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725章

作者:从前慢

  就这五个鸡蛋,刚够他打个牙祭,不出意外晚上还得给自己下一锅油泼面。

  二斤面条,正好够他填饱肚子。

  果不其,隔天早上起来,灶头已经被收拾干净。

  锅里头飘着浓稠的面汤,英子和面打了些疙瘩,随后又将剁碎的西红柿、菠菜、土豆丁下进去,再打两个鸡蛋穗穗。

  最后,撒上一把小葱,香气扑鼻的面疙瘩就成了。

  饭做好,杨建国也起了,洗洗涮涮,将桌上的稿纸装订好放入公文包里。

  狼吞虎咽的喝了碗面疙瘩,人就匆匆赶去单位。

  进了大院儿,车没停,径直穿过前院儿,驶向深处的保密研究院。

  停下脚向跟他打声招呼的司长看见这一幕,呢喃自语:“这是又有什么新点子了?”

  对于自己这个顶头上司,司长那是既佩服又无奈。

  脑子里点子太多,能力更是强到离谱,压根不给其他人表现的机会。

  不过,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也从来不忘照顾到每一个人。

  从不独占。

  单凭这点,就没人能因为这个挑他的理儿。

  否则,那是真有点不知好歹了.

第八百九十二章 10年之誓,只在点滴

  资料被送入研究院,杨建国也一头扎在里面没了动静。

  连着一周,所有人的关注重心都放在他上面。

  来上班的第一句话,问的就是‘老大出来了吗?’.

  得到的答案也一如既往,“没呢!”

  嗡嗡~

  细微的晃动再次出现,众人透过窗户看向外面,发现整个研究院都在轻微晃动。

  有时候,他们真担心晃动会变成冲天火光。

  轰——

  将所有人送上西天。

  真不知道当初,他是怎么说服上面同意在这儿建研究院的。

  地下深处,人造太阳经过数天的调试后再次点火。

  这一次,稳定系数太高8个百分点。

  在众人激动的注视下,整个运行过程持续13分28秒。

  这一跨时代的进展,让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难以抑制的欢呼呐喊,实验室内部仿佛再次震动跌宕。

  “杨部,我们距离成功越来越近了,您这次送来的数据,价值万金啊!”

  “什么万金,就是十万金,百万金也休想换走一页纸。”

  潘教授面色潮红,仿佛刚在热水池里泡完澡,整个人亢奋到汗水直流。

  “杨部,有了这份数据,我向你保证。”潘教授也学着向少东的样子,拍着胸脯向他保证:“10年,一定让项目落地,完整实现商业化。”

  10年,这个数字乍一听跟逗着玩似的。

  都要10年了,还拍什么胸脯,给什么保证。

  可对于人造太阳这样的项目来说,10年已经是一个很‘短暂’的数字。

  能够在10年内,将项目落地,实现商业化——

  已经是尽最大努力。

  要知道,在此前项目落地的预期时间,可是有生之年。

  能够在临终前看到它成功运行,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可,大概是杨建国太过贪心。

  她对这个结果仍不满足,希望能再快一点。

  “先不忙着表态,立军令状,有个事儿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将各小组的负责人叫到面前,杨建国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

  “实验小镇。”

  杨建国的实验小镇申请报上去后,人就去了内城,他要亲自向长老做汇报。

  时隔多日,杨建国终于走出研究院。

  可还没等大伙儿有机会找他汇报工作,人就坐着车离开大院儿。

  “梅姐,我这好几份重要文件等着领导批呢!”

  “梅姐,我们化工这边不能再等了,几千号人,数千万的项目,多等一天都是巨大的损失。”

  “梅姐~”

  面对众人的抱怨,吴梅只是淡淡的看着,等他们都说完,闭上嘴巴。

  这才不慌不忙的问道:“说完了,说完就回去吧!”

  “东西放下,谁先谁后领导自有安排。”

  小山似的文件堆积在桌上,等众人无奈或苦笑离开后。

  她才将文件打开,按照情况紧急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列,送入杨建国的办公室,挨着桌边将其平铺排列。

  以她对领导的了解,既然他人已经出来了。

  除非今晚脱不开身,或是太累身体不舒服,不然肯定会回来处理耽误的紧要文件。

  说不定,今晚又是一个通宵。

  眼看到下班时间,吴梅坐在位置上没动,经过的同事好奇谈笑:“梅姐,领导不在你还坐着干啥。”

  “不急,我再待会儿。”

  “梅姐也太负责了,那我们先走了。”

  “嗯。”

  时不时就有人经过,问上两句,吴梅也不咸不淡的回一句‘不着急。’

  等楼里已经没什么人,彻底陷入安静。

  吴梅终于起身,拿着水壶先去打了热水,接着把领导办公室擦了一遍。

  给花叶上喷些水,让它们看起来更鲜活富有生机。

  接着,把从家里带的饭拿出来,隔着饭盒放在热水里温着。

  等温差不多,吴梅打开盒饭吃上,外面也传来一阵清晰的脚步。

  脚跟很沉,走路的节奏比常人要快半拍。

  脚掌落地时力量偏重,每一步像是都走的特别认真,跟踢正步似的。

  “杨部。”

  出门向右扭头,吴梅露出微笑。

  “梅姐,怎么还没走?”

  “不急,家里也没事儿,孩子们大了也有自己的事儿,在单位待着反倒安心。”

  “嗯。”杨建国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正好,既然你在,人造太阳前几年的数据麻烦帮我找来。”

  “好。”吴梅微笑点头,“茶已经泡好了,我现在就去找资料。”

  进了办公室,在椅子上坐下,左手边是泡好的茶,伸手就能够到,又不会妨碍他搭手放胳膊。

  右手是草纸,上面压着两支他用惯的钢笔。

  前面是叠放排列的待签文件,按照他的习惯从左到右,叠码的十分整齐。

  习惯性从右边拿起最上面的文件,杨建国打开后快速翻阅。

  所有数据铭记于心,比文件上的还要精准。

  不出几分钟,杨建国就皱眉拿起红色钢笔,快速批注,将错误的地方标记出来。

  合上文件放在右手上方空余处,杨建国忍不住骂道:“这不胡闹嘛!”

  连数据都是错的,竟然也敢落地,这不是拿人命当玩笑。

  化工整合是着急,可再着急也不能出这么大的纰漏。

  想到因此可能造成的重大失误,杨建国就将刚才的文件再次拿了起来。

  打开后,再批语下填了两个字——

  胡闹!

  隔天,得知文件被打回来的国内最大化工企业领导,拿到文件打开后,看见下面单独标注的醒目大字。

  天塌了啊!

  随后,涉及到化工龙头之争的项目,就此与其所领导的企业无缘。

  轰轰烈烈的自我检讨,自上而下的专业考核也就此开启。

  闹笑话,还闹了这么大个笑话到杨部面前。

  以后,让他这个书记在领导面前还怎么抬得起头,还有什么脸面为厂里争取政策和待遇。

  可笑,真是可笑至极!!!.

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金钱换取时间,门头沟的恐慌

  对方的心裂成几瓣儿,天塌没塌,杨建国压根没时间也没功夫关心。

  他正忙着筹建自己的‘实验小镇。’

  见到长老,面对种种问题,杨建国的回答只有一个:有了实验小镇,长期监测运行时段及数据波动,至少能将项目落地时间缩短4年。

  原本10年的时间,现在只需6年就能让项目落地商业化.

  用4亿,换4年,值不值?

  值,太值了。

  长老们现场沟通,达成一致,最后直接批注并为项目大开绿灯。

  从现在起,凡实验小镇所需具有最高优先权。

  当晚,杨建国处理完堆积的日常工作,就开始罗列各种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调配。

  随后,就亲自画了设计稿,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天明。

  等大伙儿来上班,就发现杨部已经在办公室。

  “梅姐,这是待了一宿?”

  “嗯。”

  众人心生敬仰,同时对吴梅更是满满的佩服。

  怪不得她昨天没急着走,原来,是知道大领导会回来通宵工作。

  要不怎么说,吴梅在部里的地位无可动摇。

  换做自己是大领导,也离不开她啊!

  “梅姐。”

  “来了。”

  见吴梅进了办公室,众人这才散开,快速返回工位做好战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