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138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看不到图的刷新一下,其实星座的航空能力还是说得过去的。

  

第315章 航母也要打穿防住

  可以预见的是,当两条“龙凰”航空母舰完成建造的时候,肯定会让其他海军列强高层的脸上都浮现出黑人问号来。

  李彻并不确定到时候其他国家的海军能不能反应的过来,反正届时大唐海军将会再次放出风声——大唐将会在全新建造的航空母舰上采取全后置的方式布0置280毫米舰炮。

  虽然现在并不清楚到时候这种程度的欺骗手段能不能起效,但是就算哥伦比亚维多利亚海军反应了过来也无妨,等待他们的套路又岂会只有这一种?

  截止到“龙凰”和“龙骧”的基本设‘’计方案冻结,这两条航空母舰如果抛开某种程度上“cos”另一个世界的列克星敦的外观而言,本质的内核上同另一个世界的太太和小姨子是截然不同的。

  航空母舰相较于战列舰或者巡洋舰这些舰艇来说,大概是少有的从外观上就能够看出很多端倪的军舰,毕竟对于航空母舰来说极为重要的飞行甲板这东西是没有办法隐藏的。

  这个时代的航母飞行甲板还比较简单,并不像后来的那些飞行甲板板构造复杂的超级航母,军事爱好者或者专业人员能够从甲板的外形、舰岛的布局等等这些细节的方方面面来对整个航母的航空调度能力进行各种各样的推测。

  像是福特级航空母舰那样把舰桥挪到最后面,又或者是像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那样采用独特的双舰岛,这些外形上的特征能够直观的反馈到航空母舰的航空调度能力上和设计思路。

  不过眼下下,航母的甲板都还比较“原始”。

  可是即便是这些比较原始的飞行甲板,人们也能够分得清一条有两百四五十米以上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和一条飞行甲板长度不到百米的航空母舰,哪一个的航空作业能力更强。

  可是航母的有趣之处便在于,很多东西你能够从外观上面分辨出来,但是还有很多东西你是没有办法从外观上看出来的,甚至简单的从外观上来进行判断的话,反而会让你陷入误区。

  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他能够想象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只有2200多平方米的机库吗?

  这个面积甚至要比标准排水量不到2万吨的约克城级航空母舰还要更小,约克城还有2863平方米的机库呢,很多航空母舰的机库面积往往会刚刚了解这方面知识的人有种刷新三观的感觉。

  比如额定载机量指标定的很少的齐柏林号航母机库面积却有足足4228平方米,这比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3948平方米更大。

  排水量6万多吨的信浓号航空母舰的机库面积有4265平方米,但是吨位更小的大凤却有4957平方米,赤城如果把第3层机库算上的话那足足有5315平方米。

  你以为这就是二战航空母舰的机库面积之最吗?那么作为二战最优秀的防护航母,翔鹤级表示我5660平方米的机库面积才是二战之巅。

  “就是我们的机库面积是不是有点小?”李彻听到徐越明在看完图纸之后下意识的提问,他不由得有些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你觉得这还小?”

  “龙凰”级航空母舰的机库面积虽然比不上翔鹤和赤城这些日航,但那是因为“龙凰”级航空母舰并没有采用双层机库,在260米的舰体上布置了一个长160米、宽26米的超过4000平方米的机库,因为升降机分别被布置在机库的头尾,所以机库的面积是不包括升降机挖孔的,实打实的4120平方米!

  这已经和信浓差不多了!甚至比埃塞克斯的机库都要更大,这么大的机库你还嫌小?

  “那你觉得这机库多大才算大呀?”

  李彻不由得有些好奇的问道,被徐越明这随口一问,他也勾起了对于当下这个时代的人面对刚刚问世的航母有什么看法的好奇心。

  “如果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加一层就比较好了。”徐越明试探性的直言:“我并不是非常确定这样是否可行,但是我觉得如果去掉飞行甲板上面的装甲的话,适当减少机库的高度并增加一层机库,理论上应该不会对我们的重心造成太大的影响?”

  呦呵,还是个双层机库党!李彻用更加欣赏的眼光看着徐越明,自己最早发掘这家伙的原因只是因为这家伙相对特立独行的作风,以及相对于其他同期军官而言他算得上是在这个时代当中少有的对于航空兵比较关注的,在没有他这个穿越者干涉的情况下就能开创性的运用航空兵来进行岸炮的校射。

  因此对于徐越明自己的那些有别于他李彻这个穿越者的想法,嗯,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男人!你引起了我的兴趣!

  “继续说下去。”

  “虽然我们现在表面上实现了同哥伦比亚和维多利亚海军的对等,但是实质上哥伦比亚海军的战斗力应当囊括瀛洲海军,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战斗力也应当包括巴拉特海军,如果让他们分别算上自己的附属力量,我们实际上依然处于兵力上的劣势。

  如果只是和其中某一个国家为敌的话,我们的兵力姑且应对我们自身的国防安全还算充足,如果我们的海军力量用于在未来夺还瀛州,或者如果我们要在更远的距离上维护我们的海上贸易航线的安全,那我们手上的兵力就比较紧张了,如果我们再次要同时面临和哥伦比亚以及维多利亚两国为敌的状况,那么我们手头上的兵力就只能说是捉襟见肘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我认为我们应当在除了作为海军根基的主力舰队的建设之外,再迈出一条腿来走路,殿下也是很看好海军航空兵在未来的潜力的,甚至在海军条约的谈判当中还故意在航空母舰的限制条件上给其他国家挖了个坑,但是哥伦比亚和维多利亚毕竟拥有与我们相同的航母吨位,即便我们的航母在航空设施上相比其他国家正在建设的航母有优势,我也依旧怀疑我们的这种优势是否能够抵消两倍的兵力劣势。

  更不用说,我们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战略欺骗能够实行多久,当其他国家发现我们并没有在自己的航空母舰上配备足够大口径的重炮的时候,他们在未来建造的航空母舰还会继续保持现在这种设计风格吗?如果他们在未来幡然醒悟的话,那么我们在早期建立起来的航空兵的优势恐怕会被反超吧?”

  不,正常情况下来说只要维多利亚皇家空军正常发挥的话,那么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事实上是不用太过担心维多利亚皇家海军航空兵的威胁的。

  李彻在心里虽然默默的进行了吐槽,但是他对于徐越明有这样充分的忧患意识还是很赞赏的,毕竟他可不希望自己身边都是一群没有任何主动性的人机。

  “所以你的意思是...........”

  “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在我们的航空母舰上携带更多的飞机,既然我们的航空母舰基本上并不以进行炮战作为主要的战斗方式,那么我们航空母舰的打击能力基本上就建立在作战飞机上了,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只能尽量追求在我们有限的航母上搭载尽可能多的飞机。”

  李彻很是感叹的拍了拍徐越明的肩膀,说实话从当前这个时代当中的人的角度而言,徐越明有这样的认知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超越了这个时代99.9%的人对于海军航空兵的认知。

  航空母舰的威力建立在舰载机之上,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把相当一部分将航母看作是一种单纯的前卫舰、主要执行侦察任务的家伙远远的抛在身后了,虽然他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带有这个时代的人所无法避免的局限性,但是这已经难能可贵了。

  “如果我们的航空母舰再加一层机库的话,那么我们这条航母的机库面积恐怕就要奔着七八千平方米去了,就算上面那层机库为了控制重量略小一点的话,我想走面积肯定至少也在6000多平方米,依照我们现在的舰载机的体型..........”

  “单发飞机能够携带150架以上。”徐越明显然对于现在海军航空兵的飞机有充分的认知。

  “是啊,但是你不觉得150架飞机实在是有些太拥挤了吗?哪怕以我们航空母舰的甲板长度和宽度,你又能同时运作多少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呢?”

  “我是这样认为的,殿下。”徐越明道:“首先飞机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在我们的海军在远洋长途作战的过程当中,哪怕在日常的飞行和巡逻以及侦察任务当中,飞机的损耗都是无法避免的,机库里面的飞机就像战列舰弹药库里面的炮弹,总要储备充足才行。”

  啊,这是何等天才又符合这个时代的朴素想法。

  “可是就算这样的话,150架飞机也实在是太多了。”

  “实际上不会有这么多,因为单发飞机目前携带的载荷实在是非常有限,如果想要有效的能够挂载更大的鱼雷和炸弹,对大型水面舰艇造成杀伤,我们的航空母舰需要搭载双发飞机,这样的话我们的载机量就会大幅下降,以那些双发飞机的体型而言,我们所搭载的飞机数量直接腰斩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殿下您之前不也说过吗?飞机这东西总是会伴随着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而体型越来越大的,一条航空母舰在海军里怎么也要服役20多年吧?以战争当中飞机发展的速度来看,十几年后哪怕是单发飞机的体型,也会比现在我们的单发飞机要大不少。”

  波特,你居然用我的魔法来对付我?

  哼!虽然你已经很天才了,但是时代的局限性正在于此啊!

  李彻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你的思维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实现相同的需求,首先就是你说的备用飞机的问题,这个其实可以用挂票的方式来解决,我们可以把飞机的散件以及一些备用飞机吊在飞机机库的顶部,我们的航空母舰的机库高度还可以,是完全可以在机库下面停放飞机的同时,在顶部再吊装一些飞机散件和备用飞机的。”

  虽大唐的“龙凰”在改造的结构上同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有本质的不同,虽然两者在烟囱的外观上感觉都是一个集中的巨大的单烟囱,但是大唐这边机库甲板和原本战列巡洋舰的主甲板之间还有一层甲板高度,烟道从锅炉仓。上来之后在这一层甲板当中拐弯并且最终汇聚在主烟囱的下方。

  这样最终布置在这一层甲板之上的机库就可以避免烟道的影响,最大化的减少烟道对面积的影响,并且可以避免战列巡洋舰船体前后迅速收窄的部分导致机库没有办法尽量向舰艏舰尾延伸,收获更大机库面积的同时,相对应的机库的高度就没有列克星敦那么高了。

  但是历史上的列克星顿的机库高度有点过高了,比战后的超级航母的机库高度都高,这种过高的高度实在是有些浪费,所以“龙凰”的机库高度也并不影响在内部通过挂票的方式增加备用机。

  “而且如果要增加载机量的话,我们还可以在甲板上直接系留一部分飞机,总之我们有很多方法能够在不增加机库层数的情况下增大载机量,但是如果你要是加高一层甲板的话,出于重心的考虑我们恐怕就必须要去掉飞行甲板的装甲了,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秘密武器啊。”

  李彻用指关节敲了敲图纸上面被红色斜线标注出来的阴影部分:“既然我们的海军航空兵在未来可能要面对更多的敌人,那么我们难道不是应该更重视我们航空母舰本身的生存力以及航空设施的维系能力吗?如果我们的飞行甲板能够随便被几枚100公斤或者是一枚250公斤的炸弹命中之后便丧失了飞机起降的能力,那机库里面有再多备用的飞机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316章 射向蓝星旗的利剑(1)

  徐越明并没有像某些免费小说网站里面的某些均是爽文那样,在李彻强调了装甲航母的抗损性能之后便马上犹如下围棋的棋痴发现了“神之一手”一般激动不已,李彻看得出徐越明并不是非常的理解和认同,但是大概是由于顾及自己的身份以及可能他也觉得这确实有几分道理,所以他此刻的脑袋里面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正在进行对冲。

  虽然李彻觉得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身份的话,或许关于装甲航母的观点徐越明至少在眼下不太能够听得进去就是了。

  “有什么问题吗?”

  李彻很不介意在今天好好的“指点”一下徐越明,真要让我这个皇太孙去指挥舰队作战那我。怕不是日后能混出一个海上小赵括的恶名来,但是你要让我纸上谈兵的话,那在这方面我的本事也不是浪得虚名..........

  “对于航空母舰...........准确的说,对于所有的大型水面舰艇来说,难道不是鱼雷的威胁更大吗?”徐越明倒也确实耿直,让他问他就问。

  “单纯就被命中之后的威胁来说,确实是鱼雷的威胁要更大一点。”李彻坦言道:“毕竟鱼雷的爆炸发生在水下,哪怕是相同的爆炸物,由于水体相比于空气来说更难以压缩,所以对于船体的威胁自然也就更大,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打不中就没有意义。”

  “殿下觉得鱼雷机相比于轰炸机而言更难取得命中?”徐越明思考了一番现在那些鱼雷机投放鱼雷的条件,虽然说受限于脆弱的航空鱼雷,现在的鱼雷击基本上只能在大几十节的速度下在距离海平面几米高的距离把鱼雷投下,无论是速度快了还是高度高了,都有可能导致鱼雷在入水的过程当中被直接摔坏。

  要么沉底,要么干脆无法发动,又或者是鱼雷的引信出现问题。

  “当然了,鱼雷确实是一锤定音的手段,但是鱼雷使用起来的条件也更苛刻,相比较之下先用炸弹进行攻击,对军舰造成损伤乃至减速之后,再用鱼雷来进行补刀是根据效率的做法。”李彻道。

  “但是.........虽然鱼雷有种种的问题,但是炸弹也没有比鱼雷的命中率好到哪里去吧?”

  徐越明也是观摩过陆航的飞机执行对地面目标的轰炸训练,而训练的结果只能说相当的一言难尽,基本上是靠飞行老手再加上多架飞机密集编队投弹的方式,让炸弹覆盖预先设置好的目标区域,而且即便如此,更多的依靠的还是炸弹破片和冲击波的杀伤。

  飞机进行水平轰炸时候的精度就是这个样子,哪怕是最具经验的飞行员,也不能保证能够把炸弹精确地投到某一个区域当中,虽然说海面上的军舰体型比较大,比陆地上的点目标理论上更容易命中,可是海上的军舰也是在移动的呀!

  “陆航此前不是有飞行员发现了一种可以提高投弹精度的小技巧吗?我想海航的飞行员应该也已经了解到了这种小技巧吧?”

  “殿下是说浅俯冲轰炸?”徐越明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而且下个月的时候,海航就准备要进行一场公开演示,海军拿出了一条按照条约要求需要废弃的无畏舰,到时候我们的飞行员将会挂载炸弹队这条无畏舰进行轰炸测试,来检验一下飞机对于军舰的攻击能力,他们现在正在加紧训练,这确实能够提高一定的轰炸精度.........但是.........”

  “但是依然还觉得差点意思,没有想象当中、或者说没有理想当中所需要的那么高的精度。”

  “是的,殿下。”徐越明道:“考虑到炸弹被命中之后、尤其是面对重甲目标的杀伤效果图鱼雷之间的巨大差距,哪怕是使用这种浅俯冲的技术所取得的命中率也不足以抵消二者威力上的差距。”

  “这其实只是我们现在的飞机性能太差而已,浅俯冲的投弹精度要比水平轰炸时更高,而我们现在的飞机结构强度又不足以支持我们的飞机进行更大角度的俯冲轰炸,但是在未来,我们的飞机迟早都能够用更大的角度,进行更精确的俯冲轰炸。

  到了那个时候这些炸弹就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哪怕不能够直接击沉战列舰,大量炸弹的命中也可以破坏军舰表面的设施,尤其是摧毁这些战列舰的防空系统和火控系统,如果命中烟囱的话,也会对动力系统造成巨大影响,Jing失弹的威力更像是命中了一条小型鱼雷,等到铁王八在海面上被炸断了四肢之后,鱼雷机就可以比较从容且高效地把这些铁王八彻底送入海里。”

  李彻绘声绘色的向徐越明描绘未来他所构想当中理想的舰载机攻击方式,这种成体系的设想要比徐越明。此前在海军航空俱乐部当中所听到的其他一些年轻军官对于未来的那些狂想听起来更富实践性。

  “所以殿下的意思是,未来的飞机由于自身的性能不断提升,他们也能够以更大的角度来进行俯冲..........命中率会比现在大大提高的情况下,俯冲轰炸对于军舰来说是最大的威胁?”

  “准确来说对航母而言,俯冲轰炸是最大的威胁。”李彻道:“如果我们的航空母舰在未来的战争当中,在同敌人舰队进行交战的时候,你认为我们的舰载航空兵应该首先打击什么目标?”

  徐越明沉思了片刻之后便肯定的答复道:“那肯定是航空母舰了,只要摧毁对手的航空母舰,我们的航空母舰就可以始终保持在敌人舰炮火力射程之外进行安全的攻击。”

  “没错,所以航空母舰首先需要考虑打击的就是敌人的航空母舰,但是航空母舰相对于传统的主力舰而言,都有普遍更高的速度、更好的舵效,更容易躲避鱼雷,更不用说对于贴着水平面进行攻击的鱼雷机来说,防空火力的杀伤效率也更高,在这种情况下俯冲轰炸从高空俯冲下来的突防成功率更高的同时,命中率也会更高。”

  李彻一边说着一边回忆着另一个世界当中的中途岛海战一边对徐越明循循善诱:“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航母自己的护航飞机以及航母依靠自身的机动来进行规避之外,对于高空俯冲下来的大批俯冲轰炸机,能够依靠防空火力来进行拦截吗?”

  徐越明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下,便摇了摇头,飞机从高空开始俯冲到完成投弹也就几十秒的时间,对于防空火力来说这个时间窗口实在是有点短。

  尤其是按照殿下的设想,未来飞机的俯冲角度还会进一步的增大,角度越大,拦截的难度也就越高,如果再考虑到俯冲下来的还不止一架飞机,那么除非在敌方的俯冲轰炸机进入攻击航线之前将其击落,否则当他们开始俯冲的时候,航空母舰除了靠着自身的机动进行躲避之外,确实不能够指望防空火力能够有多大的作用。

  “那你现在觉得是双层机库重要,还是装甲更重要。”

  “按照殿下您的设想,飞行甲板铺设的装甲确实很重要,但是我依然保留我自己的意见,双层机库我认为也同样重要,具体到底什么才是对的,我想这可能需要在未来用时间来作出回答。”

  李彻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从来不指望能够靠三言两语就改变一个一名一线军官的战术思想,如果一个指挥官能够这样轻易的被人用言语来扭转自己原本的战术思想,那么这种耳根子那么软的家伙很显然并不具备成为一名优秀舰队指挥官的潜力。

  真正的果实必须要真实的土壤当中才能生长出来,只有当未来大唐皇家海军在这两条乃至更多的航母服役之后在航母发展的过程当中尝试了不同的技术路线之后,他们才能够总结出什么才是正确的,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

  他并不准备把自己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在互联网上所获得的很多经验强硬的灌输给大唐皇家海军,因为他始终都明白自己说到底终究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很多对于a国来说有用的经验对于b国来说就是毒药。

  就比如说甲板系留和开放机库,为什么皇家海军的航母对这两个都不怎么感冒,只有在战争末期来到太平洋上之后,才开始用甲板系留增加载机量呢?

  你让白头鹰的航母到北大西洋跑两趟试试,他去他也麻。

  对于皇家海军的水手来说,北大西洋是和华夏的母亲河黄河简直如出一辙。

  “好了,等到这两条航空母舰建造完成之后,你会亲自担任其中一条航空母舰的舰长一段时间,到时候你有的是时间和手段去实践,这边先说说下个月你们要进行的那场表演吧。”

  “那不是表演,殿下,我们把这当成是一场测试。”

  “测试有时候也是表演的一环,而且这关系到未来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虽然我知道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有一些备选方案。”

  李彻试图给徐越明传输一些不那么光彩的小手段,日常训练的过程当中当然不能这样糊弄,但是这种关系到未来海军发展方向上的演示,确实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

  “殿下,如果我们提前在船上埋炸点的话,这恐怕是会被人看出来的,炸弹有没有落上去终究还是逃不过人的眼睛。”

  “我又没有让你在船上埋炸点。”李彻用手点了点他的胸膛:“你们可以事先把所有的水密门都打开呀。”

  “啊?”

  “甚至你们可以考虑把船换成一条准无畏,那些船的水下防护更差,Jing失弹估计也能发挥出不亚于直接命中的杀伤力,话说这条靶船是由哪个来负责的?”

  “是用南洋舰队那边准备的,目前应该已经快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拖到预定位置。”徐越明道。

  “南洋舰队?”李彻听到这4个字之后眉头微微皱了皱,大唐皇家海军现在的舰队编制在原本大明皇家海军的舰队编制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大明皇家海军时期海军基本上只分成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而现在的大唐皇家海军同时由北洋舰队东洋舰队和南洋舰队,其中原本属于延平海军的船只和相关人员大多都被编入了南洋舰队当中。

  虽然说曾经的延平海军现在已经不再作为一支独立的作战力量存在,但是因为现在编制当中的过半海军人员都是原来的“婆罗洲系”,这直接导致了现在的南洋舰队在很多人事问题上和其他两洋舰队之间有点陌生。

  “他们负责这一块的军官好说话吗?我们能找个机会登上那条靶船看看吗?”

  徐越明面对李彻的步步追问实在是有点汗流浃背,这位皇太孙为了能够推动海军航空兵的发展是完全不在意“考试作弊”啊。

  “殿下,我和南洋的那些军官是不太熟的,不过凌笑和他们打过不少交道,反正根据他的说法.........那些家伙都是疯子,整个南洋舰队从上到下的风气现在都不太正常.........我这不是在背后说他们的坏话,如果你要和他们接触的话,您可能也会认同这个观点的。”

  “风气不太正常?”李彻有些不太理解的问:“到底是哪里不正常?”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南洋舰队基本上官兵们都在按照月月水火木金金的方式来进行训练,他们的训练强度实在是有些过强了,我们这边同僚的其实都很担心他们这样把水兵给操练坏了。

  怎么说呢?站在他们那些人的角度上,我其实也理解他们,毕竟我们都知道哥伦比亚人在岛上都干了些什么事,整个延平上下都期盼着复仇,不过.........您有没有看过他们那边的设计局提交给我们的一份图纸?”

  PS:展示一下龙凰级航空母舰,大唐太太!

  

第317章 射向蓝星旗的利剑(2)

  “虽然我对海军很有兴趣,但是我怎么可能把海军设计局里面什么图纸都看一遍呢?就是看草图,我也看不过来呀,一个图纸也能够看出风气来?”

  李彻不以为意的问道,在他看来,就算技术上可能有点分歧,也不至于上升到作风问题吧

  毕竟,婆罗洲系的海军官兵虽然此前同前明海军并不同属,但是他们的作风和训练水平都还是不错的,尽管在过去一直以来的规模都不算很大,也并没有购入多少大型水面舰艇,但是无论是在大战爆发之前,还是在大战爆发当中,他们的海军官兵的素质都是相当合格的。

  更何况抛开作战素质不谈,往日里婆罗洲系海军也没什么负面新闻,军队既没有私下经商影响训练,也没有后勤中饱私囊各种专员横行。

  这样一支军队,在战争刚刚结束到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风能够出什么问题呢?

  “殿下觉得条约有空子可以钻吗?”徐越明似乎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钻条约的空子?”李彻抿了抿嘴角,这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首先从大局上来说,不管是在这个世界,还是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各国既然愿意坐下来一起签这个条约,那么事实上,各国海军高层就是条约最大的维护者,除非条约对于各国来说,平衡已经无法维持、矛盾已经无法掩盖,否则各国自然是不会大规模的突破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