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海军其他的那些战列舰现在的状态,比起在另一个时空当中几乎横跨了大半个地球,从波罗的海出发远征到对马海峡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沙俄海军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是个什么样的下场,这一点在历史课本上已经非常明确了。
“是这样的,殿下,虽然现在海军的各方面的事物都在逐渐重新走上正轨,而且在金兰湾港内的有几条主力舰已经返回本土入渠大修,但是别说下个月了,就算是下下个月,恐怕也没有办法拿出六条状态都如现在定、镇两舰一般的主力舰来。”
李彻听闻之后连连摆手:“我并不是说我需要六条都如同定、镇这般水平的主力舰,只要是无畏舰就行。”
“只要是无畏舰就行?”林东升思索了一番之后摇了摇头:“可是就算放宽标准也不行啊,无畏舰要么在爪哇海海战当中受到的损伤更大,要么自身受到的维护也不如超无畏,舰队在金兰湾期间有限的保养手段已经尽可能地都用给那些超无畏舰了,即便从几条无畏舰当中抽调舰体状况相对更好的出来,她们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维护,下个月无论如何也是凑不出来的。”
“林司令说的是海霆或者海昶级么?”李彻问道。
对于这两款无畏舰,李彻现在在加深了对于当下海军的了解之后,自然已经对这两款无畏舰的性能烂熟于心。
海霆级是大明皇家海军至今为止建造数量最多的一款无畏舰,分两个批次一共造了整整八艘,这也是在超无畏舰时代之前,大明皇家海军最满意的一款主力舰,配备了12门280毫米50倍径主炮,只不过和莱塔尼亚海军那种六个双联装炮塔,以六角菱形布置在舰体上面的拿骚级不同,更晚的海霆级采用的是四座三联装280毫米主炮。
四个炮塔是按照前二后二的布局来以负背式布置,在这方面和哈布斯堡帝国的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几乎如出一辙,但是在吨位上,正常排水量便能够达到22,900吨,满载排水量可以达到24,500吨,水线侧舷装甲300毫米,内有70毫米的穹甲,炮塔和炮座装甲为330毫米,司令塔装甲厚度为300毫米。
火炮口径更小的情况下,海霆的吨位比联合力量显著高出一截,这多出来的吨位自然就是用在了装甲和船体上,尤其是TDS上海霆虽然采用的并非是五层空液隔仓这种这个时代的尖端设计,但是也比联合力量这种一雷死的强一大截。
除此之外另一款主要的无畏舰, 作为大明皇家海军第一款在设计之初就作为无畏舰来设计并建造的海昶级,当年也曾经是在国际上风光过的,这条船大明自己只列装了四条,但是往外也卖出去了四条,伊比利亚海军、翁法罗斯海军、阿根廷海军都是这款战舰的忠实用户。
这条船的设计相当的平平无奇,在中轴线上布置四个双联装280毫米50倍主炮,舰体侧舷装甲是4.45米高的280毫米装甲,炮塔炮座和司令塔装甲也都是280毫米,速度上同海霆一样正常情况下最大航速22节。
这看着是一条有些平平无奇的无畏舰,但是正常排水量只有15,500吨,满载排水量也不过17,000吨,在吨位上也就比另一个时空当中的伊比利亚级战列舰大一些,甚至比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第一款无畏舰南卡罗莱纳级的吨位都还要更小一点。
而这样的一款军舰,外销成绩如此之好,除了本身的性能在早期的无畏舰当中确实算得上优秀以外,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大概是这一款军舰在外贸的时候价格只有160万英镑。
160万英镑还要什么自行车?也不看看不列颠人同期卖的军舰价格都涨到什么程度了,甚至连不列颠皇家无畏舰海军自己的采购价格,也比这个数字还要再高出十几万英镑。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280毫米舰炮的威力在战争后期确实有些不够看了的话,这些船本身的性能,尤其是装甲防护,要比很多纸面上标着有12英寸的主装,但是实际上绝大部分的防护都是由九英寸上装来提供的超无畏更好。
不过........这些也算得上优秀的无畏舰,却依然不是他今天晚上的目标。
他要的是在下个月就能够派上用场的船。
林东升少将面对李彻的问题果断答道:“当然了,不是这两.........等一下,殿下您难道指的是那两条船?”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前面提到“海昶”的时候,说这条船是大明第一条在设计之初就按照无畏舰的标准来建造的,那么既然已经这么说了,在海军当中肯定就有原本并不是按照无畏舰来设计并建造的无畏舰。
“没错,我说的就是咱们海军最老的那两条无畏舰,虽然这两条船到现在也有15年了,但是我想,这两位老兵还没有到退休的年纪,现在照样是他们闪耀战场的时候。”
嗯,没错,就像打乒乓球的老将可以闪耀洛杉矶一样,才服役十几年的无畏舰哪里就到了退休的年纪呢?
“你应该不会是想让那两条老舰真的执行一线的作战任务吧?”李东升少将再次确认的问道,也不怪他在这种问题上显得有些啰嗦,主要是这世界上的第一批无畏舰,现如今已经基本上不负担什么一线的战斗任务了。
什么?
你说乌萨斯国的甘古特?叙拉古的但丁?高卢的孤拔?
首先这些次一等的海军强国舰队规模就这么大,军舰有限,那么自然就没有资格挑挑拣拣,其次,这些国家当初跟进无畏舰的时候本身就落后了,他们开工建造的第一款无畏舰,同一流海军强国相比,那基本上都已经是第二代或者是第三代的无畏舰了。
这世界上真正的第一代无畏舰都是哪些?不列颠人的无畏号,这个老将甚至都没有参加日德兰海战,现在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当中基本上处于半退役的状态;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的两艘南卡罗莱纳级,这玩意是被拉来准备轰炸海岸的,哥伦比亚海军从来也没有打算把这两条船和第三舰队的其他主力舰一起协同作战。
除了在澡盆一般的北海当中压力最大的莱塔尼亚海军以外,真正的一流海军强国是不会把重要的作战任务寄托在这些老东西的身上的。
毕竟这些老登本身诞生之初身上实验的意味就是要高于作战的,而大明皇家海军的两条“平海”级战列舰,最初开工设计的时候还是一条前无畏舰,当时是准备建造出一条如同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纳尔逊勋爵级、高卢海军的丹东级又或者是另一个时空当中IJN的萨摩级这样的拥有顶级二级主炮的前无畏舰。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因为大明皇家海军当时并没有305毫米级别的舰炮,为了弥补主炮口径上的差距,这款前无畏舰在当初建造的时候采用了三联装的炮塔。
不过在建造的过程当中,传来了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无畏号战列舰完工的消息,这个消息被大明皇家海军敏锐地捕捉到,并且迅速地意识到了这种划时代的军舰在未来海战当中的意义。
因此,两条在建造当中的平海级战列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四座双联装240毫米的二级主炮更换为四座单装280毫米的主炮,这样这条1.7万吨的战列舰就有了两座三联装的280毫米主炮和四座单装280毫米主炮,单侧齐射可以最多投入八门。
看起来这好像已经是一条完全的无畏舰了,但是作为一条在洗甲板时代的前无畏发展过来的改造无畏,“平海”有着诸多的先天不足,比如侧舷主装甲带只有245毫米,比如单装280毫米炮塔取代了二级主炮以后,副炮就只剩下四门120毫米火炮了,副炮火力密度太低,而且这四个单装炮塔装甲也只有210毫米,而且动力系统依旧还是往复三涨式蒸汽机,最大速度也只能勉强达到20节..........
平海:对战哥伦比亚合众国第三舰队主力?我么?
PS:抱歉,昨天晚上码字码着码着断片了,直接睡过去了,大概是困过头了,现在补上昨天的,这个不影响今天的更新。
第八十九章 攻敌所必救(2)
“我的想法在来的路上就经过了我身边几位幕僚的完善,我们现在要逼和哥伦比亚合众国,就要让他们明白无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海上,就算再打下去这一仗他们也不可能获得胜利,在元山,我们顶多让他们明白了试图把手伸向大陆是错误的,而现在我们就要让他们继续明白,他们在海上也没有办法继续为所欲为。”
在雷州港,李彻见到了海军大洋舰队的多位一线高级军官,这种说法可能听起来有些让某些对海军并不是特别了解的朋友有些困惑,但事实上你只要明白,虽然很多时候海军爱好者和一些战争历史学家习惯性地用“公海舰队”来指代莱塔尼亚海军,用“大舰队”来指代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用“联合舰队”来指代旧瀛洲海军,但是前者和后者之间并非是划等号的。
这些大明皇家海军的将校今天在这里齐聚一堂,原因就在于世孙殿下又开始“兜售”一个新的作战计划了。
说实话,对于这位世孙殿下,在一个月以前的时候,海军当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位殿下在海军就是单纯晋王用来控制海军的一枚钉子,虽然当时就传出一些消息,这位殿下好像还主动提出了一个什么作战计划,但是在这些“专业人士”看来,这简直就像是国足的球迷表示要来指挥国足怎么踢进世界杯一样可笑。
这并非是他们对于世孙有什么偏见,纯粹只是因为这种涉及专业性的东西隔行如隔山,就算是海军正儿八经从军校毕业的那么多军官都不敢说自己能够想出一个“绝妙”的作战计划,那就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世孙以前就算再怎么传闻非常聪慧,在这种专业性质极强的领域面前,也就是一个普通人..........正常来说确实如此。
可是,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元山大捷。
这一场胜利虽然压根就没有怎么宣传李彻在这其中的作用,这也是李彻在对于宣传这场大胜的时候所提出的要求,他表示这场胜利的荣耀是属于那些拼杀在第一线的指战员们的,是属于详细地制定整套攻击计划的参谋团队的,是属于为了整个作战行动默默无闻作出奉献的从铁路运输部门再到普通的码头装卸工的广大军民的。
如果说这整场大街是一篇爽文的话,那么它的作用大概只限于写下“斗之气,三段”而已。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的作用就是根据另一个世界当中的战例和经验来判断哪一条路才是通向成功的捷径,然后把众人引上这条路来,至于在这之后的跋山涉水,开山劈路,这其中的辛苦与功劳他不敢独享。
而且.........他现在也不需要在面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当中过多的提及自己起到的作用,就算宣传部提到自己的名字,海军的那些高级军官又岂能没有耳闻?对他的印象有岂能没有改观?
而这对他接下来已然足够。
就比如说当下,现在这些海军一线舰队的高级军官们齐坐一堂认真聆听自己所提出作战计划的时候,眼神当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轻蔑。
虽然一场胜仗并不足以证明一切,但是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否认他李彻有能力对海军的作战,更不能随便对李彻指手画脚了。
而李彻所提出的作战计划核心思路只有一点——那就是想方设法把被围困在泗水港内的舰队给捞出来。
想要在海上让哥伦比亚合众国知道他们难以取胜,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依靠一些非对称的优势,而大明皇家海军在纸面上相较于现在的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拥有更多的高速主力舰,只是这种优势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始终没有得到发挥,因为这些高速主力舰都被围困在泗水港内,而且个个带伤,得不到妥善的修理。
存在舰队是不可能帮助国家获得最后的胜利的,更何况存在舰队尚且还有理论上随时会出动的可能性,但是被动地被包围在泗水港的舰队那就自然不存在这种可能了。
如果把泗水港内的舰队救出来,那么到时候整个西太地区海上的主动权,都将在大明皇家海军这些受损的作战舰艇状态恢复之后彻底易手。
这一点事实上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个作战计划的核心非常简单明白,但是想要完成却异常困难,因为这几乎相当于是一个把大象放进冰箱里的问题,理论上三步就能解决——打开冰箱,把大象放进去,关上冰箱。
但是事实上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怎么把大象放进去?
而对于被围困的舰队来说,问题也一样,你怎么让被哥伦比亚合众国团团包围的泗水港内的舰队逃出升天?
要知道,泗水港内的舰队大多都有伤在身,即便是在泗水港内已经尽量地进行了修复,但是由于泗水港并没有大型船坞,所有的修复工作都只能够在不入渠的情况下进行,稍微懂点船的人都知道,像这样是根本不可能把一条在海战当中受到严重损伤的军舰给修理完毕的。
因此,别看泗水港内的舰队以战列巡洋舰为主,事实上大多数的战列巡洋舰现在这个时候预计只能跑个18节左右,甚至就连这个数字也只不过是一个估算值,因为自从被围困在港内之后,这些军舰就算在经历了尽可能的应急修理之后,却连想找个试车的海域都没有。
18节是什么概念?前无畏舰时代的速度,在海上会被哥伦比亚合众国的铁王八嘲讽速度太慢,想要以这个速度逃出升天,怕不是半路上就被那些北美肥妞给追上,然后用14英寸的小拳拳捶胸口。
“最主要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怎么办才能够把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部署在泗水周围的舰队主力给调走。”一名海军上校出言道:“和在北海的大舰队不一样,大舰队对莱塔尼亚公海舰队当初采取的封锁手段是远程封锁,而哥伦比亚合众国对我们在泗水港内的军舰封锁采取的是近岸封锁。”
“是啊,近岸封锁虽然相对而言,已经是上一代的封锁战术,但是对于我们在泗水港内的舰队却格外有效。”李彻道:“舰队事实上是在完全没有任何备案的情况下,以一种断尾逃生般的状态躲入了泗水港,而泗水港在此之前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过要承担重要的军港职能——比如说缺乏鱼雷快艇,缺乏扫雷艇等。
这就让我们的敌人可以相对放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会遭受鱼雷的暗算,敌人在元山的失败,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思维惯性入脑,虽然他们觉得自己做出了相应的安排,但是事实上对于遭受鱼雷攻击这回事压根就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来。
“殿下是准备在南边也发动一场大规模的鱼雷攻势吗?”有人根据元山的状况,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是不是世孙要跑到南边来故技重施啊?
李彻听完连连摇头:“战争要讲究一个出奇制胜,我们已经使用过的手段,我不认为故技重施的话,在接下来的行动当中能够获得多好的效果,不过我们的机会哥伦比亚合众国马上就会自己送上门来。”
说完,他转过身来,用手中的指挥棒敲了敲背后挂着的巨幅地图上的一个地名。
东都。
“我们的对手刚刚才吃下了一场耻辱性的大败,对于他们来说,现在需要一场胜仗,同时这也是一场政治仗。”
第九十章 攻敌所必救(3)
“各位,大家都知道,自爪哇海海战之后,我海军主力就被分割为两部分,邓将军当时率领的第一战巡分队和第二战列舰分队虽然在邓将军牺牲了自己和致远号的情况下为舰队打开了一条生路,但是在接下来撤退的途中,依然遭到了哥伦比亚合和维多利亚两国联合舰队的衔尾追击。
虽然我军在此过程当中,成功地击沉了哥伦比亚军最后的两条战列巡洋舰,但是我们不仅损失了海圻级战列巡洋舰的海筹号以及海霆级的海嘉号,海昶级的海昶、海哲这三艘战列舰,在泗水港内主动出来接应的第二战列巡洋舰分队的四艘威远级战列巡洋舰(八门280毫米舰炮)也同样战损了一艘驭远号,其他幸存的作战舰艇撤入泗水港之后更是被封锁至今。
我海军在爪哇海海战当中损失的并不仅仅只是三条战巡和三条战列,幸存的七条战巡和五条战列至今仍被困在泗水港内,我军现在依然可以运用的主力舰,便只有因为宁远号炮塔爆炸事故而整建制暂时返回金兰湾的第一战列舰分队共计12艘战列舰,以及还在本土的两条最老的平海级战列舰。除此之外,我军再无可以驱使的无畏级以上主力舰。”
李彻说到这儿,在座的这些军官们都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但凡舰队没有被分割成两部分的话,以大明皇家海军依然掌握的26条主力舰,就算爪哇海海战失利,也不至于如今在大洋上对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如此被动。
“而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哥伦比亚海军主力——也就是哥伦比亚海军第三舰队目前也分成了两个舰队,即第38舰队和第39舰队,其中38舰队主要在延平北部海域活动,主要驻扎的港口是马尼拉,而39舰队则主要在延平的南部海域活动,主要驻扎的港口是在望加锡,其中39舰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负责监视泗水港,对泗水港进行进岸封锁,而38舰队则兼顾为敌军在延平北部的攻势提供支援,而对我们和对敌人来说,接下来的关键就在于敌人第38舰队和第39舰队的动向。”
这些基本上大多都是在座的众人都知道的“已知情报”,李彻说到最后才算是进入重点——东都。
“我想大家细心复盘哥伦比亚合众国在过去一年当中的战略方向以及所有的军事行动的话,大家就能够发现事实上哥伦比亚合众国在瀛洲突然跳反以后,他们实际上也同样没有做好准备,就像是一个暴发户有了钱,但是不知道应该花在哪方面,所以敌人甚至干出了一边在进攻吕宋和延平的同时,另一边居然开始攻略新罗半岛。
尤其是我军在取得平壤-元山大捷以前,哥伦比亚合众国甚至在同时策划夺取整个新罗半岛以及攻克东都的两场战役。”李彻说到这,伸手挥了挥,马上在一旁的朱妙云就主动上前来把一些洗好的照片递了上来,李彻接过照片之后反手就用磁铁吸在身后墙上的黑板上。
朱妙云递完照片之后就主动又退到一边去,堂堂大明的公主殿下此时此刻表现的如同副官一样,不过看起来公主似乎并不介意自己扮演这样类型的角色,甚至看起来还有些...........乐在其中?
事实上,朱妙云现在确实有些乐在其中,今天开的这个作战会议之所以非常的顺利,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刺头冒出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里真的有一个大明的公主在这。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李彻有个爷爷现在正在应天府里面掀桌子呢。
李彻在前几天就专门找到朱妙云,恭维了一番之后很快就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来意,他就是要朱妙云在旁边为他“压阵”的。
对朱妙云来说,能够用这样的身份来亲历这种高级别的军事会议,有一种代入进去玩真人剧本杀的感觉,也许这样的会开多了以后也会烦,但是现在她确实觉得挺有意思的。
李彻把这几份冲洗的照片全部展示出来之后,把剩下的直接让人分发下去:
“对于我们来说,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在于,我们的敌人进犯延平,即便是在他们所占据的地区,广大人民依然对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尤其是在情报战线上,在这场战争当中,我们的情报部门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是唯独在延平,我们的情报一向非常灵敏,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在延平的情报人员比别的地方的情报人员素质更优秀,而是因为我们在这里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
李彻此刻说话的语气在朱妙云看来简直都不像是一个世孙,反倒像是一个政委!
“大家可以好好看看这些照片,我们的敌人囤积了大量的物资,众所周知敌人此前对于延平首府东都的两次大规模进攻都遭到了失败,很显然,敌人这一次准备卷土重来,而前两次敌人没有成功拿下东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东都是整个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城市群,那是一个拥有超过100万常住人口的大城市,钢筋混凝土的森林有着非常强的抵抗能力,而我们的敌人并没有准备好充足的火力。
而这一次,我们在新罗半岛所取得的胜利一方面为我们的敌人消除了在战略方向上的迷茫,主要方向究竟是放在北边还是放在南边这个选择难题由我们替他们做出了选择。
另一方面我们也把我们的敌人逼上了绝路,我们现在很需要胜利,我们的敌人现在同样需要胜利,哥伦比亚联邦加入这场世界大战就像是一个投资客,战场上的胜利能够最直接的促进“战争股票”的上升,我们的敌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获得这样的好消息了。
我们的敌人对于结束这场战争的底线也是在不断降低的,他们在一开始肯定是想要彻底击败我们,彻底地肢解我们,但是现在这样的想法肯定已经化为泡影了,
现在我们的敌人依然想在世界岛的边缘地带获得更多的实控地区,而对他们来说能否拿下东都这关系到他们能不能吞得下延平。
此时此刻他们背负着来自于国内高层的压力,来自于国内民众的压力,甚至是来自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压力,所以我们的敌人现在正在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东都,在新罗半岛上的战局大局已定之后,我们的敌人正在把原本为新罗半岛的军事行动所准备的物资南运,而很显然,这些物资都是敌人准备用在东都战役上的,我想通过这些信息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得出来,第三次东都战役现在已经迫在眉睫了。”
“殿下。”有人举手发言问道:“这一切和敌人的第38舰队和39舰队有什么关系?虽然敌人的第38舰队有一部分的职责是为陆军的行动提供协助,但是整个第三舰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和我们交战,东都战役应当是敌人陆军和陆战队的主要任务,我们的重点难道不是应该放在泗水港旁边的39舰队身上吗?”
“每一个战场都不是孤立的,互相之间是有联动和化学反应的。”李彻扫了一眼在这里坐着的众多军官:“我想你们当中应该有不少人因为元山一战而大受启发吧?”
面对李彻的问题,在座的这些军官们当中有不少纷纷点头,像这样注定能够成为经典、甚至是带有相当开创性意味的战例,此时此刻不仅仅是他们,也不仅仅是哥伦比亚合众国那边,相信全世界都在研究这种如同大卫击败巨人一般的战例。
而且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对于泗水港外的敌人再发动一次鱼雷之夜,似乎也不是不行?
毕竟这里的敌我双方事实上正处在一种相当“复古”的对峙当中。
进岸封锁这种战术,那都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在风帆时代玩的东西了,在进入到蒸汽铁甲舰时代之后,伴随着鱼雷的出现和水雷的大规模普及,对于大国海军来说执行进岸封锁的代价越来越高,
尤其是进入10世纪以后,伴随着热动力鱼雷的出现,进行进岸封锁要面临的代价就更高了,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大舰队司令杰里科便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远程封锁战术,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相当成功的咩了。
“成功的例子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生搬硬套。”李彻摇了摇头,他还没有进行反驳,就已经有其他的军官开口了。
“想要在泗水港外复刻元山大捷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在这个方向凑出那么多鱼雷艇了,另一方面,从海参崴出发到元山,很多鱼雷艇就需要进行中途加油,如果我们是从金兰湾出发的话,那么这个距离未免也有些太远了。”
“说地没错。”李彻点了点头,随后他又打了个响指,这次朱妙云又递上了一幅照片,只不过这是一幅打印出来的巨幅照片,当这张照片被挂起来的时候,参加这场会议的海军军官们个个满脑子冒问号,因为照片上看起来好像只是一支舰队正在海上航行的样子,照片的拍摄者是从侧前方来拍摄整个舰队的,把这个时代俱进大炮的美感诠释得非常到位。”
但是这幅画和今天的军事会议有什么关系?
“大家有没有察觉到这幅照片上面有一些东西不对劲?”李彻主动询问道,只不过他连续问了两圈,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答出来。
“那么我给大家降低一点难度,从这幅照片上,你们能判断出图片里有多少条战列舰吗?”
“有多少条战列舰?”有人站起身来,有人从眼镜盒里面掏出自己的眼镜,大家对着那幅照片观察了很久,李彻自己公布了答案——“图片上只有一条战列舰”。
一条?
可是这张照片上后面的那些舰影,怎么看都是主力啊,这张图片上怎么可能只有一条战列舰呢?
“各位都是海军当中的老前辈了,相信大家也应该清楚,在海上分辨出一条船只的具体型号,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说到这李彻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在另一个世界当中他曾经阅读过的“野分号的经历”。
这条幸运又倒霉的驱逐舰在莱特湾海战当中被哥伦比亚海军主力发现,当时不少军舰都对这条船的型号进行了判断,有认为这是一条轻巡洋舰的(这还算猜得比较靠谱),还有认为这是一条重巡洋舰的,甚至还有几个糊涂蛋把这条2000吨的驱逐舰判断成了战列舰。
野分:我他妈何德何能啊?
由此基本上也就能够看出,在海上想要明确地分辨目标有多么困难了,一条驱逐舰尚且能够被错认为是战列舰,那么把一条同样是大吨位的船只误认为是战列舰就更正常不过了。
李彻这次的作战计划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几条真正的战列舰的掩护下,投入几条使用民用船只改造出来的“伪装战列舰”。
这些伪装战列舰并没有真正的武器,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哥伦比亚合众国错误地判断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主力舰的真正情况。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站在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的角度,突然发现我们有一支拥有‘12条主力舰’的队伍,正在北上,这个时候如果诸位是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的指挥官,你们又会做出怎么样的决定?就直接让第38舰队去迎战这支状态不明的舰队吗?”李彻说到这自己摇了摇头
“没有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我们的敌人是不会什么轻易地寻求和我们交战的,…。”
-------------------------------------
与此同时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