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第五十五章 从基层中来,到实战中去(3)
和徐越明的长谈持续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越聊李彻真的越有一种“当浮一大白”的感觉,如果说之前和那些被遴选出来的人面试的时候进行的交谈更多地是为了考教那些被遴选到名单上的人究竟是否是真的有能力的话,那对徐越明就更多地是处于一种难得知己的感觉了。
事实上双方越聊这种感觉彼此之间都越是深刻。
对李彻来说,他也算得上是半个穿越者,或者说算是异时空21世纪留学生,因此他在很多战例的经验上和很多技术的发展问题上在这个时代的眼光是具有超前性和独见性的。
武器技术装备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要面临很多技术革新,会有很多技术选择摆在你的面前,而这些众多的技术选择当中往往可能只有一条路是通向正确的光明大道。
就比如未来是属于战列舰的还是属于航空母舰的这样简单的问题,事实上都需要在未来的20年当中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的心血去建造出一批钢铁巨兽,然后再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当中用人的生命作为祭品,才能最终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而更多更细致的技术问题,那就更需要在未来用实际的实战来验证了——
航空母舰是要防护航母还是要装甲航母?
飞机用风冷发动机还是液冷发动机?
坦克用汽油机还是用柴油机?
多炮塔神教的陆地巡洋舰还是单炮塔结构?
甚至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领域都会有不同的答案——铆接还是焊接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答案对于陆军和空军来说就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时候只靠理论上的推演,永远也无法得到真正的真理,就好像坦克无用论,在坦克这种装备诞生以来一直不断地在被提出过,但是一直以来也没有哪种武器能够在地面战场上取代坦克的作用。
李彻清楚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自己是那个知道正确答案的人,在他这里很多时候可以不用试错,不用走弯路,可以以最短的路径找到那个正确答案,他不需要懂具体的技术,他只需要知道哪条路能够走得通就可以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过去他有的时候旁敲侧击之下提出的意见,在别人的眼里看起来就是天马行空,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身份是晋王府的世孙,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爷爷态度开明而且有的时候更多地是抱着哄孙子开心的角度小规模的试验一下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后才得到推广,他的很多建议根本就不会得到采纳。
这让李彻很多时候总会觉得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郁闷。
直到他的今天遇到徐越明。
这个家伙不仅能够明白自己费心费力把这些40毫米机关炮从各地的仓库当中搜罗起来送过来的良苦用心,这个家伙更是能够对一些前沿的技术领域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和理解。
李彻在交谈的途中,几乎都要怀疑这家伙是不是个穿越者,就像李彻现在也有些怀疑那位长宁公主一样,不过长宁公主那边毕竟身份摆在那里,李彻不太方便直接进行一些试探,还要徐徐图之,
徐越明就不一样了,他妥善地考虑到徐越明可能穿越自不同的时代,因此进行了好几次试探,不过徐越明对于他所有的试探都完全没有一名穿越者该有的反应,除非这家伙的演技能够拿奥斯卡,否则李彻相信这家伙确实不是一个穿越者。
而对徐越明来说,原本他在军队当中也长期相当的痛苦,他并非是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的,他纯粹是因为自己家里面兄弟姐妹比较多,而且成绩普遍都不错,父母实在是无法再供应他去考取一个心仪的大学了,所选择了免除学杂费的海军军官学院,而他选择海军军官学院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此前想要成为一名飞行员或者是一名工程师,而海军军官学院里面有当时军校当中唯一的航空兵专业。
虽然飞机这东西问世没有几年,但是对于海军来说,9世纪末就开始玩飞艇了,9世纪中叶的时候就开始玩热气球了。
作为一个理工男,徐越明更看重的是实在的数字,但是和很多人所想象的不一样的是,在眼下这个时代往前很长的时间内,海军军官的培养与其说是偏理科,倒不如说是更偏向于文科。
虽然说在军校里面要学数学,要学航海,要学测绘之类的东西,但是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这年头培养军官更看重学习过去海战当中的战例,学习那些军史档案。
就像不列颠人在纳尔逊将军之后,就想要把未来的军官都培养成纳尔逊第二一样,在大明这边,也同样想要把海军军官培养成杨文理第二。
这位大明皇家海军9世纪上半叶的将领在马六甲海峡海战当中击败了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巴拉特洋分舰队,虽然这并非是一场规模堪比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超级决战,但是能够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身上拿下一场胜利,杨文理就是东方人眼中的纳尔逊。
哪怕是不列颠人也只能有些不服气地表示如果纳尔逊将军没有牺牲在特拉法尔加海战当中,到时候肯定能够收拾那个“海上魔术师”,这等于是不列颠人变相地承认了在纳尔逊将军牺牲之后,杨文理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海军指挥官。
既然想要培养出纳尔逊/杨文理第二,那么军校自然要学员去学习这些优秀榜样的一切,学员们往往会像研究红楼梦的那些红学家一样去仔细地研究这些榜样留下来的著作以及一切和这些榜样们有关的文献。
因此直到这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不,哪怕是到现在为止,无论是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当中,还是在大明皇家海军当中,传统海军军官的话语权和重要性都是要远高于技术军官的。
技术军官是伴随着几十年来海军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而出现的,但是技术军官本身又被传统的军官视作为是类似于红色警戒当中500块钱提包哥的那种工具人。
因此你能够看到在这次世界大战当中哪怕像戴维·贝利这样的名将,在驾驶着狮号战列巡洋舰追击莱塔尼亚人的时候,会下达“加速到30节”这样的命令。
这样的命令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在于狮级战列巡洋舰最快只能跑27节,最后干脆把锅炉兵都累趴下了——铲煤铲不过来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燃煤军舰的速度一定程度上依旧取决于人力)
徐越明就是搞技术出身的技术军官,这也就是他在军校时期就备受蹉跎的根本原因,他所看重的东西在老师和教官们的眼中没有价值,甚至连他的理想也被认为是“不思进取”,别人都想成为杨文理第二,你就只想当个飞行员?
所以到后来他干脆躺了,你们都觉得我不思进取了,那我摆还不行吗?
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当自己已经在军队当中摆烂了好几年的情况下,居然能够遇到这样一个让人感到意外的世孙,这位身份高贵的大人物居然对于很多技术问题了解得相当全面,虽然每个技术问题的细节研究得并不深入,但是在徐越明的眼中这道更符合一名上位者的兴趣使然。
在他的眼中一名懂技术而且尊重技术的上位者那简直就是老天爷赐福,就像俄国的彼得大帝一样,那位彼得大帝就曾经亲自学习怎么建造军舰,然后把技术带回到俄国国内。
他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像这样和另一个人交谈那么长时间了,往常哪怕是和自己关系相对比较好的,能算得上是朋友的人,一天也不见得能够说上10句本职工作以外的闲话。
虽然两个人都没有喝酒,但是眼下的氛围已经有些上头了,一些掏心窝子的话也就自然而然的说了出来。
“殿下,我所有的见解其实都是源自于基层官兵的实践,您如果想要让海军在未来还能够打胜仗的话,那您要依靠的就得是那些直接在一线操控武器和设备的官兵,那些在煤堆当中铲煤、在弹药库当中扛发射药包和炮弹的官兵,我们的海军之所以在爪哇海海战当中失利,就是我们海军当中有太多人想要学杨文理元帅,但是却并没有学到元帅的本质,司令部绘图桌上的参谋作业做得再漂亮,也得要一线的官兵去实施才能够获得胜利。”
“这我能够感觉得出来,你提的那几个点子都是相当直接、给人感觉相当简单,但是那些坐在办公室里面的参谋,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的办法。”李彻赞许道:“能够在一个普通岸防炮阵地的位置上琢磨出这么多东西,别人都说你是摸鱼,我看你这鱼摸的可实在是太有价值了。”
“他们倒也没有说错,我大多数的时间确实没有做一名岸防炮阵地指挥该做的事情,不过这些我也没有耽误我该做的事情,我只是把他们需要花费一天才能够做完的工作几个钟头就做完了而已。”
李彻笑着用手点徐越明道:“你这话说的可有点狂啊,那你还在军校里面考倒数?”
“殿下,我考倒数是故意的,但是您今天此前考验的那些人当中,应该是普遍比较满意的吧?但是这些人在军校当中的考试成绩也只能拿到中流,这说明我们军校的军官培养体系就出现了问题,风帆时代的战术和战例背得再好,在眼下这个时代还有什么用?”
第五十六章 脱胎换骨的驱逐舰
朱妙云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打字机和厚厚的一沓子档案文件,公主殿下的小脸有些发白,这让公主殿下不禁回想到了上辈子自己工作时候的996社畜时光。
“公主殿下来到海参崴应该是要做实事的,而不是来作秀的对吧。”李彻的脸上挂着一丝和煦的笑容,他在结束了对于名单上所有人员的遴选之后拿着整理出来的雷击分队指挥官资料直接找到了朱妙云:“那就麻烦公主殿下今天晚上稍微睡晚一点,辛苦一下,把这些东西给整理出来。”
“我当然不是来这边做秀的..........不过这些活难道只是我一个来做吗?我的意思是...........可能我的工作还不怎么熟练,所以是不是让两个有经验的文书来和我一起做这份工作指点一下我...........”
“现在海参崴所有的人都非常忙,大家都有要做的事情,我想公主殿下您应对这些工作应该是不在话下的。”李彻把资料往朱妙云的身前推了推:“您现在作为司令部当中的文职只需要把这些纸质资料打印出来就可以了,而我们这些司令部当中的其他人员要考虑和忙碌的事情可就多了。”
朱妙云总觉得这番话好像有些耳熟,不过朱妙云在穿越之前的时候并不喜欢玩那些二游,在这方面她甚至要比那个总是会闯入他脑海与生活当中的猪更“原始”,因此朱妙云虽然感觉这话好像有些怪怪的,倒也没有继续多想。
“那也不至于明天就急着要吧?”
“程恒启将军今天不在港内,开了一条巡洋舰出去到瀛洲海上面侦查海情去了,估计明天回港,等到他回来的话,我们肯定要把这些东西尽快地拿给他过目,把这些事情都给定下来。”李彻说完又从身后变戏法一般拿出了一杯咖啡:“今天晚上加油!送你一杯咖啡提提神。”
朱妙云在内心不断地告诫自己,自己现在的身份是大明的公主殿下,要淑女,要端庄,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竖一根中指出来,在心里默默地给眼前这个讨厌的家伙竖了不知道多少根中指目送他离开之后,朱妙云把目光无奈地投向眼前的打字机和旁边的一摞纸。
用惯了计算机的传统键盘以后,朱妙云对于眼前这种类似于林语堂明快打字机的汉语打字机,可以说是一阵头大,好在来的路上自己在火车上就从其他的文员那里了解了一番这种打字机的打字原理,再加上自己本身就会五笔输入法,也算是一定程度上能够触类旁通了。
从摸索到上手并没有花费朱妙云太多的时间,可见公主殿下的脑袋瓜还是很好用的,朱妙云感谢这位公主殿下给自己留下了这绝佳的“硬件”,只是仅仅敲了几分钟的打字机键盘,朱妙云的脸就像苦瓜一样皱了起来。
这玩意比黑轴键盘还难用!
李彻把手上的东西交给朱妙云之后,迈着轻松的步伐就来到了司令部门口,徐越明在门口还没有离开,他见到李彻出来有些好奇地问道:“殿下,刚才那些文件..........”
“长宁公主无论如何都要为抗战出一份力,所以公主殿下强烈要求从我这里拿走文件由她来整理,这样我们正好就有时间到码头上去看看那些驱逐舰和鱼雷艇改造得怎么样了。”
李彻一副兴致冲冲的模样,只不过他嘴里说的话对徐越明来说,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太对劲。
好像自己上高中的时候在上学之余在一些小工厂里面做临时工的时候,那些老板也是像这样去忽悠手底下的工人们的。
不过徐越明眼见李彻已经奔着司令部门口停着的车去了,他也只能快步跟上,在上车之余回头看了一眼司令部大楼此刻还亮着的几扇窗户,也不知道公主殿下是在这几扇窗户当中的哪一间房子里面正在埋头苦干呢。
坐上车了之后,李彻直接让司机往码头开过去,徐越明在车上顺便给李彻介绍港口内军舰的改造情况。
“殿下,我军在海参崴军港原本的水面作战舰艇,抛开几条老式的前无畏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之外,称得上相对比较现代化,在905年之后加入作战序列的军舰,也就只有两个巡洋舰分队和两只驱逐舰分队,加在一起一共是7条巡洋舰和10条驱逐舰。
两个巡洋舰分队分别是15分队和17分队,15分队的巡洋舰是两型一共3条5000吨级的轻巡洋舰,分别是嫩江级的‘嫩江’、‘大凌河’以及‘乌江’级的‘辽河’号。
不过这三条船吨位火力和装甲等方面的性能都差不多,殿下也可以把这三条巡洋舰看作是差不多的同一型军舰,每条巡洋舰配备有8座单装150毫米主炮。
区别仅在于其中两艘的主炮是四门在中轴线上,还有四门分布在两舷,另外一条是两门在中轴线上,其余六门分布在两舷,这三条轻巡洋舰都是在910年以前服役的,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9节,是目前我们手上最好的轻巡洋舰。
17分队的4条轻巡洋舰是2700吨级的轻巡洋舰,也是我军装备的吨位最小的轻巡洋舰,最大速度同样是29节,火力上是8门120毫米火炮,两座联装主炮布置在舰首舰尾,4门单装120毫米火炮分布在两舷。
这七条巡洋舰就是我们接下来行动当中,能够充当海上指挥所的七条大船了。”
徐越明对于海参崴港内的舰队情况如数家珍,显然他在这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在介绍完巡洋舰之后,他又介绍起了驱逐舰的情况:
“10条驱逐舰来源于三个级别,不过主要是源自于造船厂的不同,型号和性能上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普遍吨位都在千吨级出头,配备3~4门105毫米火炮,这些驱逐舰当中有一半配备的是500毫米的鱼雷,还有一半配备的是450毫米的鱼雷,前者是两座双联装鱼雷发射器,后者是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器。”
“我们的鱼雷性能怎么样?”
“不好不坏,我们的鱼雷如果只从射程和威力上来说确实是相当中庸的水平,有效射程大概在6公里左右,在欧洲那边,现在新的驱逐舰都已经开始配备21英寸级别的鱼雷了,这些新的鱼雷比我们手上的鱼雷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但是我们的鱼雷也没有像联邦人的鱼雷那样,在战争爆发的早期简直就像是铁棍一样,我们有一条巡洋舰被联邦人连续命中了4枚鱼雷,但是四枚鱼雷一枚都没有爆炸。”
“只有7条巡洋舰和10条驱逐舰吗?”李彻还是觉得这个数字有些太少了,这些巡洋舰和驱逐舰事实上才是决定他们所集结的这支空前庞大的鱼雷艇群能否发动一场成功的袭击的关键。
“巡洋舰的话,倒也还有几条剩下来的二等防护巡洋舰,但是那东西当年最快也就跑23节,现在的速度已经掉到连20节都没有了。”徐越明道。
“那这个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不用考虑,驱逐舰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我印象当中老一些的驱逐舰速度上也还说得过去吧?”李彻回想起之前海参崴那边给海军部发去的电报内容,问道:“我记得你们应该还有一批千吨级以下的驱逐舰。”
徐越明点了点头,然后举起一只手来张开手掌翻了翻:“800吨以下的驱逐舰,我们编了整整10个分队,”
“800吨以下的驱逐舰你们有这么多?”李彻有些吃惊的道:“从编制上来说,你们没有这么多驱逐舰啊。”
“在海军当中的北海舰队向来是养老院,在我们海参崴的军港里面也封存了一批老式驱逐舰,虽然这些驱逐舰的型号有些老了,但是起码也是在这个世纪服役的。”
徐越明颇有些赞叹地道:“这是此前程恒启将军来到我们这里之后下令解除封存的,虽然这些驱逐舰的吨位只有500~600吨,但是这些驱逐舰都能够跑到30节,随后程将军将这些驱逐舰进行了编组,把这些小型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进行混编,每个分队有两条驱逐舰带两条大型鱼雷艇构成。
虽然这些驱逐舰都是老船,但是程将军决心解封这些船对于我们来说依然非常关键,虽然这些驱逐舰有的只有两根鱼雷发射管,但是如果没有程将军在抵达海参崴之后,就下令把这些船解封并且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这些船只的战斗力,殿下您的机关炮就算运过来,我们也没有办法凑出那么多船来进行改造了。”
李彻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那300条通过铁路运过来的鱼雷艇本身就已经决定了这些鱼雷艇的体型上限,这些鱼雷快艇在带了两枚鱼雷之后,顶多也就是能够在指挥塔顶部、艇首和艇尾见缝插针地加上一些13毫米的大口径机枪。
40毫米的机关炮,对于这些吨位只有几十吨的小块头来说,实在是有些大了。
在李彻制定的作战计划当中,在发动攻击的环节里,使用配备大量速射炮的小型舰艇冲到能够海上拼刺刀的距离,用大量的机关炮来压制敌人暴露的舰面设施和人员,其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那些向敌人的大型舰艇和运输船丢鱼雷的主角们。
“现在改造的进度怎么样?你们是怎么用这些机关炮来改造军舰的?”
“改造工作已经基本进入了尾声,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就能够完成所有的改造,毕竟这些火炮只需要在码头上就能够完成更换,甚至可以在分解之后由士兵人力扛上去,都不用重型的工程机械设备。”徐越明道:“至于怎么改造........我们基本上是根据分配下去的机关炮数量,1:1地替换原有军舰上面的57毫米或者47毫米的快炮。
总的来说,大型鱼雷艇一般配备两门机关炮,600吨到800吨的老式驱逐舰,一般配备4门40毫米机关炮,而且尽量不在原有的57毫米炮的炮位安装,而是另外寻找尽可能位置比较高的地方来安装,千吨级以上的驱逐舰,视情况配备6~8门。
改造过程当中,对新旧驱逐舰的主炮都进行了保留,我们最开始想给老式驱逐舰的88毫米炮也换成105毫米炮,但是后面发现这样子会让船只面临超重的问题,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当然在改造的过程当中,短40和长40基本上是逮到什么就用什么了。”
“只可惜时间匆忙,能够从各地的仓库当中搜罗过来的40毫米机关炮也就只有这些了,否则的话倒是可以期待一下把所有的57毫米和47毫米快炮都换成这种40毫米的机关炮........”
两人这边的话还说着呢,车已经停了下来,李彻向车窗外面看去,他们现在已经来到了码头旁边,此刻的码头上密密麻麻地停满了作战舰艇,有驱逐舰也有鱼雷艇,有用火车从其他地方送来的鱼雷艇,也有海参崴这边本来就有的大型鱼雷艇和小型鱼雷快艇。
虽然现在已经是夜里了,但是每一个码头上都依然相当的灯火透明,而且星星点点亮起来的焊接的闪光,又或者是电锯摩擦出来的火花,在此刻的夜景当中就仿佛是天上的星星落在了港口里一样。
“真漂亮啊。”李彻不由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是很漂亮。”徐越明站在李彻身侧落后一步的位置:“不过我想我们很快就能够让元山港的夜景变得更漂亮。”
第五十七章 程大莽夫
朱妙云第2天带着怨气把一摞文件摆在李彻面前的时候,李彻有一种自己要被对方的眼神给剐掉的感觉。
他能够看到公主殿下的眼眶带有一丝熬夜之后的憔悴和隐约可见的阴影。
这个年纪不是挺能修仙的年纪吗?总不能是公主殿下打了一整晚才打完吧?
李彻的心里不禁升起了这样的疑问,不过他并不方便直接问出来,因为他感觉公主殿下此刻正在端着一种叫做面子的东西,就算自己问了公主殿下大概也不会承认。
事实上他猜得很对,朱妙云忙这些活确实忙了一整晚,最初朱妙云表示自己也要到海参崴来为战争出一份力的时候,除了一时的热血上头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朱妙云考虑到自己作为前朝公主,想要在未来的新朝无论是在新的王朝还是在新的共和国能够安然度日,那么现在在这种一致对外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站稳脚跟是很重要的,刷上一些资历和精力就更重要了。
不过朱妙云很清楚自己这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在战争上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做不来,论相关的专业知识,自己也是一窍不通,在朱妙云想来自己擅长的大概就是码字了——上辈子无论是在学校的时候。还是在上班工作以后,又或者是后面辞职去当志愿者的情况下,都少不了和电脑打交道,码字的水平那是可以和某些互联网鸽子群体掰一掰手腕的。
所以朱妙云自信自己能够当一个文员,不都是敲键盘吗?老娘我穿越之前的时候每分钟打字速度能够飙到150,用这个时代的打字机,再怎么一分钟90也有吧?
事实证明我们的公主殿下想多了。
朱妙云这种自信,大概就相当于战争雷霆里面的王牌飞行员或者是王牌坦克手觉得,我已经是赛博萨奇大爷和赛博魏特曼了,真让我摸上真飞机和真坦克,就算我不是王牌ace,至少也是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坦克手吧?
然后就是来自现实的无情打脸。
不仅熬到了第2天早上才把这些活给干完,而且朱妙云现在感觉自己的手已经麻木了,这个时代的真机械键盘敲起来是真疼啊!
“还有别的工作要做吗?”朱妙云自己可能都没有察觉到这问题当中的怨气几乎都快实质化了。
“没有了,暂时没有了。”李彻现在甚至都不敢说,姑奶奶你回去休息一下吧,他很了解现在需要给这位公主殿下挽尊:“等到程恒启将军...........”
李彻这边的话还没有说完,凄厉的战斗警报就从司令部大楼楼顶上响了起来,李彻和朱妙云对视一眼,两人都意识到肯定是发生突发情况了,估摸着应该是联邦人的舰队又过来光顾海参崴了。
李彻从位置上起身来到窗边打开窗户,推开窗户之后恰好看到了远处岸防炮阵地绽放出来的火光与硝烟,他目光所及的那个岸防炮的阵地上,240毫米和150毫米的大炮已经开始怒吼了。
而在更远一点的地方,两座被布置在岸上的280毫米炮塔正在缓缓的转过身来,并且一点点的抬起大炮。
虽然目前还没有联邦人的炮弹落在港口里面,但是这已经基本可以肯定在港口外面必然已经出现了敌人的军舰,李彻立刻对门外吼道:“来人!把公主带到地下掩体里!”
此时的整个司令部里面的人都已经像陀螺一样转了起来,不过在李彻的办公室门口始终都有负责安保的卫兵,在李彻当初的身份转到海军之后,李宗棣就把原本一直安排在李彻身边负责他安全的一批人也给转录到了海军步兵当中,这其中就包括了李彻现在的卫队长刘十一。
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闯进来之后,二话不说来到公主面前就要带朱妙云到地下室去。
但是朱妙云一点都不想去地下室,倒不如说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自从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之后,她就对地下室这种建筑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排斥,又或者说是一种ptsd。
所以朱妙云摆出了一副公主的架势:“我哪里也不去!我不相信联邦人的炮弹能够打到这里来!”
其实朱妙云更想说的话是我宁可被联邦人的炮弹打死在这里,我也不想去那该死的地下室。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