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在港口里应该是没有露出破绽的,那条唐国的巡洋舰应该只是巧.........”
“那条巡洋舰出现在智利的港口里面,就不会是巧合!”犬养永作此是勃然道:“斋藤君,我认为你们海军现在最好接受现实!”
作为斋藤十一郎的老对手,陆军部长犬养永作实在是太清楚斋藤十一郎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因为此刻作为一个相对的局外人,犬养永作反而看得更清楚,他深知自己这个老对手和自己乃至大多数的瀛洲人一样,都有着相同的性格。
瀛洲人从民族性上来说就很害怕麻烦别人,尤其害怕因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而麻烦,所以当发生了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做的并不是去修正问题,或者说尽快的解决问题,而是先假装问题不存在。
当问题开始发酵之后,首先宣称这只不过是一点小问题和小麻烦,接着开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或者是职权范围内尝试将其解决。
如果问题能够解决的话那么皆大欢喜,如果问题进一步恶化无法解决的话,那就拖到最后实在不能拖的时候才进行上报。
但事实上,往往到了这一地步的时候,上报上去更上一级也已经对此束手无策了,如果换成是搅屎棍的话,到了这一步往往会说什么“我们当初可以做点什么,但是现在太晚了”之类的B话,不过瀛洲人面对这种情况通常会干脆的直接剖腹。
只是很可惜,这样的好风气在几十年以后变成鞠躬了,现在想想这样的优良传统没有保留下来真是太糟糕了。
“可是我们理论上没有环节走漏风声才对..........我们海军为了这次的行动,所挑选出来的人员都是绝对可靠的!”
“绝对可靠?当初跟着德川那个逆贼一起跑到大陆去的,就数你们海军的人最多!”犬养永作这番更多的是在气头上下意识用于攻击斋藤十一郎的话,却是说者无心观者有意的警醒了包括首相高桥大辅和外相向田原邦男两人。
德川家!
那个到现在瀛洲上下都颇为忌讳的姓氏。
虽然曾经的德川幕府现在被新的瀛洲政府打为反贼,但谁都知道自从家康公开始,德川幕府便是事实上的瀛洲统治者,公家虽然名义上是瀛洲之主、万世一系,但是武家十几代人掌管瀛洲,整个列岛上下在此之前虽然已经进行过了清理和甄别,但这种事情谁能够清理的干净?
谁能够保证在如今的瀛洲政府和军队当中没有人依然怀着对德川家的感恩戴德之心,潜伏隐忍至今呢?
“是啊,德川家现在就在大唐,据说德川家达还把自己的小女儿送给了唐国的皇太孙为奴为婢,凄苦至极。虽然他们在唐国苟且偷生度日已经丢尽了家康公的脸面,但是想来国内还是有一些人为其所蒙蔽,继续向他们输送情报的..........”
昭仁皇太子做出一副了然一切的模样,只不过他说出来的这些话却让在座的诸位都有些难崩。
了解些许内情的人都知道,在大战爆发之前的时候,公家和武家就已经考虑公武合体之事——毕竟这事儿从上世纪后期开始到现在已经讨论了太久了,原本不出意外的话,德川明子应该会嫁给昭仁皇太子,而昭仁皇太子更是早就对德川家的这位掌上明珠有所耳闻,对这位德川第一美人更是垂涎已久。
不仅仅是因为娶了这位德川家的小公主之后,可以切实地推动公武合体,自己在未来也有可能完整的接手德川幕府所掌握的大权,更重要的是昭仁皇太子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个情种,暗中见过德川明子一面之后便倾慕不已。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总之德川幕府在撤到了大陆以后,也确实凄惨了一阵子,但是随着德川幕府主动把自己的掌上明珠送到当时的李晋王府,人家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至于昭仁皇太子那言语当中酸的让人呲牙的所谓什么为奴为婢..........瀛洲人自己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说人家现在是大唐的皇太孙,就算是过去的李晋王府,那也不是瀛洲王室能够碰瓷的,德川家就算现在依然是瀛洲之主,他们也不会奢望自家的小公主能够成为大唐的太孙妃,能有个侧妃就已经很高兴了。
但是现在大家毕竟都要照顾一下皇太子的脸面,于是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这些维新众臣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他们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很可能就没有成功的保密过。
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要站在唐帝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假设唐帝国现在已经知晓了一切,那么他们会对这两条战列巡洋舰作出怎样的反应呢?
第259章 把它拦下!(2)
“你们做的很好。”李宗棣放下了手上的奏折,向此刻在御书房里的椅子上只挨了半边屁股坐着的德川家达点了点头:“德川幕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德川家是我们两国之间一衣带水友邦关系最好的捍卫者。”
德川家达的脸上流露出了明显的欣喜以及些许的惶恐之色,作为真正的政治上的“丧家之犬”,现在的德川家的前途和命运那真的就全部指望大唐了。
虽然自己此前像是赌博一般把自己的小女儿送到李晋王府的时候,赌的就是李晋王府在名声上可要比邕宁帝这位刻薄寡恩的帝王好得多,他赌的就是李晋王府会投桃报李,让他们德川家能够在大陆站稳脚跟并且伺机在未来依靠着东大重返瀛洲。
但是现在德川家在大陆所受到的待遇以及如今的现状,都依然要比自己此前最乐观的预计还要更好一些。
德川家达的目光投向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一对年轻的小男女,此刻两个年轻人脑袋刚刚正靠得很近的在那里咬耳朵窃窃私语,这会儿两个人刚刚把身体坐正,德川明子耳朵上面的耳坠此刻还在空中晃动着。
李宗棣和德川家达都注意到了那边一对年轻的小男女刚才的小动作,李宗棣倒是没有什么表示,德川家达的心里可是一阵暗爽。
他也知道皇太孙殿下明显要和前朝的永宁公主之间的关系更亲密,这一点他从自己女儿给他写的信里面详细的了解过,因为此前自己曾经催促过德川明子要尽快的“拿下”李彻,而德川明子在回信当中却表示,和皇太孙发展感情固然重要,但是和永宁公主之间的关系要更重要。
正所谓攀龙附凤,放在皇太孙的身上,皇太孙可能对“攀龙”不是很在意,但是如果对永宁公主不敬的话,那皇太孙一定很不高兴。
德川家达看完之后便恍然大悟了,这永宁公主和皇太孙之间的关系虽然现在来看不知道是否是马皇后和洪武皇帝的关系,但至少目前起码也是阿娇和武帝之间的关系。
未来会不会杀一个卫子夫出来不好说,但是眼下德川明子肯定不是。
目前看来,德川明子同皇太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尤其是这位皇太子显然是要做一番事业的男人,尤其是要在海军上做出一番事业,而德川家别的没有,在瀛洲列岛上的关系哪怕到现在也有的是。
尤其是现在岛上的很多关系德川家当然不能指望那些人能够回想幕府曾经的恩德立刻揭竿而起,但是暗中通报消息自然是没问题的——不说那些忠臣义士,就是那些高门贵族也是一样,这自古以来都讲究两面下注不是?
“德川家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德川家达拱了拱手,他的中文原本说的比较一般,但是来华这些年他的中文可是下了苦功夫的,只不过大概由于找了个津港人来教他中文,他现在的口音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下一刻就要说相声一样。
“不过小子,既然德川将军已经把这个消息在此之前就给海军了,为什么海军到现在才呈上来?”
“回禀爷爷。”李彻坐在位置上拱了拱手:“这是前一阵子海军情报局从瀛洲海军内部一名依然忠于德川幕府的军官那里所获得的警告,那名军官表示瀛洲海军正在秘密召集一批官兵准备前往智利,说是要接收主力舰。
海军在收到这一消息之后便加紧了关注,原先最早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瀛洲想要获得智利海军的托拉雷海军上将号战列舰,或者是让智利海军继续购买并完工那条没有完工的同级舰,并在此之后将其转售给瀛洲海军,但是我们从其他的情报渠道获悉,智利海军在近期并没有将他们手头上唯一的一条超无畏舰出售的计划,也没有准备将他们在维多利亚帝国的那条同级舰完工并购买回来的计划。
由于此前传回来的消息只是孤例,没有其他情报的渠道来进行佐证,我们除了进一步的关注智利海军的动向之外,也没有办法在这上面投入更大的精力,毕竟海军情报处每天收到的各种各样的情报和消息浩如烟海,本身就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将这些消息进行筛选和分析,从中挑选出重要的来进行处理,这种暂时缺乏进一步推进的情报自然就不会随便上报打扰爷爷,您往常..........还是比较忙的。”
“你这个兔崽子要是觉得说的话言不由衷的话可以不说。”李宗棣没好气的瞪了李彻一眼:“又不是只有处理奏章才算忙于国事,眼下一大堆事情都是和经济还有疫情有关的,这些事情让你父亲监国他能处理得更好,你爷爷我是一个粗鄙的武夫,这辈子最擅长的就是武刀弄枪,我往常花费在裁军和军改上面的精力你这个兔崽子是看不到是吧?”
“自然是看得到的,爷爷辛苦万分,孙儿恨不能为爷爷分担。”李彻立刻把马屁和高帽子拍上去,这人年纪大了就像小孩一样要哄着来真是头疼,虽然老爷子说的这些也算是实情吧,但你现在可是圣人啊..........
算了,您现在是圣人,圣人做什么都是对的.jpg
李宗棣知道这小子是口服心不服,当然老爷子更知道自己这个圣人做的多少有那么点不务正业,毕竟现在自己忙的那些东西严格来说应该是将军们忙的,但谁让老爷子依然把自己作为一名领兵的将领来要求呢?
“行了,既然此前搞不清楚,那现在又是怎么一回事?又搞清楚了?”
“主要是因为2点,第1点还是要感谢德川幕府在瀛洲的影响力,此前给我们传递消息的那名瀛洲海军的军官在给自己国内的妻子的家书当中写下了暗语,随后他的妻子想办法把消息送到了我们手里,虽然一份家书当中能够传递的暗语信息很有限,但是我们依然知道他们那些此前前往智利的人乘船前往维多利亚帝国的消息。
而第2点,实际上是来源于高卢王国的特别情报,他们在维多利亚帝国的情报部门发现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准备把两条战列巡洋舰出售给智利,但是这份交易当中有许多哥伦比亚合众国的影子..........”
“等一下,高卢王国在维多利亚帝国的情报网?”李宗棣觉得自己的大脑都要宕机了。
然而李彻脸上的表情却是一副理应如此的模样:“有什么问题吗?爷爷?”
李宗棣沉默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没有问题,继续吧。”
是的,没有问题,高卢王国在维多利亚帝国国内有情报网这有什么问题?这可太正常了这个,如果说高卢王国的情报部门有一天经费被砍的只够保留一个在外的情报网,那么他们保留下来的肯定是对维多利亚帝国的情报网。
“虽然我们不好揣测高卢王国是本着什么样的想法来主动向我们透露这个消息,但是通过此前那名瀛洲海军军官所传达的消息进行佐证,我们有理由相信瀛洲海军以及哥伦比亚海军在试图让智利为他们代购这两条维多利亚帝国的战列巡洋舰,而我们最终确认这一点,事实上是在昨天。”
“是奏章里面所说的那条在智利海军的港口里面确认看到了那两条战列巡洋舰的我军巡洋舰?”
“不仅仅如此。”李彻道:“维多利亚帝国的特使向我们传达了来自唐宁街的口信——维多利亚帝国事先对这场军火交易背后真正的买家并不知情。”
“维多利亚帝国是昨天告诉我们的?”
“是的。”
“那两条船现在在哪里?”
“现在已经抵达了智利的港口。”
“首相知道这件事吗?”
“知道的,我们离开之后,他应该就要进来和您更详细的讨论此事了。”李彻道。
李宗棣把手上的奏折往桌案上一拍:“彘儿,如果让你来处置此事的话,你准备怎么办?”
听到自己的称呼从“兔崽子”提升到小名了,李彻便也果断且认真的回道:“拦截它们!派出我们的舰队,在这两条战列巡洋舰抵达瀛洲之前拦截它们!”
-------------------------------------
PS:
说实在话,这两天的新闻看的其实也挺感慨的,我就说说我对小泽的看法吧,虽然他政治目光短浅、政治报复过于天真,乌克兰能够到这一步有很大的责任他确实要背负(北约忽悠什么你信什么),但是这哥们真的是块硬骨头啊。
我是真的建议啊,如果未来欧洲真的软蛋抛弃了小泽(在我看来这概率还是挺高的),他最好要么给自己脑袋上来一枪,要么拿上支枪到前线去。
有个问题问的好,为什么殉国而死罪减一等呢?因为历史真的只要你一个态度,用死亡可以证明你过去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方法论的错误,而不是价值观的错误。
第260章 打的一拳开(1)
“直接派军舰拦截?”李宗棣转动着桌面上的黄铜底座的地球仪,指尖在西太平洋板块停留。他藏青呢料元帅服上的金穗微微震颤,袖口磨损的铜纽代表着他过去所经历的的风霜——这两枚铜扣是从老爷子以前的军服上专门取下来的
“给我你的理由。”
李彻起身站定,脚上的军靴在柚木地板上发出轻响:“祖父可听说过切香肠战术?维多利亚向巴拉特出售军舰之外,他们的的巡洋舰队越来越多的越过马六甲海峡在南海巡航,哥伦比亚从他们撤军的时候开始,海军的测量船就不止一次的试图前往我们的滨海——他们正用手术刀般精准的试探切割我们的海疆。”
“切香肠?”李宗棣稍微想了一下之后一下子就理解了:“很精妙的形容,我还是第1次听到有人形容的这么贴切。”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很新颖的战略,恰恰相反,‘切香肠战术’是国际关系与外交谈判中一种经典的策略,其核心在于通过逐步、渐进的方式推进目标,避免因一次性行动过于激烈而引发对手的强烈反弹——每次只采取一小步行动,看似微不足道,但累积起来可能实现重大突破。”
“所以这就是你觉得应该立刻使用武力手段在海上进行拦截的原因?”老皇帝摘下单片眼镜,哈了口气用绒布擦拭,上了年纪眼睛开始花了之后老爷子想要读点什么便离不开这玩意了,只是不知道是否是错觉,老爷子在戴上这东西之后那原本锐利如同鹰隼的目光也开始变得浑浊了。
“是的,但是敌人已经出招了,我们不能够在他们设想的舒适区内和他们进行较量,切香肠这项战术的核心在于每一步行动都控制在对手可容忍的“阈值”内,避免直接触发对抗;
通过多次小幅度的试探或调整,逐步改变现状,使对手难以确定何时需要强力反击;
通过逐步行动测试对手的容忍度和反应强度,同时观察国际社会的态度;
若对手未强烈抵制,则继续推进下一步;若遇阻力,则暂停或调整策略,而现阶段最直接最有效的让敌人感受到明确阻力的行为,绝对不是严厉的外交抗议,我们必须要付出实际的行动。”
"切香肠确实是很形象的比喻........."
他忽然用手拿着镜片聚焦光线,在地球仪瀛洲列岛本岛的位置伴随着他的沉默而长久的停留,直到从窗外斜射进来的阳光透过镜片在地球仪上灼出细小焦痕。
“但你要知道,眼下我们的国家可不是一个甲子以前跺跺脚整个地球都要抖三抖的大明了,武力行动是最能够明确让敌人感受到阻力的,但就像你说的,敌人感受到阻力便会调整政策,如果他们调整的幅度太大呢?如果.........战争又重新因此点燃呢?"
看着自己一向行事果断的爷爷此刻脸上所浮现出的迟疑之色,他在心里也只能感叹当亲王时候的爷爷和现在当圣人之后的爷爷果然不同了。
当年作为一个马上亲王,他老人家需要考虑的基本上就是战场上的胜负,遇到什么问题跃马扬刀的时间杀过去,无论是对于外敌,还是对于朝堂上的那些虫豸,老爷子一向都是这么过来的,老爷子过去所积累下来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是这么来的——
鞭子向内,鞭挞百官。
刺刀向外,战无不胜!
如果要是放在以前的话,老爷子或许根本就不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也根本不会犹豫。
但正因为现在他的身份不仅仅只是一个领兵作战的亲王,他是整个大唐的天子,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战争刚刚停息没多久,国家正在逐渐从战时状态当中走出来,但是此刻国家依然面临着强敌虎视眈眈、内鬼伺机而动、野心家上蹿下跳的局面。
在国外开始肆虐的“哥伦比亚流感”现在也已经开始在国内传播,更有一些地方上对于现在帝国统筹规划的计划经济计划的抵触和阳奉阴违。
在这样的情况和背景下,老爷子要顾及的可不仅仅是以前王府和卫所这么点坛坛罐罐, 外人甚至是如今朝堂上的许多人或许并不清楚,但是作为天子,李宗棣很清楚大唐事实上是靠着。一系列几乎虚张声势的胜利再加上地缘上的遥远距离,才吓止了西方对于东方的彻底瓜分。
重新拿起刀,往往要比挥刀更具勇气。
不过大唐现在虽然某种程度上算是纸老虎,可李彻能够参考另一个世界的历史清楚地看出西方何尝不也是一群纸老虎呢?毕竟这些王八蛋但凡能够不和你讲道理,那是绝对不会讲理的。
眼下大唐若真的在此刻不消说退一步,哪怕反击的态度不够强硬,都会让哥伦比亚乃至其他西方国家进一步得寸进尺,这甚至很有可能会对接下来的海军军控条约谈判以及整个间战期产生深远的影响。
“知道现在国库每个月单单为了国内吃饭的问题,要支出多少钱吗?需要从中南半岛运多少粮食北上?”
李宗棣转过身来背对着李彻等人,看向自己背后所悬挂的更大的世界地图,这是一幅绘制于当年大明朝鼎盛时期的地图,在这张地图上用鲜明的颜色标注了在这场战争当中所失去的土地,那有些刺眼的红色似乎显得整张地图都有些破碎。
老皇帝的声音接着传来:“正因如此,我们和安南当地发生了不少不愉快的冲突,安南在上周刚刚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的抗议,他们举着的自治旗用的是维多利亚产的亚麻布!”
此刻在御书房里的德川家达连大气都不敢出,两人都没有料想到原本交谈的还算轻松的话题在短时间内居然严肃到了如此的程度,屋子里面的低气压此刻似乎能够攥出水来。
因为在他的角度看来,这似乎是大唐皇帝陛下在和自己的皇长孙在国家的战略问题上发生了直接的矛盾,双方现在似乎意见相反。
他不由得有些担忧的看向自己的这位“好女婿”,说实在话他现在很想劝李彻不要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毕竟作为一个熟读东方5000年历史的人,他很清楚在这片中原大地上所诞生出来的皇朝所有的大一统皇帝——哪怕是像李渊那样的便宜皇帝,在很多自己已经下定主意的事情上,那是说什么都不会改变的。
若是想要强行纠正的话,恐怕不见得会有好下场。
只是他的目光猛然间瞥到了自己的女儿,在德川明子的脸上,他似乎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女儿对李彻有任何的担忧,德川明子此刻的目光正炯炯的盯着李彻,那眼神当中似乎带有十足的信心。
李彻注视着祖父那有些疲惫的背影,他想起军情处报告里提及的细节:皇帝陛下今年开始把安眠药混在胃药里服用。
在经过了这整场世界大战之后,老爷子现在的身体确实不如以前了,大战是最消磨指挥官经历甚至是生命的,古今历史上的名将大多都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缠身,尤其是现代战争,在指挥层面相比于古代战争复杂了千百倍之后,对指挥官的精神上的消磨更堪称吞噬。
但是,李彻知道现在不是心疼爷爷身体的时候,就像老爷子说的那样,受国不祥,是为天下主。
自己必须要给爷爷心里面的天平在这个关头添上一些重量,他郑重的往前走了两步,来到李宗棣面前郑重的行礼跪下,字字铿锵、一字一顿的道:
“爷爷,打的一拳开,才能免得百拳来!”
李彻再抬头时,正撞见祖父眼底跳动的火焰,老爷子眼神当中此前的浑浊这一刻消失不见,当年老爷子在沙场上搏杀经历的硝烟和烈焰似乎又重新回到了他的眸子里。
他听见老皇帝对着破碎的舆图喃喃自语:“朕倒要看看,是他们切香肠的刀块,还是我们手里的枪快!”
-------------------------------------
当李彻离开御书房的时候,他的手里已经多了一道圣旨,虽然这是一道没有经过内阁的中旨,但是这已经足够了。
在紫禁城门口告别了德川家达和德川明子,给这对许久未见的父女留下一些相处和交谈的时间后,他马不停蹄的驱车前往枢密院。
坐在车上的时候,在他的脑海当中便已经开始考虑能够用于拦截的兵力,现在的大唐皇家海军在明面上拥有7条战列巡洋舰,其中四条是超无畏舰,3条是无畏舰,看起来相对于那两条现在还停在智利港口内的狮级战略巡洋舰有着绝对优势。
但是在茫茫大洋上,如果想要提高截住这两条船的概率,除了必要的情报支持之外,舰队也需要有更大的搜索范围,而这就必须要拆分舰队,这样一来,即便手头上有七条战列巡洋舰也依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要是能够再多几条高速舰就好了。
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之后,他的脑子就不可抑制的立刻冒出了第2个念头——
要不要解除两条龙渊的速度伪装?
第261章 打的一拳开(2)
“殿下的意思是担心我们现在的高速舰兵力不够?”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