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这.........”
“侧舷装甲到这下面就没了?”
“没了其实也正常吧?水下部分要应对的是鱼雷又不是炮弹,我还觉得咱们龙渊水下装甲带的延伸有些多了呢,把那些装甲去掉估计还能再轻一点。”
当然相比于这些对于这个结构图的得失议论纷纷的,萨鼎铭则是关注一个更核心的问题:“殿下您这图..........您是怎么知道的?”
李彻随手画出来的图在他看来虽然是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但是皇太孙如此笃定地把这张图画出来,而且明显可以从这张图上看到包括倾斜装甲、内置主装、水平装甲两侧奇怪的倾斜延伸段等等细节。
这些细节您是怎么知道的?
别的不说,就这个奇怪的水平装甲的结构,难不成您真看过?
“我说我做梦梦到的你们信吗?”李彻两手一摊:“我前一阵子梦到了妈祖娘娘。”
片刻的沉默之后,李彻并没有迎来他预测当中的质疑,反倒是有人探出脑袋好奇的问:“殿下,你梦里的妈祖娘娘长什么样啊。”
李彻于是按照另一个世界当中某个很可惜没有机会演白老师的女演员的样貌描述了一番。
“妈祖托梦啊..........”萨鼎铭听了之后居然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那这就说得通了............”
不是,我自己都还没想通呢,你们这就怎么说得通的?海军虽然向来迷信,但是你们这也太夸张了吧?
“是啊,怪不得皇太孙从来没有上过海军的军校,但是对于海军的技术问题懂那么多却又都懂得不深,看来这都是妈祖在梦中托梦所致啊。”有人在一旁一副自己已经看穿一切的模样在那自言自语。
合着在你们眼里这还合理起来了?
这河里吗.jpg
这恒河里.jpg
既然没有人质疑自己,而且还有妈祖托梦这样的光环,李彻便更直接的道:“我觉得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之所以会这样设计他们的军舰防护大概和他们自己组织的打靶测试是有关系的。”
“打靶?”
“我有一次在钓鱼的时候忘了带抄网,然后那一次恰好钓上了一条很大的鱼,一时半会儿我发现没法把这条鱼给拉上来,于是我就掏出了随身携带的手枪,对着水下的鱼连开了几枪,那条鱼明明就在我能够看见的地方,但是几枪都没有打中。”
李彻这个时候开始自顾自的说(编)故事起来:“我一开始以为是光线折射的问题,但是我旁边的一名侍卫用步枪一下子就命中了那条鱼,那名侍卫对我说,手枪子弹在入水之后很快就会失稳,步枪子弹弹头更长,入水之后还能够相对保持稳定的在水中滑行一段距离,那条大鱼在水下还有点距离,手枪是打不中的。
维多利亚海军一年前对他们手头上剩下的最后两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进行实弹射击测试的时候,重点测试的好像就是他们手头上的15英寸舰炮以及配套的穿甲弹吧?而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现在使用的15英寸穿甲弹虽然相比以前更换了被帽、更换了引信、还更换了装药,但是炮弹的弹体本身应该是变化不大的..........
就像我们手头上的15式穿甲弹一样,二者的区别大概只是我们的15式穿甲弹用的还是软被帽,他们已经用硬被冒了。”
“殿下,您的意思是..........炮弹的问题?”
李彻点了点头,环顾了一下今天参会的众人:“我记得我们的龙渊上面配备的420毫米舰炮,一开始也曾经考虑过是走高速轻弹的技术路线还是走现在的中速重弹的技术路线,而两种不同风格的炮弹在炮弹的弹体长度上,我记得是有差别的。”
“是的。”程明娜作为参会人员当中和枪炮总局那边打交道最多的人点头道:“两种炮弹在长径比上有区别,毕竟增加炮弹重量最有效的方法除了缩小装药之,就是增加炮弹的长径比了。”
“所以我觉得是不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在测试当中使用的这些炮弹因为长径比普遍偏短,而维多利亚皇家海军进行射击测试的时候为了追求模拟射击的准确性,距离又不够远,因此炮弹即便没有命中落入水中也会迅速的失稳,所以没有注意到炮弹对于水下的威胁呢?”
毕竟另一个世界IJN打靶打出水中弹,RN打出个奇葩的水漂弹出来..........
李彻这番话说的已经不能说是诱导或者是暗示了,这几乎就是在明示。
“殿下是说,更新一代长径比更长的炮弹,有可能在入水之后继续依靠惯性在水中前进,并且击中水线以下没有重装甲所保护的脆弱部位?这.........也是妈祖托梦吗?”程明娜是会总结的,而且看起来这位美女似乎相对而言不是那么迷信,那双漂亮的大眼睛里面充满了怀疑。
“那当然。”李彻认真的点了点头:“这些如果不是妈祖告诉我的,还能是谁告诉我的?几大海军军校我可是一天都没上过。”
“妈祖现在..........懂这么多吗?”
“妈祖娘娘也是会与时俱进的嘛。”
第359章 打靶对舰娘来说这是恐怖故事
妈祖娘娘到底懂不懂这些大舰巨炮暂且不论,但是海军这边着手开始要准备重新进行由海军部主导的大型实弹打靶测试倒是真的。
打靶这种事情也分成很多规格,从模拟射击到靶场射击,再到模拟实战的情况下进行的实弹实靶测试,有的打靶测试枪炮厂自己就能组织,比如说在枪炮厂自己的靶场上使用减装药模拟炮弹在远距离射击下的最终的着速,考验炮弹在理想情况下的穿透性、引信的可靠性以及弹体强度等等各方面性能。
有的打靶测试可能需要舰队司令部来组织,这种打法测试和上一种在场景上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为了防止有的枪炮厂在测试的时候搞“应试准备”,专门挑选出来品质极优的炮弹或者是用材质较差的钢材来进行跑分,这种舰队司令部组织的测试往往就需要海军派专人对火炮和弹药进行抽验,同时检测装甲钢的性能是否达到测试指标?
那相比起厂家自己的测试,这种测试大概就相当于汽车测试当中的中保研碰撞测试,测试流程更加规范测试结果也更加权威。
而最后一种,那就是真的拖到海上去,拉过来一个实实在在的靶船,这种靶船并不是火炮训练,测试当中只是用于标注炮弹是否命中的靶船,而是有着和主力舰相当的防护结构,考验炮弹在最贴合实战的情况下对于重装甲目标的各种打击效果的检验。
毕竟玩过战雷的朋友都知道,虽然安东星的装甲吞炮弹很多时候是源自于服务器制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也确实是某种程度上的还原真实。
因为实际当中看起来一定能够穿透的装甲,总是能够在奇奇怪怪的时候挡住炮弹, M829在测试当中还被t72乌拉尔给生吞过呢,哪怕是t55这样看起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挡得住主流顶级钢针的坦克,其实从车辆的车体以及炮塔正面投影来说,照样有那么10%出头的面积是哪怕你上120mm DM63都打不穿的。
实战当中就是有那么很多奇奇怪怪的地方,能够让你以为能打穿的炮弹打不穿,还有很多防护上的弱点如果不进行实车测试的话,那是根本体现不出来的。
就比如爆2的某原型车,这辆车在实际防护测试的时候非常意外的被100毫米的APCBC给抽的车体开裂,迫使设计人员不得不重新回去加强车体结构,你说谁能想到一个三代坦克的正面主防护区能被二战的坦克炮给打的结构断裂呢?这种就是如果你不进行实际测试的话,那么你在模拟测试当中是永远测不出来的。(模拟测试是直接测试单独拿出来的装甲模块)
对于条约时期的各国来说,进行这种最高规格的打靶测试的机会都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各国允许保留的靶船数量相当有限,虽然如果你找一条民用船只,然后经过改造过后进行打靶的话也没有人拦着你。
但是用大拇脚趾头想一想也知道,先不说一条民用船只要经过怎样的改造,才能够让其具备和军用船只相当的结构强度以及装甲防护——在此过程当中的开销和花费就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枪毙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大唐这边被保留下来当做靶船的,是两条船体的结构完工度比较高但是又没有安装动力系统的龙渊级战列舰,在这两条船选中被作为靶船之后,造船厂那边把拆解下来的废弃旧式锅炉给塞进了船舱里,然后将船只的水平装甲封顶并且交付给了海军军械局管理。
这两条靶船当中的一艘在去年进行过几次模拟中距离的炮弹验收测试,那次测试也是对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所进行的实弹打靶测试的一种回应,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是在大战结束之后最早进行实弹测试打靶的国家。
他们所测试的目标自然也就是他们所保留的那两条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是真的做到了宁可打靶打掉都不分给高卢。
作为上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明星战舰之一,也是作为莱塔尼亚帝国实际建造出来的最强大的战列舰,两条盔坚甲利的巴伐利亚确实非常适合作为测试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手中新的长剑是否锋利的磨刀石。
而维多利亚海军选择使用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用皇家海军最为中坚的MK1型15英寸舰炮通过减装药的方式,在3千米的距离上模拟巴伐利亚级战列舰遭遇15,000码以外打来的Greenboy穿甲弹。
此次测试的结果自然也是让维多利亚皇家海军非常满意,第1枚炮弹非常轻松的就打穿了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250毫米上装,并且一直穿透到烟道部位发生爆炸,这一发炮弹被评价为基本上让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失去了大概快一半的动力,毕竟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一共只有两个烟囱,其中一个的烟道被摧毁之后,对于整条船的动力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
接下来的第2发炮弹打在了炮塔座圈相对边缘的地方,这发炮弹虽然被炮塔座圈给弹开了,但是硬被帽穿甲弹还是给足足350毫米厚的炮塔座圈给开了一个孔,以海军的标准来算的话,那么这发炮弹是不算被击穿的,只能说在修复之前会影响这座炮塔的旋转,毕竟海军的军舰体型庞大,开几个孔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如果这换做是坦克的话,光是飞溅的弹片就能够有效杀伤车内成员,那么这一炮已经可以算得上是穿透了。
而最具含金量的是接下来的两发炮弹,一发炮弹打穿了侧舷的主装甲带,在穿透了350毫米的克虏伯装甲之后在煤炭当中爆炸,因为接受测试的战列舰煤仓里面并没有装载燃煤,因此爆炸产生的弹片还炸穿进了动力舱。
对于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来说,这一炮虽然打穿了主装甲带但是好歹如果有煤的话也不会威胁到真正的核心区,但是接下来的第4发炮弹准确地命中了2号炮塔的正面,稳稳当当的砸在了两根炮管中间的位置。
15英寸的绿弹在电光火石之间穿透了350毫米的克虏伯装甲,随后完整的在炮塔内部发生了爆炸,彻底的摧毁了这座2号炮塔内部的所有机构。
当然,由于莱塔尼亚帝国的战列舰都有非常优秀的防火门,这发打穿了炮塔,正面的炮弹在实战当中倒并不太可能直接点了这条船的烟花。
曾经莱塔尼亚帝国高贵的大小姐现在被维多利亚人毫不留情地这样站起来蹬,这是足够被许多画师画成本子的耻辱了。
通过这次的测试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已经证明了,在上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拥有一流防护水平的战列舰所面临的防护危机。
不仅仅是被测试的巴伐利亚,也包括哥伦比亚海军的那些标准战列舰和大唐皇家海军手中的定远级战列舰,他们在战争当中曾经引以为傲的防护,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全新的穿甲弹面前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放心的依靠了。
这场测试对于哥伦比亚海军的冲击尤其明显,维多利亚的报纸用头版头条刊登了巴伐利亚炮塔正面被击穿的照片,虽然哥伦比亚海军的标准战列舰炮塔正面拥有厚达18英寸的装甲,对于眼下这个时代来说是绝对的防护过剩,但是船体那13.5英寸的装甲是肯定扛不住的。
甚至16英寸的炮座装甲能不能扛住都不好说——哥伦比亚海军在看到了维多利亚海军的测试结果之后多少有些思想迪化了。
当然,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并没有披露的另一点是,在大概一个星期以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又组织了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继续进行测试,结果没有想到这一次的炮弹却在上一次的模拟距离上没有打穿巴伐利亚的主装。
而在后面所展开的调查当中,维多利亚海军发现了自己军工系统当中有一些兵工厂存在的偷工减料的问题,同样的15英寸硬被帽穿甲弹,阿姆斯特朗场和维克斯厂出品的炮弹就拥有着不同的穿深极限,甚至同一个工厂,不同批次的炮弹都有相对显著的性能差距。
在世界大战当中,曾经在战争初期因为炮弹问题吃过大亏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对此自然是格外重视,但是这种事情一方面牵扯面太多了,刘易斯专员的背后那可都是各种各样的大人物和贵族,甚至有可能会牵扯到皇室,而另一方面也是这种牵扯到国家面子以及海军威慑力的问题不宜公开,所以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在那之后就一直在内部调查这些质量问题。
只不过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不曝光的内部检查是没有办法彻底的根除病根的。
大唐这边在当时也组织了测试,那一次的测试持续了整整12天,各种口径的炮弹发射了超过80枚,海军打靶毕竟是要获得实际数据,一炮打完之后等确认安全就要派人上靶船上面去实地测量,因为靶船非常宝贵的原因一条船有种巴不得打一年的感觉。
不过这个世界目前并没有另一个世界当中那么多无脑的网络媒体,否则的话可能就会出现用一条靶船被打了十几天还没沉这件事情来论证军舰的生存性有多好,这种事情李彻就曾经记得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网络上就有一些白痴是这么吹灯塔航母的生存性的——理由就是灯塔拿一条航母来打靶结果打了30天航母才沉。
怎么说呢,如果真有哪个愣头青第1天上来就用一个非常带劲的东西一下子把航母给弄沉了,那这个家伙在海军的服役生涯大概不用等到第2天就会终止。
这个时代像战列舰这种船体的大型靶舰是和后世的航母靶舰一样珍贵的,李彻记得芸芸她的那个世界当中他们国家地方上有一个从北边邻国买来的航母公园失火把上层建筑给烧了,但是就算是这样一条半废的航母船体也依旧被认为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在那个世界当中的人民海军从来没有对那么大船体的大型军舰进行过破坏性的打击试验。
翻译过来就是祖上太穷了,所以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大的靶子。
上一次进行的测试结束之后靶船没有沉没,于是就被拖回到港口里面顺便稍微修补一番,这一次专门拉出来重新进行打击测试,而这一次准备要重点测试的就是对于水线部位防护能力的试验。
虽然李彻借由妈祖之口进行了一些点拨,但是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太多水中弹这方面的概念,大家所设想的也就是考验主装甲带在水线以及水下延伸部分的防护能力,并没有更多的考虑到更深的水下船体会受到怎样的威胁。
毕竟在现在大多数的认知当中,炮弹是不会钻到水下这么深的地方的。
这一次测试所选择的炮弹分为两批,一批是在战争末期才少批量列装,在战争结束之后才正式定型,并且由于战争结束的原因至今都保持着低速生产模式的20式穿甲弹。
这种穿甲弹可以认为是一种大唐版的绿弹,也算是大唐的第1款硬被帽穿甲弹,只不过这款炮弹毕竟也是在战争末期匆忙定型生产的,在很多地方其实还有不足的地方。
比如说炮弹的风帽以现在来看形状不够理想,而且稍微有些偏小了,这会导致这款炮弹的远距离存速不佳,另外就是被帽的形状似乎也有些不太理想,在上一次的测试当中就表现出在面对倾斜装甲的情况下实际的穿透能力并不如面对同等效厚度下的垂直装甲,尤其是在入射角超过25度的情况下,炮弹的穿深更是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
这些问题事实上也是目前的绿弹同样面临的,而另一种炮弹则是现在在开发当中的新弹药,20式穿甲弹到目前为止都只是在低速生产并没有很大的库存的主要原因就是海军对于这种炮弹依旧不是特别满意,所以准备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对炮弹进行技术迭代,而这种新式炮弹就是这种发展模式下的阶段性产物。
第360章 小马放倒大车
虽然朱妙云预产期还有不到一个月,但是李彻还是亲自观摩了这次的实弹打靶测试,这次测试不仅要测两种不同型号的穿甲弹,而且还预备要测试海军现在所列装的两种不同口径的主力舰炮。
目前大唐皇家海军所有的主力舰舰炮都已经统一为330毫米和420毫米,最老的4条海霆级战列舰已经全部完成了换炮工作,现在已经升级为拥有4座双联装330毫米舰炮的超无畏舰了。
这两种舰炮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当中都会成为大唐皇家海军的支柱型火炮,因此测试自然也要同时测试这两种口径的舰炮分别使用两款穿甲弹的时候面对未来可能遭遇的新一代重装甲目标的防护能力。
因为是对比测试,所以拉过来打靶的分别是拥有330毫米舰炮的开远和最新锐的龙渊,这两艘战列舰都分别配备了20式穿甲弹和新式穿甲弹。
说起来这20式穿甲弹的命运有些像J35,那边刚在珠海航展亮相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呢,结果才过去几天啊,六代机飞起来之后就变成牛夫人了,史上最快的牛夫人也不过如此吧?
20式穿甲弹也曾经是“新式穿甲弹”啊,这会儿已经处于牛夫人的边缘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在本次的测试当中新式穿甲弹表现出了优于20式穿甲弹的性能,那么到目前为止产量都不大的,20式穿甲弹可能会被直接停产。
这自然也让20式穿甲弹的生产厂家今天在测试现场多少显得有些紧张,正常情况下来说一个国家的海军是不会这么快的对穿甲弹的性能进行更迭的,毕竟现在是和平时期而不是战时,20式穿甲弹的性能拉出去也算得上是世界一流水平。
就像是AIM120D这种空空导弹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一样。
可是谁能够料到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折腾出了两个怪物出来,让海军对于未来的甲弹对抗提出了更高要求,结果此前和20式穿甲弹一起竞争新式穿甲弹的唐山金属公司的产品此前因为研发进度太慢的问题,在第1轮就被刷掉了,谁能想到唐山金属被刷掉之后并没有停止研发,结果让他们现在恰好撞上了海军的新一轮测试。
李彻注意到了金陵炮兵厂负责人脸上复杂的表情,他倒是能够理解这位此刻的担心,这就像是通用动力端出了M10去竞争MPF项目,结果发现那边万年不死的XM8换个了个马甲也给端了上来,而且人家的方案一看就比自己的要好。
M10在灯塔国好歹还能靠着史密斯专员获得竞标,虽然事后因为自身的性能过于拉胯还是被砍了,但是多少也算是能够取得阶段性胜利,可是在眼下的大唐,可没有哪个敢在皇太孙的眼皮子底下搞一个张伟专员出来。
这下子要是测试表现不好的话可能要遭重。
首先进行测试的是开远号战列舰的330毫米舰炮发射20式穿甲弹,作为上次世界大战当中几乎打满全场的老兵,开远号战列舰上面的官兵自然拥有着相当不错的炮术水平,三座三联装炮塔当中特别选择了远离主桅杆测距仪的尾部炮塔来进行设计,尽量减小炮击产生的硝烟对于测距的影响。
这些熟练的老兵表现自然也异常出色,尽管只是模拟15,000米距离上的炮击,但是首轮射击就取得了命中,而且非常精准的把炮弹打在了靶船的主装甲带上。
这可以算得上是实力和运气的双重体现了,只不过330毫米的20式穿甲弹面对模拟15,000米的情况下命中305毫米的15度倾斜装甲的表现却非常糟糕,虽然从场面上来看效果非常震撼,但是大家都看到了炮弹爆炸所产生的火光。
穿甲弹的装药量并不多,通常来说钻进舰体内部爆炸的话对于里面没有装填任何燃油和弹药的靶船来说,在外界是看不到明显火光的,能够看到火光就说明.........这发炮弹没打穿。
等到硝烟散去之后,通过望远镜看去,被命中部位的装甲钢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形变,但是毫无疑问这发炮弹并没有穿透装甲,虽然这个表现倒也并不是很让人感到意外,在这个距离上305毫米的15度倾斜装甲等效防护能力甚至要优于巴伐利亚的350毫米垂直装甲。
330毫米的穿甲弹钉在主装甲带上爆炸之后动能加爆炸的化学能在一起也没有撼动龙渊都主装甲,虽然没有打穿但这也算是一个意料之中的结果,李彻和身边的几名海军的军官交换了一个眼神之后,都纷纷暗中点头。
虽然炮弹没有击穿,但这其实是意料之内的结果,反倒是这枚炮弹居然是钉在了装甲带上之后起爆的,也就是说在没有打穿装甲的情况下炮弹的弹体并没有发生破碎,能够“炸而糊之”本身也说明了炮弹弹体结构的优秀。
“这批炮弹也是用白云钢制作的?”李彻问道。
“是的,现在海军所有的大口径穿甲弹都是用白云钢制作弹体,不过这枚炮弹就算在白云钢里也能够算得上是天赋异禀了。”
稀土钢确实能够提升炮弹的质量,这个时代的冶金水平,这种类似于黑箱的技术谁也不知道具体能够提高到什么程度,炮弹的质量就像是摇骰子一样。
这个看来就是摇到豹子了。
在接下来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里,20式穿甲弹又进行了三轮射击,测试人员对于每一次的设计结果都进行了仔细的记录和评估,从结果上来说当然是非常残酷的。
对于龙渊这种防护水平的战列舰来说,330毫米的20式穿甲弹已经根本无法对其形成有效威胁了,能够击穿的部位只剩下首尾的次级装甲带和侧舷上装,而20式穿甲弹的表现也让大家对同样是330毫米的新式穿甲弹的表现产生了怀疑,就算新式穿甲弹的性能能够比20式得到一些提升,但是恐怕也没有办法威胁龙渊这样的战列舰了吧?
现场的评估人员更是在汇报了损伤结果之后直言不讳的表示,以现在330毫米的穿甲弹性能来看,海军手上这些装备330毫米火炮的战列舰如果遭遇到了其他国家的超级战列舰,那么或许打半穿甲弹会有更好的效果。
接着20式穿甲弹在李彻的授意下,略微调整了炮口的角度之后,把预瞄点从靶船的侧舷调整到了侧舷前方一二十米处的海面上。
对于传统的炮弹来说,落在这种地方那就只是单纯的Jin失弹了,不过对于李彻所青睐并期待的那种炮弹来说,在这个位置入水仍然可能会造成相当可怕的杀伤
但是在这几轮射击当中,炮弹入水之后便如同泥入大海一般消失了,除了留下炮弹入水的水柱之外,靶船始终似乎并未受到影响。
事实上后来这条靶船在被拖回去的时候,潜水员才在船底部发现了一枚尾部卡在TDS上面的330毫米穿甲弹,这发炮弹倒是证明了对于20式穿甲弹来说,在船体前方十多米的距离上入水确实有概率能够让炮弹砸在水下船体上。
但是20式穿甲弹在入水之后很快就失稳翻滚,炮弹的动能在此过程当中被迅速消耗,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枚炮弹只是“轻轻的”卡在了TDS上面,卡在水下防鱼雷隔舱的外一部船壳上,因为动能几乎要耗尽的原因所以甚至都没有造成多少进水。
这样的测试结果自然让李彻有些失望,毕竟之前自己可是用妈祖娘娘一定程度上给水中弹背书了,如果今天要是打不出来的话..........
日上三竿的时候,轮到新式穿甲弹上场了,只不过此时观摩测试的一些将领已经开始用有些笃定的语气断言:“从20式穿甲弹的表现来看,这新式穿甲弹估计也没戏,唐山金属之前自己测的数据也就比20式穿甲弹要略高而已。”
“是啊,同口径的炮弹,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想要大幅度的提升穿甲能力的弹劾容易?我看这世上是没有什么目标恰好是20式穿甲弹不怎么啃得动,但是新式穿甲弹偏偏打得动的。”
李彻耳朵听到旁边这几位的交谈之后,在心里面想的却是这言论好熟悉呀,好像在另一个世界里水群的时候。那些打战雷的就是这么形容三期弹和一些其他600穿以下钢针的威力的。
但是说这句话的那几个家伙真打老中队列的时候,首发的车肯定是长炮99A,别问,问就是588>577。
那边的龙渊号上面,此前在甲板上围观的水兵已经被长官给驱散了,看来龙渊号已经开始做好射击准备了,看来龙渊号上面的官兵也不觉得开远号,继续用另一款330毫米的炮弹能够测出个什么门道来。
面对超级战列舰的装甲,怎么也要用超级战列舰的火力呀!
新式的330毫米穿甲弹的首发官方测试打靶来了,炮弹出膛之后经过短暂的飞行迅速一头扎进了海里——这个时候围观的人员才惊觉。开远号战列舰上面的官兵似乎犯了个错误,那就是他们此刻现在的火炮依然是调整在此前尝试水中弹的角度上,再加上新式穿甲弹的炮弹质量本身就要更略重一点,因此这发炮弹落在了更远一些的位置的海面上——即便是粗略距离船舷也有差不多快30米了
开远号的舰长此时此刻更是在舰桥上有些不满地通过舰内电话给3号炮塔里面的炮手们喊话:“太孙殿下就在旁边看着呢,我们怎么能够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我看你们是战争结束之后有些散漫过头了!从明天开始通通加练!我们也是皇家海军!不是天天让你们去逛窑子...........”
然而就在开远号战列舰舰长的训斥当中,观摩射击的人里有眼尖的发现,那条靶船的状况好像有些不太对劲,方才他就似乎隐约地看到靶船好像微微震颤了一下,当时还以为是炮弹入水之后震的,可是现在这才过去多长时间?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