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别看现在协约国已经胜券在握的样子,在欧洲的战局上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是哥伦比亚合众国作为协约国明面上的重要成员国之一,现在事实上的处境可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风光。
首先是尘埃已定的欧洲战场,在莱塔尼亚王国崩塌瓦解之后,虽然现在还没有到另一个时空当中召开凡尔赛和约,哥伦比亚合众国彻底明白自己被当成凯子的日子,但是即便是现在的哥伦比亚合众国,也已经依稀地察觉出有些不太对劲了。
出人出钱出力之后的哥伦比亚合众国从欧洲获得了什么?
维多利亚和高卢这对世仇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互相拆台,但是两国在把联邦阻挡在欧洲大陆之外的意思是非常明显的,这对冤家显然都不希望有一个来自新大陆的强龙在欧洲搅弄风云。
作为哥伦比亚合众国的总统,威尔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加入这场大战之前,哥伦比亚合众国在欧洲还能够在几个大国之间左右逢源,现在莱塔尼亚突然“猝死”,让哥伦比亚合众国一下就感觉到自己现在被孤立了。
虽然现在各国都还没有拿出一个怎么处理战后莱塔尼亚的方案来,但是现在来看哥伦比亚合众国同老欧洲的分歧还是挺大的,至少哥伦比亚合众国这边是不希望把莱塔尼亚给拆碎的,现在可是10世纪初,哥伦比亚合众国是世界上最赞同“开门!自由贸易!”的国家。
而老欧洲显然并不希望被打垮的莱塔尼亚成为哥伦比亚合众国的市场,当然在这方面维多利亚和高卢两国也有分歧,高卢人是想把莱塔尼亚人彻底打打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好好的报一报当年普法战争的国耻之仇,在这方面高卢甚至有些魔怔。
而不列颠和联邦共同的态度就是不能把莱塔尼亚给彻底打死,但是不列颠也不希望联邦趁虚而入。
当然更气人的并不仅仅只在于这些老欧洲对于哥伦比亚合众国介入欧洲局势的提防,现在虽然名义上协约国集团有那么多国家,但是在亚洲这边的战线基本上只有哥伦比亚合众国在打。
不列颠人之前还同哥伦比亚合众国合作组织了爪哇海海战,但是在莱塔尼亚王国崩溃以后,维多利亚帝国在东方的态度上就马上来了一个180度的大回转,明明现在不列颠人的舰队已经完全解放了出来,但是维多利亚帝国只是碍于联邦人的再三请求才派了那么不咸不淡的一支小规模的分舰队。
像高卢和叙拉古这些国家,在亚洲这边的态度就更明显了,你让我加油助威可以,你让我来助拳助战?那可对不起,马上高卢和叙拉古都会拿出一堆理由来说明自己在这场大战当中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了,根本没有精力派兵前往东方,哪怕哥伦比亚合众国愿意在中南半岛拿出很多利益来和他们进行交换也不干。
甚至昨天晚上的时候,威尔逊总统和不列颠大使共进晚餐的时候,不列颠大使还揶揄哥伦比亚合众国在新罗半岛上的失败:“我们真的很佩服哥伦比亚合众国的勇气,你们居然真的敢在大陆上和那样庞大的一个国家展开地面战斗,贵国的勇气恐怕只有拿破仑大帝可以与之相比。”
威尔逊总统当然能够听出不列颠大使言语当中的嘲讽之意——这不就是说哥伦比亚合众国像当年的拿破仑一样干了蠢事么?拿破仑是在俄国的身上栽了跟头,而哥伦比亚合众国现在在大明的身上栽了跟头。
东方现在的战局也确实让哥伦比亚合众国上下感觉有些进退维谷,当初爪哇海海战胜利之后,东瀛王国很快发生了变故,天皇在一批武士的支持下夺权之后很快宣布跳反,虽然瀛洲并不算是世界岛的一部分,但是无疑瀛洲是和世界岛有着密切关系的边缘地带。
这可是哥伦比亚合众国这个新大陆国家梦寐以求的,别看哥伦比亚合众国在新大陆混的不错,但是新大陆和世界岛之间的关系,那就好比是国内联赛和欧冠,你在国内的联赛混得再好,也不如在欧冠的赛场上证明自己来的更有价值。
但是这个从天而降的馅饼,当初确实砸晕了哥伦比亚合众国的很多人,也包括威尔逊自己,自那以后哥伦比亚合众国开始了一段时间内无序且盲目的扩张。
现在看来在南边两个重要的大岛没有拿下来的情况下就开拓新罗半岛的战场简直是愚蠢透顶,更不用说在战场上还打输了,10万小伙子被包围,这让威尔逊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好好地睡一觉了。
因此当好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难得的心情和胃口都大幅提升,如果不是因为现在上了年纪确实力不从心的话,大概还要和自己的夫人好好探索一下生命的真谛。
只是这个美觉甚至还没有睡到半夜,威尔逊就被这样砸醒了,从他当总统到现在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像这样被人从睡梦当中喊醒起来的样子,哪怕是上次苏禄海海战的失败,又或者是爪哇海海战胜利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也没有这样过。
穿着睡衣的威尔逊总统安抚了一下同样被惊醒的自己的妻子,随后穿上拖鞋离开了卧室,他带着明显的不满对叫醒自己的那名官员道:“你最好真的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你打扰了我这一阵子以来最棒的一次睡眠。”
“总统阁下,我想您现在可能需要先看看这个。”那名官员说着就把一份电报送到了他的面前,并且还投来了饱含歉意和同情的目光,威尔逊总统有些疑惑的接过了电报,他把眼镜戴上之后只是打量了几眼,之后很快就明白了为什么那家伙的目光当中饱含歉意和同情。
因为他知道自己今天晚上又要tmd失眠了!
今天中午的时候还汇报一切顺利的撤退行动晚上就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换算一下时差的话就是在那边凌晨的时候遭到了明军大量鱼雷艇部队的攻击。
根据电报当中所描述的内容,明军投入了“一千条”鱼雷艇,发动了人类海战史上规模最大的雷击作战,一晚上打出去了数千条鱼雷,造成了第七舰队的惨痛损失和整个撤退行动的完全失败。
威尔逊总统看完电报之后整个人都是懵的。
1000条鱼雷艇?威尔逊总统表示,虽然自己并不是海军相关的专业人员,但是作为哥伦比亚合众国的总统,尤其是哥伦比亚合众国的战时总统,自己对于哥伦比亚合众国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扩充的兵力和部队的规模总体而言是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的。
如果说有人要来问威尔逊总统与海军有关的专业技术问题,那威尔逊总统肯定答不上来,但是威尔逊总统知道1000条鱼雷艇这个数字肯定是有问题的!
哥伦比亚合众国都没有1000条鱼雷艇!别说哥伦比亚合众国,就是把维多利亚帝国莱塔尼亚王国加在一起,这对这场世界大战当中的第一海军和第二海军捆在一块也凑不出那么多的鱼雷艇!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国家造不了那么多鱼雷艇,纯粹是因为一个正常的国家,根本没有必要有那么多的鱼雷艇,你要真有那么多钱你拿去造主力舰啊。
而且就算真的敌人有那么多的鱼雷艇,这些鱼雷快艇肯定也是遍布全国的港口,谁能把这些鱼雷快艇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集中起来?而且还是集中到瀛洲海里面去?
他们是怎么把这些船给挪过去的?
总不能是用东方那本神话小说《西游记》里面的四大天王变出法象天地,然后把这些船给搬过去的吧?开什么玩笑呢?!
再往下就看到了电报当中初步统计的损失以及伤亡数字,虽然说几条无畏舰的损失对联邦海军来说也有些难受,但是最难受的还是惨痛的人员伤亡。
虽然哥伦比亚合众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低人权”国家,对死人这种事情一向是看得很开的,但是这只局限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大头兵和平民身上,海军那可是一等人,要知道海军当中哪怕是最基层最普通的水兵,放到陆军那都能算得上是技术兵种,兵员素质和受教育情况都不是陆军的大头兵能够相提并论的。
这一战人员损失如此之大,这就让联邦质量本就不高的海军人员素质更加雪上加霜。
威尔逊总统是一边往椭圆形办公室走,一边看电报的,当他走进椭圆形办公室的时候,电报已经基本上看完了,而在椭圆形办公室里面,包括国务卿以及海军部长等几人都已经到过了,他们显然在这里已经坐了好一会儿,等待总统到来。
威尔逊总统来到自己的办公桌后面坐下,当他用手取下鼻梁上的眼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手居然都在颤抖。
“消息我已经听说了。”威尔逊总统神情严肃的道:“我们的海军又吃败仗了,这下该死的不列颠人就更能够嘲讽我们的海军只有跟在他们的身后才能打胜仗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联邦海军部长西姆斯小声的接了一句。
威尔逊总统听到了西姆斯部长在说什么,不过威尔逊总统装作自己没听到,做领导有的时候就要像现在这样难得糊涂。
“咳咳,现在的情况是海军之前制定的撤退计划已经破产,而我们有超过10万名小伙子还在敌人的包围圈当中,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很显然到了这个时候,威尔逊总统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别的,而是把包围圈里面的部队给带回来,因为当初在这些部队被包围的时候,他就曾经在全国广播当中安抚民众,表示哥伦比亚合众国一定不会抛弃祂的士兵,哥伦比亚合众国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些被包围的小伙子们给带回来。
也就是说一个进行撤退的战斗,结果被硬生生的搞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威尔逊总统需要这些士兵能够安全地撤回来,一方面能够给民众安全感,一方面也是接下来能否继续进行战争的宣传关键。
毕竟现在吕宋和延平这两个岛屿,哥伦比亚合众国打到现在都没有拿下这两个岛,可见在海上取得了转折点的胜利之后,哥伦比亚合众国地面部队的表现也没有达到预期,虽然说继续耗下去彻底拿下这两个岛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谁知道还要打多久,还要投入多少兵力,投入多少资源?
威尔逊总统知道这事实上是一个屁股坐在哪里就往哪里歪的问题,他作为哥伦比亚合众国的总统,在这场战争当中领导这哥伦比亚合众国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如果现在功亏一篑的话,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哥伦比亚合众国在这两座岛上牺牲的士兵又算是什么呢?
“总统阁下。”国务卿非常直白地道:“我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咨询了部队当中的一些问题,至少根据我所接触的那些军官们的意见来看,包围圈内的部队在亲眼目睹了这样的惨败之后,恐怕会选择直接向敌人投降。”
“发电报告诉他们必须坚持下去!我们会尽快派出第二批接应他们撤退的船队!”
“来不及的,总统阁下,”西姆斯部长断然道:“第七舰队的那几条战列舰损失严重,即便我们从现在开始就从南部调动一部分战列舰北上,负责接应和火力支援,等到战列舰赶到的时候,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我想包围圈里面的部队素质和士气应该是不足以支持他们继续坚守下去的。”
“难道说我们现在就要看着我们有超过10万的棒小伙要走进敌人的战俘营吗?那我们还要怎么逼降明帝国?”
威尔逊总统下意识之间,脱口而出了哥伦比亚合众国在这场战争当中最大的目的——逼降东大!
第八十二章 大战后必然伴随而来的各方反应3
战争可以很轻松地主动发起,但是往往却无法按照某一方的意愿主动结束。
作为一名老练的政治家,威尔逊总统在当初决定带领哥伦比亚合众国踏入这场世界大战的时候,就在思考怎么样结束这场战争,甚至威尔逊总统在前些年还专门拜访过多位大学教授,共同组建起了一个智囊团,共同商讨了这场战争要打到什么程度为止,怎么样才能够逼迫同盟国当中最重要的莱塔尼亚王国和大明帝国投降。
只能说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研究国际政治的专家学者他们的专业水平和那些一流的金融专家在金融业方面的专业学时是差不多的——很博学,但是基本上总是派不上用场。
“我们最早的时候对逼迫莱塔尼亚投降,所作出的设想是建立在协约国的联军踏入鲁尔区之后,再拿下这个莱塔尼亚王国最重要的工业重镇以后逼迫莱塔尼亚投降,结果没有想到莱塔尼亚人的部队还没有被我们从高卢境内赶出去,莱塔尼亚王国就崩溃了。”
威尔逊总统用一种多少有点怨妇的语气在那里埋怨道:“莱塔尼亚国内的变化太快,我们没有预料到也就罢了,在东方明明一切本来都已经按照我们所预期的方向发展,我们成功的在海上击败了明帝国..........”
“是和不列颠人一起击败了明帝国。”西姆斯适时的补充道。
“该死的我知道是和不列颠人一起!这里没有外人,我也没有给我们的脸上贴金,我只是简述!懂吗?简述!”
“好的,总统阁下,但是作为海军部长,我有必要提醒总统阁下对我们海军的作战能力有清醒的认识,您是哥伦比亚合众国海陆军的统帅,如果您对于我们军队的战斗力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的话,那么对于我们的军队以及我们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就像拿破仑三世那样。”
西姆斯的这番话让威尔逊总统的呼吸又粗重了几分,国务卿向这位海军部长投去了钦佩的目光,也只有这位在海军当中真正的元老才能够这样和总统说话。
“好的,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我只是单纯地想感叹我们在东方一切的进展,原本都已经按照我们预期的那样顺利了,在海上击败了明帝国的海军主力之后,我们按部就班地夺取世界岛的边缘地带,封锁他们的海上交通线,打击他们的贸易,破坏他们的经济...........明帝国本来也确实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轰然倒塌了,可是我们先后在东方的那位亲王的手中遭遇了两次失败!”
说到这,威尔逊总统忍不住又提高了音量,再一次的重复道:“整整两次!一次是在陆地上,现在又是在海上,我真的没有想到我们的海军没有栽在敌人主力舰队的手中,而是栽在了那些不起眼的小东西手中!”
“总统阁下,一只虫子或许不起眼,但是一群黄蜂是很致命的。”
“不管是虫子还是黄蜂,那都是技术问题。”威尔逊总统盯着西姆斯:“我现在想要知道的是——为什么局面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就在两年以前,我们曾经在大海上扭转了局面,胜利的消息传回华盛顿的时候,白宫外面的民众对我们竭诚欢迎,那种景象至今也在我的眼前不时浮现,难道说我们现在也要因为一场海上的失利,也再次被我们的对手扭转局势吗?!”
西姆斯这次默不作声。
眼见海军部长不上套,威尔逊总统也只能把话直接挑明:“部长先生,我知道第七舰队这次损失惨重,但是第三舰队难道真的分不出一点兵力来帮我们把在元山的小伙子给撤出来吗?”
“总统阁下,第三舰队现在承担的就如同此前杰里科将军所率领的大舰队在北海执行的任务一样,如果您要抽调第三舰队的兵力,谁来应对被困的囚犯呢?”
这个比方威尔逊总统也听得懂,斯卡德拉克海战结束之后,维多利亚帝国和莱塔尼亚王国之间都宣称自己才是这场大海战的获胜方,不列颠人表示自己成功的把莱塔尼亚人给打回了威廉港,而莱塔尼亚那边则宣扬他们在和更强大的大舰队的交战当中,打出了更好的交换比——德芙林格尔号战列巡洋舰在这一战当中干掉了不列颠人两条战列巡洋舰和一条装甲巡洋舰,并且最后还顶着不列颠第五战列舰分队五条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火力带领舰队成功的转进回港,日德兰铁狗之名响彻世界。
而联邦方面对于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海战的评价是——监狱的狱卒被囚犯敲了两记闷棍,但是狱卒还是把囚犯堵在了监狱里面,囚犯痛击了狱卒但是依然没有离开自己的监牢。
西姆斯的意思也很明显了,如果把在南边执行封锁作战的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主力给抽出一部分进行元山撤退,那他就没有办法保证敌人被封锁在泗水港内的舰队不会趁机跑掉。
“难道说第三舰队稍微抽出一部分兵力来就已经会影响到对于泗水港的封锁了吗?我们的不列颠盟友不是派了一支分舰队已经抵达新加坡了吗?”
“不列颠人的舰队甚至不愿意帮我们对付海上明军的破交船,我们难道还能指望他们协助我们对付明军么?”西姆斯反问道:“爪哇海海战的时候,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愿意给予我们这么大的协助,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也希望协助我们先击败明帝国海军之后,让我们的海军能够解放出来,到大西洋来和他们助战。
但是结果如何总统阁下你也知道, 莱塔尼亚战败之后,不列颠人就不需要我们的协助了,他们巴不得我们和太平洋对岸围绕着太平洋打上100年,所以他们不会再给予我们帮助了,那些盎格鲁·萨克逊人就是这样。”
“我们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国务卿在一旁平静的补充道。
“在不列颠眼里,我们就是新大陆的暴发户。”西姆斯摇了摇头:“总统阁下,只要您愿意承受敌人的舰队可能从泗水港内突围的风险,那么海军就可以从第三舰队..........”
西姆斯这边的话音未落,椭圆形办公室的门又一次被猛然推开,屋内的几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突然闯入的那名文官,他的手中还有一份刚刚出炉的电报。
大概是一路上急匆匆地跑过来的,因此这人此刻有些明显地喘着粗气,在推开门之后意识到自己同时被几位大人物如此注视,也让这家伙有些后知后觉地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些鲁莽和不妥。
不过现在没有人计较他的鲁莽,首先出言的是国务卿:“发生什么事了?哪里发来的电报?”
回答他的,是那位推门而入的官员脸上的苦丧:“总统阁下,新罗派遣军在刚刚放下了武器。”
“啪!”威尔逊总统把手中的铅笔重重的摔在桌面上,而西姆斯反倒是暗自里松了一口气。
还好新罗派遣军投降了,虽然这对于哥伦比亚合众国来说很难看,但是对于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来说可算是救了命了,否则的话,在舆论的裹挟下,哥伦比亚合众国说什么也得继续援救被围困的这些部队。
但是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海军决策者,都不会希望把自己手上宝贵的主力舰投入到一片相对封闭、布置有“1000条”鱼雷艇的地方去。
虽然西姆斯很清楚,根本不可能有1000条鱼雷艇,但是对于哥伦比亚合众国来说,不管是出于挽尊又或者是其他什么目的,夸大敌人的规模都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
尤其是在打了败仗的情况下,更要突出第七舰队幸存下来的这些舰艇们的英勇奋战,要知道对于幸存舰艇歼灭敌人鱼雷艇的统计数字目前就已经突破了200条的大关。
这个数字当然是夸大的,毕竟西姆斯将军对自己手底下的兵是什么素质还是有点逼数的,在夜间能够打出这么高的命中率?那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的炮术就不会在和协约国一同的联演当中敬陪末席了
但是不管敌人投入了1000条还是几百条鱼雷艇,西姆斯肯定不希望把自己手上宝贵的主力舰给派到这片死亡海域了。
还好他们投降了,这下子所有的一切都有了背锅的,大家都有了台阶可以下,真的是皆大欢喜的好结局。
-------------------------------------
“动用了1000条鱼雷艇,干掉了哥伦比亚合众国第七舰队的主力?”
在白宫那边刚刚得到消息之后不久,唐宁街10号也得到了亚洲那边所传来的最新消息,这则消息确实有些爆炸性。
已经赋闲在家的约翰·费舍尔看着劳合·乔治给自己递过来的电文,深深地吸了一口卷烟之后,又长长地吐出了一个烟圈:“这种国际政治上的事情,首相大人你还是多问问伦纳德那个年轻人吧,那可是个难得的人才,为我们从敌人的手里抢回来了一条战列舰。”
正如威尔逊总统在西姆斯那里所碰到的软钉子一样,劳合·乔治也在费舍尔爵士这里碰了个软钉子。
他口中的那个名叫伦纳德的年轻人,全名叫做温斯顿·丘吉尔,某种方面确实是个人才,只可惜这种人才的“表现”结果只能让人感叹,他还是最好不要表现自己了。
费舍尔爵士口中所说的“抢回来了一条战列舰”,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圣物阿金库尔号,作为全世界主炮炮管数量最多的一条战列舰,也是全世界炮塔数量最多的一条战列舰,阿金库尔号整整装备了7个双联装12英寸炮塔。
这条看起来格外威武雄壮的战列舰,装甲防护却只有区区的八英寸——不列颠人同期的战列巡洋舰的装甲厚度都已经提高到了九英寸了。
也就是说作为一条战列舰,而且还是一条慢速战列舰,在防护上甚至还不如快速主力舰,就像这样一条堪称废物典型的战列舰,却是被温斯顿·丘吉尔给抢回来的。
当时这条起源于南美,最后几经转手被奥斯曼人买下的战列舰,在战争爆发之后,很快就被丘吉尔下令征用。
丘吉尔作为一个不懂海军的胖子,根本不知道军舰的具体性能优劣如何,他就是单纯的觉得奥斯曼两头下注,众所周知,奥斯曼的陆军主要是莱塔尼亚培养出来的,而奥斯曼的海军则是维多利亚帝国培养出来的。
总之在丘吉尔征用之后,感受到自己被不列颠小瞧与鄙视的奥斯曼帝国选择加入同盟国进行战争,丘吉尔因为一条战列舰把一个国家给推向了敌对国的阵营
因此,劳合·乔治从费舍尔爵士的口中再次听到伦纳德这个名字的时候,很显然他知道对方是在嘲讽自己。
“费舍尔爵士,我是带着诚意来拜访的,我们现在需要您的意见,在东方,那个古老的国家并没有因为明王朝的崩塌而失去生命力,在那位亲王开始接管国家权力到现在为止,他们不仅在海上刚刚取得了一场大胜,而且根据我们的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在江南造船厂里面停工了差不多一年的两条主力舰,现在又继续开始建造了。”
“江南造船厂里面之前停工了一年的那两条船?”听到这种技术上的问题,费舍尔爵士立刻肉眼可见地来了兴趣:“明帝国此前好像准备要给这两条船配备420毫米的大炮?”
“是的,没错,当时他们宣称要建造世界上火炮口径最大的战列舰。”
“首相阁下,我不知道你们对于东方现在的局势是怎么看的..........”在听到东方的那两条巨舰恢复建造之后,费舍尔终于不再阴阳怪气,而是正儿八经地打开了话匣子:“如果你要问我的意见,我的意思就是抛开我们过去大陆平衡的那一套想法,先彻底地击败东大再说。”
第八十三章 延平(1)
“爵士,你是在和我开玩笑吗?”劳合·乔治首相听到了费舍尔的建议之后,立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彻底地击垮东大?这个国家现在明显已经开始从之前的内乱当中走出来了,那位亲王殿下在军事上刚刚连续取得了大胜,胜利是一个国家最好的解药,我们在这场战争当中的消耗已经太大,根本不可能彻底击败这个国家。”
面对劳合·乔治首相的断然否定,费舍尔爵士的脸上反倒露出了笑容:“所以首相大人您自己不也是很清楚吗?既然这种选择不具备可行性的话,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还剩下什么选项,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你刚才是在激将我?”
“算不上是激将,我所提供的确实是一个可选的方案——只不过维多利亚帝国现在早已经不是9世纪的维多利亚帝国了,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去实行这样的方案而已。”费舍尔说到这,用颇有些怨念的语气道:“如果我们的国力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还能够保持在维多利亚时代那种程度的话,当初真正的完美之猫的设计方案也不会被否决了,不是吗?”
劳合·乔治首相知道费舍尔的怨念是由何而来,这位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革新者、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创始人,可以说一手缔造了如今不列颠大舰队的人物,最大的遗憾大概就莫过于自己心目当中最完美的战舰此前从来没有走下过设计图纸。
早在当初无畏舰刚刚问世之后,费舍尔就意识到了无畏号21节的航速相较于过去传统保持在18节左右的战列舰,有着极高的战略和战术价值,而全新的蒸汽轮机显然足以支持更高速的战列舰。
因此在无畏号诞生之初,约翰·费舍尔就开始着手研究“快速战列舰”了,而最终这种“快速战列舰”的直接产物就是“无敌”级,只不过约翰·费舍尔专门将其命名为战列巡洋舰,并且开创了这一全新的舰种,实际上在方案论证的阶段,无敌就是顶着“快速战列舰”的名头,而事实上的快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之间也并没有任何事实上的区别。
虽然在问世之初的时候无敌号六英寸的主装甲还是相对比较可靠的,但是约翰·费舍尔在那个时候已经意识到了在未来各国海军的主力舰火力进一步增强、穿甲弹的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即便是追求速度的快速战列舰也需要更好的防护。
而且体验过战列巡洋舰的25节以上的速度之后,约翰·费舍尔就更希望能够开发出一款更全能的战列舰,于是在无敌和无畏之后,一款配备8门12英寸主炮,拥有12英寸的侧舷主装甲,同时还能够达到25节高速的战列舰出现在了绘图纸上,这种军舰可以同时达到无敌级的速度,并且拥有无畏的火力和防护,从各方面来说都堪称是没有短板的五边形战士。
但是这种堪称梦幻般的军舰却并没有投入建造,维多利亚帝国在此之后建造的军舰依然是21节的传统无畏舰和稍加修改之后的“不倦”级战列巡洋舰。
而制约了约翰·费舍尔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造价,最早的无畏号战列舰的造价是1,783,900英镑,而稍后的无敌号战列巡洋舰的造价为1,767,515英镑,基本保持在相当的水平,后续建造的不倦级战列巡洋舰由于包括12英寸舰炮和装甲钢的量产导致的单价降低,造价反而下降到了1,520,591英镑。
但是那种“重甲高速”舰,预估造价就已经达到了整整225万英镑。
225万英镑是什么概念?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