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115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李彻在见到萨鼎铭的第一时间就对海军现在手头上的高速舰兵力问题提出了自己内心的担忧。

  “是的。”李彻点了点头:“我军一条致远级和三条海圻级超无畏战列巡洋舰从各方面的性能上都是足够的,但是我们的3条无畏型战列巡洋舰..........这3条船现在确实是有些尴尬了。”

  “火力上来说这3条依然配备280毫米舰炮的战列巡洋舰如今确实有些落伍了,但如果集中到一起的话..........”

  萨鼎铭当年也曾经担任过这3条无畏型战列巡洋舰当中归远号战列巡洋舰的舰长,对这几条海军的第1代和1.5代战列巡洋舰还是有比较深厚的感情的。

  “用数量来弥补火力?”李彻很是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不是对人,而是对船:“这四条战列巡洋舰服役至今已有十余年,动力系统现在肯定是在走下坡路了,再加上,这四条船虽然在海战当中多次成功地幸存了下来,但是也普遍此前多次受损严重,就算经过修理..........这3条船如今最多也就只能跑25节吧?”

  李彻的猜测之准,让萨鼎铭也只能苦笑着点了点头:“从纸面上来看,这几条船的速度确实跟不上英国人的狮级战列巡洋舰,但我们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我们有人力上的优势。”

  人力上的优势?李彻略微一愣,随后便联想到了此前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的论坛上所看到的,贝蒂这家伙在持续高速航行的时候是怎么累趴下一船的锅炉兵的,于是他很快get到了萨鼎铭的意思:“您的意思是可以用长跑来追垮敌人?”

  萨鼎铭连连点头:“没错,根据我们此前所掌握的消息,瀛洲海军这次负责接舰的官兵人数加在一起也就400出头,哪怕加上一些哥伦比亚海军的教官和军官,两条船加在一起也不过500多人。

  对于两条额定搭载人数都差不多快千人的战列巡洋舰来说,每条船200多人也就满足把这两条船开走,所以事实上对我们来说,火力和速度都不是问题,依靠这么点人手不说操作武器,就连保持军舰的高速航行都非常的困难,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那两条战列巡洋舰建造的时间也相对比较早了,这两条船的锅炉应该是全燃煤锅炉。”

  这倒是提醒了李彻,他要面对的似乎并不是两条战舰,其实只是两个在海上的快递而已?

  从火力上来说,这两条战列巡洋舰的火力,大概也就是能够抽出一点人手来操作甲板上的12磅炮,主要应该是用于在途中驱逐海盗用的——虽然理论上应该不会有那个海盗来打这两条船的主意吧。

  从速度上来说,燃煤锅炉拼的可不仅仅是锅炉压力,人力能不能跟得上也是很重要的,毕竟煤这个东西不像燃油,可以通过输油管道直接泵进锅炉里面,这玩意是真的需要大头兵顶着锅炉舱的高温一铲一铲的铲进去的。

  如果一条船上只有200多个接船的船员,那么这速度肯定快不起来,因为在高速下你铲煤轮班的人都不够。

  “所以事实上我们不仅仅可以依靠战列巡洋舰,我们可以把手头上的一等巡洋舰也给动员起来,那几条一等巡洋舰的速度能够达到30节,只要能够找到那两条战列巡洋舰,哪怕是我们的一等巡洋舰也能够将其给控制起来。”

  虽然逻辑上这么做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李彻就是觉得这好像有点过于乐观了。

  “那如果瀛洲人把这两条船上的人都给配齐呢?”李彻看向萨鼎铭:“虽然以瀛洲海军那些官兵的素质而言,他们所操控的这两条战列巡洋舰,肯定远不如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官兵所操作的战列巡洋舰,但只要他们能够把人给配齐,我们就必须要把这两条船当做两条强大的主力舰来看待。

  到时候不仅3条绥远级战列巡洋舰都追不上,而且我们的一等巡洋舰若是以为这两条船没有反制能力的话,很可能是要吃大亏的。”

  李彻这番话其实说的已经很委婉了,这年头的轻巡洋舰和主力舰之间的实力差距,说是泰森和泰罗之间的差距那肯定是夸张了,但说是泰迪和泰森之间的差距那可就差不多了。

  要知道,从防护上来说,比大唐皇家海军手里那几条新锐一等巡洋舰结实的多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防御级装甲巡洋舰的2号舰黑太子号,这条倒霉的装甲巡洋舰在斯卡德拉克大海战的夜间不小心撞上了莱塔尼亚公海舰队的图林根号战列舰。

  图灵根号只是一条装备12英寸舰炮的无畏舰,但是面对1万多吨,拥有6英寸装甲的黑太子号,图林根号战列舰只用了短短15分钟的时间就把这条一流水准的装甲巡洋舰给送入了海底。

  要知道黑太子号装甲巡洋舰的防护可要比现在这几条新一代的一等巡洋舰好多了,毕竟这些一等巡洋舰本质上也就是一等轻装甲巡洋舰,装甲防护是远不能够和拥有大面积六英寸装甲的末代装甲巡洋舰相比的。

  所以如果唐军的一等装甲巡洋舰准备进行登临检查的时候,对方选择突然发难的话,那么唐军手上的这些轻巡洋舰绝无幸存之理。

  萨鼎铭听完之后也觉得皇太孙这番话说的也有道理,但是这样一来的话,海军手头上能够用于拦截的高速兵力可就真的有些不够用了。

  看着皇太孙脸上的神色,萨鼎铭很快便猜到了皇太孙现在所纠结的龙渊级战列舰的航速问题,只有海军的高层和设计局的相关人员知道这款战列舰的实际最大航速。

  27节的速度才是龙渊级的立身根本,如果解除对两条龙渊级战列舰的限制,那么海军的手上就会多出两条异常强大的能够跑到27节的高速舰。

  “殿下,您现在是在考虑是否要让两条龙渊解除伪装?”

  “是啊,这样的念头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在我的脑海当中挥之不去。”李彻直接了当的承认了:“毕竟就国际环境上来说我们并不是西方,眼下也不可能有哪个国家会卖高速舰给我们,甚至现在市面上理论上能买到的高速舰,居然基本上都是德国人以前的存货。”

  在注定不太可能能够买到外援的情况下,那李彻难免会把目光投向那几条最强大的龙渊。

  李彻知道龙渊在速度上的保密主要就是为了在未来最关键的时候,给予敌人一个大大的surprise。

  可问题在于,现在的情况已经到了最关键、最紧要的时候了吗?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李彻,毕竟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

  “殿下,已经到了,我马上就召集值班人员赶来开会。”萨鼎铭带着李彻来到了一间会议室的门口,然而李彻却摇了摇头。

  “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兴师动众的还要开个会.........直接去作战室吧,眼下先把手头上能派出去的给派出去。”

  “包括两条龙渊也要出动吗?

  “一起出动,但是速度最好不要超过23节,先看看其他的战列巡洋舰能不能在海上堵到那两条瀛洲的战巡再说。”

  -------------------------------------

  PS:哎,读者里有富婆么,我不想努力了

第262章 打的一拳开(3)(二合一)

  和臭棋篓子下多了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水平,这句话李彻现在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围棋这项运动已经开始逐渐被ai支配,对一个围棋棋手的最高称赞不知从何时变成了半人半狗,因为在那个时代很多围棋爱好者都喜欢和ai练棋,下棋的棋风也开始偏向于刻板的模仿,所以如果和臭棋篓子下几盘棋便会惊呼:和你下棋简直是在污染我的数据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继承了大明皇家海军依波的大唐皇家,海军可能因为在这场战争当中的大多数时候相对于哥伦比亚海军而言都拥有着高速舰上的优势,因此当面对两条拥有着最大78,000马力,最高速度可以达到27.5节的狮级战列巡洋舰的时候,该怎么在海上搜索并拦截这两条快船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毕竟这两条船的速度纵观整个大明皇家海军也找不出一条比他们更快的,无论是致远级、海圻级还是开了“二阶段”的龙渊,大唐手里的这些高速主力舰速度顶多也就27节,致远级战列巡洋舰唯一的独苗靖远号如果在状态好的情况下过载应该也能达到27.5节以上甚至达到28节,但是现在靖远号的状态也就顶多能够跑到27节的样子。

  要知道在太平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当初大明皇家海军的快速舰队在邓将军的率领下,带着几份天赐的运气干净利落地在苏禄海堵住了美军的战巡编队,并且以一种关门打狗的方式将其大部歼灭后,随着哥伦比亚海军最后两条战列巡洋舰在爪哇海海战当中复仇心切冲的太快而被反杀,从那个时候开始哥伦比亚海军直到战争结束都再也没有自产的战巡补上。

  这一点主要的责任自然是在哥伦比亚海军自己战巡建设上对后续型号的发展举棋不定,以及国会老爷们对更昂贵更费钱的战巡本来就没有好感,导致哥伦比亚海军在战争爆发之前开工的第1型超无畏战列巡洋舰也就是他们长期以来的最后一型战巡,再后来哥伦比亚海军的战略巡洋舰就要等到现在还在造船台上的列克星敦了。

  这样或者那样的内因和外因在一起造就了大明/大唐海军这几年以来在西太地区所拥有的快速舰艇的优势,以往开着25节以上的高速舰欺负哥伦比亚海军那些21节的铁王八欺负惯了,冷不丁的又要面对高速舰的时候,而且是速度比自己更快的高速舰的时候,居然一时之间想不到该如何妥善应对了。

  毕竟现在大唐皇家海军手里相当一部分战列舰的速度都有23节,凭借着这种速度上的优势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舰队实力不如哥伦比亚海军的时候也依然能够与其在大洋上周旋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要我说,我们也不用想着怎么依靠数量优势在海上去主动搜寻那两条维多利亚制的战巡,我们拉出几个战列舰的分队,在在相模湾外面放一个分队,在纪伊水道外面放一个分队,在九州岛以东放一个分队,守株待兔我就不信堵不到!”

  一个有些暴脾气的海军中校用指挥棒指着巨幅沙盘上鄞州周围的那几片海域:“这两条船一路上从檀香山过来,总得是要入港的吧?把这几个地方撒上舰队来兜底,到时候几条战列巡洋舰想要怎么搜我觉得都行,我就不信像这样安排还能把船给漏掉。”

  李彻看着那个中校,嗯,声音洪亮,很有精神!就是这一上来起码就要把大半的海军主力都给拉上,李彻相信如果大唐皇家海军真的像这样大规模主力尽出的话,估计哥伦比亚那边的太平洋舰队也要吓得赶快出港赶过来对峙了。

  “知道的,明白咱们是要拦截两条战巡,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马上就要对瀛洲跨海登陆了呢。”另一名校级军官摇了摇头:“大战刚刚结束,各方的神经都还比较敏感,哪能让海军主力如此不计后果的倾巢而出?而且调子起那么高,最后发现只是用来拦截两条战巡,反倒会让外国觉得我们色厉内荏。”

  “那你说要怎么办?手头上能到27节的就那几条船,我们顶多只能知道那两条战巡是什么时候离开智利的,至于他们离开智利之后的航线如何我们一概不知,是沿着澳洲那边过来,还是说直接前往檀香山补给之后直航过来?”

  “正因为我们不清楚他们的具体路线,所以才不能指望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敌人也有可能沿着太平洋的最北端从阿留申群岛那边过来,难道说你还要在北海道周围和青金海峡那里也放两个编队的主力舰?咱们皇家海军哪来这么多船给你霍霍?”

  这边针对如何拦截那两条“智利”海军战列巡洋舰的讨论刚开始不久,激烈的争执就已经开始在这些少壮派军官当中不可避免地展开了。

  可能是想要在皇太孙的面前留下突出印象,尤其是对于现在这些校尉级的军官来说,在战争已经结束的当下,他们未来的晋升速度当然不可能和战时相比,那么如果想要在海军的体系当中更快地往上爬的话,就一定要得到上面大人物的青睐。

  李彻有些头疼的用手锤了锤脑袋,争执了半天,也没有谁能够拿出一个妥善而全面的方案,否定别人的方案倒是一个个都挺能说会道的..........

  当然不管在哪行哪业这都是一种常态,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但是挑刺的能力那基本上个个都张嘴就能来。

  李彻也能够意识到这些军官的表现如此亢奋的原因,以他本人为核心的小团体当中不少人都获得了在旁人看来相当令人艳羡的晋升速度,毕竟这些人一方面本身就是自己依靠着另一个世界的经验或者是在本时空当中的发掘所寻找出来的优秀人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自己恰好又给了他们一个更好的舞台。

  另一方面,这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世界,这些人有能力而他们和皇太孙又有关系,而且这些军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是走“新赛道”的,和海军传统的军官晋升体系之间并不冲突,就算是最保守的高层也乐意当个顺水人情。

  而这一切落在其他青壮年军官的眼中,自然就成为了某种“榜样”,他们也试图能够引起皇太孙的目光,并且能够进入那个围绕着皇太孙的圈子。

  怎么说呢?

  李彻在此之前并没有体会过有那么多男人为了你花这么多的心思。

  这么想着,他的目光也不由的飘到了徐越明的身上,这家伙这两天回到海军部来述职,结果正好撞上了眼下的这档子事情,在外人看来可能这家伙属于那种连老天爷都眷顾他,这么好的事情都能让他恰好赶上。

  等一下..........李彻直接来到了同样盯着眼前的沙盘皱眉沉思不语的徐越明身旁:“潜光,你手底下的海航能有所作为吗?”

  看到徐越明,李彻这才想起来大唐现在也是有航母的,虽然这目前只是一条用一等巡洋舰的船体为基础改造程度都不彻底的航空母舰,虽然这条航空母舰的吨位只有万吨出头,但是那也是航空母舰啊!

  在惯性的思维当中,在海上没有任何军舰能够和航空母舰比信息搜集和侦察能力了,在另一个世界的第1次世界大战当中可以看到一流的海军强国都会用快速主力舰来组成前卫侦察舰队,但是好像到了第2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各参战国都已经不再组织前卫舰队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第2次世界大战本身在战争爆发前,各国就没有一战前那种长达10年以上的军备竞赛阶段,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在进入战争的时候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因此有不少国家的主力舰队规模相较于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缩水。

  另一方面自然就是因为航空母舰的出现,让各国海军当中的航母特混舰队事实上承担了前卫舰队这一职责,事实上二战时的灯塔国哪怕到了四四年的时候都依旧以战列舰作为绝对的舰队决战核心,航空母舰编队只不过是强大的前卫舰队罢了,这些牛仔们依然在幻想着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大剑巨炮的对决,他们才是二战各参战国当中最晚确立航母是绝对的舰队核心,也是最坚持大舰巨炮主义的海军。

  只是一不小心自己的前卫舰队就把联合舰队给压死了,那就没办法了。

  初遇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对航空母舰这一舰种的特殊滤镜,李彻不由得有些好奇的询问徐越明,他在海军岸基航空兵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举国第1支舰载航空兵部队,训练了这一段时间以来能够派上什么用场?

  徐越明面对皇太孙的问题面露苦涩的笑道:“殿下,如果您要是指望现在的舰载航空兵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的话,那大概就相当于指望一只幼虎去捕牛。”

  “不进行航空打击,只是进行航空侦察都做不到吗?”李彻当然知道眼下这个时代海军舰载航空兵的局限性有多大。

  受限于飞机的性能,舰载轰炸机和鱼雷机的载荷都非常的有限,舰载轰炸机的结构强度不足以支持进行大角度的俯冲,因为那样要么会把飞机给拉断,要么干脆拉不起来直接变成神风,更不用说那挂载的蛐蛐几十一百公斤的小炸弹对于这年头的大型军舰来说简直就像是挠痒痒一般。

  舰载的轰炸机性能尴尬,那鱼雷机呢?鱼雷机就更菜了,目前能够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起飞的飞机,最多也只能够携带350毫米级别的轻型鱼雷,这种鱼雷的威力哪怕用来攻击大一点的巡洋舰都够呛,更不用说去攻击战列舰了。

  就算是某些触礁死、一雷沉的战列舰,他们的TDS都依然可以扛得下这样的鱼雷攻击。

  如果说鱼雷的威力小一点,好歹打上去还能够让军舰减速,或者可以用来攻击一些吨位稍小的舰艇,那么严苛的投放条件,就几乎宣判了这个时代与雷击实际对舰攻击能力的死刑。

  反正李彻是知道,目前正在测试的鱼雷机最多也只能够以40节的飞行速度在不超过三米的高度下投放鱼雷,如果速度快了或者高度高了都很有可能会让鱼雷入水的时候被直接砸坏。

  可是今天李彻也没打算让这些航空兵大显身手的去对付那两条战巡啊,你只要能够找到那两条船就行。

  “殿下,目前航空母舰上所搭载的飞机全部都是单座的轻型飞机,这些飞机当中航程最远体型最大的是我们军舰上的鱼雷机,我们的鱼雷击现在最大飞行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120~130公里,在这个速度下能够持续飞行5个小时..........”

  “5个小时.........也就是说这玩意的最大航程顶多600多公里?”李彻心想这个飞行距离和飞行速度虽然和二战时期的那些舰载机没法比,作战半径更是估计只有200多公里,但是如果能够拓展200多公里的搜索范围的话,也是极好的呀。

  “是,但事实上我们目前没有任何舰载机飞到超过距离母舰50公里以外的距离。”徐越明解释道:“如果飞得太远的话,飞行员可能会找不到母舰在哪里。

  目前的无线电对于我们的飞机来说还是太大太重了,而且尽量小型化的无线电通讯距离也很有限,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舰载机和航空母舰之间的超视距通讯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不被解决的话,那我们的舰载机事实上只能够在航母的目视范围内活动,当然如果殿下需要的话海军航空兵将会竭尽全力,您可以把我们当做是一个拥有30节速度的巡洋舰编队,同时我们的主桅杆高度比其他的编队高的多。”

  草!

  李彻怎么都没想到居然会在这样的问题上出现了岔子,而且这徐越明还是挺能苦中作乐的,什么叫“我们的主桅杆高度比其他的编队高得多?”,你这简直就是在自己挖苦自己手底下的舰载机部队,目前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就是一个“超高型桅杆”。

  这样一来,航母目前的侦察能力虽然也确实比其他的巡洋舰都要好,但本质上能够搜索的区域依然有限,把航母上搭载的飞机形容成“浮游桅杆”还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殿下,在海上搜索和跟踪两条能够跑到27节的高速船,本身确实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维多利亚帝国在开战之初的时候为了搜索地中海的斯佩舰队,可是差点把整个地中海都给翻过来了,那可还是相对封闭的地中海,而且到最后还让埃姆登号巡洋舰给跑掉了,我们如今是在太平洋上,就目前来说,本来就不可能拿出一个十全十美万无一失的方案。”

  徐越明的劝说让李彻缓缓的点了点头,眼下的现实困难实际上他也不是不清楚在大海上找几条船,哪怕放在冷战时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北约军演的时候一整支航母舰队在军演当中接连几天都找不到、发现不了也不是很稀奇,珊瑚海海战的时候交战双方的两位太太曾经一度到彼此只有90海里的距离上没有发现彼此,可见在大洋上进行搜索的难度有多高。

  (当然如果换个角度来想一想,如果双方真的遭遇了,那么我们大概就有幸见到人类历史上的首例航母对决以及首例航母之间的炮战,我相信如果是比炮战的话,我老婆列克星敦肯定是要比我的小老婆翔鹤更强的。)

  这压根就不是多几条高速舰,拉上一两条航空母舰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可是理解归理解,问题还是要解决啊,就算是要硬着头皮拿出一个方案,眼下也需要拿一个尽可能可行的方案出来不是?

  “殿下,我前几日来应天府的路上,略有一些见闻,我想或许我们可以从海军的战术之外来尝试着解决眼下的问题。”徐越明一番话说的李彻倒是有些好奇起来,以前听说过厨子不研究菜谱去研究兵法的,现在还有海军的军官不研究兵法去研究菜谱的吗?

  “有什么见闻?”

  “职在沿江乘船北上的时候,在码头上见到了有两条江南商会的商船,这两条商船正在码头上装载货物,殿下知道这两条商船的目的地是哪里吗?”

  “不会是瀛洲吧?”

  “正是瀛洲。”徐越明道:“战争这边刚刚结束,这些商人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开始去做瀛洲人的生意了。”

  “我们对瀛洲没有进行经济制裁?”

  “可能是忘了,也可能是还没有顾上,但就目前而言........并没有,而且我从有些商人那里得知,现在往瀛洲的生意是最好做的,因为各家商行都很害怕接下来会对瀛洲进行经济制裁,到时候就做不上生意了。”

第263章 打的一拳开(4)

  “新京都的那些大人物们就应该看看在下关靠岸的商船,现在的唐国是不会对我们动手的。”

  纪伊王国海军镇守舰队司令官黑木刚毅发出自信的笑声。

  只是这笑声落在他身边的其他几名镇守舰队的中高级军官的耳朵里,便让他们尤为不解。

  “司令官何故发笑?”

  镇守舰队第二巡洋舰队司令白根久光试探着问道,虽然自从现在的瀛洲镇守舰队成立以来,这位镇守舰队的首任司令长官,也是原来的瀛洲王国海军佐贺守备司令黑木刚毅便靠着是海军当中首先支持倒幕以及自身在海军当中的深厚资历,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如今海军镇守舰队的司令长官。

  但是只要是原本的瀛洲王国海军出身的军衔高一些的军官都知道,这位的脑子原本就不是很正常。

  很多人身上都有别人给他打上的标签,而黑木刚毅在海军当中被人打上最多的标签便是——怪才。

  在战争爆发前,大明和哥伦比亚展开造舰竞赛的时候,他就曾经因为一篇文章引起了瀛洲海军内部的震动,因为这篇文章是从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阵营的工业总产值、双方的造舰规模来进行论证的。

  最终论证的结果是只要哥伦比亚合众国加入协约,同盟国一方就不可能在战时打破协约国在海上对大明和莱塔尼亚两国之间的分隔与封锁,如果未来双方发生战争的话,明帝国将会遭遇数百年来最大的失败。

  在当时的整个东方,这位黑木刚毅是第1个敢公开发表这样文章的人——在大明皇家海军乃至当时的瀛洲海军当中未尝没有有这样认识的军官,但是没有人会公开发表这样的文章,没有人去捅破邕宁帝那只有小孩子才看不见的新衣。

  你说他蠢吧,在那个时候,尤其还是在瀛洲这样的小国能够有这样的全局意识确实殊为不易,要知道同时在绝大多数的维多利亚和莱塔尼亚海军的军官都没有这样的认知。

  但你要说他聪明吧,这种极度政治不正确的东西,他居然就那样大大咧咧的发出来了,然后果不其然的被从一线舰队里面扫去了佐世堡当“地缚神”去了,可以说毫无政治上的敏感度。

  想想哪怕是今天如果有哪个现役北约军官如果发表一篇文章表示如果灯塔要是和东大发生冲突,那灯塔的无敌舰队将会被东大现在今非昔比的海军配合火箭军和空军给干个粉碎,那他这篇文章刚发出来第2天就要被以“失去信心”为理由而解聘,更不用说是在眼下这个时代了。

  不过他的这篇文章事后倒是给维新派提供了许多信心支持,因此这也让黑幕刚毅在现如今的瀛洲军政界有着特殊的地位,而这位仁兄在整个战争时期都保持着对于哥伦比亚合众国的高度信心——哪怕是在战争初期哥伦比亚海军遭遇苏禄海海战的惨痛失败的时候也是如此。

  “我笑朝堂上的那些老家伙们,现在骨子里依然还存有着如同昔日对明国一般的,今日对唐国深入骨髓的恐惧,他们居然担心唐国会在海上拦截我们的船?唐国都能够在没有收复所有的失地以及属国的情况下在停战条约上签字,他们又怎么会在今天武力拦截我们的军舰?”

  黑木刚毅用手在主炮塔的炮座装甲上拍了拍,用自己的掌心感受着同冰冷的钢铁之间的触感,这种冰冷的触感,反倒让他的内心无比的火热,像这样的大型主力舰当年的德川幕府可曾从大明的手中获得过?

  他现在所处的,便是纪伊王国海军从哥伦比亚以1美元的单价所购买的4条主力舰当中的一条,原属于莱塔尼亚第二帝国公海舰队的国王级战列舰首舰国王号,这曾经是莱塔尼亚第二帝国公海舰队参加斯卡德拉克大海战的时候所拥有的最强大的主力舰(彼时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前两艘虽然完工,但是并未形成战斗力)。

  相较于另一个时空当中被称作“拥有超无畏实力的无畏”的国王,在这个时空当中在扛起了5座双联装330毫米舰炮以后,可以说国王级战列舰的实力已经并不逊色于哥伦比亚海军的多款装备14英寸舰炮的标准战列舰或者大明/大唐皇家海军手里的定远级战列舰。

  虽然火炮口径相较于哥伦比亚和维多利亚海军来说稍小一些,火炮身管的数量相对于定远级战列舰要少两门,但是因为拥有不逊色于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防护能力,卓越的生存性依然让国王级战列舰拥有此前一直处于世界第一梯队的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