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但是9.2英寸的舰炮可以比较轻松地把弹头重量堆到380磅(172公斤),双方无论是后效还是穿甲能力都绝非同一个档次。
对于低档八英寸级别的炮弹都有些困难的条约重巡来说,9.2英寸的舰炮和10英寸级别的舰炮区别并不是很大,后者可能确实有更好的单发破坏力,但是前者也不差,而且威力上却是足够洞穿可以预见的未来所有条约巡洋舰的装甲。
“可是总监,这样固然能够解决火力密度的问题,但是飞行甲板..........”
“飞行甲板也有办法,我们只需要牺牲一点后向射界............”说着英考特就开始手持一支铅笔在绘图纸上奋笔疾书起来,短短几分钟之内,一种全新布局的航空母舰就这样出现在了绘图纸上。
-------------------------------------
“如此,便是我们所拿出的暴怒级航空母舰的最新修改方案。”(文章结尾有配图)
英考特在次日拿着自己和助理们通宵赶工出来的完成度更高的设计草图在白厅进行了直接展示。
“正如各位所见,在新的设计上,我们同时满足了配备8门9.2英寸舰炮、设置了160米长的飞行甲板、以及设计了一个面积达到1750平方米的机库。”英考特兴致勃勃地向皇家海军展示他的工作成果,此时此刻的他虽然彻夜未眠,但是却格外的精神和亢奋,因为他觉得在这条船的身上他突破了自己,他感觉自己对于军舰设计的理解和艺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几位看着设计草图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将军们的脸上带着惊叹的同时也表情复杂。
该怎么形容这条航空母舰呢?
首先映入眼帘最吸引目光的肯定是这条航空母舰独特的飞行甲板以及机库的布置,不过在此之前,首先要提及的自然是导致这种独特飞行夹板以及机库布局的根源——两座4联装9.2英寸主炮。
从炮战的角度来看,使用9.2英寸舰炮确实算得上是一种神来之笔,相较于10英寸舰炮而言,对皇家海军来说很少有什么目标是9.2英寸舰炮没法解决,而10英寸舰炮恰好足够的。
四联装的炮塔设计大概是从高卢人那里获得的灵感,这确实有利于在有限的长度空间内布置更高的火力密度,不管怎么说,八炮的军舰肯定要比六炮的军舰在炮术的效率上更高。
而这两个4联装的9.2英寸炮塔自然被安放在了原本嘘嘘级大型轻巡洋舰的两座15英寸炮塔所处的坐圈上。
然而问题在于两座炮塔之间的空间撑死也就100米,怎么样在这么局促的空间里面布置机库、升降机以及符合条约所要求的必须达到全舰长度60%的飞行甲板?
暴怒级航空母舰的舰体长度就有240米了,50%的飞行甲板哪怕按照最低标准来也至少要120米,这个长度已经超过了两座炮塔之间的距离限制。
有人可能要说了,飞行甲板架在炮塔顶部又不会影响下面的炮塔。
但是炮口暴风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这个看似死结的问题被英考特从师级战列巡洋舰上所取得的灵感而突破。
众所周知,狮级战列巡洋舰的火炮布局在皇家海军当中也算是突破型的,这是皇家海军第1条把所有的主炮都布置在中轴线上的战列巡洋舰,只不过狮级战列巡洋舰的3号和4号炮塔并没有紧挨在一起,而是和金刚级战列舰以及虎级战列巡洋舰类似,两个炮塔之间有较大的空间,而和金刚或者虎不同的地方在于,狮级3号和4号炮塔之间还有体型不算小的后部上层建筑。
英考特因此把类似的六边菱形外形的上层建筑放在了后主炮塔的后方——也就是占用了原本的整个尾部甲板,这其实就是一个特殊的尾楼,向上直接支撑起一块飞行甲板。
说白了,两座主炮塔中间的舰体中部区域的机库上方有一段100米出头的飞行甲板,而在尾部的这个特殊的上层建筑也同样支撑起了一块不到40米的飞行甲板,两块飞行夹板之间并不是中断的,而是靠着一段大概20米的窄飞行甲板连接。
也就是说总长超过160米的飞行甲板被分成三部分,最窄的那部分就是正好处于2号炮塔顶部的那段飞行甲板,既然炮口暴风有可能会损坏飞行甲板,那就直接把可能会被炮口暴风损坏的那部分飞行甲板给砍掉。
正常的飞行夹板的宽度在二十六七米左右,尾部的飞行甲板略窄一些不过也有二十二三米,中间最窄的那一段连接前后主飞行甲板的连接甲板的宽度只有十三四米。
虽然宽度大幅降低但是十三四米的宽度依旧足够飞机在两块前后主夹板之间进行调度,更是足以支撑飞机进行起飞和降落,虽然说在起飞阶段,停放在后甲板上的飞机放飞效率肯定要比前面低一些,但这已经是各方面进行统筹优化之后的结果了。
“非常..........非常有想法的设计方案。”和因考特所估计的一样,皇家海军一线的这些将军们根本就没有去质问为什么原本指标上的10英寸炮被你擅自改成了9.2英寸炮,相反,他们都对这条航空母舰创造性的保留,足够长的飞行甲板这一点赞叹不已。
“实在是太好了,像这样的一条大型航空母舰,在未来足足可以携带20多架飞机,而且还拥有恐怖的8门9.2英寸舰炮,我想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巡洋舰都不可能战胜我们的航空母舰,就算是和哥伦比亚海军的列克星敦级和大唐海军的龙凰级..........好吧,这两个真的没办法。
不过对于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目标来说,暴怒级航空母舰的这个方案都已经几乎做到了极致。这绝对可以说是融合了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军舰设计部门这么多年以来的经验所迸发出的灵感。
甚至在哪怕一个小小的机库升降机的布局问题上,暴怒级航空母舰都歪打正着的拿出了“金手指”——这条航空母舰的升降机一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放在机库的尾部,而另一个升降机则放在舰岛的后方——没错,这是一个侧置升降级。
这种测试的升降机其实并不存在什么不可跨越的技术瓶颈,
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对于暴怒的这一版设计方案可以说是非常满意,并且立刻下单要求进行这样的改造——不仅仅是暴怒号一条,而是全部的三条大型轻巡洋舰。
事实上如果不考虑飞行甲板收窄的那部分所带来的一些对于放飞飞机效率上的影响,只从飞行甲板的长度来看,现在的暴怒级航空母舰和另一个世界当中不携带重型火炮的暴怒级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长度是差不了太多的。
至于另一个世界当中为什么240米长的暴怒只有那么一点的飞行甲板.........那这就是另一个世界当中皇家海军的惊世智慧了。
当皇家海军的设计人员在240米的船体上。为了设计出满足各方要求的航空母舰而殚心竭虑的时候,在哥伦比亚那边,全新的星座级航空母舰的设计进行的就很顺利了。
毕竟,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270多米长的舰体在这,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羡慕不来的。
第311章 巨兽争雄(4)列家姐妹
“多么美的一条船啊,如果她会做饭的话,我肯定要娶她当我的老婆!”
欧内斯特上校双手扶在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的舰桥舷窗上,由衷的做出发自内心的感叹。
他此刻所处的位置正对着前方的两座背负式炮塔和正前方的飞剪式舰艏,今天的海况条件并不是特别好,但是这并不影响这条此刻重量超过45,000吨的巨兽以33节的速度在海上劈波斩浪。
作为一条船来说,列克星敦集几乎拥有这个时代无可挑剔的速度和适航性,即便是像今天这样并不是非常风平浪静的条件下,也不影响这条巨舰达到其他所有这个时代的主力舰无法企及的高速以及几乎堪称无与伦比的适航性。
是的,这绝非是在夸张,列克星敦号作为一条船只的相关航行性能的各方面指标都几乎是这个时代目前最顶尖的,现在伴行在列克星敦号旁边的驱逐舰都几乎有些快要跟不上这条战列舰了,这些最高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35.2节的驱逐舰实际上的最高速度非常的水,因为那35节的高速是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取得的,但凡浪高稍微大一点,这些驱逐舰的速度就会肉眼可见的下降。
相比之下大型水面舰艇的速度就更“保值”,中途岛海战当中飞龙号航空母舰向约克城号编队所处的位置进行猪突猛进的时候,面对以最大速度行驶的飞龙号,周围护航的驱逐舰几乎难以追赶就是很好的典型例子。
但是列克星敦号航海性能的优越之处绝不仅仅在于跑得快,整条战列巡洋舰的电传动动力系统虽然有些臃肿之嫌,不过18万马力的输出功率也着实惊人,在搭配上270米的长度和船型所带来的优越的海军部系数,有这样的速度算得上是理所应当,可是天底下照样有许多跑得快的船他们的高速在实际的交战当中无法全部发挥出来。
比如在本世纪初的时候,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两条敏捷级战列舰,拥有在前无畏时代的战列舰当中令人惊讶的高航速,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9.5节以上,轻载状态下进行强压通风的话甚至可以冲击20节。
但是由于这条船的许多二级主炮都被布置在了相当低矮的炮位上,这就让这条船哪怕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全速航行所造成的上浪都会对火炮的射击造成一定影响,在恶劣的情况下全舰超过半数的二级主炮都无法开火,那么这条船的最高速度在实际的战斗当中就是发挥不出来的。
更典型的例子还有沙恩姐妹,单从速度上来说,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速度在二战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这两条姐妹花的干舷高度实在是太低了,即便是更换了大西洋艏以后,上浪问题也依旧严重。
在那场著名的“29节纳尔逊”的遭遇战当中,沙恩姐妹确实在一开始把声望号给错认成了纳尔逊,但是在后续追击的过程当中并不至于像很多段子里面那样认为是29节的纳尔逊追上来了,当他们发现身后的追兵有29节的速度之后,沙恩姐妹就很清楚后面那条船应该是声望而不是纳尔逊。
那为什么沙恩姐妹2打1的情况下不敢回头做掉声望呢?除了某国海军“见到皇家海军主力舰必逃”的优良传统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高速撤退的过程当中,沙恩姐妹的前面两个炮塔都已经被严重的上浪给倒灌了大量的海水,在恶劣的北大西洋海况当中两条沙恩姐妹加在一起也只能凑出尾部的两个炮塔一共6门11英寸主炮。
那面对6门15寸炮还打什么?
而列克星敦号就完全不一样了,列克星敦号前部干舷高度都在27英尺(8.23米)以上,哪怕是舰体,中部的平均高度也在7米以上。
作为对比,让我们还是拿出可爱的沙恩姐妹,沙恩姐妹光看纸面上的干舷高度好像也不低,但是那看起来不错的数据基本上是靠着大西洋艏的上翘给刷出来的,把水分挤干之后,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干线高度只有区区的4米5。
(所以说驱逐战列舰就应该是沙恩姐妹而不是维oaksbix@shwnw)
“你还是稍微清醒一些,军舰是不能当老婆的。”副舰长来到他的身边,忍不住对他这种乱认老婆的行为进行批判:“再说你不都已经结婚了吗?”
“我的老婆哪有列克星敦号漂亮?”欧内斯特上校看着舰艏又劈开了一道海浪,他有些兴奋的问道:“我们现在的速度是多少?”
“33.1节。”副舰长几乎是立刻就报出了速度:“我来就是想告诉你,我们现在是这颗星球上跑得最快的战列巡洋舰,我们现在的主机输出超过18万马力,哪怕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手中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和声望级战列巡洋舰也没有我们跑得快!”
“据说Lex当初差点采用了7个烟囱的方案。”欧内斯特上校道:“我在世界大战期间和一位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军官进行过交流,他告诉我在非洲的一些地方,某些原始部落判断军舰战斗力的强弱就是看有几个烟囱,他们当时歼灭柯尼斯堡号巡洋舰的时候,当地的土著就惊讶于只有一个烟囱的浅水重炮舰居然能够打得赢有4个烟囱的柯尼斯堡号轻巡洋舰。”
“那我们的列克星敦号如果当初采取了7个烟囱的方案然后开到非洲的话,肯定是土著人眼里世界上最强大的军舰了。”
副舰长的玩笑却让欧内斯特上校连连摆手:“谢天谢地我们最终选择的是现在这个只有两个烟囱的方案,我都不敢想象我们这条船如果插上7个烟囱的话会有多奇怪。”
“考虑到列夫人的比例,我想哪怕是有7个烟囱的话,也不会难看到哪里去的,这是一条从任何角度看起来都很漂亮的军舰。”
“列夫人?”欧内斯特上校敏锐地捕捉到了副舰长口中的这个词汇:“是哪个人刚才告诉我不能够把军舰当老婆的?”
“这可不是我把军舰当成老婆,是我们船上的水兵们,把我们这条船称呼为列夫人。”副舰长两手一摊:“我们有太多年轻的水兵,把他们的荷尔蒙发泄在了钢铁军舰的身上。”
欧内斯特上校闻言仰头大笑道:“我喜欢这个称呼,这个称呼表明了我们的水兵像是爱他们的老婆一样爱这条军舰,只有这样的军舰搭配上这样的水兵,才能够在未来的战争当中发挥出全部的战斗力。”
副舰长只是耸了耸肩:“如果我们这位列夫人的装甲能够更厚一点就好了,我们固然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战列巡洋舰,但恐怕也是未来全世界装甲防护最脆弱的战列巡洋舰了。”
欧内斯特上校的笑容也随之收敛了一些,对于自己担任舰长的这条爱船的性能数据他早已烂熟于胸。
论速度和适航性,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绝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而且没有之一,没有任何对手能够追得上这两条船,也没有任何巡洋舰能够逃脱这两条船的追杀。
论火力,8门50倍径的16英寸舰炮,从火力上来说相较于龙渊级战列舰的420mmL45舰炮在哥伦比亚海军的角度来看就算有差距也不会太大,如果不考虑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在未来服役的那两条装备18英寸主炮的战列舰的话,这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一流的火力了。
但是唯独装甲防护,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确实很难给人充分的信心。
整条船装甲最厚的部位是主炮塔正面,厚度有12英寸,不过这种程度的装甲放在世界大战时期,也只是无畏舰的常规水平而已。
其次也就只有指挥塔的11英寸装甲还能看得过去,无论是九英寸的炮座装甲,还是七英寸倾斜15.5度的侧弦装甲,如果放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话,大概也就只能抵御战争爆发之初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手里那些有问题的12英寸舰炮的炮弹吧?
现在各国的炮弹都已经经过了一轮更新,哪怕是维多利亚海军目前所装备的米德维尔穿甲弹,别说这些14英寸15英寸或者16英寸的舰炮了,恐怕就算是12英寸甚至是大洋对面280毫米的舰炮,都能够对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构成严重威胁。
“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经费要比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更贵,但是两条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在未来恐怕只能够用于对付巡洋舰,在和其他任何主力舰的交战当中都是比较危险的,我们的大炮当然可以打得穿绝大多数的对手,但是绝大多数对手主力舰的炮弹我们同样扛不住。”副舰长说到这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的哥哥就在当初的彭萨科拉号战列巡洋舰上。”
欧内斯特上校听到这也收敛起了自己脸上的笑容,哥伦比亚海军在战争初期所遭遇的那场耻辱性的失败,是所有哥伦比亚海军官兵心头永远绕不过去的阴霾。
在一场海战当中哥伦比亚海军整个快速分队被当时的大明皇家海军邓正卿将军率领的前卫舰队一战歼灭,仅剩的两条幸存的战列巡洋舰也在跟随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同邓正卿将军的二番战当中在局面大优的情况下贸然追击,并遭到大明皇家海军战列舰队的反杀。
在苏禄海和爪哇海海战当中,哥伦比亚海军的战略巡洋舰脆弱的防护暴露无疑,如果说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在无畏舰时代建造的那些有六英寸装甲的战列巡洋舰和超无畏时代建造的。有9英寸装甲的13.5寸超无畏战列巡洋舰是卡在同时代舰炮火力防护的下限上来建造的,那么哥伦比亚海军从无畏舰时代到超无畏舰时代都保持的六英寸装甲那就只能说是对防护上真没什么追求了。
因此,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最初的16版设计方案当中,参考了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在建造当中大量增加装甲加强防护最终打造出了一款重甲战巡的例子,准备打造一款拥有12英寸装甲,并且配备15英寸舰炮,在速度上只是刚刚达到27节的战列巡洋舰。
但是相较于让战列巡洋舰拥有更好的防护,在损失了手头上所有的快速主力舰之后,哥伦比亚海军更需要的是舰队的侦察前卫。
而且由于在快速主力舰的存量上被迫清零,因此,无论是和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比较,还是同大洋对面的老对手进行竞争,哥伦比亚海军唯一的选择就是建造更快的战列巡洋舰,但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动力水平,因此拉长的动力舱自然就会把防护拖累到一个难以接受的程度。
而最终造就的结果就是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确实是全世界最适合猎杀巡洋舰的炮舰,但是自己就像是一个练了七伤拳的人和其他的武林高手交手一样,在和主力舰的交战当中要面临过高的风险。
“我们和以前是不一样的,列克星敦只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可以,有强大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和改造后的两条马里兰级战列舰,我们从此以后将不会惧怕任何对手。”
“如果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都能够建造完成就好了。”
“不用沮丧,星座级航空母舰某种程度上也是列克星敦的妹妹,两条星座及航空母舰完工之后,将会和我们共同编成快速侦察舰队,到时候我们的兵力会大大增强。
到时候我们头顶上有飞机在前面进行侦查,我们可以从容的绕开敌人那些慢吞吞的老战巡,然后从容的猎杀他们的巡洋舰并且侦查他们的舰队主力,你应该更多的相信我们的军舰,列克星敦和她的姐妹们在未来将会成为合众国最精锐的海上游骑兵!”
第312章 输在了颜值上
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在大西洋上风驰电掣的进行测试的时候,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军械局的工作人员正在组织10英寸舰炮的测试工作。
火炮这种东西,生命力往往是相当惊人的,二战的时候鹰酱手中被许多军迷津津乐道的MK716英寸舰炮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脱胎于一战后的MK2,两款舰炮的年代几乎差了20年。
因此,现在的哥伦比亚海军试图在一款问世不到20年的10英寸舰炮的基础上,开发一款满足未来使用需求的10英寸舰炮自然也变得合情合理。
哥伦比亚海军上一次在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面舰艇上使用10英寸级别的舰炮,还要追溯到在前无畏舰时代末期哥伦比亚海军所建造的big10成员当中的四条田纳西级装甲巡洋舰。
没错,在田纳西级战列舰服役之前,哥伦比亚海军就已经拥有田纳西(孟菲斯)级装甲巡洋舰了。
田纳西级装甲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为14500吨,满载排水量15712吨,舰长153.75米,宽22.21米,吃水7.6米。动力系统由16台巴布科克&维尔科克斯锅炉和2台立式三膨胀蒸汽机提供,双轴推进,航速达到22节。
主要武装2座双联装Mark3型254毫米/40主炮,16座单联装Mark 8型152毫米/50舰炮,22座单联装76毫米/50速射炮,以及4具533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其装甲防护十分坚固,主炮塔和司令塔装甲厚达229毫米,水线主装甲带平均127毫米,甲板装甲厚度在38-102毫米之间。
放在前无畏时代,显然这是一条,无论是从火力上来说,还是从防护和吨位上来说都完全不逊色于同时在一等战列舰的强大装甲巡洋舰,事实上从哥伦比亚海军被称为big10的那10条万吨级的装甲巡洋舰的命名就能够看出,这10条万吨装甲巡洋舰当初可都是被哥伦比亚海军看作是对等战列舰的主力舰的,因为这些装甲巡洋舰通通都是用州名来命名的。
只不过在无畏舰时代到来之后,这些装甲巡洋舰被重新命名腾出了吨位,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在世界大战当中战沉。
尽管如此,哥伦比亚海军对于这些装甲巡洋舰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这些装甲巡洋舰的损失基本上都是在战争当中面对比自己先进一两代的对手,目前的田纳西级装甲巡洋舰已经被改称为孟菲斯级装甲巡洋舰,剩下的两艘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遵循条约规定而拆除。
不过趁着这两条装甲巡洋舰现在还没有被拆掉,海军军械局组织人员使用这两条装甲巡洋舰上面的火炮来测试刚刚试生产出来的新式10英寸炮弹。
被选中的目标是同样要面临拆除的“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这条更老的装甲巡洋舰吨位正好在万吨左右,虽然这条船所装备的初代硬化钢装甲的质量和现在新生产的装甲钢有相当的差距,但是这条老式的装甲巡洋舰用于模拟未来的条约巡洋舰确实已经足够。
当然可能有朋友要问了,哥伦比亚海军按照条约要求保留的靶件应该不是这条船吧?
当然不是了,不过条约允许保留的靶舰那也是要进行抗沉性改装之后留在未来使用的,拿现在马上要拆掉的船进行应急打靶,这种行为某种程度上算是钻了条约的空子,毕竟条约只规定了哪些船要拆掉并没有规定这些船要怎么拆,你拆穿之前先给来上几炮其他国家也不至于为了这种事情跑上门来当面指责你。
“测试的结果非常不错,在万吨级的吨位限制内条约重巡的装甲,无论怎么设置都不可能抵挡得住我们的10英寸舰炮,只需要对MK3型10英寸舰炮的炮管长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延长,性能就完全足够满足未来的需求了。”
看着如同热刀切黄油一般被打穿装甲的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哥伦比亚海军军械局的工作人员显然都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一方面像这样开发武器自然是要更省钱,另一方面是哪怕是老式的10英寸炮搭配新式穿甲弹的威力也超过了他们原本的预期。
省钱的同时还能够达到目的,这简直是双倍的快乐。
相较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航母工程,哥伦比亚这边在短时间内拿出了足足24个航空母舰的方案,这些航空母舰的方案可以称得上是千奇百怪。
比如说有一个方案是在军舰上安装8座单装10英寸炮塔——然后把这8座单装的10英寸炮塔全部放在航空母舰的右弦,飞行甲板放在航空母舰的左舷,这样一来的话,除了拥有8门10英寸的主炮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拥有超过270米的飞行甲板。
只不过这个方案是最早被踢出去的,因为把8个炮塔连带着舰桥以及烟囱全部都放在右弦,被认为完全没有办法平衡军舰的重量,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注水和压舱物的方式来进行调整,但是在实战当中一旦右舷这一边被鱼雷命中的话,那么整条船肯定会更容易的失去稳定进而导致侧翻。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也有进行了一定优化的方案,那就是把“没用”的舰桥给砍掉,把航海舰桥放在整个船体的最前方、放在飞行甲板最前端的下面,然后把烟囱从左侧拉出来,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平衡重量。
但是这种方案也是治标不治本,铁皮圈出来的烟囱才多重?能和8个炮塔比吗?而且虽然说正常情况下现在各国对于航空母舰的舰桥能够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清醒的认知,但是在这个李彻刻意引导的“重炮航母”的时代,各国却恰恰非常重视航空母舰舰岛的作用,事实上,各国航空母舰绝大多数的方案里面都有一个不算小的舰岛。
原因非常简单——大口径的重炮需要把测距仪给架起来呀!你想要攻击远距离的水面目标,你总不能把测距仪放在甲板上吧?所以各国的航母大多都有一个强壮的三角桅杆,然后在上面架设上主力舰级别的大型光学测距仪,并且在舰岛当中布置主力舰级别的射击指挥仪和火控中心。
这倒也算是某种程度上歪打正着的让有些国家躲过了平甲板航母这条略有些极端的歪路。
除了这些,看起来就不像是能够得到通过的方案,星座级航空母舰还有许多其他看起来都还可以的方案,这些方案又基本上可以分成6炮、8炮和9炮。
几个六炮方案自然是按照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原本1号炮塔和4号炮塔的位置,直接放置两座三联装10英寸主炮,然后直接在两个炮塔之间搭设机库和飞行甲板,思路上来说,和皇家海军的暴怒级航空母舰是一样的。
双方的区别在于,暴怒级航空母舰必须要通过牺牲后主炮尾部射界的方式才能够拥有足够长的飞行甲板,而270米长的列克星吨级战列巡洋舰加上舰体中部巨大无比的动力舱,让星座级航空母舰并不需要像维多利亚皇家海军那样剑走偏锋的“向后再借50米”,这种设计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不过显而易见的是火力上就要弱一点。
而这恰恰是哥伦比亚海军有些不太能够接受的,毕竟大洋对面的航母可是要“装备威力巨大之280毫米舰炮”,自己这边不光口径小,然后连管子数量也要少吗?
相对应的八炮方案分成两种,第1种自然是六炮方案的变体,一前一后的布置两个4联装的炮塔,这个方案进入了待选阶段,而另一个方案..........几乎和另一个世界当中的列克星敦及航空母舰的布局如出一辙,依然是舰岛布置在右侧,4个双联装10英寸炮塔以前后背负式的方式布置在舰岛前后。
这个方案同样可以拥有270米长的飞行甲板,但带来的问题是10英寸的炮塔体型远不是历史上的八英寸炮塔能够相比的,下方的炮座和输弹结构严重地影响了机库的布置,而且重心问题和一开始被pass掉的方案几乎一样。
另外就是火炮被布置的和飞行甲板处于同一高度,那么开火的时候,炮口暴风自然也会肆虐整个甲板,还是那句话,同样的炮口暴风10寸炮和8寸炮是不一样的,八寸炮属于忍一忍可以接受的程度,而十寸炮属于“这样真的会坏掉的”的程度。
而除此之外其他剩下来的方案基本上只存在于一些比较细微的区别,比如副炮或者是舰岛的布置,在主炮群的布置上只剩下了两种——全前置和前后置。
这两大类的布局方案都是采用了九炮布局,理论上如果同样采用两个四联装的炮塔布局可以更节约长度,但是还是那句话,星座级航空母舰270米的长度有足够的空间供哥伦比亚海军的设计师挥霍,因此哥伦比亚的设计师们大多都不喜欢选择技术风险更大的四联装炮塔。
毕竟世界大战当中,哥伦比亚海军的三连装炮塔的散步就很大,炮打的就很歪了,你再整一个四联装的出来........
这不相当于人家本来就瘸,你还忽悠人家。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