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104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原本他还在考虑,要怎么样去安抚国内舆论上的问题,如果说俄罗斯是这个世界上最抽象的国家,那么联邦的民众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二极管的民众。

  别看现在有很多人整天示威要求联邦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去拯救远征军的官兵,但是如果你要真的像高卢人那样举起高卢军旗,那到时候跳出来反对你的人里面你又会看到熟悉的身影。

  他们似乎什么都反对,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所以现在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分担国内绝大部分的火力,那可就实在是太好了。

  很显然,潘兴将军就是这样一个人,大小高矮胖瘦都合适,而且他的职位也很适合用来背黑锅,所以.........

  哥伦比亚联邦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哥伦比亚联邦的将士都是英勇的;

  那为什么哥伦比亚联邦最近一年以来还是屡遭失败呢?

  那自然都是因为..........军队里面有坏人啊!

第235章 “捆绑销售”的海军条约

  潘兴在军队当中的威望确实称得上是联邦陆军的第1人,但现在毕竟是920年,当下的联邦距离建立一支大规模的正是陆军的时间还不到10年,在另一个世界当中潘兴无与伦比的地位那是建立在联邦陆军在20世纪中叶打赢了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赫赫威名的基础上,回过头来对于缔造了这支哥伦比亚军的开创者所追加的荣誉。

  而这些是眼下的潘兴所不具备的,所以虽然在军方当中有不少人为他同情,甚至为他的遭遇感到不满,但是在现在的大局面前,你就是那个代价。

  现在对于联邦来说,背锅的人已经找到了,对内可以和国内的国民有个交代,对外中美英三方在安克雷奇也已经谈的差不多了,似乎接下来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可以。

  可是在这个时候,在协商的最后阶段,维多利亚人表示这样宝贵的和平来之不易,因此为了表示各国对和平的诚意,各国应当承诺在停止战争之后届共同参加战后的关于海军军备限制条约的相关会议。

  这是维多利亚人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主张自己此前一直在内部所讨论的战后各国签订海军军控条约这一主张。

  并且维多利亚人在安克雷奇会议的最后阶段提出了这个主张,这里面的含义可不像是一部电影的末尾放个彩蛋那么简单。

  可是这样的举动首先引发了联邦海军的强烈不满。

  联邦海军部长西姆斯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便立刻感到了白宫,堵住了准备前往国会的总统:“总统阁下,请允许我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和唐帝国之间的停战协议,同海军军控条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绝对不能轻易的答应维多利亚人去签订这样一个军控条约!”

  在这次世界大战期间,西姆斯没少和维多利亚人打交道,用一句比较粗俗的话来说呢,就是维多利亚人一撅腚西姆斯就知道维多利亚人要拉什么屎。

  虽然维多利亚人这一次确实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毕竟经历了这次惨烈的世界大战之后,现在的各国国内对于战争都有些厌倦,这场残酷的世界大战刷新了大家对于战争的认知,也同时让各国国内的保守力量抬头。

  世界政治不是打打杀杀,世界政坛是人情世故。

  至少在人们比较直观的感受当中,这场世界大战爆发的一大根本原因便是源自于英德双方的海军军备竞赛,可以说如果没有英德两国在海军军备上的竞争,那么以两国在9世纪的时候相当亲密的友好关系,欧洲乃至世界局势断然走不到这个地步——这是欧洲很多人的共同看法。

  不要管这种看法是否浅显,是否片面,这事实上在欧洲目前是一种共识。

  西姆斯也很清楚,哥伦比亚人如果要是表示反对的话,那么至少在国际观瞻这方面,肯定会有不利的影响。

  但是在西姆斯看来,这种不利的影响是可以承受的代价,国际观瞻这个东西很重要吗?现在世界上明面上最强大的维多利亚帝国的国际观瞻难道很好吗?大家难道很喜欢维多利亚人吗?维多利亚人当年在布尔干的那些事情在舆论上有多臭?维多利亚人对爱尔兰人和巴拉特人的“大恩大德”,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但是这些国际观瞻从来都没有动摇到维多利亚帝国世界霸主的地位,维多利亚人现在正在逐渐失去自己独自主导世界局势这一能力的根本,并不是因为维多利亚人的名声不好,而是因为维多利亚帝国的英镑在国际上的分量不像以前那么重了,皇家海军的实力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没有以前那么强了。

  以前的皇家海军是敢喊出两强甚至是三强标准,现在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还敢喊两强标准吗?

  所以西姆斯很清楚,决定联邦未来的国运以及国际地位的绝不仅仅是那什么国际观瞻,而是联邦本土雄厚的制造业、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军队........尤其是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

  “总统阁下,维多利亚人现在的造船台上现在只有一型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的后几艘正在建造,而在我们的造船台上,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和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第1批次建造数量加在一起就已经有十几艘,如果算上已经下单,并且部分已经铺下龙骨的第2批次,我们正在建造的主力舰数量冠绝全球!

  这些正在建造的军舰,绝不仅仅是负担,他们同样是宝贵的资本,总统阁下!哪怕我们和唐帝国签署停战协议这些军舰不能够马上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只要我们完成这支舰队,我们就是世界第一海军,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独霸大洋的特权将成为历史!

  欧洲人在这场战争当中已经虚脱了,这个游戏他们玩不下去了,但是我们可以,哪怕不需要战争,我们只需要保持我们舰队更新的速度,就可以用战争之外的手段来为哥伦比亚联邦夺取利益!我们不需要接受维多利亚人的‘捆绑销售’!”

  威尔逊总统看着有些激动的西姆斯,他伸手打断了西姆斯的发言,随后面色复杂的对西姆斯道:“威廉,我这么和你说吧,维多利亚人这一次是希望把这次世界大战的正式停战协定和海军军备条约联系在一起,他们给我们开出的条件非常的具有诚意,虽然现在各国在条约里面所占据的具体吨位是多少还没有明确下来,但是不列颠首相已经派人向我透露,不列颠方面愿意接受和我们拥有相同的吨位份额。

  我知道这可能在威廉你看来依旧有些不满,但是恕我直言,在外交的过程当中我们总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一下问题,维多利亚人自从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获胜以来就是全世界毋庸置疑的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他们一直都是第一,对于第一名来说他们愿意主动和我们分享并列第一这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对于维多利亚人来说,无论是为了维持国内的舆论以及他们自身的需求,他们不可能接受哪个国家的吨位比他们更高的,而且维多利亚人也向我们承诺,他们一定会说服唐帝国也加入这场条约。”

  “维多利亚人不能接受那就让维多利亚人自己去造啊。”西姆斯一把抓住了总统的手:“总统阁下,我们海军在经历了这场世界大战之后,所要面临的状况已经和此前完全不同了,我们虽然在这场战争当中获得了瀛洲,但是我们合众国之间在这场战争当中结下的仇恨实在是太深了!

  我们现在要面对着这支唐帝国皇家海军,他们同样继承了此前明帝国皇家海军的衣钵以及绝大部分的力量,他们在造船台上正在建造的军舰数量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我们排名第二,您觉得如果要签署条约的话,他们要多少吨位?是相当于我们的60%?70%?80%?甚至是和我们一样的吨位?”

  威尔逊总统面对这个问题稍微有些瞠目结舌,不过在思考了片刻之后他开口道:“唐帝国毕竟是继承了明帝国的地位的,更是属于同盟国的阵营,我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允许唐帝国拥有和我们一样的主力舰吨位,我想最终他们可能会保持相当于我们70%.........到80%的份额?”

  “总统阁下,您是不是觉得他们保持百分之七八十的份额,我们在兵力上还有显著的优势?您必须要明白,唐帝国皇家海军他们已经失去了他们的旧港宣慰司,那个地方现在已经是维多利亚人的新加坡了,所以他们现在不用考虑巴拉特洋那边的问题,以后他们只用面临一个大洋,而我们的海军是要部署在两个大洋上的!

  您现在还觉得他们获得这样的份额对我们来说很安全吗?总统阁下,我们不能够把哥伦比亚联邦未来的国防安全寄托在一份条约当中,哥伦比亚联邦拥有非常伟大的力量,我们不应该自己将自己束手束脚!”

  威尔逊总统这一次沉默了更长的时间,最终他还是摇了摇头:“威廉,你知道的,我的任期已经不多了,我并不确定下一个走入白宫的是谁,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绝大多数的国会议员肯定不愿意继续承担如此高昂的海军军费,我承认你所说的这些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方面我不确定这是否是在重蹈莱塔尼亚王国的覆辙,另一方面..........你不能要求这个国家所有的人都拥有很超前的战略眼光,考虑到我们合众国的一些传统,我想获取海军条约反倒是保护海军的一道护身符。”

  威尔逊总统的这番话也是对西姆斯的一番提醒和警告,刚才说的不错,但这里是联邦。

  美利坚的历史上就是干过在短短几年之内把自己手头上一支强大的海军给砍的七零八落,甚至海军的规模不如智利的闹剧,大清对北洋舰队顶多也就是不怎么拨银子,但是联邦历史上对海军,那可是真舍得往下砍啊。

  现在谁也不知道未来的联邦会怎么样,签了条约起码海军真的能够保底有一个并列的世界第一海军的规模,但是如果不签条约的话,虽然现在这个年头直接对海军大动脉开刀砍去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谁能保证不出个万一呢?

  “捆绑销售”确实限制了上限,但是这也能保住联邦海军的下限啊。

第236章 潘兴之死以后

  西姆斯对于海军条约的坚持甚至都没有持续24个小时。

  知道并非是威尔逊总统对他所劝说的那番话,真的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纯粹是前线所发生的情况进一步的急转之下,现在已经到了联邦,政府为了自己的脸面不得不妥协的地步了。

  而这个急转直下的状况便是——在婆罗洲前线,有师级单位的哥伦比亚军放下了自己的武器,向围困他们的唐军投降。

  虽然说这个投降的“师级单位”并不是某一个师整建制投降,这个单位的状况有点像是另一个世界当中朝战里面的北极熊团,关于北极熊团有没有被全歼的争论在互联网上一直以来都有,事实上的情况是北极熊团确实并非是所有的部队都在包围圈内被干掉了,但是北极熊团当时也得到了一些其他单位的加强,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团级战斗队(RCT),而这个战斗群也确实被砸碎了。

  而这个投降的哥伦比亚军师级单位的状况也有些类似,哥伦比亚人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以后,现在的部队编制也并非像刚开战的时候那样那么僵化死板了,尤其是在婆罗洲的这片土地上,哥伦比亚军的部队在前线要和正规军作战,在后方要和游击队斗智斗勇,因此哥伦比亚军也在实际作战的使用当中摸索出了一些新的部队编制。

  这里面自然也就包括了现在哥伦比亚军试点进行的一些师级战斗群,这听起来给人感觉有点怪怪的,因为正常情况下的那些营级战斗群或者是团级战斗群,之所以强调战斗群本身,是因为正常情况下营级单位和团级单位并不具备全面的作战能力,由于部队编制的问题,所以一些营级和团级单位可能会缺乏支援的炮兵、缺乏属于自己的独立后勤单位、缺乏自己的工程单位等等,这也就限制了正常的营级单位和团级单位的独立作战能力。

  所以那些营级战斗群和团级战斗群,其实就是把这些小编制部队所缺乏的拼图给补上,让这些更小的单位变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较为灵活地执行多种不同的任务。

  但是师级单位在各国军队当中都已经是相当全面的大单位了,没听说过哪个国家的正规师级单位没有炮兵没有后勤的,此前的那些团营级的战斗群编制出来的原因就是希望避免为了执行某一个任务而需要全师上下一起出动的状况,所以通常情况下师级单位是不会再有什么“师级战斗群了”。

  但是哥伦比亚人总是能够给你整出点新花样的。

  哥伦比亚人现在搞的这个师级战斗群,和原先那些编制较小的营级和团级战斗群不同,这些小编制的战斗群的目的是让小编制的单位具备更全面的作战能力,而联邦的师级战斗群只是让一个师级单位具备更特化的作战能力。

  哥伦比亚人现在在婆罗洲前线的部队就是为了扛线,就是为了防守,我一不需要考虑机动,二不需要考虑突破,因为我固定在这里不动,甚至连后勤的问题我都不需要太过考虑。

  后勤是后方的那些大人物要考虑的,他们能够把物资送上婆罗洲那么我们自然就有物资,如果他们送不上来,我们操心也没用。

  因此哥伦比亚人开始把他们集团军级的一些单位下放给了这些师级单位,又因为在堑壕防御战的阶段,前线不需要那么多的步兵,所以这些师级战斗群其实就是削弱了步兵编制后,把哥伦比亚军现在较为缺乏的重型炮兵单位直接加强给一线。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一个师级的战斗群,从步兵连带着加强给他们的重炮兵部队,整建制的投降了。

  这在哥伦比亚军的历史上都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虽然联邦陆军并不以作战意志极其坚定而称著,甚至在美西战争当中,事实上联邦陆军在登陆以后还遭到了伊比利亚陆军的迎头痛击,被已经堕落腐朽的伊比利亚人给狠狠的修理了一顿,但哥伦比亚人表示我们虽然死人但是没丢分啊。

  现在这整建制投降可实在是太丢人、太可怕了!

  隔着一个大洋,华盛顿的这些大人物们是没有办法准确的判断前线部队的状况的,他们只能够从前线送回来的报告当中来判断,而报告这种东西先不说有没有润色的成分,很多东西也根本没有办法体现在数据当中。

  而至于这个部队为什么会整建制投降,这个其实即便不进行调查,华盛顿那边倒也能够猜个差不多。

  首先自然就是受到现在这场流感的影响,前线部队的状况非常糟糕这个大家都有数,在这种长期缺少医疗物资和医疗救助的情况下,前线的士兵们看着自己身边的战友一个又一个的病倒,只能够依靠自己的抵抗能力来强撑,昨天一起睡下来的战友,第2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具尸体了,而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散播在空气当中更让人觉得恐慌。

  这种恐慌甚至超过了枪炮和炸药,毕竟在枪炮和炸药面前死亡首先是很痛快的,其次这些东西是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士兵们可以依靠自己的铲子来挖掘战壕挖掘掩体,这些东西能够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也确实能够保护他们。

  可是病毒的要怎么办?

  如果说此前这些远征军的官兵们还有一个精神领袖的话,那么伴随着潘兴将军的病死,尽管国内一些已经把潘兴的头上打上了很多指控,整个人已经被当做替罪羊的状况还没有传到前线,但光是自己这边最高长官的死亡,就足以进一步的动摇军心和士气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整建制的投降,似乎也并不感到意外。

  但是!

  理解归理解,这种事情依然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威尔逊总统绝对没有办法接受整个联邦远征军几十万部队整建制投降的状况。

  -------------------------------------

  “所以哥伦比亚人这是为了脸面,才在要安克雷奇那边那么快的把字给签了的缘故?”

  朱妙云站在李彻的身后,目光越过他的肩膀看着李彻桌案上刚刚从自己老爸那里拿来的文件。

  “现在看差不多吧,威尔逊总统大概是不希望在自己的任上发生这么大的丑闻事件,反正左右都已经谈的差不多了,让一切尽快结束是最好的,看来在几天之内战争就会结束了,幸好要结束了,否则的话.........”李彻有些如释重负的往后一靠,有些发酸的脊背靠在椅背上,而有些僵硬的颈部则往后熟练地找到了一片柔软的触感。

  朱妙云面带微笑的向前微微挺了挺胸,用自己凭E近人的胸怀将李彻的脖颈半包进去,一双柔荑更是熟练地附上了李彻的太阳穴,轻轻的按了起来。

  “否则什么?”

  “否则的话就糟了。”李彻闭上眼睛轻轻的摇了摇头:“说实话,爷爷在得知哥伦比亚人有一个师级单位整建制投降的时候,他老人家的脸上可没有什么喜色。”

  “哎?”

  “很意外吧?事实上我想爷爷最担心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样的事情,在接下来发生连锁反应,短时间内有大量的联邦部队整建制的向我们投降,甚至引发整个联邦远征军的总崩溃。”

  “发生总崩溃难道不是好事吗?”朱妙云有些好奇的问道:“哥伦比亚人失去了这么多的部队之后,他们不是就更打不下去了吗?而且如果我们要是有那么多的联邦战俘,那么我们和哥伦比亚人谈判时候的筹码不就更多了吗?”

  “任何地方都是存在边际效应的,亲爱的。”李彻道:“我们此前已经在新罗抓了10万俘虏了,这10万被俘的哥伦比亚军对哥伦比亚人来说已经相当震撼了,如果只是要和哥伦比亚人打战俘牌的话,10万人和50万人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就算区别不是很大,这总也不至于是坏消息吧?”朱妙云问道?

  李彻叹了口气:“如果哥伦比亚人真的有这么多部队投降的话,战争反而有可能不会那么快结束了,一方面这可能会导致我们国内的速胜论抬头,另一方面,哥伦比亚人哪怕为了自己的国家颜面,也很有可能会选择和我们继续打下去,毕竟哥伦比亚人就算选择继续打下去,接下来发生大规模地面作战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了,战争再打下去又回到我们两国之间海军的对抗,”

  而这很显然是哥伦比亚人可以承受的。

  现在的唐帝国虽然不畏战,但是如果战争因此又继续延续下去的话,损害的可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在战场上牺牲的更是不知道是谁的儿子丈夫或者父亲。

  爷爷大概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对哥伦比亚人的整建制投降潜在带来的影响感到担忧,

  “总之,战争这次真的马上就要结束了.........”李彻转过身来认真的看着朱妙云:“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就结婚吧。”

第237章 关于海军条约的内部讨论(1)

  李彻真挚的情感表达换来的只有一记手刀。

  “你干什么?”

  “应该是我问你你要干什么吧?这么明显的flag你也敢立?”朱妙云一双柳眉都要竖起来了:有多少人说了这样的话之后没有活着回来?你要让我守寡吗?”

  “我接下来又不上前线,而且战争马上就..........”

  “不要心存任何侥幸之心。”朱妙云做出一副哈士奇之人的模样:“你忘了某蓝色枪兵是怎么死的了吗?”

  “在我们穿越之前,Fate都已经快过气了吧你还提这个真是.........”李彻刚嘀咕了一句就看到了朱妙云那危险的眼神,于是我们的皇太孙连忙行起了高卢军礼:“好吧好吧,我收回这句话,我这不是考虑到我们那天没有保护措施吗?万一要是..........”

  “没事的,我应该是安全期”朱妙云很洒脱的用手一捋长发,随后有些刻意的用奉化口音道:“你现在的事情忙,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军事上。”

  李彻嘴角抽了抽,有的时候自己的对象什么梗都能接上来也着实有些让人难崩。

  “不过,阿彘.........如果我们就以现在这样的状况停战的话,恐怕有很多人都会心有不甘吧?”朱妙云在片刻的欣喜之后就想到了在过去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陪在自己身边的德川明子。

  德川家当初把德川明子送到晋王府,那所期盼的肯定就是指望依靠李晋王府以及现在的大唐能够帮助他们有朝一日重返瀛洲列岛,而且这一次如果他们能够重返瀛洲的话,德川家肯定会着手彻底解决瀛洲延续千百年的公武之争。

  可是在安克雷奇会谈当中,双方却都对瀛洲避而不谈,就仿佛是大唐和联邦谈判的时候将其不小心遗忘了。

  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好比你可能会忘记女朋友的生日,但是你总不可能忘记女朋友的名字吧?不至于认不出女朋友这个人罢?(应该不会忘记罢)

  都已经考虑到两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有可能围绕着瀛洲发生冲突这一状况了,怎么可能“不小心”把这个地方给漏下来了呢?

  “我们和哥伦比亚人在这方面算是比较有默契的,双方都对瀛洲的问题搁置不提,我们不承认瀛洲现在的政府,哥伦比亚人那边也不承认我们手上的德川幕府。”李彻道:“德川幕府在我们国内依然会受到应有的礼遇,不过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将只能继续保持现状。”

  朱妙云闻言轻轻叹口气:“对于明子他们来说,这个消息恐怕确实有些难以接受吧..........”

  “父亲准备回头单独去见德川将军,我相信父亲应当可以安抚的好德川幕府。”

  “所以,太子爷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安抚德川幕府呢?”朱妙云的眸子斜眯着李彻,盯着他脸上的表情:“我猜应当是要给德川幕府一个太孙侧妃的位置吧,毕竟口头上承诺让德川幕府等20年,不如直接联姻给他们吃定心丸来的更实在。”

  李彻脸上的表情比刚才更绷不住,他抬起头来看着朱妙云,舔了舔嘴唇:“芸芸,我如果说我其实真的是一个纯爱战士,你应该会相信我的吧?德川明子这其实..........”

  朱妙云做出一副“生活不易、妙云叹气”的模样:“那还能有什么办法呢?谁让我喜欢上的人就是这么一个花心大萝卜呢?”

  李彻还没有来得及感叹并赞美朱妙云“胸怀宽广”,就听了从公主殿下口里飘出来的扎心之语:“毕竟某个花心大萝卜之前策划着要用海军条约来做一波新闻,结果没想到让维多利亚人抢在前面,在全世界人面前露了一波脸..........我怎么也要照顾一下花心大萝卜此刻的心情吧?德川明子我就不和你计较了,就当家里多了个丫鬟。”

  李彻一时之间有些哭笑不得,虽然说自己这个后宫算是被动的状况下开的,但是芸芸没有因此而生气也确实让他觉得很庆幸,毕竟芸芸来自于一个早就不能够三妻四妾的世界,让他和其他的女性分享爱人,这里面大概除了她对自己的爱以外,也有在这个世界当中她自己身份的缘故罢?

  毕竟是个亡国公主,如果现在大明朝还在的话,李彻娶了朱妙云当了驸马爷之后,再想开后宫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至于朱妙云对自己的扎心之语,李彻也只能徒呼奈何,毕竟在他的记忆当中,另一个世界当中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是21年底到22年初在联邦首都华盛顿签署的,现在才刚刚迈入20年,想来应该还是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才是,然而谁能够料到维多利亚人如此这般“捷足先登”呢?

  “这多少是我有些大意,或者说对于另一个世界当中发生的历史,有些刻舟求剑了。”李彻摇头道:“在两个世界当中,欧洲列强都在世界大战当中损失惨重,失败者固然几乎无立锥之地,胜利者也是惨胜如败,这些国家都没有推动军备竞赛的意愿,两个世界当中直接推动军备竞赛的,根本都在地球的另一端。

  在你们那个世界里,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的最直接原因,其实是日美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这两个没有深度涉足第1次世界大战,没有在这场战争当中损耗元气,同时又在战争当中大发战争财的两国都在战后提出了庞大的造舰计划。

  而在我们这个世界当中,最直接的原因大概就是我们和哥伦比亚人之间为了战争而在造船台上不惜血本的投入,虽然海军条约的成因是一样的,但是在你们的世界里,日美两国之间终究只是在非战时下的军备竞赛当中推动造舰计划,局势相对也没有那么紧迫,而在我们这里,双方的造舰计划可是在如火如荼的热战当中推动的,因此比另一个世界当中更早地推动海军条约的施行才是合理的,是我之前考虑不周了。”

  “你倒也不用过多自责,毕竟本来你就准备要在舆论上做文章,而我们想要在西方的舆论上做文章,却是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谁让人种不同呢?”朱妙云也担心李彻真EMO了,一是反过来安慰他并且顺势稍微岔开一点话题:“而且相比起舆论上的得失,怎么在条约里面占便宜才是最重要的吧?我好像听说过这个海军条约就是限制各国的战列舰啊、重巡洋舰啊、轻巡洋舰啊还有航空母舰之类的分别能够造多少吨?那我们现在是不是要准备在这上面动点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