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15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你们说,这活曹操真的能够打赢维多利亚和哥伦比亚吗?他这要是能打赢了的话,恐怕真的就成东方拿破仑了,到时候咱们殿下...........”

  “真要能打赢再说吧,我看是挺悬的,如果要是这么容易打的话,大明朝怎么会被打没了呢。”

  “大明朝又不是被维多利亚和哥伦比亚给打没的,要是先帝自己不瞎折腾的话...........”说到这那人似乎自己也不好评说下去,于是他换了个话题:“再说了,活曹操别的不讲,打仗的本事那可是一等一的,手底下青年军、卫所军那都是精锐,先帝以前手底下的禁卫军都比不了的精锐,联邦人又没有什么名将,不至于打不赢吧?”

  “嘿,联邦人固然没有名将,但是那联邦人的潘兴也不是什么庸才啊,而且谁不知道青年军和卫所军早就是异类中的异类了,之前在应天府你也不是没看到,你见过睡大街的军队吗?”

  “那不过是作秀而已!惺惺作态给应天府市民看的。”

  “我也知道那是作秀,但是你摸着自己胸口说,老刘,你之前在的部队,就算是作秀,能做到这种地步吗?上面让下面的官兵一起睡大街,所有人都睡大街?”

  这话说的旁边几人都哑巴了,确实如那个大胡子的发言所说,就算是政治作秀,晋王手底下的军队无论是纪律性还是素质都不是其他的明军可以相比的。

  “那既然如此,你还说晋王获胜的可能不大?”那人似乎是觉得自己抓住了对方言语当中的漏洞,甚至下意识当中他都没有注意到自己对李宗棣的称呼已经从活曹操变成了晋王。

  “是啊,按照这样的说法,为将者能力卓越,麾下的士兵又是军纪极为严明、令行禁止为之叹服的强军,为什么想赢还不容易呢?就单单因为海军吗?”

  “不只是因为海军。”那人悠悠的叹了口气:“若是我大明所有的军队都能有晋王麾下军队四成颜色,就算海军打输了,联邦人的部队上岸了之后,咱们也能够给他们撵下去的,但问题在于咱们都知道这大明朝大多数的军队究竟是一副怎样的德性,晋王的军队既然是异数,在数量上就没有办法了,青年军和卫所军加在一起才多少人啊。”

  这番话让其他几人听完之后也不住的边点头边叹息,他们对于李宗棣的感情也是比较复杂的,他们作为铁杆的保皇派,对李宗棣这种“大逆不道”的臣子那自然是要划清立场的,但是他们也知道眼下只有李宗棣有希望能够挽救这个国家。

  因此在听明白了李宗棣手头上最大的短板之后,他们自然也忍不住为之叹息。

  兵力。

  这是一个李宗棣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坎。

  前明特殊的边疆卫所制以及在这基础上的卫所军,在几十年的发展下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成为了大明朝最先进、最有组织、最进步的那部分。

  这一点其实是很正常的,在很多国家里,相对于腐朽堕落的资产阶级来说,军队都是更先进更进步的成分,哪怕是21世纪的灯塔,相较于联邦国内狗屎一般的政坛来说,联邦的军队就算有几万块钱的咖啡机和天价的螺丝来捞钱,也依然是整个联邦社会当中最先进最进步的那一部分,这一点甚至是被官方认证的。

  合众国军是联邦和东大之间关系的压舱石。

  但是卫所军一方面由于长期假想作战的地区,要么在帝国的西域,要么在帝国的北疆,在这些地方作战受限于有限的后勤补给能力,无论是大明这边还是乌萨斯帝国或者不列颠,都不可能在西域中亚这样的地方投入太多的部队。

  因此卫所军也就走上了精兵主义的道路,但是这也限制了卫所军的规模。

  尽管在战争爆发以后卫所军的规模进行了一定的扩充增长,并且还在卫所军的基础上,在吸纳了许多从军的有志青年的情况下,建立了更加精锐、更有文化也更有战斗力的青年军,但是说到底,青年军加卫所军搁一块,也就是一个加强的集团军规模,这种规模的军队却是足够在任何一场关键的战争当中左右局势,但是如果放眼整场战争来看的话,规模还是差的太多了。

  大明朝盛下的规模庞大的陆军..........说句不客气的话,哪怕是甲种部队也就是装备水平稍好一些的光头调整师的素质,这些部队你让他们依托阵地进行防御的话,水平还算合格,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给你一些惊喜。

  但是如果你指望用这些部队来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指望用这些素质的部队来进行复杂的战役机动,那只能说还是你想的太多了。

  而联邦部队在战争初期的稚嫩色彩逐渐被磨平之后,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欧战战场磨练的联邦部队,作战素质可要比大明的其他常规野战部队高不少。

  晋王和他麾下的部队就是再怎么能打,现在这也相当于是一个王者带着一群青铜打排位,在这种情况下究竟能不能打得好,能不能打得赢,除了看自己这边的发挥之外,恐怕也要看敌人的表现到底怎么样了。

  “哎,我在这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这活曹操要是早十年掌权的话,咱们说不准在这场大战当中早就砍瓜切菜的打赢协约国了,而且这活曹操不仅自己本事了得,他那三个儿子也都不俗,别人都是虎父犬子,他那三个儿子也都是老虎。”

  “何止是三个儿子,他那个孙子也不是什么善茬,现在就在松江府,好像是和海军在一起忙些什么东西,说起来,咱们殿下好像还算是活曹操那位慧孙的表姐吧?”

  “差不多,活曹操当年娶的不就是先帝的姑姑吗,也是当过驸马爷的...........殿下,您什么时候出来的?”

  那人话说到一半才惊觉自家殿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他们身后,看样子已经听了好一回了,可是自己这边几个兄弟居然聊的热火朝天没有发现!这可真是要了命了,刚才大家聊天的内容里。有不少如果细究起来的话,都能够算得上是大不敬了。

第三十四章 我欲使大明幽而复明

  朱妙云倒是并没有觉得自己被冒犯了,她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太多身为一名公主的觉悟,倒不如说从这些护卫的口中,朱妙云才能够从王妈的角度之外来认识一下那位篡夺了她老朱家600年基业的“活曹操”究竟有怎样一副不一样的面孔。

  而从这几位护卫的口中得到的信息也没有让朱妙云感觉到失望,毕竟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并非是脸谱化的形象,王妈天天挂在嘴边骂的“晋贼”,或许真的像曹操那样有野心,但是听起来算是有节操也有能力的。

  朱妙云现在的思维还没有把自己完全带入进一个前朝公主的身份当中,所谓的国仇家恨她并没有太多的感触,更不用说自己名义上的那个老爹还不是直接死在李宗棣手中,朱妙云对李宗棣的看法更像是于21世纪互联网上绝大多数网友对于一名政治人物的朴素观点——你可以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你必须要有起码的底线和原则,你可以野心勃勃,但是你不能真的菜。

  最后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菜是原罪。

  朱妙云表示自己并不在意,并且准备从这些护卫的口中再打听一些其他自己感兴趣的消息,但是她。这边刚刚走上前去准备和这几名护卫打开话匣子,那边院子的大门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突兀的敲门声立刻让院子里面的几人都立刻安静了下来,朱妙云看到这几名护卫纷纷从自己的衣服里面掏出了枪来,这几人的武器大多都是撸子,看起来像是类似于勃朗宁的军用手枪,只有为首的那名似乎是卫队长的男人拿的则是一把体型更小的袖珍手枪。

  两名护卫持枪来到门后,其他几人迅速在院子里面分别找到遮蔽物,同时顺便把朱妙云给拉到屋子里面去躲着,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做完了上面这一切之后,在门口的一名护卫才小心的出言试探到:“外面是谁啊。”

  “我是边上医馆的医生,今天过来是给大少爷复查的。”

  护卫微微一愣,随即开口道:“让你准备要用的东西带了吗?”

  “当然准备了,朱砂和明矾。”

  暗号核对无误之后,卫兵放在一边持枪一边小心翼翼地打开门,门只打开了一条仅供一人侧身通过的缝,一个身材有些瘦高的老头顺着这个缝钻了进来,这个老头的身上穿着绸缎做的衣服,一看就是高档的手工制衣作坊是定制的,就像是西方的定制西装一样价格不菲,而几名护卫在见到这个老头之后都立刻放下了戒备,显然这个人是他们非常熟悉的。

  “秦大人,您怎么亲自跑一趟啊。”

  “天家血脉路过此地,老傅怎么能不专门过来拜访问候一番?”这位秦大人双手对着天上虚拱了拱:“只可惜事发匆忙,也只能为诸位安排这样一个条件有限的落脚处了。”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自带干粮的保皇派?朱妙云有些好奇地从窗户后面看着这个老头,没想到自己在这边落脚的住处也都是这个老头找的,看起来这似乎确实是“国家忠良”啊,现在这个情况下还愿意给自己这个前朝公主提供帮助的可不多,这位在前明时期曾经做到过户部尚书的秦召明秦大人便是其中最主动、最慷慨的一位。

  眼见“危机解除”,朱妙云主动从屋里走了出来,只是还没来得及对那位秦大人说一个字,这个老头居然在看到朱妙云的时候热泪盈眶地主动拜了下去,这一举动直接把朱妙云给吓了一跳。

  在最开始的错愕以为自己这是“王霸之气外露引得路人纳头便拜”后,朱妙云很快就意识了这个老头这一举动与其说是在跪自己,不如说是这个老头在跪大明朝。

  只不过朱妙云当然不能让这个老头就这样跪着。

  “秦大人快快请起!”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老头现在是事实上的“榜一大哥”,从护卫的表情上来看,自己这一路上的开销好像都是这个老头提供的,或者这个老头至少也是主要的提供者之一。

  哪有让赞助商跪着的道理?

  另一方面,朱妙云现在本质上根本不是什么前朝公主,比起那些空虚的贵族架子,朱妙云在乎的东西要更加实际一些,以前某头猪就曾经教过她要如何妥善地利用自己的身份,有的时候你的行为并不是做给对方看的,而是做给旁人看的。

  朱妙云这事实上就是做给几个护卫看的,自己这一路上的安全事实上都全赖这几名护卫,之前和这几名护卫交谈的时候朱妙云亲和的态度就已经让这几名护卫很有好感了,“大明公主”这个身份或许对这几名互为此前来说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偶像”,那么现在朱妙云在不断地往这个空虚的“偶像”身上追加要素。

  把这位秦大人给扶起来之后,朱妙云把这位秦大人引入里面的堂屋坐下来歇息片刻,由于王妈不在现在院落里也没有其他伺候的下人,两名护卫有些笨手笨脚地添上了茶。

  “委屈殿下了。”这个秦老头再一次地表示现在这个落脚的地方怠慢朱妙云了:“还请殿下再多忍耐几天,老夫会想办法尽快地给殿下送到占城,到了那里,早已有人等候殿下,他们会想办法把殿下送到宋王那里去。”

  送到宋王那里去?

  这句话让朱妙云心里微微一震,穿越到这边这个世界几天了,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朱妙云还是做足了功课搞清楚了的,宋王是谁?南明三大异姓王当中的郑宋王之后。(这里说一下,郑成功历史上被封的是潮王,但是我觉得这个不是特别好听,所以在本文历史当中,郑成功受封的是宋王,但是前面有部分情节好像没有完全改过来,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宋王就是郑成功。)

  那宋王现在在哪里呢?自然是在延平,也就是加里曼丹岛了,这片土地以前被称作婆罗洲,宋王一脉获得了海外实封之后,这里就被作为封地赐给了郑家,后来他们便用郑成功曾经“延平郡王”的封号“延平”来作为封国的国名。

  如果说晋王府是在大陆上最有影响力的异姓王,那么宋王府就是在海上最有影响力的异姓王。

  而且朱妙云好像此前也听过一些风声传闻,哪怕在当初应天府之变过后,自己的便宜老爹和当时出任左都御史的鲁王同归于尽之后,大明朝因为留下了一副烂摊子没人愿意负责导致没人做皇帝而最终成立了临时政府,可在海外的宋王一直摆出一副“不承认任何临时政府”的态度。

  天无二日,宋王府只认大明一个太阳.jpg!!!

  把自己接到宋王的地盘上?朱妙云可不是没有什么政治见识的自小长在深宫当中的公主,作为女生当中的异类,作为在穿越前的互联网上能够在含男量达到99%的军宅群里和大家一起愉快地水群的美少女,朱妙云可太清楚权力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了。

  这东西不是因为你是皇帝所以你有权利,而是因为你有相应的权利之后你才是皇帝,这也是很多男频小说和女频小说在思维认知上最根本的差异。

  在女频小说当中,边关几十万大军只听命于大将军一人,但是皇帝说下旨赐死大将军就只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换到男频里面的话,大将军面对这样的情况大概率想的是“刚入京城就加九锡是不是有点太急了?”

  同样的,作为和权力所相对应的忠诚,朱妙云不是不相信有些人会因为恩情、理想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情感而献上忠诚,就像是丞相于昭烈帝,她也相信这种情感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得到传承和寄托的,就像姜维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刘备,但是他却能够为了刘备曾经的理想奋战到最后。

  可是现在的宋王府距离当初的郑成功已经过去多少代了?“大明的恩情”难道也像将军的恩情一样还不完吗?固然在另一个时空当中的沐王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是可以在传承快300年以后依然如此的,但是自古以来,天底下也就这一个沐王府啊。

  更更关键的是..........延平现在在打仗啊!联邦人可是已经在延平登陆,试图拿下这个充满香料和资源的大岛的。

  虽然说联邦人在登陆之后到现在为止在岛上的进攻好像越发的迟缓,但是那地方是毋庸置疑的战区,联邦人的军舰封锁着那一带的海域,自己这边要怎么过去啊?

  “秦大人,我有个疑问,希望你能够回答我,是宋王希望我能够去延平吗?”

  “宋王不知此事。”这位秦召明坦诚地拱手以对:“这都是微臣在一力策划此事,不过只要殿下到了延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老臣所谋,皆是为了让大明幽而复明!”

  “幽而复明?”朱妙云面露迟疑之色,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位老头子居然好像是想拿姜维的剧本?而且宋王还不知道?合着这一切都是你一个人在独走?

  可是你要怎么让大明朝幽而复明?你也一计杀三贤?可是姜维好歹还能寄希望于刘禅,自己的哥哥甚至和自己的老爹一样死在了应天府之变当中,邕宁帝并没有留下一个活着的男性后代。

  你要是想要复兴大明的话,你好歹也要从别的宗室里面找一个罢?找我这个公主干什么?难道说让我去当女皇吗?

  朱妙云甚至一下子觉得自己的前途都变得有些灰暗了。

  等一下.........

  朱妙云突然意识到了——似乎相比于男性的宗室来说,她作为一个公主恐怕更容易控制吧?

  如果自己被推上女皇的位置,那么女皇也需要有一位亲王吧?

  维多利亚人历史上的维多利亚女王事实上很多政务就是由阿尔伯特亲王来处理的,那么到时候那个重新恢复起来的大明朝,是不是也需要这样一位亲王?

  难道说,这就是你的算盘?

  似乎是看出了朱妙云眼眸当中的疑惑,秦召明微微一笑,随即主动给朱妙云解惑:“公主殿下,咱们现在就是要借宋王这个鸡,来生大明的蛋。大明国朝500多年,几经沉浮,能够延续到今天并不是因为大明朝战无不胜,而是因为咱们大明朝是滚刀肉,打不死!”

  朱妙云在心里暗道你这滚刀肉的形容倒是新鲜,不过若是在几年前让我那个便宜老爹听到你这么形容大明的话,估计有你的好果子吃。

  “公主殿下,其实纵观古今内外的史书,强国很少有哪个是战无不胜的,翻开它们的发家史,个个都有一屁股的败仗,甚至受到严重侮辱的都不少。

  但强权之所以是强权,就是因为怎么打都打不死,你击败它,羞辱它,可它还是强,它就是死不了,缓过劲来反手一刀就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秦召明的这番话说得朱妙云也微微点头,这世界上的大国就没有没吃过瘪的——汉唐、罗马、高卢、波斯,奥斯曼,不列颠,个个都满头满脸的败战,还多次受辱。

  “秦大人说的这倒也是,汉朝有白登之围,有和亲,和匈奴交战也多次失败,唐朝就更不用说了,长安六陷,天子九迁。而在西方这边,罗马在共和国时期就被高卢人攻陷过,汉尼拔和辛布里把罗马杀的家家披麻,户户戴孝,高卢是败阵和胜战差不多一样多,可能败战还多一点,在维多利亚人手里,当年要是不是没有圣女贞德的话,高卢国王连继位的地方都没有。”

  “是啊,殿下,哪怕是现在的不列颠,从祖鲁人到锡克人,从阿富汗到北美,不列颠击败过的每一个对手都击败过不列颠。可是以上的这些强权哪一个都不是一两下就轻易打死的,就算是元朝,被洪武皇帝驱逐出中原以后不还是在北边的草原上继续苟命下去了吗?”

第三十五章 让大明带着最后的荣耀入土吧

  虽然朱妙云承认眼前这个老头子说得有道理,但是她不知为何已经有了一些不妙的感觉。

  “我承认您说的有道理,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不会对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历史感兴趣,也不会对放弃了顺天府跑到草原上的北元的历史感兴趣。”

  朱妙云的这番回答很显然让秦召明有些意外,因为他原本觉得自己和公主殿下说话,这些话公主殿下是能够听明白他话里的意思的。

  文字这种东西,在最初问世的时候由于载体的珍贵——无论是羊皮纸还是竹简都不是平民能够承担的,因此无论是古代西方的文字还是东方古代的文言文,都尽量简洁,而过于简洁的文字有的时候读起来就有些抽象。

  这也导致了后面哪怕是纸张普及开来以后,无论是东方的贵族还是西方的贵族,说话大多都喜欢弯弯绕,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彰显自己有别于平民的身份。

  而且贵族尤其是皇室,又是特别在意脸面的,因此说话更加委婉,能打比方就打比方,能用典比喻绝不直言不讳。

  就像历史上元顺帝在放弃顺天府之前,便有臣子建议可以学耶律大石。

  没学过史的人哪里知道耶律大石是谁,更不知道学他干什么,但是这种委婉的建议说白了其实就是——打不过咱就跑吧,不丢人。

  而秦召明刚才的那番话,虽然说话的语气感觉很热血,很鼓舞人心,但其实他传达的意思很明确——存在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存在,只要想办法能够把政权苟下去,以后说不定总是会翻盘的。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眼下要怎么把大明的政权给苟续下去?

  朱妙云可不觉得自己能够像汉光武帝或者是明隆武帝那样再造帝国,她没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想法,开玩笑,上辈子她可是上大学的时候就入了党的,怎么可能会为了复辟一个封建王朝而去奋斗终生?

  尤其是在眼下这样的局势面前,如果把重新恢复明朝作为一个目标来倒推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无外乎有几个选择——

  要么就是李宗棣接下来在抗战当中把一切都搞砸了,晋王府现在承受了多少人的期望,到时候就要背负多少人的唾弃,那么大明的旗号或许到时候可以重新打起来。

  要么就是去当一个傀儡君主,无论是两宋之间的伪齐,还是另一个时空当中的伪满,只要不要脸,敌人总是不介意扶你一个傀儡皇帝起来的。

  但是用脚趾头想一想都知道,这两种路线无论哪一种实现的前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晋王府输掉现在正在进行的抗战。

  这种行为在中文当中有一个特定的词来形容——汉奸。

  朱妙云看着眼前这个如果放在仙侠片里面,甚至可以用仙风道骨来形容的老头子,年轻的时候大概也是个帅哥吧,即便现在上了年纪了看起来也依然是个老帅哥,而且对于自己或者说对于大明皇室也算是忠心耿耿,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当中确实会有一部分人会把这种忠诚置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之上。

  情感上朱妙云告诉自己这是封建糟粕的一部分,不过实际上当自己被作为这样对待的目标的时候,这种不知道能否称为是糖衣炮弹的东西打在自己身上,确实让自己没办法完全对这个家伙讨厌起来,尤其是自己现在的衣食住行好像都是这个老头支援并安排的。

  所以朱妙云也学着这个老头打比方那样,用尽量委婉一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不过很显然可能是老头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作为前朝公主的身份,在得知对方要帮自己复国的情况下,居然会表示反对,所以他可能把这理解成为朱妙云现在只希望自己能够平安地生活下去,想要避开这些政治上的漩涡——这也很好理解,朱允文在化妆逃走之后,也是隐姓埋名躲了一辈子,没听说跑到什么地方重新拉起一张大旗要继续和他四叔争天下的。

  秦召明觉得自己看出了朱妙云的担忧,立刻补充道:“老臣不会让殿下陷于危险之中。”

  “现在海关连往东南亚的中立国都不能去了,难道说秦大人还有办法把我送到宋王那里去?”

  “当然有办法了,老夫致仕以后,在商业上略有小成,松江府最大的制药厂就是老夫开的,自晋贼发动应天府事变以来,现在我们已经恢复了一部分对延平和吕宋的海运,公主不能走海关的话,我可以想办法安排公主委屈一下跟着这些纱布和药品过去。”

  “联邦海军不是掌握着制海权吗?”朱妙云听到这有些惊讶,而且她的心里很好奇眼前这个老头究竟是怎么脸不红心不跳地一方面说着晋王府掌权之后做的实事,一方面又能说他们是贼的,就是这方法听起来就很危险,感觉派出去10条船,能有三条船到港就不错了。

  “一般的民用运输船当然没办法承担这样的运输任务,不过好在现在运输的主要是医疗用品,所以现在用的是跑得快的驱逐舰和隐蔽的潜艇来进行运输。”秦召明并没有注意到朱妙云能够脱口而出“制海权”这种在这个时代相当专业的词汇其实算是个疑点,估计是当成朱妙云从报纸上看来的了。

  朱妙云接下来又接连问了几个问题,秦召明是字面意义上准备妥当,所有的疑问都妥善地一一作答,这让朱妙云心里越发的感觉到不安,这里面的很多准备,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甚至可以说自己在过去这一段时间以来的一举一动,以及所有的安排似乎都在以眼前这个老头为首的这股政治力量的谋算之中。

  “殿下只需要抵达延平,老臣自有方法说服宋王,其他的事情殿下无需操心。”

  朱妙云莫名地联想到了另一个时空当中的某个姓张的家伙。

  “宋王现在在和联邦人打仗。”朱妙云咬了咬后槽牙,她虽然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现在的局势还是比较清楚的。

  “殿下和老臣抵达延平的时候,自然便是双方停火罢战之时,老臣有信心可以让宋王同联邦人化干戈为玉帛。”秦召明一副信心满满的模样,这让他并没有注意到朱妙云脸色已经越来越难看了。

  “秦大人何以如此有把握?”朱妙云回忆起了在报纸上所看到的信息,如果朱妙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的延平虽然是大明封给宋王的封国,但是延平早在几十年前就是整个东方立宪程度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了。

  宋王在国内的地位就像不列颠王室在不列颠的地位一般,你不能说他没有影响,但是很多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事情,根本不是宋王能够一人而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