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157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PS:相关配图明天发。

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纳尔逊级主力艦

  有我们伟大的美少女设计师明娜设计的一种缩水版N3类似物

  标排43000吨,水线长230m,最宽32m,航速23节

  三座三联装18寸L45

  六座双联装152L45

  防护:

  弹药段

  主装14寸356mm/20度

  主装延伸渐减段9寸229mm至6寸152mm

  水平倾斜段11寸279mm

  水平装甲8寸203mm

  防雷水下装甲51mm

  动力段

  主装12寸305mm/20度

  主装延伸渐减段9寸229mm至6寸152mm

  水平倾斜段9寸229mm

  水平装甲6寸152mm

  水下装甲38mm

  炮座16寸406mm,炮盾18寸457mm,炮塔顶盖8寸203mm,指挥塔14寸356mm

  防护结构图:

  

  侧视图:

  

  这种防护结构并不是凭空杜撰的,大家可以看看现实当中RN的方案

  

第357章 赢了实力输了颜值

  最先对纳尔逊级战列舰的外观作出评价的,便是高卢的记者。

  虽然大家都很清楚,这里面大概、几乎、肯定包括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恩怨,但是高卢的记者也是要说的,我们又不是在无中生有,你就说我们描述的是不是事实吧?

  这玩意的看起来不像油船吗?

  这确实不能算得上是污蔑,毕竟采用内置主装后侧舷看起来光洁平整,搭配上相对比较垂直而且几乎没有任何上翘的舰艏,这船体你要是不看上面顶着的炮塔,那确实很像是一艘运油的油船。

  而维多利亚的民众们对于高炉那边的“污蔑”自然也是感到格外的愤怒,这愤怒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你们这些高卢人居然敢像这样侮辱我们的军舰,另一方面则是..........该死的,这东西怎么那么像油船?

  皇家海军在此之前有长得那么丑的主力舰吗?

  尤其是伴随着军舰建造进度不断推进,上层建筑和主炮塔开始陆续安装之后,整条船的轮廓和颜值基本上也就定下来了,很显然纳尔逊级战列舰的方案.........强确实是很强,但是丑也是真的丑。

  军舰这个东西不像飞机,飞机毕竟是要遵循气动外形的,所以张北海同志的父亲才会评价——看一个飞机厉不厉害,就看这个飞机好不好看就行了,好看的飞机不会差到哪里去,丑的飞机一定不怎么样。

  可是军舰这东西并非如此,一条军舰看起来好看、长得帅和这条军舰实际上的战斗力之间是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的,甚至纵观各国军舰的设计史,不乏有很多长得看起来很丑,但是就是很厉害的军舰。

  单从颜值上来说,俾斯麦绝对可以竞选整个二战当中最漂亮的主力舰,毕竟很少有一款军舰能够单靠颜值就能够斩获如此之多的粉丝,但是你要说强度..........那胖的像肥妞一样横看竖看都不好看的南达科他就是能把俾斯麦吊起来打。

  甚至就连准备接收这两条战列舰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官兵,都给正在舾装的纳尔逊号战列舰以及还在船台上的罗德尼号战列舰分别起了“罗德诺尔”和“纳尔索尔”这样一听就很像是民用油船的绰号。

  相比之下,大唐这边的报纸对罗德尼级战列舰的报道就要委婉一些,在大唐的报纸上并没有直接表示罗德尼级战列舰的颜值太丑,只不过是很高情商的表示——“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设计美学已经在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上用完了”。

  并且在文章的末尾进一步的表示“很难想象,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和罗德尼级战列舰是同样出自同一名设计师之手。”

  不过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各国的专业设计人员倒是并没有对纳尔逊级战列舰冷嘲热讽,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毕竟是百余年以来的海洋霸主,虽然现在多少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但是余威犹存。

  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更是引领了此前的多轮海军技术革命,世界上第一条前无畏舰、第一条无畏舰、第一条超无畏舰,都是出自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之手。

  最早的现代驱逐舰、最早的航空母舰、海军的蒸汽轮机动力革命也都是首先由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开创,所以大家对于造型奇特的纳尔逊级战列舰的第一印象是——这不会又是一个要开创海军技术革命的产物吧?

  所以也不能怪哥伦比亚海军的脑洞大开,把这条船往航空战列舰的方向去猜,在对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有特殊滤镜的情况下,那很难不会在这方面有这种异想天开般的猜测。

  “不可能是什么航空战列舰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只不过是采取了极端的集中火力布局,这样他们就能够给纳尔逊级战列舰的弹药库段布置史无前例的重装甲。”李彻在海军部用不容置疑的语气断然道:“你们不要被哥伦比亚的那些揣测给误导了,这东西只会是一条传统的战列舰,而且速度上应该不会太快。”

  “殿下,您是有什么其他的情报来源吗?”萨鼎铭有些期待的看着李彻,他大概是以为李彻从海军的情报处之外的地方得到了相应的情报。

  毕竟无论是过去的大明时期还是现在当下的海军情报处,工作的重点都是放在大洋对岸的那个对手身上,对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情报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印度洋。

  毕竟地理和人种上的限制想要把高校的情报网扑到维多利亚帝国本土那可实在是有些困难,海军情报处在维多利亚确实有一些情报网,但是范围不大而且效率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有些情报反倒更有可能由外交人员获得。

  其他的情报来源?

  呵,我难道能说这是我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和芸芸在精神层面高度你侬我侬的时候在网上冲浪获的信息?

  “你们可以这么认为。”

  “可是殿下,维多利亚皇家海军这条战列舰的长度和我们的龙渊差不多,目测在220米到230米,就理论而言这条战列舰是有潜力达到和我们的龙渊相当的速度的。”一名海军军舰局的高级官员有些疑惑的问道:“会不会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和我们一样故意隐藏.........”

  “这个应该是不会的。”李彻这边还没说话,徐越明便抢先一步道:“至少在动力方面,海军情报处所提供的一些信息也能够为我们进行佐证。”

  ?

  李彻有些惊讶的略微瞪大了眼睛。

  啊?

  我们原来有这方面的情报吗?

  真有啊?

  我刚才说的那些话是根据另一个世界当中的信息,以一名专业的海军博主..........呸,以一名专业的海军人士所下的推断,我怎么不知道我们还有其他的情报,可以佐证这一点?

  “大家不要忘了,维多利亚帝国所有的锅炉以及动力相关的企业都已经很久没有拿到订单了,就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威尔克考斯克公司就出现了大规模裁员的报道,而哪怕帕森斯公司也同样出现了许多技术工人只能拿着底薪停工待业的通知。

  如果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在纳尔逊级战列舰上采用了新的锅炉和动力,那么我想至少威尔克考斯克公司和帕森斯公司的处境便不会这么艰难,而且此前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为总共4条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所准备的动力,想来在这个经济困难的时期应该不会选择浪费吧?”

  李彻看着徐越明,越来越有了一种自己抽到了UR卡的感觉,通过公开情报进行关联性分析,你小子可以啊。

  “就算是传统的慢速战列舰,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两条纳尔逊级战列舰也将会是我们在未来最强大的对手,那可是18英寸的重炮,而且装甲...........”

  “你们就按照15英寸的侧舷装甲,八英寸的水平装甲来假设罢。”李彻随口说出的两个数据差点没把在场一众大唐皇家海军的军官眼珠子给震出来。

  李彻当然也无法确定维多利亚帝国在众多的三系方案当中选择了哪一个,但是另一个世界当中的纳尔逊级战列舰的侧舷装甲最厚的部位就已经有14英寸,眼下在吨位更大的船体上往高了猜一点总归不会有错吧?

  量敌从宽嘛!

  “多少?”萨鼎铭一脸的“殿下你莫不是在消遣我?”的表情,显然这个数字确实有些吓到大家了。

  “15英寸的侧舷装甲先不说.........八英寸的水平装甲...........”

  “这是弹药库部分的防护,具体数值可能和我说的有些出入,但是应当是非常惊人的。”李彻道:“维多利亚帝国采用了这么极端的布局,不仅仅牺牲了3号炮塔的后向射界,而且部署在舰艇中部的炮塔,在射击的时候所产生的射击暴风(炮kou暴风惨遭和谐)也不利于整个舰体中部的甲板布置其他设施。

  付出了这样的代价,他们必有所图!奥卡姆剃刀的原理各位应当也都是听过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那么现在由此倒腿,既然维多利亚帝国选择了这样的实体,那么肯定有他们必须这么做的理由。”

  这个时候今天第1次参加海军部所组织的高级会议的程明娜似乎是结束了在草稿纸上的演算,这个性格火爆的女子从刚才开始就一反常态的一直在埋头计算,眼下这位把铅笔拍在桌子上的声音,迅速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殿下,虽然不知道维多利亚帝国那边是怎么布置装甲的,但是您刚才给的数据应该是有问题的。”程明娜道:“我刚才大概的进行了一番估算,考虑到估算肯定有差额,所以我分别计算了上限和下限,但是计算的结果和条约所限定的43,000吨的吨位...........还是有些出入。”

  “你是怎么计算的?”

  “是这样的殿下,通过我们估计的船体长度和拍摄的照片,我计算了纳尔逊级战列舰所使用的装甲钢的大概重量,并且分别计算了预期的上限和下限,然后再通过大多数战列舰的装甲钢占排水量的比重——这当然同样也是一个浮动值,再分别计算出上限和下限,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测法。”

  李彻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这种通过预测上限和下限的方法来在情报有限的情况下,猜测敌舰性能指标的办法其实是很有效的,他在另一个世界当中所见过最经典的例子就是RN在二战当中对于德佬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实际性能指标的猜测,RN便是通过和程明娜类似的方法推测出沙恩霍斯特的实际排水量要高于德佬所宣称的吨位,并且最终进一步的猜测这是一条3万多吨的主力舰,就结果而言可以说已经非常准确了。

  “那你觉得问题出在哪?43,000吨的吨位比你计算的下限指标下的吨位还要低吗?按照你的计算没有办法把吨位降低到43,000吨?”

  “倒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降到43,000吨,但是这条船如果除了侧舷装甲和水平装甲之外的部分,按照我们的设计惯例的话............想要把吨位控制在43,000吨,恐怕需要把动力舱部分的侧舷装甲砍到八英寸,水平装甲砍到三英寸。”

  程明娜说到这摊了摊手:“且不说从设计的逻辑上来说,动力舱段进行一定的削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削弱到这种程度就有些不能理解了,这不符合正常的设计逻辑,毕竟如果是我来设计这样一条分级防护的主力舰,那么我会选择在弹药库段部分堆叠最极致的防护用于应对敌人最强的火炮威胁,而在动力端部分至少也要能够应对敌人主流火力的威胁。

  放在纳尔逊级战列舰上,如果弹药库段的标准是抵御自身的18英寸舰炮或者是我们的420毫米舰炮,那么在动力舱部分性能指标最起码也要能够抵挡哥伦比亚海军的14英寸舰炮或者是我们的330毫米舰炮吧?”

  “按照你的计算,如果吨位降低到43,000吨的话,那么后面的动力舱部分就几乎裸奔了?”

  “是这个意思。”程明娜点了点头:“而且如果后半部分真的裸奔的话,那么整条船的重量配平多少也有些麻烦,所以我觉得这条船肯定在某些设计方向上和我们截然不同,但是目前我想不出在什么地方和我们不同。”

  话说到这,在场的这些人当中也只有李彻能够大概推测出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如果说这个世界当中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设计风格和另一个世界当中的RN几乎如出一辙的话,那么纳尔逊级战列舰所节省出来的重量大概率不是在动力舱段的主装甲上,而是出现在水线以下所看不见的地方.........

  这也是另一个世界当中纳尔逊级战列舰在实战当中运气极佳未曾暴露出过问题的的阿卡琉斯之踝。

第358章 都是妈祖告诉我的!

  李彻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和群友水群的时候,曾经有某个挂着45姐头像宣称M4是他老婆的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鸡块表示,纳尔逊级战列舰就像是那种典型的——上半身着很正经而且坚固的板甲,但是下面只穿着性感的吊带蕾丝袜甚至连短裙都没美少女骑士。

  虽然这货某种程度上甚至和人尽可妻的苟希灵一个德行,但是他的这番评论倒也并非完全是对于罗德尼以及纳尔逊立绘发Q的产物。

  这番细言实际上折射出的,是罗德尼级战列舰乃至所有的3系战列舰那华丽的装甲防护指标之下的“阿卡琉斯之踝”——过于单薄的水下装甲。

  皇家海军的主力舰在水下防护上有问题,这似乎已经是个老毛病了,在世界大战初期刚开战不久,属于第2战列舰分舰队的“英王乔治五世”号、“阿贾克斯”号、“百人队长”号、“大胆”号、“君主”号、“雷神”号和“俄里翁”号离开洛夫·斯威利前往尼斯纳吉尔进行射击训练。

  结果在出发之后不久,“大胆”号战列舰突然触雷,这枚水雷是由辅助巡洋舰Berlin号布设的,虽然这事实上只是一枚相对老旧的棉火药水雷,装药量也只有180公斤,但是爆炸依然在“大胆”号的舰底撕开了一个长达4.9米的裂口。

  这个裂口大约在发动机舱前3米处。涌入的海水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淹没了轮机舱、机房和“X”炮塔的弹药库,之后海水继续蔓延至中心机房和周围相邻的舱室。

  尽管当时大胆号上面的官兵尽全力对这条船进行了抢救,但是当时皇家海军的这些343战列舰并没有完整的水下防雷装甲,为了降低吨位和造价更是采用了大水密隔舱的设计,导致大胆号战列舰在两三个小时之后便失去了全部动力,最终没有坚持到中午就沉没了。

  顺便一提,“大胆”号沉没之后,为保住皇家海军的荣誉,同时也是保证国民的士气,杰利科要求对这艘巨型战舰的意外沉没保密,RN和内阁对此也表示赞同。

  在战争剩下的数月里,“大胆”号的名字经常出现在皇家海军的训练和出海名单中,也确实是唬住了公海舰队一段时间,充分证明了保密就是保打赢(迫真)。

  而在大胆号事故发生之后,皇家海军事实上对于后续建造的军舰水下防雷装甲都进行了更完善的修改,可以说自此之后皇家海军主力舰的TDS设计确实有了卓有成效的改进。

  皇家海军在大胆号的事故之后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审查会要将其沉没的原因搞清楚,并根据这些发现对现有和正在建造的战列舰进行改进。

  研究发现“大胆”号除了在防雷装甲设计上的缺陷之外,舰体内隔舱中的水密门并不结实,当水管和其他管线爆开的时候,舱门也无法正常关闭,而这些问题在后续舰体的型号上都得到了优化和改进。

  只是从TDS的防雷效果来看,皇家海军在战后的军舰还是相当优秀的,纳尔逊级战列舰的TDS纵深宽度在这个时代而言相当充足,而且在弹药库段的TDS布置了51毫米的高弹性钢,在动力舱段也有32毫米的高弹性钢,这都对于吸收水下爆炸的冲击波有很不错的效果。

  但问题在于,能扛鱼雷不代表能扛炮弹。

  皇家海军所有的三系战列舰的方案,其主装甲带的全厚度段高度普遍都不高,当然这实际上也并非是什么大问题,毕竟三系战列舰都是采用了完善的装甲盒结构,上面有水平装甲封顶,侧面的垂直装甲稍微矮一些问题也不是很大。

  但是这些设计方案当中水下部分所延伸的次级装甲带,所延伸的纵深实在是太短了,不要说是91式穿甲弹这种专门优化过水下弹道的炮弹,几乎所有30年代的新弹药都会对这种水下延伸严重不足的装甲布局构成严重威胁。

  事实上,另一个世界当中后来皇家海军也发现了这种装甲布局上的不足,并且计划对罗德尼和纳尔逊的水下部分在现代化改造的时候增加延伸装甲带,但是最终这一计划因为经费和战争来临舰队作战舰艇任务加重等多方面原因被放弃。

  也就是两条纳尔逊级战列舰在大战当中并没有经历什么正儿八经的炮舰对决(罗德尼雷普俾斯麦那一次俾斯麦甚至无法有效操舰,距离打靶也没太大差距了),否则的话,面对任何一条新锐战列舰,或者是更换了新炮弹的老式战列舰,罗德尼级战列舰那看似强大的装甲之下几乎裸奔的水下防护都很可能会导致整条船变身德德酱第二。

  这或许是出于极致减重的现实需求,或许只是单纯的想要节省一点造价,毕竟所有的三系方案在水下装甲段的延伸不足几乎都是一样的如出一辙,最早的三系方案在设计的时候可还没有敲定海军条约呢,那时候并不存在太大的吨位限制,搞成这个样子大概是真觉得水下的延伸部分不重要,同时顺便省点钱。

  程明娜刚才所说的那番“按照我们的设计风格”,大概这位美女设计师多少在这方面也有所猜测吧?只不过因为没有证据的原因,所以现在还不能确定,毕竟那可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是大家传统思维当中的世界第一海军,怎么会连这方面的问题都考虑不到呢?

  至于水中弹啊...........

  李彻想到这个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第2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炮战当中堪称暗黑空手道的东西,他有心想要提醒,但是他现在空口无凭地直接提出这种炮弹的技术优化路线,并且言之凿凿的表明这种炮弹在未来有很不错的前景,这多少给人有点跳大神的嫌疑。

  不过说起来海军好像是挺迷信的来着..........

  “所以维多利亚人有可能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了?”李彻决定不当谜语人而是直接把话挑明,来吧,爷们已经做好了实在不行跳大神的准备了:“比如说在水下部分?”

  不就是天父天兄吗?(挺胸)

  “殿下的意思是他们在水下的延伸段进行了大幅的削弱?”程明娜果然在这方面有所揣测,李彻这边刚开个头,人家就把话给接上了。

  “是的,甚至可能是更极端一点..........他们的主装甲带几乎就没怎么往下延伸,整条船是几乎没有水下次级装甲带的。”

  李彻尽量绷出一副“冰山总裁般的冷漠脸”给出了自己的猜测,他其实也不是太会演戏,是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好歹看过某些小鲜肉演员是怎么演一些三无角色的。

  以他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装高冷装深沉的话,多少会让旁人有一点思想迪化吧?

  这个时候只要你能够绷得住,绷不住的就是别人。

  说着,李彻直接伸手拿过了铅笔,扯了一张纸过来,按照自己印象当中三系战列舰的装甲剖面图画了一个大概的示意图出来。

  这图画出来之后,围观的多名军官和设计人员都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李彻画出来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