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凯旋仪式结束之后,李彻一行人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南下,现在不是沉浸在刚刚取得的功劳簿上睡觉的时候,恰恰相反,对于元山的这次军事行动取得的圆满成功并非代表着结束,相反,元山的鱼雷之夜意味着“海市蜃楼”行动也可以即将拉开帷幕。
在多人对抗类的体育运动当中,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通过运动战来拉扯敌人的防线,从而寻得敌人在防御上的漏洞发动攻击都是一种常用的战术,但是怎么样拉扯敌人,怎么样调动敌人,怎么样寻找敌人的破绽就是这其中的艺术了。
现在的哥伦比亚合众国在整个西太平洋依然有着绝对的海上优势,这种海上优势并不是说靠着鱼雷之夜打掉哥伦比亚合众国二线舰队的几条大船,杀伤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数千名官兵就能够扭转的,也不是靠着几支破交舰队,靠着几条恢复了战斗力的高速主力舰就可以抹平的。
(这个高速不高速是相对而言的,23节的速度相比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肯定算不上高速,但是相比于联邦的铁王八自称一句高速,也无伤大雅,对吧?)
当然在南下之前,李彻还是找到了朱妙云,这位公主殿下此前来到海参崴主要是当时的情形之下既要保证这位公主的安全,又遵循这位公主的意见,要在这场战争当中也出一份力的缘故,才把这位公主殿下带到了北边,让这位公主殿下在这场战争当中充当一下“氛围组”,让这位过去养尊处优的公主体验一下这场惨烈的战争。
(朱妙云:养尊处优个屁!)
虽然说这位公主殿下的表现确实挺出乎众人的意料,但是在这边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的情况下,李彻就准备把这位身份敏感的公主先给送回应天府了。
但是,朱妙云却对此强烈反对。
她把一份今天最新的报纸直接推到了李彻面前:“我就跟着你!我现在才不要一个人去应天府!”
李彻低头扫了一眼报纸,报纸的头版头条上,硕大的标题写着《为民“造反”,晋王青天》
?????
第八十六章 携大胜之威(2)
“为万民讨公道,为社稷开太平,为天下伸正义,凡事与肉食者每与操反,是为造反。”
李彻默念着这句话,放下了手上的报纸。
“笔杆子很厉害啊。”这是李彻看完了这篇文章之后给出的评价。
报纸的名字叫《知乎者也》,这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从性质上来说介于官方刊物和民用刊物之间,打个比方的话就像是21世纪的微博,微博作为一个企业来说肯定是民营企业,但是在这上面发布的很多内容那肯定就代表了国家的意志。
《知乎者也》这份报纸也是一样,虽然说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份报纸刊登的内容大多都不会把和政治有关的文章放在头版头条,但是如果有一天头版头条上出现了这类文章,那就肯定说明事情真的很大了。
MD,什么东京电视台?
而今天刊登的这份文章..........李彻有些拿不准这份文章究竟是《知乎者也》报社自己请人撰的稿,还是说这是自己爷爷手底下哪个笔杆子写的文章,套了个马甲发在报纸上用来摇旗呐喊。
而这篇文章的标题其实带有很大的标题党的成分,自己的爷爷“造反”了?刚看到这份标题的人肯定会产生如下几种不同的疑问——“这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报纸上公开批评晋王?”又或者“晋王他老人家不都已经起兵靖难了吗?怎么又造反了?他现在造谁的反啊?”
而这篇文章写的内容确实是在介绍李宗棣是怎么“造反”的,不是指靖难,报道的就是李宗棣在过去两天当中的所作所为。
李彻也明白,为什么朱妙云不愿意去应天府了。
不是因为公主殿下突然闹情绪耍小性子,纯粹只是因为现在的应天府有些吓人,朱妙云真的不敢去趟那趟浑水。
因为就在元山大捷的消息传回来之后的第三天,在应天府的清洗就已经开始了。
如果说自己的爷爷当初起兵靖难还能够算是在名义上有法可循——这当然不是指朱棣起兵靖难那样遵循洪武皇帝的诏命——自己爷爷的起兵靖难事实上是在施行“叁王宣帝”(避免和谐的通假字)的“隐藏条款”,当年隆武皇帝是真的赋予了三位异姓王共商国是的大权,并且给予了在必要的情况下“匡扶朝纲”的权力。
虽然从一个帝王的角度上来看,隆武皇帝这样的做法有些拿刀砍自己屁股底下坐着的龙椅的意思,而且事实上也不够合理,但是考虑到隆武皇帝本身便是像刘邦或是刘备那样颇具“侠气”,那么做出这种有些任性的决定也就不奇怪了,只是这份权力在过去的数百年当中都不曾有人动用过,毕竟谁都知道动用这种权力所带来的后果会是什么。
又或者说,除非都已经做好了取而代之的打算,否则,动用这种权力,那这就是完全不给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留任何后路了,就算本人能够如霍光那样善终,事后也必然会遭到对霍氏的清算那般的结局。
所以,奉天靖难算不上是造反,哪怕有很多人都觉得李宗棣就是现在的活曹操,但是在公开场合,但是在大义名分上,没人能指责他这是造反。
可是前两天的事情不一样,晋王直接派人缉拿了大大小小上千名官员、勋贵甚至还有几个宗室,而且全部尽数下狱。
当初晋王率军入城的时候,事实上就已经控制了一些人了,只不过当时李宗棣主要控制的还是以前任左都御史为首的一批高层,而且那个时候名义上也是声称这些人的身体不好强制送去“治疗”,以此为由把这些人给软禁起来。
而现在这是完全演都不演了,直接公开拿人,通通下狱,缉拿名单长得吓人,在两天的时间内先后出了五份缉拿名单,锦衣卫隔一阵子就能够收到上面送过来的新名单。
而且这场“政治台风”好像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李宗棣似乎还准备把名单进一步地扩大,从朝堂上的官员、勋贵、宗室进一步扩大到一些商人、军队当中的某些人、甚至是有些大学里面的教授和讲师。
这怎么看都像是在倒行逆施一样,如果对于事件的了解不深,那么人们的第一印象大概是——晋王终于要开始为自己登上大位铺路了?物理层面上把所有反对自己的人全部都干掉?
但是在这篇文章当中,尤其是从后半段开始明确地告诉你,不是这么一回事。
事实上这些被抓起来的人当中大多数都是支持李宗棣赶快登上大位,赶紧取大明而代之,至于新的朝廷是叫大晋还是大唐都无所谓,甚至你们老李家想要恢复自己祖上的大西也不是不行,这些都不重要。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些人居然被通通抓了起来。
至于这些人被抓的原因..........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如果让这些虫豸继续出现在朝堂之上,是不可能搞得好国家的!
如果非要再打一个比方的话,那就是懂王为了能够重塑灯塔荣光,让灯塔再次强大,上台之后同时对华尔街和军工复合体重拳出击,派遣国民警卫队进入华尔街封存所有的账簿,对金融业进行彻底的清查,派遣陆战队控制几大主要的军工复合体企业以及五角大楼,查清楚为什么tmd自由与民主的咖啡机要5万美元一台,一个烟灰缸要8000美元一副!
在这篇文章当中,便是以类似的比喻来解释了晋王为何是“造反”,为什么晋王都已经走到了现在这一步还需要造反。
因为相较于他反对的那些东西而言,这确实是一种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能做出的逆反。
大明朝走到今天这一步,那当然也是离不开自己的“金陵街”和属于自己的军工复合体的。
民众的生活水平在战争爆发以来逐年降低,前线的将士们供应不畅,但是大明国内的这些企业,尤其是那些大型巨型的龙头企业借着战争财发展壮大自己的不在少数,那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
这里面就不得不提一下大明陆军的装甲兵了,自从坦克这一武器在索姆河大放异彩之后,其他国家都开始开发自己的陆地装甲武器,毕竟在眼下这个时代,怎么突破堑壕已经成为了各国陆军所要面临的头等大事。
而大明这边,西北的卫所军采取的是突击队战术,可这并不意味着大明放弃了在其他技术路线上的探索,尤其是在陆军当中技术军官比例最多的卫所军更不会拒绝坦克,只不过在以前,由于几大制造商之间的扯皮和选型久久悬而未决,几款坦克的样车也基本上都停在了试生产的阶段。
李宗棣入主应天府之后,便想到了这些坦克,虽然说在新罗半岛的山地地形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对于装甲兵来说并不是非常适合的运用场景,可是在眼下这个时代,这却完全不是问题,因为在这个时代的任何坦克都不具备长距离的突破能力,本质上就是用来凿开那几道战壕的,反正都跑不远,基本上就是火车送到,尽可能在靠前线的地方下车之后,自行开到集结地,然后进攻发起之后向敌人的阵地展开突击。
因此可以说在眼下这个时代,指望坦克在新罗半岛来协助步兵打开几个突破口,那可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李宗棣就准备先把此前已经生产出来的那些,样车和半成品尽快地武装到可以作战的程度,然后给送到前线去。
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眼下这种情况下,这些坦克居然也能出幺蛾子,等到行动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快要到死线的时候,李宗棣又想起来了,自己前一阵子亲自过问的坦克,因此就让李仁炽派人去查一查这些车改得怎么样了。
结果到了地方之后发现,本来应该如火如荼地负责给坦克进行改装的车间当中压根就没有几个工人,那些被送过来要求尽快完成武装的坦克,到现在不仅没有把应该装上去的机枪和短炮装上去,甚至更离谱的是,其中部分车辆当中原本都已经安装完毕的发动机居然不翼而飞了!
而至于其他的后方的黑心商人给前线的士兵提供劣质的药品和纱布、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居然有人公然炒粮价,搞囤货居奇、整整一个县里面参军的烈士和幸存的伤退老兵抚恤和补助金莫名其妙的不翼而飞,责任几个部门之间推来推去,甚至都找不到一个来负责的............
像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官商勾结,沆瀣一气,表面上大义凛然冠冕堂皇,背地里男奸女盗,坏事做尽!
面对这样的情况,哪怕你想要和他们讲法律都没有用,因为他们比你更懂法,他们真的是能够在如今大明的法律允许的合法范围内把这些事情做到!做绝!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怎么办呢?
即便这些人当中大多数都是愿意支持李宗棣登上大位的,这些人当事实上构成了龙椅当中的一条腿.........甚至是几条。
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总归是有办法的。
就比如像现在这样。
你看,今天出炉的这份名单,又多又长。
第八十七章 南下!
也难怪自己的爷爷这样的人也需要携大胜之威才开始在应天府“除虫”,他老人家现在做的事情是以前的邕宁帝都不敢做的。
不,甚至不仅仅是邕宁帝,就算是那位“功成名就、文武双全,自认为是三代以来第一帝王”的景运大帝都不敢也不愿意做的事情。
毕竟世界上,有几个人舍得拿刀砍自己屁股底下的椅子腿呢?
只不过,李彻也确实有些担心自己爷爷这么做所引发的后果,国家自工业革命至今那么多年以来逐渐构建起来的有别于过去传统乡绅士林的利益阶层,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发展到了被认为是“大而不能倒”的程度。
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现在对军工复合体动手,是否会影响接下来战争当中武器装备的供应?是否会影响弹药的生产?
对金陵街动手,这会不会让本就不堪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是否会进一步地打击和伤害国内的商品经济?
这些问题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琐碎的小事,现实社会也不是钢铁雄心,点个国策还能够明明白白地看到buff和debuff,李彻相信爷爷之所以这么做,恐怕也是考虑到如果不在当下的这种局势下,如果不趁着眼下的时机,若真的拖到了战后,在想彻底清除这些虫豸,恐怕就更困难了。
又或者..........他老人家到那个时候也没有这样的决心去做这件事了。
作为孙子,他现在其实能给自己爷爷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是李彻明白不管局势怎么发展,有一点是不变的——胜利不能够解决全部的问题,但是胜利能够遮掩大多数的问题。
从最北端到最南端,这个时代的特快列车跑了整整三天,对于在另一个世界当中体验过高铁以及民航客机的李彻来说,这样的速度当然算不上快,但是了解这个时代火车运行速度的李彻很清楚,这已经算得上是铁路部门竭尽全力发挥的结果了。
同时代比较著名的列车比如欧洲的东方快车——欧战就是在这列火车上的2419号车厢签署的停战协议。(大战结束时,应高卢政府的要求,第2419号车厢改装成福煦将军(后成为元帅)的办公室)18年11月11日,著名的一战停战协议就在这节车厢里签署。
而这趟非常著名的列车运行时候的速度只有大约每小时50公里,虽然这并不足以代表这个时代火车的最高速度,但是总体而言这个时代客运列车的速度可见一斑,东方快车从巴黎到伊斯坦布尔大约需时2.5天之久。
顺便提一嘴,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托马斯小火车——对,就是那个经常作为mod出现在恐怖游戏当中的托马斯小火车,虽然这个车是虚构的,但是官方设定的速度是每小时65公里,比眼下这个时代,许多商业运行的火车速度都要快。
在路程比欧洲的东方快车长出一倍的情况下,用时只多了半天时间,李彻其实已经很满意了,虽然这年头也有一些实验型的火车能跑得很快,但是谁都知道,试验速度和商业运行速度完全不是一回事。
就像你再好的火车放到21世纪哥伦比亚合众国底特律的铁轨上去跑...........
总之在一路上通过事先准备好火车头节约加煤换水的时间,以及专车享有的最高路线通行权的情况下,李彻尽可能快地从北边赶到了南边。
位于湛江旁的雷州港,是帝国本土在整个南方最重要的军港之一,港口的地理条件实在是过于易守难攻,东海岛和南三岛几乎把整个军港给挡的严严实实,在这两座岛上设置的要塞炮足够让任何想要从正面强攻这座军港的舰队望而退步。
李彻赶到军港的时候,也恰好是此前派出去在海上搅弄了一番风云的定远号战列舰为首的四条主力舰返回港口的日子。
这也是李彻第一次亲眼目睹这个时代的现代化大型主力舰。
其实原本在海参崴港内的那些老式的前无畏舰和装甲巡洋舰,从外观上来说就已经相当的震撼并且极具视觉冲击力了,毕竟虽然他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人,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长这么大也很少去过几次海边,就算去,也不会专门跑去看军舰。
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在那个世界当中沾染了几分那个世界当中的中华对于历史的缺憾,因此当他又看到两条名为“定远”、“镇远”的战列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那种震撼的感觉确实是难以明确地用语言来形容的。
作为大明皇家海军所发展的第二款超无畏舰,定远级战列舰放眼全世界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相当顶级的作战舰艇了,可以算得上是大明造船业阶段性的集大成之作。
同样对这两条巨舰发出感叹的,还有朱妙云,作为一个真正的穿越者,即便是一个女生,朱妙云对于用这样两个名字来命名的军舰,也是更有一番复杂的心情,这甚至冲淡了一路上舟车劳顿的疲惫。
似乎在这两个相同名字命名的不同的军舰面前,穿越前和穿越后的两个世界,有一部分就这样重合在了一起,互相都能够照应出彼此的模样。
“公主殿下觉得这两条军舰的名字好听吗?”
耳边突然传来了李彻的询问,朱妙云先是愣了愣,随后掩饰好自己眼底的一丝复杂情绪:“很英武的巨舰,这就是上国海军最强大的主力舰吗?”
“如果只算现役作战舰艇的话,那么这确实是最强大的。”
回答朱妙云的,是在李彻身后的徐越明,元山一战中,李彻此前亲自面试挑选的那些军官们大多都活了下来,除了两个在医院养伤的之外,其他大多都已经开始返回自己原本的单位了,这些人在未来将会在海军不同地区的不同部门继续履行他们的职责,同时也将作为李彻在海军所埋下的班底,在未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而这些人当中,李彻专门把徐越明也给带上了,这个让他有着极为深刻印象的年轻军官现在事实上充当他事实上的幕僚。
眼下李彻虽然从另一个世界获得了许多海军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很显然他在眼下这个时代需要更专业的人才来帮他处理很多更细节的问题。
“我们的造船台上还有几条比这玩意更强大的主力舰,但是目前还没有完工,所以这确实是我们目前最强的主力舰了,”
“我们的这个船比哥伦比亚人的战列舰还要更大吗?”
“吨位上来说要稍大一些,不过大得不多,基本上和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的标准战列舰处在同一档次。”李彻随口介绍道:“正常排水量能够达到3.2万吨,你看这四座主炮塔,每一座都配备三门330毫米50倍主炮,虽然口径要比哥伦比亚人的14英寸主炮小一些,但是这门火炮的性能非常出色,不考虑火炮寿命原因的话,作为一门13英寸级别的火炮,威力却能够逼近最好的几门14英寸舰炮。”
“那我们的火炮更小一点,为什么吨位还要更大一些?”
“军舰的大小并不是完全取决于搭载的火炮,我们的军舰在动力上来说,就要比哥伦比亚人的军舰更充足一些,再加上我们的装甲防护用料比较实在,所以吨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朱妙云发出似懂非懂的“嗯嗯”声,随后公主殿下更是眼尖地注意到了其中一条战列舰上面似乎还有火炮留下来的痕迹,而且看起来好像还是一枚没有爆炸的穿甲弹。
而除了这枚已经嵌在装甲上的炮弹以外,其中一条船的舰体中部还有明显的过火痕迹,这应当是在和敌舰进行水面炮战的时候,被苦wei酸装药的炮给点名点中了,从而导致在舰体表面被放了一把火。
李彻联想到这两条战列舰此前出击的时候所承担的任务,随后便向主动前来迎接自己的雷州港司令询问:“这是遇到哥伦比亚合众国的军舰发生了交手?打的是哪条船?能够得到确认吗?”
面对世孙一口气抛出来的这些问题,雷州港司令虽然有些意外,但是并没有太过于惊讶,毕竟大家现在都有了海参崴要塞,很显然,这位雷州港司令已经从其他渠道获得了一些海参崴港内的信息。
“最开始几天都比较顺利,但是在返程的途中,遇到了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的一支双舰编队,而构成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双舰编队的就是两条内华达级战列舰”
“内华达?是那个有10门主炮,然后同时配备双联装和三联装炮塔的内华达?”李彻听到这个名字之后,脑海当中就已经浮现出了熟悉的画面,
定远和内华达都是两国海军所设计并建造的第二款超无畏舰,无论是大明还是哥伦比亚合众国,他们所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款超无畏都并不是很让他们满意。
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那边在建造纽约的时候,本来都是一切顺利的,但是后来发现因为过于压缩长度,导致布置在舰体中部的三号炮塔底部的弹药库长期受到锅炉的“温存”,因此发射药的温度也提高了不少,这就让这条战列舰会打出相当离谱的离群弹。
而大明这边所建造的第一款超无畏“开远”也同样伴随着经验不足所带来的缺陷——从纸面数据上来说,开远级战列舰采用了三座三联装的330毫米主炮,这听起来本应该是一个相当时髦的数字,对于一个bb党来说,在听到九炮布局的战列舰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那么自然就是前二后一的经典传统布局。
但事实上开远的火炮布局是按前一中一后一架设的,一号炮塔在舰首,二号炮塔在舰尾,三号炮塔在舰体中部,这种布局所带来的麻烦自然就是在建造完成之后发现舰体表面的利用效率比较低,炮口暴风容易覆盖全舰大部分区域的甲板。
而大明和哥伦比亚合众国在经历了第一款超无畏舰的相对失败以后,这第二款超无畏舰,双方都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无论是标准战列舰的开山之作内华达,还是现在就在他面前的定远,都可以堪称是这个时代战列舰的典范。
“殿下对于国外的装备还真是如数家珍啊。”
徐越明这只是一句随口的玩笑话,这年头的军事爱好者大多只是局限于自己国家的海军。
“可能是因为我的记忆力比较突出吧。”李彻打了个哈哈,把这个问题给糊弄了过去,。
虽然不知道这几条战列舰的具体交战过程,但是很显然,这几条战列舰冲破了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的围堵,成功地返回了军港。
而经过雷州港司令官的介绍,这两条定远级战列舰确实是正面击退了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的两条内华达——似乎主要是因为这两条内华达。在进行炮战的时候炮口散布实在是有些大,交战了一阵子之后,哥伦比亚海军的两条主力舰已经被命中多次,在意识到只靠自己占不到便宜的情况下,两条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的主力舰就马上开润。
“首先我肯定要向这两条战列舰上面英勇的官兵们致以敬意和问候,其次,我想知道这是,有多少军舰像这两条定远级战列舰一样恢复了战斗力,我说的是在金澜湾里面的那些船,这对我们接下来一段行动而言非常的重要。”
都不用等那位司令回答,只看他脸上难受的神色就能够明白,这个问题恐怕对他这样一位海防司令来说有些超纲了。
“那我换一个问法,算上现在的两条主力舰,在下个月,我希望手上至少有四艘、最好有六艘恢复战斗力的主力舰。”
-------------------------------------
第八十八章 攻敌所必救(1)
面对世孙所提出的问题,雷州港海防司令官林东升有些错愕地愣住了,在他看来,世孙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未免有些太为难他们了。
要知道,哪怕是这两条定远级战列舰,也是在海军现在所有幸存且没有被困在泗水港内的那一批主力舰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没有在此前的海战当中受到过严重伤势,状态较好,在短时间内经过紧急维护可以恢复到比较良好的作战状态的唯二的两条船。
海军剩下的那些没有被围困的战列舰当中,倒也并不是说没有战斗力了,只不过这些战列舰因为此前一系列的混乱和拖沓,始终没有机会返回本土入渠大修,而众所周知,在烧烤摊上鲜美的众多贝类,对于在海上航行的军舰来说,那就是最令人讨厌的东西。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