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本森这几天来本来就不怎么好的脸色变得更差了,潘兴也同样忧心忡忡——从元山港的撤退计划正在筹备的关键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联邦海军对于太平洋上制海权的掌握,到底是否如他们之前宣传的那样可靠。
潘兴甚至在看向本森的眼光都有了些许怀疑,那眼光就像是你在医院里面就医的时候发现主治医生是你曾经上学时候一起坐在最后一排的同桌一样,你让我相信你有能力?这真的很难办啊。
本森在搞清楚了状况之后第一时间就用无线电开始以东京湾为中心,对整个西太平洋上的联邦海军军舰疯狂地摇人,现在联邦海军所有的战列舰和80%的巡洋舰都集中在太平洋,一部分部署在东南亚,担负着监视金澜湾内大明皇家海军主力,以及对泗水港保持进岸封锁的任务;还有一部分部署在瀛洲,担负着支持合众国军在瀛洲和新罗的作战行动。
前者的地位类似于二战当中联邦人的第三/五舰队,就比如TF38/58黄金灭国大队,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舰队决战,而后者的地位类似二战当中的第七舰队,属于是配合陆军作战的“陆军的海军”。
巧合的是,这两支舰队的编号也和另一个时空当中的二战如出一辙,分别是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
因此相较而言,在江户这里的联邦海军作战舰艇相对规模更小一些,型号更老一点,就比如主要负责对岸进行火力支援的主力舰中,不仅有最早的只有16节航速的南卡罗来纳级,而且甚至还有康涅狄格级这样的末代前无畏舰。
但是相对于黄海和东海的大明海军的兵力来说,哪怕是现在的第七舰队实力也是远远超出的,当得知明军的几条巡洋舰居然胆大包天地深入东京湾对联邦人和瀛洲人进行了羞辱以后,当即就有超过20条巡洋舰回复了本森的无线电呼叫,并且开始向东京湾靠拢,准备一起来围猎胆大包天的大明海军。
随即在当天傍晚时分,就有一条联邦巡洋舰找到了肇事者,只是可惜的是这条联邦巡洋舰就像是某些瀛洲艺术电影当中深入黑帮的女警或者是搜查官一样,面对5条明军巡洋舰组成的编队那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吨位最大的装甲巡洋舰没有进江户湾)
打不过也跑不过!
甚至领队的“永昌”号装甲巡洋舰都没有机会取得命中,几条5000吨的轻型巡洋舰冲上去,联手用150毫米火炮轻松地把那条倒霉的联邦巡洋舰给送入了海底。
不过这条巡洋舰在沉没之前发出的电报还是给其他军舰指明了方向——敌人是往东边去的。
可是这份宝贵的电报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信息了,往东边去?出了江户湾之后还往东边去,那就是世界上最辽阔的大洋了,他们溜进了太平洋深处,再想抓住他们那可就是大海捞针了。
原本像植物人一样的大明海军突然有了动静,而且一上来就是大动静,本森在恼羞成怒之余,自然也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对方的想法。
首先本森判断了,敌人这一南一北的同步行动绝对不是单纯地想把战列舰开出来遛遛弯,或者单纯地跑到东京湾来让他面子上不好过。
这两者都是明显地想要牵制他们,这大概只是敌人行动的第一步,这么明显的计谋本森作为联邦海军太平洋舰队现在的掌门人自然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并且.........一头就扎了进去。
没办法,敌人这根本就不是阴谋,直接上门炮击江户湾这有点过于打脸,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联邦海军,都肯定是要找回场子来的。
而且本森现在打的是前所未有的富裕仗,他手上有得是牌可以打,不管他们接下来打的是什么样的算盘,在本森看来对方出一副牌就吃一副牌是最稳妥的。
在东京湾遭受炮击之后的次日,一份来自联邦国内的电报发了过来,然而当本森以为这份电报应该是总统对自己的批评的时候,当电报被破译出来之后,才发现这份电报不是责罚海军的,而是国内对战局的“指示”——放弃新罗,集中兵力全力攻击延平和吕宋。
看着这份电报,本森和潘兴都沉默了片刻,过了些许,潘兴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总统先生应该是害怕了。”
“害怕?”
“是的,我们之前在新罗战场上的失利让总统先生丧失了我们在新罗战胜敌人的信心,大概是觉得与其在新罗进一步投入兵力,不如把这些兵力用到其他的方向,毕竟我们在新罗面对的很可能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兵团作战指挥官、面对的是后方有超过五万万人的人力。”
合众国军到现在还从来没有过在自己本土之外的大陆上靠自己独自击败过一个陆权国家。
海上的岛屿可以让海军切断敌人的后勤,但是新罗这样的半岛,难道还能把军舰开上岸去不成?
“那将军您怎么看国内发来的命令?”本森隐晦地进行试探,他想知道潘兴的意见,他现在担心的就是潘兴想“证明”自己,
“我是支持的。”潘兴直言不讳:“在新罗不好打,不仅仅是因为新罗山地太多、对我们的限制太大,更重要的是在新罗的明军和其他的明军不太一样。”
“不太一样指的是..........”
“部分明军部队的作战意志显然和大多数的明军是不一样的,他们从战斗意志再到具体的战术,都展现出了远高于通常明军的水准,我在欧洲和莱军交过手,他们的表现即便和莱军相比也完全不逊色。
尤其是我回来复盘了平壤之战,仅从战术层面上来说,我就从这支明军的身上看到了暴风突击队的影子。”
“敌人在新罗投入了他们的王牌部队?是他们的禁卫军还是...........”
“是那位亲王的部队。”潘兴道:“明国那边似乎称之为.........青年军。”
“您难道也畏惧这支军队吗。”
“我并不畏惧他们,但是我也认同我们没有必要在新罗投入那么多的精力,把部队撤回来的决定是正确的。”
好吧。”本森似乎是认命般的点了点头:“那也就是说原本我们只是要组织一个元山撤退,现在我们还需要考虑在釜山的行动了?可是我恐怕没有办法保证在两个地方都配置足够多的商船。”
“你的意思是...........有一部分人要被牺牲掉?”潘兴在这个问题上,甚至没有多犹豫一秒钟的时间:“先尽量把麦克阿瑟他们给撤回来吧,在元山港的包围圈里面可都是白人啊。”
第三十二章 战争迷雾当中的美国人(3)
东京湾的袭击只是一个开始,从19年的4月初开始,明军不仅派出了由巡洋舰组成的远洋破交编队,对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海上交通线进行无限制的破交战,同时还派出了十几条远洋潜艇,首先展开第一阶段的“无限制潜艇战”。
虽然仅仅只派出了一支巡洋舰编队和不到20条远洋潜艇,但是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已经是立刻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起来,尤其是在瀛洲沿海地区,有不少渔民在出海捕鱼的时候遭遇了那些潜艇,然后被明军潜艇上面的火炮一顿收拾。
其中有运气好的渔船在遭遇明军潜艇的时候,恰好遇到了瀛洲海军的炮艇,但是让瀛洲渔民绝望的是,那炮艇在看到了明军的潜艇之后,居然掉头就跑。
对瀛洲炮艇的艇长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再正常不过了,吨位只有200吨,火炮总共只有一门76毫米火炮的小卡拉米炮艇,去和那些吨位已经超过2000吨,有两门105毫米甲板炮和两门88毫米炮的明军潜艇进行炮战?
想要炸鱼至少也要从驱逐舰里面抓几个小学生过来,指望幼儿园的小崽子炸鱼,那当然是痴心妄想。
明军的这些行动自然对联邦人接下来准备进行的撤退计划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元山港那里有10万人要等着撤退,需要用到的运输船自然不是个小数目,虽然联邦人想要凑齐这些船并不是很难,但是经这么一搅和,先要在原定的日程表上把船凑齐就不太容易了。
毕竟维持在吕宋和延平二岛的大规模攻势就需要用到海量的运输船,给退到新罗南部的合众国军提供物资和补给也需要运输船,由于明军的破交行动,联邦人自己很多补给团队的时间表本身就被打断了,现在的珍珠港就滞留了很多商船,而这些商船在原本的计划当中有一部分就是要在抵达瀛洲之后直接投入到元山港的撤离行动当中的。
现在查出来的这部分海上运力的空缺,需要想办法给补上。
不过对于本森来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虽然哥伦比亚联邦宣称人人平等,但是总有人要更平等一些。
那就是把给在新罗南部的合众国军提供物资的团队当中抽一部分出来,为了整个战局的着想,只能苦一苦他们了。
谁让在新罗南部的联邦部队是黑人和有色人种最多的部队呢?
如今联邦在整个东亚地区动员的地面作战部队人数超过100万,占据合众国军总数的大约1/5,从开战到现在,合众国军已经动员了超过500万的军事人员,当然这个数字是累计动员总数——包括海军、陆军、国民警卫队等武装力量。
在这100万人当中,黑人部队的数量有足足10万人,要知道现在的联邦黑人总人口尚不足500万,占联邦总人口不过5%的黑人,贡献了合众国军在亚洲战场10%的兵力。
就像在这个时空当中的维多利亚人更大范围的使用巴拉特部队一样,联邦人对于黑人部队的运用也比另一个时空的一战更加广泛。
毕竟这里的联邦比历史上几乎提前了一年半参战,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亚太,残酷的战场让让联邦人对于黑人从军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你们这群倪哥也配打仗?”到“哥伦比亚联邦就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在欧洲那边的战事已经结束,大部分欧洲军团的部队已经开始撤回国内,甚至有的部队已经开始解散编制遣散人员的情况下,联邦人专门把欧洲军团那边的黑人部队派船送到了亚洲,这些黑色耗材是打心眼里讨将军们的喜欢。
毕竟谁不喜欢一群伤亡数字可以根据需要随便更改、抚恤金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发放、吃得少、干得多,除了战斗力相对差一点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的耗材呢?
只是原定要配给元山撤离行动的护航兵力那是怎么都不可能配得齐了。
两条定远级战列舰把整个南海搅得天翻地覆,这两条战列舰就像是当年北明末年的流寇一样——只要我不主动和你的主力交战,你能拿我怎么办?
联邦人的标准战列舰放眼整个一战都可以说是最优秀的战列舰之一,但是21节的速度那真的就是吃屎都吃不上热乎的,两条定远级战列舰跑得也不算很快,但是联邦人受伤的主力舰就是追不上,真的是快把联邦人给气死了。
更气人的是维多利亚人的三条战列巡洋舰根本就不理会联邦人发出的协助作战的请求,这三条战列巡洋舰就在新加坡的港口里面晒太阳,知道的明白他们是来打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来度假的呢。
面对维多利亚人这有些诡异的既不出工也不出力的行为,联邦人只能选择用自己手上跑得快的辅助作战舰艇来协助作战希望看看能不能通过驱逐舰和巡洋舰发动鱼雷攻击来迫使对方减速。
联邦人的海军虽然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发展得极为迅速,但是联邦人在巡洋舰上面的欠账太多,开战前的时候,联邦人手上的巡洋舰数量还没有战列舰多呢,眼下既然准备通过这些中小型作战舰艇准备靠数量取胜,那眼下自然只能从其他方向抽调一部分过来补充。
不过虽然行动的护航兵力被削弱了,但是在本森的眼中这问题并不大,因为本来护航兵力就是为了求稳而过度增加的,现在被削弱了并不意味着在合众国军策划者的角度上来说护航兵力不够,只是把原本一些作为预备的兵力给拿掉而已。
毕竟在联邦人的角度,他们能够看到的只是一片浓雾而已,对面的战争机器不时从雾气当中露出自己的冰山一角,尤其是对于联邦海军来说,他们现在更是搞不清楚自己是个老对手究竟在准备做什么。
如果说当初最开始两条定远级战列舰在南海的行动是为了给有巡洋舰组成的破交舰队吸引注意力的话,那么这两条战列舰在完成了目标之后,就应该迅速的回港才对。
但是这两条船到现在还在南海上撒欢,而且看起来两条战列舰的舰长甚至有把这两条战列舰来当成破交船来开的趋势。
这究竟是明军临时起意,觉得用战列舰来破交也挺好的,准备用这两条船给南海的航运也搅个天翻地覆呢?还是说这两条船依然是烟雾弹,准备继续吸引哥伦比亚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注意力呢?
本森决定不管那么多,就算这两条战列舰是鱼饵,那这也是打窝仙人的鱼饵,不管怎么说,只要有机会能够留下这两条战列舰,就算明军的破交舰队在其他方向取得了一些战果,对他本森来说,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大捷。
-------------------------------------
“联邦人又抽了一支驱逐舰分队南下,这对我们来说是好消息。”李彻放下了手中的电报,但是他的脸上却见不到半分的喜色,目光冷冷地从自己面前的这些人脸上扫过,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和他对视的。
“但是这也是这几天以来我们能够收到的为数不多的好消息,和这几天以来我们自己创造的坏消息相比,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李彻说着又忍不住用手轻轻地按压自己的太阳穴,他现在感觉自己的太阳穴是一跳一跳的,年纪轻轻的好像就已经有了高血压,这种感觉他很熟悉——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玩俄罗斯原神的时候。他经常也是这样。
“人员都处理完毕了吧?”
李彻的目光扫向自己面前一个年纪较大的官员,这几个官员都是国营造船厂里面的管理人员,这位年纪较大的更是现在造船厂的代理厂长。
李彻本来以为自己来到海军之后在工作上面最大的阻碍是造船厂里面的机器设备在停工时受到了损坏、是国营的相关海军造船厂和军械生产部门产业链破碎、是原本能够制造的东西现在没有办法继续制造。
他本来以为拦在自己面前的将会是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但是事实给了他无情的一巴掌——江南造船厂罢工了。
为什么罢工?
因为造船厂的厂长把本来要给下面这些工人们发工资的钱给卷走了,那个王八蛋虽然在准备乔装乘船出海的时候被追查的办案人员给在海关按住了,但是这家伙的一对儿女却成功地带着那笔巨款逃出国了
而这样的事情放眼整个大明——其实并不tmd奇怪,就算是那个现在已经下狱的船厂厂长,在监狱当中经过审判,他这一切的犯罪动机都源于对于战局的不信任。
在他看来大明这条到处都漏水的大船都沉了以后,无论是此前的临时政府,还是现在的新政府,不管现在是强硬也好,还是软弱也好,在这家伙看来失败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他趁着自己现在能够捞钱的时候疯狂的敛财。
像他这样胆子大的或许不多,但是那些胆子小不敢拿那么多的,他们的累计数额加起来同样也是非常惊人的。
而且这些问题根本不是他短时间内就能够解决的,这些都是大明这个程序运行了600年下来积累的屎山,大明都没有了这坨屎山依然存在。
“人员都已经处理好了,我们已经筹措了一笔资金先行垫付了一部分工人的工钱。”一名船厂的官员道:“工人们现在已经散了,估摸着明天就能够恢复生产了。”
有些烦闷地挥手让这几个官员退下之后,李彻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叹了口气。
自己早些年的时候虽然自己的意识不定期地能够来到另一个世界,并且自己也一直都从那个世界学到了很多东西,有技术上的,也有理论上的。
尤其是在一些从互联网上学到的理论思想上,李彻他在那边那个世界所接触的一些东西让他在现在这个世界当中面对很多人都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他以为自己是清醒明白的那个。
可是现在看来自己起码一个实事求是,这一点就是没有做到的。
他觉得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对自己的国家已经足够了解,但是当他真的开始接手这个国家,并且开始点击“大明.exe”这个程序开始运行的时候,整个系统就开始不断的进行报错。
他在以前有些片面地关注这个国家一些基本的工业产值,比如说钢产量一年能够达到多少,比如发电量一年能够达到多少,比如煤炭和石油每年能够生产多少?
这些东西的数值给他一种在打钢铁雄心的感觉,但是现实社会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根据一连串数字就能够复刻的。
如果说钢产量和工业产值高,就一定能够获胜的话,那么叙拉古人就不会被翁法罗斯给反打回去了,如果说钢产量和工业产值更高就能够制作更多的武器装备,那么二战时候的德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拥有几乎整个西欧和中欧的情况下是怎么被毛子车翻的。
距离发动代号“立体强袭作战”的行动还有一个礼拜的时间,这是最后的一个礼拜,想到如此这样的行动就要开始,但是自己这边还在被这些烂事给纠缠住,李彻就不由得有些羡慕自己的二叔和三叔。
这两位现在在新罗,估计日子很快活吧
第三十三章 晋王的软肋
“发生什么事了?王妈?”
朱妙云看到王妈一脸愁容地返回她们临时住处,虽然已经猜到大概是她们的行程出了问题。
“没什么,殿下。”王妈从手上提着的布包里拿出了从外面餐馆打包来的饭菜:“先吃些饭吧,都怪那晋贼,咱们暂时恐怕走不了了。”
听到原定的行程计划被打断,朱妙云自动忽略了“都怪那晋贼”,这王妈对自己虽然忠心,但是一路上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把锅扣到李宗棣的头上。
看到路边有失业的工人,都怪那晋贼;
看到街上有军警在设卡,都怪那晋贼;
甚至看到有关外派到内地来的官员组织闲散民众修路架桥,都要骂一句晋贼盘剥民众,耗费民力。
朱妙云对此也只能暗自无奈摇头,以在穿越之前自己在互联网上的性格,恐怕少不得要和王妈争辩几句,就算晋贼十恶不赦,他这刚刚入主京师才多久?这失业的工人难道是人家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变出来的?
以现在的局势让军警在路口设卡虽然肯定少不得某些地方有硕鼠从中吃拿卡要,但这不也是眼下非常之时的维稳之法吗?
至于组织民众修路架桥.........以工代赈这种手段在经济危机时期哪一个历史课本上不对此推崇赞扬呢?或许这个晋王确实是个如王妈所说的野心家,是当世的曹操,但是从朱妙云这一段时间对晋王部下以及相关派系官员的观察来说,抛开自己所不熟知的人品不谈,只论能力来说,恐怕要比自己现在这具身体的便宜老爹强不知道多少倍。
但是这些话朱妙云都不能说,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朱妙云很清楚自己必须要从自身身份的出发点来考量自己的立场,她是前朝公主,眼下又被一批忠心的保皇派准备偷偷转移走,这些保皇派无论如何都是她现在这个前朝公主最大的倚仗。
否则的话,朱妙云实在不知道自己这个学IT和金融出身的小女生在这个世界能干什么,等到几十年后,手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还是说和哈耶克竞争一下资本主义经济导师的地位?
努力争取一下,让这个世界百年以后的沙雕网友在网上在讨论经济问题的时候也能来一句“朱妙云的大手”?
不管以后怎么样,自己跟着这些忠心的属下先离开这位晋王的控制范围还是最重要的,毕竟朱妙云也不希望自己像罗曼诺夫那一家子一样在地下室里面死的不明不白,据说大明在本土大陆之外还有不少保皇派非常愿意接纳自己,就算过去当个吉祥物总归衣食无忧罢?
不过现在好像走不了了,朱妙云觉得自己总得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并没有花什么功夫,稍加追问之下王妈就道来了原委,说是江南造船厂的一名厂长在贪污案发之后试图外逃被拿下了,那名厂长好像当年还是邕宁帝出巡的时候提拔的,这自然也被王妈看作晋王的“迫害”。
“现在外面在打仗,这个厂长准备往哪里跑啊。”
“远洋的航线虽然中断了,但是沿着海岸线,往南北的航线还是在的,大陆之外三宣六慰、海外封国都依然奉大明为正统,那厂长似乎是选了和我们原定计划相同的路线,直接乘船南下到占城,到了那无论想去哪总有门路,哪想到那人还没有出松江府就被拿下来了,现在整个松江府都戒严,咱们暂时也走不了。”
朱妙云点了点头,不就是在松江府在当一阵子的宅女吗?上辈子当沪漂的时候20平方米的出租屋也挤过,现在除了没有互联网没有空调之外,其他的条件可比穿越前在上海宅家的条件要好得多。
他们在松江直接租下了一整个院子,毕竟除了她自己和身边这位王妈之外,还有好几位便衣的护卫伴作普通随从一路护送,她不仅单独住在主宅,闷了的话还可以到院子里来活动活动。
用了午饭之后,王妈那一刻不得闲的性格又出去了,一方面是买点菜回来晚上开火,另一方面也是主动出去打探一下情况,她说自己这个老妈子去打探情况的话要比那些虽然能打但是连笑都不会笑的护卫更合适,也更不容易引人注意。
毕竟中年妇女打听点什么八卦都很正常,不是吗?
不过大概是此前本来就在应天府闷久了,朱妙云在屋里稍微看了一会儿书之后就觉得无聊,这本红楼梦的同人本来看得还挺有意思的——书里的林黛玉受仙人点拨改修仙法,一套混元霹雳掌有开山裂石之能,从物理上打通了整个贾府,后面干脆学秦良玉鸳鸯袖里握兵符从军抗击鞑子去了。(现实当中过去真的有类似的红楼梦同人)
只可惜这本同人书后面的剧情好像还在报纸上连载,没有单独刊印成册,朱妙云现在读不到后面,前面的内容看了几遍之后没了最初的新鲜感之后论可读性还不如21世纪的网络小说,没了消遣的东西,朱妙云便到院子里面去透透气。
来到院子里,朱妙云就听到了几个护卫在院角的石桌石凳旁闲聊,稍微凑上来了几步之后,便听到了这几名护卫正在讨论的话题——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如今的国家大事。
朱妙云在心里感叹果然男人这种生物不管是在哪个世界,不管是在什么年代,他们只要凑在一起之后,就总能够把话题扯到国家大事世界格局上面去,从联邦股市扯到日元汇率,从特别军事行动再扯到犹太天兵摇号,甚至男人这种生物是可以和美少女在一起的时候不谈风花雪月,反倒去给你科普现在世界格局的。
这几位护卫之前给人感觉一个个都是高冷面瘫,结果现在几个人凑在一起之后聊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聊的内容毫不意外的是关于现在正在进行的大战。
对于任何一个国民来说,这都是眼下最具讨论性的话题了。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