东省,此刻就坐在火药桶上。

  下面还时不时冒出点火星子,搞得祁同伟都高度紧张,生怕那火星子一不留神落在引线上。

  轰的一声,给汉东直接炸上天。

  到时候,甭管是谁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进去。

  他这个被送来稳定局势的定海神针,也得被严肃处分,说不定就得让派到哪个穷乡僻壤守水塘,这辈子都别想再翻身。

  所以,祁同伟是高度重视这个新年,必须亲自坐镇,时刻掌握一手消息才能安心。

  另外,不让她们来也是担心安全问题。

  兔子急了还咬人。

  如今的局势下,万一有人受不了压力,想要临死前拉俩垫背的。

  还有比女人和孩子更好的选择吗?

  人到绝境,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别指望他还保留什么道德和底线。

  祁同伟见过太多人,临死前的胆量有多疯狂。

  要不是能力不足,那是真敢把天桶个窟窿。

  这种情况下,祁同伟哪儿敢让媳妇儿、闺女来冒险。

  就让她们留在帝都,陪着爸妈安安稳稳过大年。

  等年关过了,局势没这么紧张,再来和自己团聚也不迟。

  “我知道,这不是……你闺女想你嘛!”

  “呵呵,光闺女想我,没别的了。”

  “……我也想,行了吧!”

  志怡故作洒脱,可娇羞的语气暴露心里的真实想法,娇嗔的姿态,勾的祁同伟心里痒痒,嘴角止不住的向上扬。

  就在志怡问起,他有没有饺子吃,什么陷儿的时候。

  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击,“厅长,出大事儿了。”

  “媳妇儿,我这有点事,忙完再说。”

  “嗯,当心,多想想我和闺女。”

  “好,知道了。”

  挂了电话,祁同伟起身整了整衣服,拿起木衣架上的帽子戴正,大步流星的走向门外。

  就在刚刚,美食城发生一起严重的群体斗殴事件。

  美食城的人和前来观光的游客打了起来。

  并且,有人被当场打成重伤。

  因为这个,看不下去的游客及路人,将美食城的门给堵了,和里面的员工相互对峙。

  双方情绪都很激动,随时都有爆发二次冲突的可能。

  “辖区警力都派过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