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26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刘十一有些意外地嚯了一声,大概是没想到这娇生惯养的公主殿下居然那么刚烈那么英勇,不过很显然公主殿下摆出来的谱说出来的话,对于刘十一来说并没有什么约束力。

  因为他是一个孤儿,而且即便是在孤儿当中,他都是属于最惨的那一批,因为他不仅失去了父母,甚至连其他的亲属都没有了——他的父母是背井离乡来到关外的,结果在一个冬天死在了一场鼠疫当中。

  换在大明关内的任何一个地方,他这样的孤儿都很难有机会生存下来,但是刘十一是幸运的,他所在的关外地区虽然没有关内地区的优良自然条件,但是在关外有军管下的卫所。

  他在卫所的公立孤儿院当中长大,12岁以后进入到了当地的少年讲武堂,在那里他接受了基础教育,并且学到了站队、射击、筑垒等一系列技能,在16岁成年以后(大明成年是16岁)先是进入了卫所的工厂内工作,战争爆发之日后又选择参军成为了一名军人直到现在。

  像刘十一这样的孤儿,在关外的那些卫所当中还有不少,可以说没有卫所就没有他们,从小他们就被那些教官和老师们教导——虽然他们处在帝国的边疆,虽然他们处在传统意义上的“苦寒之地”,但是只有在关外的卫所才是整个大明最公平的地方。

  关外的卫所拥有整个大明最公平最先进的体系和制度,以晋王为首的西北系,或者说在政治上被称为大同派的政治力量是全天下最在乎小民生存与利益的力量——这些话虽然并没有人直接对关外卫所百姓们这样宣传,但是在种种宣传途径和实际所作所为的旁敲侧击之下,这样的观点在关外已经深入人心。

  所以在刘十一的眼里,大明朝的公主也就那样,哪能比得上咱们世孙呢?世孙让把公主给拉到地下室,那就一定要把公主给拉到地下室。

  李彻就这样目送着朱妙云被半强迫地给带走了,紧接着就在李彻准备先去找一下龙司令了解一下情况的时候,他在司令部大楼楼上的窗户看到了正在入港的巡洋舰。

  只是此时军舰的屁股上都在冒烟,这让港口里面的人看到之后都不由的捏了一把汗,李彻更是觉得自己的左眼皮子都在跳。

  他现在甚至一时之间都有些分不清楚左眼皮跳和右眼皮跳,哪一个吉利哪一个不吉利了。

  因为他很清楚这条入港的巡洋舰上坐着的就是这一次海军行动的最高指挥程恒启中将。

  当初选择程恒启来作为这次军事行动的最高指挥,主要原因也自然是因为他是大明皇家海军在过去这些年以来,对于轻型作战舰艇指挥经验最丰富的将领,过去曾经长期奋战在驱逐舰部队。

  当然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出身,让他在大明皇家海军的传统鄙视链当中落于下层,因此晋升速度一直都不快,他这个中将军衔还是在爪哇海海战之后才被授予的,因为当时舰队能够成功的撤回到泗水河金兰湾,少不了当时驱逐舰部队的拼死掩护。

  这位如果要出了个什么毛病的话,那么接下来想要迅速的找一位同样有着丰富轻型舰艇指挥经验的高级将领都找不出来。

  李彻只能一边在心里面默念“眼皮子跳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封建迷信”,一边让人驱车直接前往码头。

  当车准备好的时候,岸防炮的轰鸣也基本停止了下来,虽然没有看到海面上的情况,但是想来联邦人估计是追着程恒启将军的座驾来到了港口外围之后,见到岸防炮开火就直接掉头撤退了。

  否则的话,这样的炮战怎么都能持续好几个小时的。

  -------------------------------------

  驱车来到马头上之后,李彻第一眼就看到了从巡洋舰上面笑呵呵走下来的程恒启,在另一个世界当中他见过这位老兄的照片和视频,无论哪一个都比萨鼎铭要更清晰。

  毕竟这位当初也是带着巡洋舰访问过哥伦比亚的,联邦记者的摄影水平和摄影器材那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此时李彻见到有人好像正在对着程恒启将军发脾气,这让他不禁有些好奇,在海参崴里面还有人能够对他发脾气吗?哪怕像龙司令这样的岸防司令在程恒启面前也得像乖猫一样,还有人能管住他?

  理论上的话参谋长应该可以批评他这样的冒险行为,但是如果参谋长在的话那就不会让他这个司令官跑出去了,就像老赵在的时候,李云龙想当突击队长他当得了吗?

  这一次他之所以能够亲自搭乘一条巡洋舰出去肉侦,就是因为参谋长这个时候正在元山包围圈外设立岸上指挥所呢,想要指挥数百条鱼雷霆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光靠海上的几条巡洋舰来进行指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同样负责这次作战的第一舰队参谋长林远山这个时候要忙着设立多达20个岸上指挥所,根本没空在海参崴的港口里面再盯着程恒启。

  至于为什么要设立这么多的岸上指挥所,这当然不是重复建设,也不是为了避免遭受打击之后留出足够的冗余。

  这纯粹只是因为真的需要这么多,而且这些指挥所的数量甚至还是最低要求。

  李彻见到这位爷四肢完整之后,就已经松了一口气,所以他主动迎了上去来和程恒启问好,毕竟昨天自己一行人抵达的时候这位还不在港内呢。

  来到码头上后李彻才认出来正在冲着程恒启“发脾气”的人是好像是参谋长离开之前留下了“尚方宝剑”的一名高级参谋,大概这位被赋予了“一定要看住司令官”,这样的任务,眼下显然任务失败,回头要是让参谋长知道了,大概率不会有好果子吃,因此眼下这位高级参谋与其说是在发脾气倒不如是在苦苦哀求——祖宗,我求你不要冒险了好不好?

  程恒启事实上也自知理亏,但是他的风格就是这样,现在也不可能再去改了。

  面对像这样一个尽职尽责的部下,他也只能憨厚地表示“下次一定”,这个时候他正好瞟到了迎上来的李彻,这让他一下子看到了,摆脱眼前这位唐僧念的紧箍咒的法子。

  于是程恒启面带微笑地和李彻先后行过军礼之后,这位中将大人居然直接握住了李彻的手:“我没有想到世孙殿下来得居然比预计的还要更早,昨天没有亲自迎接,这是我的问题。”

  “不敢不敢,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军官。”李彻下意识地说出了连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话,不过程恒启显然并不太在乎大家说了什么场面客套话,而是在李彻面前道:“殿下有所不知,联邦人这几天他们不来找我了,这就让我有些好奇联邦人这一段时间以来又在做些什么,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所以我就过去见一见了。”

  “这样的事情让下面的军官去做就可以了,虽然军事主官英勇过人这一点对于官兵们来说可能更受欢迎,但是我觉得出于对整个部队以及全部的作战计划负责的角度考虑,这样的事情将军以后还是千万不要再做了。”

  “嗨,司令官是软蛋怎么能行呢?我肯定要给水兵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啊。”程恒启笑呵呵的摆了摆手:

  “追我的那几条巡洋舰一路上被我折腾得够呛,联邦人现在没有奥马哈扔到瀛洲海里面去,都撒到大洋上去抓咱们的巡洋舰了,这不,追我的三条联邦巡洋舰上面的6寸炮加起来还没有咱们这一条巡洋舰上面的150毫米炮多,这给我的屁股上放了两把火,灭了之后处理一下就行。”

  你他妈以为我在夸你是吧?

第五十八章 包围圈外

  天老爷,这些白皮鬼到底是在用多大的炮在那里轰啊。”

  元山外围明军最前沿的战壕内,张秉德架着一副炮对镜从战壕当中伸出来,看着远处正在不断被联邦军重炮轰击的高地,他的嘴里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倒吸一口冷气的唏嘘声。

  对于陆军来说,火炮口径在100毫米以上的就能够算是重炮了,150毫米级别的这种口径就已经是军级甚至是集团军级的重火力了,像这样的重火力如果落在战壕附近的话,哪怕是用木板加固过的战壕也会在炮弹的轰击下垮塌。

  但是,和眼前所看到的联邦人的炮火比起来,陆军手上传统的150毫米级别的重炮威力已经有些不够看了,张秉德透过镜片所看到的是友军部队刚刚好不容易从联邦人的手中夺下了高地,随后这座高地就遭到了联邦人的重炮轰击。

  这些重炮自然是来自于那边海上的联邦军舰,张秉德并不清楚这究竟是多大口径的火炮,但是在他的目光当中,那些大口径的火炮扎入高地上之后,高地上就像是炒锅当中不断被翻炒的热菜一般,炮弹落地之后震得地面如同涟漪一样起伏波澜,这是真正的大口径的重炮才能够造成的效果。

  他亲眼目睹了合众国陆军遗留在高地上面的重机枪被爆炸抛到上百米的空中,整块的岩石被炮弹命中之后崩裂成无数的岩雨,就像是西游记当中的猴王出世一般.........

  张秉德不忍心继续用望远镜看下去,那些刚刚夺下了高地的兄弟部队此刻定然伤亡惨重,在这样的重炮轰击之下就算是有战壕也难以避免伤亡,因为这些火炮会把战壕连同里面的士兵一同掩埋。

  就在他准备把望远镜塞进自己胸前的皮包当中的时候,在他的身边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把望远镜给我。”

  张秉德扭头向右边看去,他这时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二公子李仁煦已经来到了他这一块阵地上,张秉德只是一个团长,所以他的部队部署的位置也相当靠前,谁也不知道合众国海军能够打到那边山头上的大炮能不能打到这边的阵地。

  “二公子!这里实在是太靠前了,您不能待在这里!”

  李仁煦只是瞪了他一眼,把他还拿在手里的望远镜直接拿来:“废什么话,要不是老子路上摔了一跤把望远镜给磕碎了,你以为老子看得上你这个破烂?还舍不得给我。”

  李仁煦的话听起来是责怪自己这个部下小气,但是张秉德知道这是二公子在故意说轻松的话来缓和气氛,因为他们现在的阵地上并不仅仅只有卫所军的老部队,还有其他地方调过来进入新罗的明军部队,而那些部队的战斗意志相较于卫所军来说,简直就像是奥拓之于奥迪。

  对于这些部队的士兵们来说,恐怕他们在此之前的战场上都没有见过被海军的大口径重炮轰击的样子,如果不能在这个时候鼓舞他们的意志,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压力,这些部队在接下来执行作战任务的效果也定然会大打折扣。

  其实卫所军他们也没有怎么见过,毕竟无论是之前在西北战场上,还是此前在刚刚进入新罗战场的时候,他们都没有遭遇过海军的大口径舰炮,不过卫所军可以说是大明陆军当中的异类,他们拥有相对于其他常规明军陆军部队来说不可思议的纪律、作战意志以及作战素质。

  除了海军的海军步兵部队以外,整个明军当中再也没有任何地面武装力量的综合素质能够和卫所军相比,联想到数百年前曾经的卫所军制一度腐败至极,沦为大明战斗力最为低下的部队,到现在在新时代的卫所制度下的卫所军重新成为了大明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这里面有很多故事,但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是卫所军战斗力再强,其规模加在一起也就一个第8集团军。

  在世界大战当中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或许能够赢得某一场战役,但是想要能够赢得战争,就需要其他更多的部队,就像现在这样,卫所军和其他明军蹲在一条战壕里。

  孙秉德的望远镜被拿走之后,他注意到了在战壕当中其他兄弟部队的士兵们脸上的表情从此前目睹联邦人炮击下的震惊与些许惊慌,到亲眼目睹李仁煦亲临一线战壕的惊奇。

  这位年纪轻轻就在事实上行使集团军司令职务的王府二公子,在作风上确实有别于其他明军士兵们所见到的大多数明军陆军高级军官,因为大多数明军陆军的高级军官都很正常,你几乎很难看到团一级的军官率先带队冲锋的——师级和军级军官就更不会这么干了,甚至他们都很少亲临前线。

  李仁煦看了一会儿之后也放下了望远镜,他扭过头看向自己身边的第8集团军参谋长:“这应该是合众国的海军战列舰在对我们开火?海军那边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够解决海上的联邦军舰?”

  “海军那边还没有透露他们具体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行动,不过刚才我已经和那边海军的军官确认过了,合众国海军这次投入的火力应该是9.2英寸和14英寸的大炮。”参谋长道:“但是装备这些火炮的并不是战列舰,好像是什么浅水炮舰。”

  “啥玩意?能潜到水下的东西,还能装这么大的炮?”

  “不是,是深浅的浅,这种船的吃水很浅,可以靠到距离海岸很近的地方开火。”

  “懂了,不是战列舰,但装备着和战列舰一样的大口径火炮,然后还能够跑到更近的距离来支援他们的地面部队,比战列舰还要麻烦的东西是吧?”李仁煦深深地看了一眼,远处被硝烟笼罩的高地,随后扬声对这一段战壕上所有的官兵道:“大家继续坚守岗位,我会有办法对付他们的。”

  随后,李仁煦随手把望远镜又丢回给张秉德,李仁煦直到现在都还会在大战之前到一线战壕里面去转一转视察一番,眼下他顺便就地给这里的官兵们先吃一颗定心丸。

  在张秉德谢天谢地的目光当中,李仁煦带着随行人员离开了这一段战壕,并且沿着交通壕向后方走去。

  在离开了一线战壕之后,李仁煦不用在其他的友军部队面前“做样子”了,此刻的他咬牙狠狠的一拳砸在战壕的夯土上:“我就知道海军不可靠,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我们自己。

  “二公子,现在不利于团结的话,最好还是不要说。”

  “我现在说了,他们又听不到!”李仁燧大手一挥:“再说了,参谋长!让各师长今天晚上6点到我的指挥部开会,我们现在必须要考虑在没有海军支援的情况下拿下元山的预案了。”

  “这没有海军支援的话靠我们陆军自己那不就是要顶着人家军舰上面火炮的炮口去强攻吗?”

  参谋长听到李仁煦好像是准备要强攻元山,立刻大惊失色的劝诫道:“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再等一等,听说世孙殿下已经启程前往海参崴了,相信在海参崴的第一舰队很快就会有所行动。”

  “那小子去海参崴了?”

  “是的,据说好像还带上了长宁公主。”

  听到参谋长的这句话后,李仁煦的眼睛都瞪大了一些,显然他是有些震惊的,不过接下来他很快反应了过来并反问到:“我大侄子去了海参崴又能怎么样,你们不会以为我的大侄子在海参崴就能够轻易调动那里的舰队吧?”

  “但是世孙殿下亲自到了海参崴,应该总是能够催促海军那边尽快行动的,这一阵子以来公子你也知道,海军已经派了不少人在我们周边建立了不少好像是联络站一样的东西,甚至第一舰队的那位参谋长也亲自过来带队,可见海军肯定是有大规模行动的。”

  “我相信海军有大规模的行动,但是我不太相信海军会在短期内有大规模的行动。”李仁煦道:“而且我那个大侄子的性格我也知道,除非他是受什么刺激了,否则他是不会轻易和一个人拍桌子摔碗的,指望我的那个大侄子能够和海军那边拍桌子让海军提前行动?那不是他的性格。”

  说到这,李仁煦有些感叹地说道:“我这个大侄子聪明是挺聪明的,就是有的时候太聪明了,所以总是会瞻前顾后的,这小子这辈子如果不是受点什么刺激的话这种性格是不会改的,但是我们继续拖下去的话,合众国人包围圈内的部队就要登船撤走了,我不能给合众国这个机会。”

  “可是..........”参谋长回想起了方才合众国大口径舰炮轰击的样子:“我想我们现在很难在解决敌人这些军舰的情况下能够发起有效的攻势,敌人在包围圈内的部队意志现在已经越来越脆弱了,就是因为有敌人海军源源不断的支援,所以我们到现在都还没有拿下来。”

  参谋长的这番话,另一层更直接的理解就是——要能拿下来我们早就拿下来了,至于把功劳分给海军一半吗?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海上的军舰,而这恰恰是陆军所难以解决的麻烦。

  “我知道老赵你在想什么,单靠我们确实对海上的那些军舰无能为力,像这种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的麻烦就暂时不用去解决了。”李仁煦道:“我们在夜间发动进攻,这样子敌人的舰炮就难以提供准确的支援,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解决敌人海军的情况下,尽可能抵消敌人海军炮火支援,而且夜战本来就是我们的特长。”

  李仁煦说这番话的时候,流露出的是强烈的自信。

  他当然确实有信心——卫所军,或者说整个第8集团军作为大明素质最高的地面作战部队,当然是有几手绝活的。

  而从开战以来,第8集团军在遭遇敌人的时候总是有三样杀手锏无往而不利。

  夜战、炮兵、骑兵。

  而现在首先在炮兵上是不可能强过那些飘在海上的合众国军舰的,而骑兵在新罗半岛的山地当中表现当然也差强人意,尤其是对高地发动仰攻,那就更不可能让骑兵骑着马冲上去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还有最后的一样法宝,那就是夜战。

  虽然说从传统的角度上来说,夜战一般是装备占据劣势的一方,发挥自己优势的时候,在现代化的夜视设备大规模装备之前,黑夜似乎一向是更弱小的一方天然的盟友。

  但事实上,黑夜并不是更弱小一方的天然盟友,黑夜一向是更有勇气一方的天然盟友。

  第8集团军群相对于其他明军以及早些年各国陆军而言,最大的不同在于,第8集团军的官兵们所装备的轻武器当中,骑兵机枪的配备率要远高于其他部队。

  所谓的骑兵机枪,指的其实是08式骑兵机枪,这种机枪是基于905年引进的丹麦麦德森式轻机枪,908年完成国产化试制装备明军骑兵部队,定名为08式骑兵机枪。

  这款机枪由巩县军器局负责仿制,当然有轻机枪,自然也就有重机枪。同年,于莱塔尼亚引进MG-08式重机枪,以“步兵机枪”名义于汉阳军器局开始仿制,于910年完成试制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10式步兵机枪。

  虽然说骑兵机枪的持续火力是远远不如步兵步枪也就是重机枪的,但是轻机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这个时代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这是现在极其宝贵的可以随时伴随部队进攻而一起行动的自动武器。

  这些大量配备的轻机枪让第8集团军在战争当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有别于暴风突击队,但是相较而言有些类似的特种部队。

  李仁煦这是要准备在夜战当中投入这些部队,准备在没有海军介入的情况下打开局面了。

  ----------

第五十九章 攻击序幕

  “二公子,您是准备投入闪电突击队?”

  参谋长赵标听到李仁煦说准备依靠陆军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大概猜到了这位接下来要投入的战术。

  在这次世界大战当中,在战争前期的一系列欧洲大规模战役就已经证明了,靠单纯的大规模步兵集群冲锋和炮击已经没有办法有效突破现代野战防御体系,哪怕是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和炮兵的优势最终取得突破,高昂的伤亡代价也会让突破所带来的意义大打折扣,甚至让部队丧失后续在纵深突击的能力。

  因此除了在欧洲的东线战场以及在亚洲这边大明西北战场这样过于辽阔,没有办法形成稳定战线的战场以外,在其他能够形成稳定战线的战场上,各国对于突破对方防线所采取的战术也可以称得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条路线。

  首先自然就是叠甲——在欧洲战场率先出现的坦克虽然始终伴随着可靠性上的麻烦,但是这种装备在目前来说无疑是突破能力最强的陆战装备。大明陆军虽然不是说没有,但是装备数量上哪怕用比较高情商的说法——和欧洲一流陆军德意志陆军差不多。

  总体来说这种装备在大明陆军当中只是少量研发了几个型号总共装备了两三百辆,不仅装备数量少,而且眼下显然也不适合运到新罗半岛来在山地发动攻击。

  而相较于“华而不实”的坦克,莱军和明军都选择组建了小规模的突击队战术来打开突破口,简单来说就是依靠高素质的士官和老兵组成的小规模轻步兵队伍,配备较高程度的自动武器以及单兵支援火力,以绝对压倒对方同规模步兵火力的强大火力以及高超的素质,同时在一段战线上投入多个突击队,以水银泻地的方式打破对方的战线。

  双方的战术思想殊途同归,并且在互相进行了军事交流之后充分交换了经验,莱塔尼亚人组建的是暴风突击队,而大明这边卫所军也组建了闪电突击队。

  只是这种战术非常依赖于高素质的士官和老兵,而对于大明陆军来说,也就只有卫所军有能力组织起这样的突击队,其他哪怕是开展之后重新编组的大明陆军调整师也没办法组织这样的突击队。

  虽然说对于大明陆军后来的那些调整师来说,硬要凑也不是凑不出由相对高素质的士官和老兵组成的突击队,但是如果非要让大明陆军的调整师们组建起一支这样的突击力量,那就相当于大毛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前各旅级单位组织的BTG,BTG确实能打,但是这种能打是建立在把整个旅级单位的有效战斗力抽空的前提下。

  如果一个BTG被打残了,那么乌萨斯人相对应的那个旅基本上也就丧失进攻作战能力了,甚至可能接下来就连防守任务也不见得能够完成得好。

  又或者用另一个比方来比喻的话——就像是北明后期的那些家丁部队一样。

  对于调整师来说,这些师长更愿意让那些高素质士官和老兵们作为整个师的骨干,来带动那些经过了训练但是并没有那么高的素质和并没有那么多丰富经验的士兵,来让整个师的战斗力能够跨过及格线。

  “难道现在还有更好的办法吗?看看我们这一阵子以来的处境,又或者你到下面去问问我们的士兵,看看他们相不相信海军。”李仁煦用手指了指元山的方向:“您是我的老前辈,我相信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敌人现在已经开始从元山港撤人了,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够把我们包围圈里面的敌人给带走,到时候这些积累了和我们交战经验的官兵,就会在其他的战场上成为我们最麻烦的敌人。”

  “我知道,但是二公子我们至少应该再多等两天,海军承诺的最后期限还没有到来,更何况我们手上只有两个卫所师。”赵标也为现在的情况据理力争:

  “现在整个包围圈外围,绝大部分的兵力都是从国内调来的调整师,我们的后备兵力是新罗人的动员师,还有少量德川幕府的部队,在所有的这些部队当中有能力组织闪电突击队进行突击的,就只有我们自己的老部队那两个师而已,这两个师是现在元山战场的定海神针,如果损失过大又没有啃下来.........”

  “啃得下来的。”李仁煦断然道:“我了解我们的老部队,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兵!我也调查了我们包围圈里面的部队,这些联邦军在17年轮换回国休整了,后来被派到了亚太战场,这些部队没有在战场上直面过莱塔尼亚人的风暴突击队,他们没有应对我们这种突击队的经验。”

  “但是联邦人有舰炮的支援,就算是在夜间,联邦人也可以呼叫舰炮通过持续覆盖指定区域的方式来阻止我们突进,黑夜并不能完全帮助我们消除敌人的炮火优势。”

  “那是因为我们常规的进攻速度不够快,只要我们的突击队在夜间迅速的和敌人短兵相接,我倒要看看到时候联邦人海上的那些大炮要怎么打,他们那些大口径重炮,难道还能分辨阵地上哪些是我们的突击队,哪些是联邦人的大兵吗?”

  “我还是那句话,二公子,您再多等两天的时间,如果两天之内海军还没有动作的话,我也不会反对您发动攻击的。”赵标道:“海军前一阵子以来在这里设立了那么多的联络站和岸上指挥所,这总不能是跑到这些荒郊野岭里面来闹着玩的吧?”

  李仁煦沉默了片刻之后依然态度不变:“即便这样,攻击也要进行。”

  “二公子,你为什么一定要一意孤行地现在就发动进攻呢?”赵标有些不理解地道:“您现在究竟是出于避免让联邦军跑掉的想法,还是想自己单独率领部队独占这份功劳?在战场上为了争功冒进,这样的想法要不得!”

  “难道说赵叔你觉得我这是为了独占功劳,贪功冒进?”李仁煦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无奈且愤怒的神色:“我可没有忘记老师教导我的话,现在的局势下孰轻孰重我分得清楚。”

  说罢他又再次用手指向元山港的方向:“元山港并不是一个大港,太大的船入不了港,合众国那边不得不用吨位较小的船只不断地泊运,港口吞吐量有限,就算海军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发起攻击,我也得考虑到海军究竟能否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如果海军没有办法彻底掐断联邦军的退路呢?

  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我们现在持续地发动进攻给合众国的前线施加压力都是有意义的,联邦军从平壤撤退的时候丢掉了大量的武器弹药,现在面对我们的进攻,他们手头上原本库存的弹药本就不多,所以合众国必须要把一部分的运力用于给他们包围圈内的部队送武器弹药,而且他们还需要优先把伤员给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