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二、政治上的事情不要牵扯太深,否则会变得不幸。
当年的胡雪岩靠着政治上的快车,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身家财富就已经快要赶得上蜀王府多少代的积累,那个家伙的商业手腕未必见得特别高明,但是他的政治头脑确实要比普通的商人强太多太多了。
可惜那又怎么样呢?
邕宁帝上台之后,胡雪岩是个什么下场?
从万贯家财到身死破产,不过是区区几年时间而已。
这一次,刘长安原本觉得此行并没有多少风险,同时又能够在那些依旧对前朝抱有怀念和同情的人群当中刷一波好感,在普遍的舆论上展现一波蜀王“重情重义”、“一诺千金”的人设。
可是现在看来,情况好像比自己原本预料的要复杂的多啊。
这怎么就牵扯到有人密谋复辟前朝了,这可是当下最“碰都不能碰的滑梯.jpg”,而且这些人还和联邦有勾结,最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这一切李宗棣压根就没有拿到台面上来,他刘长安也算是在朝堂上有许多自己的私人关系,能够获得很多消息的,而他居然对此完全不知情。
现在看来当初李宗棣进行的两次清洗当中的某一次便是与此有关了,就是不知道这个老狐狸把这样一张牌藏到现在还没有公开打出去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过现在自己人都已经到这了,开弓没有回头的箭,不管李宗棣究竟在做什么样的打算,在此之前刘长安一直不愿意在政治上表态,眼下必须得要明确的站队表态了。
“陛下,这只不过是某些别有用心的跳梁小丑而已,前明是邕宁帝自己将民心丧尽之后,黯然退出历史舞台的,陛下当初承国之垢的举动已然传为美谈,这一点我想其他朱明宗室成员也竟然都是认同的。”刘长安说完就给了朱广煜一个眼色,朱广煜立刻拱手道:“草民也这么觉得。”
“依我看这些人也并不是真的忠于前明,他们所要效仿的,其实不过是曾经许多野心家玩的那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而已,但是没想到他们能够把这样的把戏打到永宁公主的身上来,不知道是不是觉得欧洲有不少女王女皇,因此觉得眼下这个时代在东方也同样可以,依我看这些跳梁小丑的能力也是很可笑的,根本不足为虑。”
朱广煜再次拱手:“草民也这么觉得。”
“最重要的是,自从陛下您主持大局以来,我们在战场上终于扭转了颓势,并且在陆地上和海上接连取得大捷,眼下我国事实上面临一个举世皆敌的状态,而眼下无论是战绩还是现在逐渐扩散的疫情,协约国病人都会倾向于妥协并和我们和谈,陛下曾经的战功与这一年多以来的功绩天下为之共鉴,现在也只有陛下您,才有资格成为这个国家的太平天子!这些家伙的举动只不过是徒增笑料而已。”
“我也是这么觉得!”
“哎——”李宗棣摆了摆手:“你看我,今天我们在这里说好了不聊国事吗,结果我这一不小心就又把话给引到这上面来了,怨我,你们两位也不用这么紧张,老夫自认为自己还是有容人之量的,过去的事情是非曲直如何我自然清楚,不会牵连到无关人的身上,二位勿忧,我们还是聊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吧。”
“对对对,聊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
朱广煜感觉自己的背后都快要被冷汗给打湿透了,来这一趟之前谁能想到永宁公主的身上还能牵扯到密谋复辟前朝这样的事情啊,人吓人是真的能够吓死人的,如果这样的事情要是发生在古时候的话,那恐怕最终的结果至少也得是一个洪武四大案级别的案子吧?
“永宁公主那孩子,我很喜欢,老大和他媳妇也很喜欢,我也乐见两个孩子最终能够走到一起,他们的爱情能够开花结果,永宁公主在大唐依旧保持公主称号,等到战争这边结束之后,就让两个孩子尽早完婚,我们的太孙现在也确实需要一个太孙妃来管一管他。
刚刚还如坠冰窖的朱广煜听到太孙妃这三个字,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看样子李宗棣确实没有因为那些事情而迁怒于他们啊,不然的话能给朱妙云太孙妃的位置吗?
给个侧妃差不多得了!
现在居然直接成为了未来的太孙妃,如果老李家以后这皇位像大明朝的皇帝那样平稳继承的话,那永宁公主日后有可能成为皇后啊!这可是他们此前怎么都不敢想的天大的好事!
朱广煜所不知道的是,他脸上那副很好读懂的表情落在刘长安的眼里,实在是让人望之有些发笑。
可怜的朱广煜,完全被陛下拿捏于股掌之间。
第233章 美国人民愚蠢却实在天真
“国内送过来的都是什么东西?能不能不要再让我们国内的那些蠢货给前线捐献物资了?如果我们哥伦比亚联邦的工厂都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物资,靠那些小姐太太捐过来的几件衣服能够有什么用?”
威廉·赛伯特中将有些气愤的把自己面前的一份清单揉成一团摔在地上,他曾经担任哥伦比亚军第一师的首任师长,并且在哥伦比亚军决定参加世界大战之后,成为欧洲派遣军的第1批部队指挥官,指挥哥伦比亚军最早抵达欧洲的部队参与了康蒂尼战役(Cantigny)等早期战斗。
现在的赛伯特中将是哥伦比亚军在瀛洲的最高军事长官,而他现在脾气如此暴躁的。直接原因大概就是被后方那些帮不了忙又到处捣乱的家伙给气的。
就比如刚刚那一份清单上,是来自于国内的一些民众和社会团体共同为前线的士兵所募捐的过冬衣物,这主要是联邦国内的民众看到了那些远征军的小伙子们,像猪仔一样穿着单薄的衣服、甚至是只有内衣从运输船上走下来撤到瀛洲的照片后,这样有冲击性的画面极大的触动了这些联邦民众们的同情心,于是他们在国内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行动。
然后各种各样过冬的厚衣服就这样被装上了船送到了瀛洲。
这看起来确实是哥伦比亚哥伦比亚军民团结的一种体现,但赛博特中将显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就是在给他添乱,因为他很想问一问那些捐衣服最起劲的小姐和太太们,虽然现在确实是冬天,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的部队是在什么地方作战?
婆罗洲啊!
婆罗洲的冬天多少度?
国内的那些蠢货难道就没有长脑子,不会去想一想吗?
好吧,考虑到大多数哥伦比亚人的地理水平,这好像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瀛洲这边的冬天确实要冷一些,但是这些士兵在船上的时候有毯子,下了船之后很快我们在当地就把衣服发给他们了,我们这边难道缺过冬的军装吗?
我们现在缺的是怎么把囤积在瀛洲像小山一样的物资送到婆罗洲去!
当然除了直接原因以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赛博特中将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倒霉了,毕竟作为曾经的哥伦比亚军第一师的师长,他可以称得上是前途无量,因为这可是第1任的师长啊。
在这个时空当中的联邦虽然决心加入战争的决定比另一个时空要更早,部队的筹备也有了更多的准备时间,但是说到底。两个时空当中的联邦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在决心加入上战争之前,无论是哪一个世界当中的哥伦比亚联邦都没有一支规模足够的正规陆军,他们甚至都没有一个大编制的陆军作战单位,因为他们那个时候部队里面最大的作战编制是营级。
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么多年的哥伦比亚军是怎么重新编练部队的?那就是在全国各地动员新兵参军入伍,并且把这些部队都变成一个一个的连营级单位之后,再让这些部队凑到一起去,而至于凑到一起之后的团级和师级单位的军官怎么产生呢?
天才般的哥伦比亚人有一个正常人绝对想不出来的办法。
民主选举。
虽然得承认在很多方面搞民主都不是坏事,甚至在军队里面一定程度的军事民主也是有利的,但是在均是主观的选择上搞这种普遍民主绝对是为祸之道,因为谁都知道这样的选举,大多数情况下选出来的都是一个好好先生。
军队要好好先生有用吗?有几个屡战屡胜的统帅是好好先生的?
李广比霍去病更受士兵的欢迎和拥戴,打起仗来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大家先别管哥伦比亚军这种军官的选拔制度合不合理,威廉·赛伯特反正是这种制度的受益者,可见他多么受到其他人的欢迎,在第1次世界大战这样的环境下只要稳扎稳打,那么一帆风顺的仕途也就在向他招手了。
然而中途他被调派去负责管理哥伦比亚军的化学武器部队,虽然被授命负责管理这样的部队本身也可以看作是高层对他的一种信任,可是脱离了前线之后毕竟影响自身的升迁,起码他自己是这么觉得的。
在去年,他也带着自己的化学武器部队来到了瀛洲,并且准备在接下来的作战当中,和此前投入战场的生物武器部队一起,作为哥伦比亚军在后续作战行动当中的撒手锏来使用,用于攻克此前啃了那么长时间都拿不下来的东都城
但是后面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前线遭遇了雪崩般的失利,他们这些部队也就一直留在了瀛洲列岛,没有获得前往前线同敌人一较高下的机会。
然后又由于他的军衔在潘兴等一众远征军的高级将领现在都陷在婆罗洲的情况下是在瀛洲的哥伦比亚军当中最高的一个,所以后来就被联邦政府授命分管在瀛洲的哥伦比亚军。
“长官,国内这些捐赠也是出于好意。”
在一旁的几名副官和参谋也只能上来一起劝说威廉·赛伯特中将保持冷静。
这些军官也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自家长官的脾气越来越差。
任何一个经理被上面的董事长下达了不合理的kpi之后,表现出来的涵养大概都不会比这位将军更好。
现在至少在军队里面的一些中高层军官当中,知晓唐帝国和联邦双方在安克雷奇正在进行关于停战的相关谈判事宜,这一点已经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了。
虽然谈判的内容是保密的,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军方知情人员来说,大家都能够猜得到谈了那么长时间没有谈拢的矛盾在什么地方。
因为这世界上就是有很多事情就是秃子头顶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
威尔逊总统虽然在现在的局势和舆论的多重压力下,已经放低了很多姿态,找到维多利亚人让维多利亚人出面来进一步的调停问题,但是联邦国内对此不服的人那可大有人在。
联邦国内同样也有一些激进派,他们不愿意停止战争,他们拒绝承认哥伦比亚军现在所遭受到的失败,他们相信在联邦庞大的工业产能下,这些都只不过是这两年的“技术性调整”,毕竟有些人为这场战争已经做了很多的投资,如果现在结束战争,那么不仅之前的很多投入都将打水漂,梦寐以求的属于他们的土地也将会泡汤。
当然还有一些纯粹就是从战争当中捞到了钱的,对他们来说,前线打成什么样并不重要,总统是否要为此负责也不重要,反正前线离联邦本土远着呢,这仗只要打一天,他们那些像印钞机一样的产业就能印一天的钱。
对这些人来说,如果能够破坏两国之间的和谈,那对他们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毕竟无论是损害联邦的利益,还是损害唐帝国的利益,无论死的是哥伦比亚军的官兵还是死的是唐军的官兵,对这些人来说有什么损失呢?
永远不要指望寄生虫会在乎宿主的健康。
在这段时间内,威廉·赛伯特没有收到过多少来自于国内明确的命令,但是他收到了一大堆来自各方之间互不相同甚至互相矛盾的“暗示”。
有的希望他绝对要保持克制,不要惹是生非,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现在局势的稳定,一切都等待最终的谈判结果。
有的则表示联邦的国家利益现在正在被人出卖,这个时候他就应该主动行动起来,用他手上的秘密武器来扭转战场上的颓势,为谈判桌上的人争取更多的筹码。
每一个暗示,看起来都仿佛是在为哥伦比亚联邦的利益考量,但事实上每一个案是背后真正考虑的到底是什么,威廉·赛伯特已经分不清楚了。
虽然说这些暗示都不是正式下达的命令,理论上它可以装傻充愣的忽略过去,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很多暗示你根本不可能去忽略。
而这些来自各方的压力之所以会汇聚到他的身上,一是因为现在的潘兴在前线已经病得不省人事,就算现在想要给潘兴上强度也无从谈起,二是因为他手上所握有的那支敏感的部队,莱塔尼亚人在首次投入化学武器的时候震惊了全世界,虽然后来战场上的表现证明了化学武器,并不能够帮部队有效地打破战场上的僵局,毕竟对于这个世界上像样的工业国来说,给一线作战的部队配上相应的防毒面具和防护设备,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对于唐帝国来说,这更易如反掌。
但毕竟是当年能展开“联邦南方集体送温暖活动”的哥伦比亚人,在对于这些化学武器的运用和战术理论上,哥伦比亚人很快将其抬高到了另一个维度,提出相应设想的哥伦比亚人出发点也很简单——你可以给前线一线作战的部队人手配发一个防毒面具,但是你能够给举国上下那么多人都发上防毒面具吗?
所以只需要把这些化学武器用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普通人身上,那么这些可怕的死神才会真真正正的在人们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攻击性。
第234章 谢天谢地他终于死了
威廉·赛伯特并不是个傻子,虽然他不熟悉东方的历史,不知道某个叫成济的家伙是个什么下场,但是威廉·赛伯特很清楚,现在很多人都期望把他当枪使。
用化学武器无差别的攻击民众在技术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对于哥伦比亚军的化学武器部队来说这一阵子以来,他们也开发出了一套成熟的攻击手段,包括使用飞机来进行泼洒、在一些海军的二线巡洋舰上面布置曾经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小规模装备的“空气炸药炮”来往岸上的目标丢毒气弹。
但是,“空气炸药炮”的射程顶多只能用于攻击沿海的港口,甚至想要炸到沿海城市的市区中心都几乎不可能,而这年头的飞机想要上舰绝大多数都是水上飞机,眼下这个时代可以用于搭载飞机的“航母”广义来说有两条,一条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暴怒号大型轻巡洋舰,这条大型轻巡洋舰如今的状态已经拆除了后部的主炮塔,分别在后部舰体和舰桥前方铺设了飞行甲板,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一条“非全通甲板航母”或者直接给算作一条“航空战列巡洋舰”。
而另一条就是世界上第1条全通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这条由客轮改造而来的航空母舰有贯通舰体的全通甲板,172米的长度也足够这个年代的飞机在航母上起飞。
联邦海军虽然现在也已经注意到了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这些举动,甚至联邦海军已经选择了一条名为朱庇特号的运煤船,准备在今年稍后将其改造成为一条拥有全通甲板的航空母舰,但那些都是未来完成时,对于当下的哥伦比亚军来说,他们所拥有的也只不过是几条用运煤船改造的水上飞机母舰而已,一条水上飞机母舰只能够搭载5~6架水上飞机,而对于这个年代本就动力孱弱的飞机而言,带上了水上飞机的浮桶之后还能够携带多少负荷?
指望用这些手段来打赢化学战?威廉·赛伯特表示我也是有脑子的人。
而且即便现有的投射手段翻上几倍几十倍,赛伯特本人都对于这些装备能否在实战当中发挥重要作用表示强烈怀疑,毕竟这年头的化学武器的杀伤效率可没有那么高,实战当中想要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需要大剂量的投放,而现阶段的投放手段的投射量就算翻了几倍几十倍也实在是不够看..........
毕竟毒气本身没有什么重量,但是存放毒气的钢瓶可是真不轻啊。
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装备给后方的一些人寄予了巨大的幻想。
这也很正常,某个三流的扑街作者也以为自己开上Strv122以后也能轻松的按着W就获得胜利,然而结果往往是队列当中的122已经所剩无几,而对面SU34的Kh38无穷无尽。
威廉·赛伯特的目光不由的投向南方,说实话,他现在多么希望潘兴将军能够在瀛洲坐镇啊,潘兴将军如果在的话大家就不会注意到自己这个没什么战功,也没有什么能力,除了资历以外一无是处的将军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自己只需要遵命行事即可,如果潘兴将军要迎合那些人不让战争结束的话,那他就执行潘兴将军的命令,用化学武器给现在的局势火上浇油。
如果潘兴将军要遵从总统阁下的意思,尽快的结束现在的战争,那他就带着自己直属的化学部队按兵不动,静静的等候维多利亚人的调解结果,在此过程当中,被围困的部队所发生的一切问题都由个子更高的人去头疼。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一切可就太美好了。
但可惜潘兴将军现在不在瀛洲,而是在婆罗洲,眼下这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自己这个此前从来没有准备的人身上。
狗屎!
在获悉潘兴将军患病之后,威廉·赛伯特就经常发电报要求潘兴将军返回瀛洲治病,他是真的盼着潘兴将军回来啊,但可惜的是,潘兴将军表示自己要以身作则,他绝对不会抛弃自己的部队,所以他到现在为止都带病守在前线指挥部,让威廉·赛伯特在瀛洲等的那是望眼欲穿。
然而就在威廉·赛伯特不知道第几次想念潘兴将军的时候,突然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的跑进了他的办公室,此时威廉·赛伯特中将刚刚发完火,办公室里面的气氛基本上属于元首的愤怒当中摔完铅笔歇斯底里那一通之后的状态,一个这种状态下的屋子被人突然闯进来,自然引得屋子里面无论是中将阁下还是其他“我们仨”那几位的目光都一起投向了这名传令兵。
“你进来之前不知道敲门和喊报告吗?!”在中将阁下发火之前,一名有眼色的参谋已经率先上前一步如此斥责道,这倒不是这位参谋刻薄媚上,纯粹是他知道以中将的性格虽然这两天的脾气不好,但是如果自己先批评了这名士兵的话,那么中将也就不会再处罚他了。
“将军!我们收到了最新的消息.........将军死了!”
“你把话说清楚,什么将军死了?”
“来自远征军前线司令部的电报,潘姓将军从昨天夜里开始病情进一步加重并且已经失去意识,就在刚才,潘兴将军已经停止了呼吸。”
说完,那名传令兵还送上了一份电报,没有,等旁边的参谋接过电报交给他,威廉·赛伯特在传令兵说话的时候就已经绕过桌子来到了他的面前,并且一把夺过了电报。
在电报当中果然较为详细的记载了潘兴将军在过去两天以来的状况,原来在昨天夜里的时候,潘兴将军的病情就突然进一步加重并且整个人失去了意识,虽然医生已经想尽了一切的办法,但是潘兴将军的状况并没有任何好转,除了体温再次高烧之外,最严重的是潘兴将军的呼吸系统也出现了问题。
喉部的异常肿大甚至几乎要堵塞气管,军医在此过程当中切开了潘兴将军的气管,将氧气管直接怼进去来维持呼吸,但是在这个没有ECMO的年代,现在的医疗手段根本没有办法应对潘兴身上的多器官衰竭和血氧暴跌,终于在今天上午,在联邦陆军历史上注定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潘兴将军永远的停止了呼吸。
对于后人来说,很难评价潘兴现在的状态究竟算是马革裹尸战死在沙场上还是死在了病床上,但是他的死亡注定将会给这个世界的局势带来巨大的震动。
威廉·赛伯特在看到了潘兴的死讯之后,首先涌上心头的是难言的悲伤和惊慌,悲伤自然是源于对这位联邦陆军军方第一人的感情,毕竟是自己的老上级,而且潘兴将军对于下属也确实不错,看到这样一位为了联邦陆军奋斗终身的人就这样死在了前线,没有死在枪炮之下,反倒是死在了肉眼都看不到的细菌病毒的手里,这如何不让人悲叹呢?
而惊慌则是因为,对于未来局势不明朗的深深忧虑——远征军的统帅死了,不会要让我过去来填这个坑吧?
不过好在理智尚存的他很快就想明白了,以潘兴将军最后的状态,这段时间以来,部队的实际指挥肯定不是他,那么到时候接任这个烫手山芋职责的人也就不会是自己。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威廉·赛伯特很快发现自己打开了思路,因为他突然觉得自己现在的困境好像、可能、似乎、大概.........要迎刃而解了?
没错,潘兴将军那边死了之后,自己这边的棋就盘活了呀。
赛伯特中将在军事上的成就并不是很高,虽然因为政治可靠的因素被调去负责化学武器部队,但他可不是什么化学战的专家,化学站的专家肯定要懂化学,而他只懂部队编制,除此之外也就是当初带着部队首先踏上欧洲的时候“让部队较快地适应了堑壕战”这一点了,从官方这样的评价就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实在找不到什么能夸的地方了,是不会把这样的内容写上去的。
但是尽管在军事上的成就并不高,但是赛伯特中将在政治上的嗅觉却是相对比较敏感的,又或者说在如今的这个位置和这个处境上,他被逼得不得不敏感。
赛伯特中将很清楚现在的威尔逊总统卡在什么地方,威尔逊总统已经做好了接受停战的准备,但问题在于仗打到这个程度,哥伦比亚联邦在南洋死了那么多人,谁来负这个责任?
虽然如果从战争爆发之前来看的话,联邦在这场战争当中捞到了不少的好处,尤其是瀛洲列岛更是意外之喜,可是对于联邦民众来说,他们的感觉是他们“差一点”就能拿下婆罗洲了。
那么现在这些要被丢掉的部分,又该由谁来负责呢?这个问题在此之前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把谁丢出去给民众来当这个替罪羊?
现在好了,问题解决了,潘兴将军虽然活着的时候就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他死了之后的贡献更大!
-------------------------------------
“哦,我的上帝,虽然我知道我不应该像这样对待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但是我不得不说,谢天谢地他终于死了。”
威尔逊总统在看到潘兴将军的死讯之后,他如释重负的模样比威廉·赛伯特更甚。
维多利亚人在前两天就已经向联邦传达了他们从唐帝国那边接洽下来的结果,唐帝国那边原则上同意把包括琉球和菲律宾在内的这些岛屿在未来作为非武装区,在这些地方他们除了设置一些用于加油补煤的补给点,不会设置要塞、岸防炮和军港。
同时唐帝国那边要求哥伦比亚军立刻无条件地撤出他们在琉球、吕宋以及婆罗洲上所有的作战部队和武装人员,在中美双方与安克雷奇正式签署全部的停战协议之后,唐帝国那边将会放开海上封锁,让被围困的联邦部队安全撤退。
这样的条件在威尔逊总统看来是可以接受的,当初选择南下多少也是联邦这方面大家都被从天上像馅饼一样砸下来的瀛洲列岛给砸懵了,现在看来,联邦在未来的一二十年的时间内能够彻底的吃透瀛洲列岛就不错了,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去对南洋虎视眈眈呢?
毕竟,瀛洲列岛上可是生存着整整5,000万人,虽然瀛洲的面积相对于联邦来说,那只能算是弹丸之地,但是从人口上来说,对联邦而言可真不是一个小数,因为现在的哥伦比亚人口也就一个亿。
这小小的岛上可是有相当于联邦一半的人生活在这里,只要对这两个数字稍微有点概念都知道,对于联邦来说,光是治理瀛洲都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既然那些地方对于现在的联邦来说确实力所不能及,那么只要确保唐帝国不能利用这些地方来反攻瀛洲,那在威尔逊总统看来就是可以接受的。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