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而且他更离谱的是,李彻看样子是准备用区区四条主力舰来完成这一目标。
“你确信你现在能做得到?”
“现在嘛,还差一点。”
“差什么?”
李彻并不言语表达,而是用自己的目光盯着郑观音重新带回头上的那顶纱帽。
“殿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着我?难道我的身上还有详细的作战计划吗?”
“您真幽默,您的身上当然没有详细的作战计划,不过我们现在差的那一点便是和四公主你头上戴着的帽子有关系,周瑜在赤壁之战之前就在等东风,而我们现在也同样是在等风,原本我也对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有些忧心忡忡,但是公主殿下您方才准备走下舷梯之前戴着帽子被风吹起来之后,我就安心多了,现在的风比我们之前..........确实是要稍微大一些了。”
李彻一边说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我们为此已经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作战计划,四公主如果有兴趣看的话,我们可以移步观看。”
说到这,他又补充了一下:“当然,如果四公主想要先去拜会一下长宁公主,那么我们就晚些时候..........”
“不了,就现在。”郑观音没有丝毫的犹豫,而她的举动也让李彻嘴角微微挂起了一丝笑意。
看来这宋王府对于大明皇室的忠心,相较于延平的安危来说.........还是要往后靠一靠啊。
-------------------------------------
大明南沙
某岛礁气象站
现在这个时代是没有什么气象雷达可言的,但是对于经验丰富的气象人员来说,就算没有气象雷达,他们也可以较为准确地来判断天气状况。
而在这个小小的气象站内,仅有的两名工作人员一边抄写仪器上面的数字,一边和前几日的数字来进行对比,
现在海上的风还不是很大,但是天空已经开始变得逐渐阴云密布了,如果向着西南方向看去,那么就会发现那边天边的黑云已经浓郁得就像是能够滴出墨来一般。
尤其在最关键的气压数据上的数字变化更是表明了——大的,真的要来了!
第103章 起风了(4)
郑观音在抵达了雷州港之后,甚至没有花费一点时间去重新捯饬洗漱一下,这位四公主虽然在出潜艇船舱的时候整理了自己的衣服,但是在潜艇里面待了这么长时间以后已经“腌入味了”,郑观音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现在已经是一个臭姑娘了。
当然,估计四公主现在就算发现了自己身上有些异味,大概也没有心思去专门洗漱一番,她现在对于李彻所说的解救东都的那个计划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这位公主殿下确实是把全部的心思都扑到了“救国”上,这种人设在李彻看来放在另一个世界当中,通常来说高低能够在“刺猬猫”这样的平台上发表一部这种带有较为浓厚的萌豚气息的二次元公主救国文,或者是在樱花国搞个类似《终末的伊泽塔》这样的动漫里面当主角。
而在封闭的会议室当中,郑观音目睹了由徐越明所介绍的关于“囮鸟行动”的全部流程和大部分的作战细节,在徐越明的介绍结束之后,郑观音难得地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或许是宋王府的性格使然,也有可能是在婆罗洲上的历史经验,郑观音以及她身后的整个宋王府,甚至扩大到整个延平、吕宋地方和人民,由于在过去的历史上,他们就是在这些土地上咬牙背水同西方的殖民者一点一点争下来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因此在他们的思维当中,在逆境当中也应奋发向上、并且非常赞赏所谓“决死决战”。
东方的岛国在这方面或许和西方的岛国确实有区别,这大概因为维多利亚帝国在历史上长期是处于给欧洲施压的那一方,而东方的岛国则长期是处于抗压的那一方,因此事实上现在这个时代的延平和吕宋当地人们的思维,某些方面和瀛洲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处的。
就像瀛洲人总是把战争的胜负寄托在一场浩浩荡荡的大决战当中一样,延平也同样喜欢以集中全部兵力民力的方式同敌人对抗,在历史上的延平以这样的方式,最终把西方殖民者彻底地从婆罗洲上驱逐出去,即便当时的延平其实和西方殖民者交战当中的交战比经常挺难看的,但是延平就是能够不断的组织兵力,不断的动员军队,一波又一波像浪潮一般,如同用钝刀子和西方殖民者对砍一样。
对西方殖民者来说,这样的硬骨头那真是你来剁你也麻,虽然可能这样获胜的方式一点都不符合爽文当中应该有的剧情,但是这也是毋庸置疑的胜利,这世界上除了最顶级的强国之外,其他大大小小的国家当中有些国家哪怕奇葩也能被人高看一眼,有的国家人们提到了就只会嘲讽,各中缘由便是如此。
就好比在土鸡在我们眼中是哈士奇,但是你把他和其他阿拉伯世界的国家放在一起比一下,那土鸡确实武德充沛,尤其是和曾经阿拉伯世界共主埃及对比,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当初埃及人喊着诸如“哪怕牺牲一代人也要打赢犹太人夺回西奈半岛”之类的口号,浩浩荡荡的发动了赎罪日战争,但是战局稍微一急转直下,埃及人就扛不住了,背叛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单独和犹太人媾和,从此在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话语权可言,更是永远失去了领导阿拉伯世界的资格。
可是战后一看伤亡数字,埃及不过伤亡了几万人,死亡人数甚至只有几千,这么点伤亡埃及就哭爹喊娘地打不下去了,土鸡其他事情做得再怎么二,人家当年是真的能够在一个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当中组织部队对着协约国的登陆部队发动惨烈的反冲锋,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声音在滩头上回荡——“我不是命令你们去取得胜利,我现在命令你们去死!”
有这样的决心,有这样的士气,你甭管仗打得好不好看,这样的硬骨头在过去一直以来都是殖民者避之不及的,因为西方的殖民者本质上都是欺软怕硬的。
可是这种过去的成功路线也是有局限性的,在与大陆的联系大多被切断的情况下,延平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组织起几乎无限的人力,而且面对合众国这样的对手,论偏激和魔怔的程度比你不遑多让,论国力和人力更是远胜于你,若非占一个对手跨洋而来以逸待劳的优势,延平根本没得打,但就算有这样的优势,只靠这样硬扛能扛一次扛两次,还能每次都扛过去吗?
正因为有这样的思维惯性,在郑观音看来,这海上也是一样的,就算有主力舰兵力上的劣势,也可以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弥补过来,之前在北边瀛洲海新罗湾海战当中,那些鱼雷艇的表现不就是很惊艳吗?因此在不少延平高层以及民众的眼里,现在已经掌握国家大权的晋王府大可以让这些鱼雷艇来弥补主力舰不足的缺点,然后以雪耻的决心和敌人浩浩荡荡地来一场“巴士海峡大海战”或者“南海大海战”之类的海上大决战。
哪怕最终不能够大获全胜,只要能够和敌人拼一个两败俱伤,那这东都之围也就基本上可以解了。
但是谁能够料到,来到这边听人给自己介绍了个把小时以后,郑观音才被告知除了这种死脑筋的方法之外,还有不和对方交战就能够扭转局势的办法。
整个“囮鸟行动”,从头到尾都没有计划同敌人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海上决战,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一旦在泗水港内被围困的舰队成功地返回本土,那么以现在国家在晋王府以及大同派治理下的运行情况,半年之后没有受到严重损伤的军舰都能够恢复完全的作战能力,最迟不超过10个月的时间,基本上海军绝大多数的主力舰都能够恢复战斗力。
到时候,海军虽然在此前的交战当中损失了不少军舰,但是到时候依然可以恢复到手握20多条主力舰的事实上的世界第二海军!(哥伦比亚人的总吨位更多一些,在建的吨位就更多了,只不过书里看不起联邦海军,不认为联邦海军在实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战斗力在自己之上。)
到时候联邦海军自然要集中自己全部的主力同这一支海上力量对峙,哪怕不进行决战,合众国到时候也将无法再继续抽出兵力用于封锁整个婆罗洲,到时候来自大陆的补给和援助自然就可以突破原本合众国所划的封锁线,抵达延平。
到时候但凡运几个卫所师上去,那马上就能够让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彪悍的联邦军知道什么叫做“一点点来自东方的小小震撼”。
郑观音在码头上已经见到了那几条改造的伪装船,之前见到的时候也并没有把那些邮轮往伪装的战列舰这方面去想,当时只是单纯地以为这几条邮轮是改造过来的辅助巡洋舰,结果没想到这些船都是用来伪装主力舰的。
像这样的一支有伪装船和真正的战列舰组成的诱敌舰队如果想要吸引哥伦比亚海军38舰队和39舰队的注意并不难,但是想让39舰队放弃监视泗水港的重任北上,除了要给北部的38舰队造成足够的压力逼迫39舰队不得不动身之外,让美39舰队走的安心也是很重要的。
而现在舰队上下所等待的飓风,便是给哥伦比亚人的定心丸,毕竟在一般人的思维当中,在遭受飓风袭击的情况下,舰队最好的选择就是在港口内避风,尤其是舰队里还有多条没有彻底恢复的伤舰,39舰队目前驻扎的望加锡也同样在飓风的影响范围之内,到时候39舰队既可以北上避风顺便支援38舰队,打完收工之后又可以迅速地撤回来,等到飓风过去之后继续围堵泗水。
毕竟就连正常的舰队在遭遇飓风的时候也会主动避开,在正常人的思维当中,不会有人冒着滔天巨浪直接勇闯飓风吧?
真当人人都是“蛮牛海军上将”啊?
而且就算是勇如蛮牛,人家的本意其实也是想要避开台风,只不过没躲开而已。
“那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等到飓风来了才能行动?”
郑观音虽然已经完全明了整个作战行动,但是在整个作战行动当中飓风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等不来飓风怎么办?鬼知道今年的第几号飓风能够直击爪哇,要是一直都没等到的话,难道就一直按兵不动吗?
现在的东都想必已经是血流成河、流血飘橹了吧?东都哪能这样一直等风来呢?
“如果风不来呢?”
郑观音继续追问道。
“截止月底,无论风来不来,行动都会按时进行。”李彻道:“大不了到时候泗水舰队抛下伤舰,剩下完好的舰艇先撤罢了。”
“那那些被抛下的.........”
“便留在泗水做浮炮台。”李彻摆出一副豪气干云,为了延平战事大局不惜牺牲一批主力舰的豪迈,这番作风自然让无论是郑观音和周围海军出身的幕僚为之侧目,几条伤损主力舰说不要就不要,直接丢下了?
郑观音更是觉得又越发地有些看不透眼前的这位世孙,方才在码头上的做派,和现在的做派,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
李彻能察觉到周围的目光,不过他现在也没有办法解释——他能说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反正肯定是要签海军条约的,这些伤损老舰不如腾出吨位来这样的话么?
第104章 起风了(5)
泗水港
杨雨臣看着镜子当中的自己,他现在自己都快有些不认识自己了,虽然说自己现在的年纪也不小了,但是两年前自己的头上还有一些黑发,自己那个时候还被人说看起来根本不像年逾花甲之年的样子,甚至由于自己擅长健身养性,脱下衣服之后还有一身的腱子肉,哪怕说是刚过五十也是有人信的
现在再看,那已然是发须皆白,老态龙钟了——现在的他说是已经七八十岁,不认识他的人估计也不会不信。
短短的一年多之内,自己何止老了20多岁啊。
经历了爪哇海海战的大败、经历了自己挚友邓正卿的牺牲、经历了自己奉献了一辈子的海军急转直下地由盛转衰、经历了被围困在此一年多也未曾等到国内的援救。
作为海军第二快速分队的司令官,杨雨臣是现在泗水港内军衔最高的将领,也是在舰队被围困在泗水港内之后一直操持着舰队支撑到现在的中流砥柱。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舰队被围困在泗水港这里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既不是受伤的军舰无法得到修理,也不是担忧遭到协约国联军的强攻。
杨永霖首先要面临的是整个舰队上下那么多官兵吃饭的问题。
泗水这个港口,不过是大明在开战之后夺取的,因为本身便是一个深水良港,因此便在这里加以修缮并且派驻军队控制周边地带,用于支持舰队在周边海域进行活动。
杨雨臣所率领的第二快速分队的四条战列巡洋舰,便长期驻扎在此,因此在泗水港内虽然储备了一定的物资,但是显然没有考虑过那么多军舰要在港内停留那么长的时间。
此时此刻在港内的主力舰,就有超无畏战列巡洋舰靖远、海圻、海容、海琛,无畏型战列巡洋舰威远、驭远、绥远、归远一共8艘,以及无畏型战列舰海钦、海韬、海庚、海仁、海康一共5艘,加在一起有13条主力舰,如果再把随同主力舰一同撤进来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算上的话,泗水港内千吨级以上的作战舰艇就超过40艘。
而更要命的是这些军舰上所带来的水兵,这些军舰上的水兵和周围驻守的陆战队、陆军官兵、还有各种后勤人员加在一起总共有好几万人,这好几万人就是几万张嗷嗷待哺的嘴。
因此在连续三个月都没有得到国内传来的任何关于解救泗水港的消息之后,杨雨臣就已经猜到自己被围困在这里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从此之后他每天忧愁的就是怎么把港内的官兵们都给喂饱——他作为现在这里的最高长官,在港口解围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他要面对的首先就是如果港内的粮食吃完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
好在他们被围困的这片土地想要刨出一些能够管饱肚子的东西并不太难,毕竟以前这片土地上面的土著几千年下来都不会种地,因为没必要学会种地,饿了就摘香蕉吃,渴了就喝水,偶尔打猎打打牙祭,这片土地是这样的。
现如今港内此前储备的食物早就已经吃完了,而大家现在虽然没有饿肚子,但是吃的东西不是香蕉就是芭蕉芯,又或者是一种黄色的梗米,这些食物基本上都是和周围的土著换的,甚至在港区周围士兵们还自己开辟了不少土地耕种——大多数官兵都无法适应把香蕉当做主食,头一次吃可能还比较新鲜,吃多了那就是一种折磨,但是眼下又不得不吃,因此如果不再自己种一些被发现可以吃的野菜配合海货打打牙祭,这日子那真是让人一天都过不下去了。
杨雨臣在这种情况下自己都很怀疑,如果联军向他们真的发起强攻的话,以现在港内的状况能否撑得住。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在这里苦撑了一年之后,从国内终于传来了消息——晋王入主京师了!
这一则消息当时伴随着无线电广播传到泗水的时候,围在收音机前的海军官兵们的神情都是木然的,因为他们觉得国内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自然就更没有人会来管他们的死活了。
结果谁也没想到,没过多久,居然有一条驱逐舰开进了港内,这条驱逐舰还带来了国内派来的特使,特使表示了晋王府愿意想尽一切办法来协助泗水舰队从泗水港突围。
并且那位特使还表示,世孙殿下正在想办法制定一个作战计划,好让泗水舰队可以相对安全地脱身,对于这样的想法杨雨臣当然是嗤之以鼻的,作为一个思维正常的军人,他当然不会相信一个此前没有任何海军经历的年轻人能够拿出什么行之有效的作战计划,这种人他见的多............
可是接下来,他不仅收到了关于整个作战计划的全部细节,更重要的是在那之后不久,这位世孙亲自主导的鱼雷之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口气让合众国海军在了瀛洲海损失惨重。
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下,那么大家自然就不敢再轻易地看轻他之前所提出来的那些东西了。
作为军港内仅有的五个知道全部作战计划的高级军官之一,杨雨臣很清楚他们现在在等什么,那就是等老天爷赏脸赐下一个飓风来。
杨雨臣很清楚自己手上的船究竟是一些什么货色,两款超无畏战列巡洋舰虽然算得上是这个世界上目前最好的战列巡洋舰之一,但是哪怕不考虑不少军舰上本来就有的伤势,除了这四条超无畏之外剩下的都是装备280毫米炮的无畏舰了。
爪哇海海战就已经证明了,280毫米的舰炮对于大型主力舰来说已经有些不够看了。
而且这些早期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防护还不怎么样——事实上也就是和不列颠人的那些马蹄铁战列舰一个水平的程度,这样的舰队如果要碰到哥伦比亚人的话..........那估计自己也要如同邓正卿一样壮烈了。
好在现在他们有机会摆脱联邦海军的监视撤回国内,这几天港区的气压站报告气压越来越低,天也越来越阴沉,外面的风也越来越大,种种迹象表明距离他们脱身的日子不远了。
第105章 归途
对着镜子把自己长久不刮的胡子给打理整齐之后,杨雨臣转身走出了这间自己已经住了一年的屋子,在泗水港内被征用作司令部大楼的建筑,原本是这座港口的海关大楼,当然虽说是大楼,但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三层高的小楼而已。
因为港内的建筑有限,作为舰队司令的杨雨臣是整个军港当中唯一一个有单间的军人——其他的那几位分舰队司令甚至都只能住两人一间的宿舍,由于港口内的建筑实在是非常有限,在设置完了指挥部之后,大部分士兵要么只能睡在船上,要么就只能在岸上自己搭建一批木质的临时建筑。
杨雨臣在这个单间的墙上刻满了正字,百余个正字记录了他在这里被围困了一年多的时光,不过从今天开始,在这屋里的墙上就不用继续刻字了。
杨雨臣的住处就在司令部的顶楼,设置在这里方便遇到紧急情况下士兵能够随时把在休息当中的他唤醒,虽然这种准备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内几乎没有用上过。
杨雨臣顺着楼梯向下走去,曾经显得相当拥挤的司令部现在已经空空荡荡,无论是墙上挂着的海图还是原本摆放在这里的各种桌椅、电台和各种文件柜都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几个参谋带着一些水兵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清理工作,把最后剩下来的一些文件资料往外面搬,把剩下的电话线给拆下来打包带走。
司令部里的这些电话基本上还是从一些军舰上面拆下来的舰内电话,现在要再给重新装回去。
这样的景象自然意味着这个司令部现在已经被放弃了。
准确的说,是整个泗水港即将被放弃。
杨雨臣站在大厅里环顾了一下这个自己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怀念的指挥部,随后大踏步地走出了这里,官兵们在岸上建造的那些木屋现在也都门窗敞开——在一个星期以前,泗水港内大家就开始把岸上的东西向船上转移了,这样的举动显然是舰队即将动身的预兆。
对于这些官兵们来说,这算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喜的是这意味着他们被围困在这里这么长时间之后,接下来终于要离开这座港口,开始踏上回家的征途了。
而忧的自然是对于前途命运的不确定的担忧,敌军会不会在海上进行拦截?舰队能不能顺利地返航?而且眼下眼看着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模样,显然有一场风暴正在临近。海上的浪已经有4-5级了,并且预计接下来还会继续增加,在这样的恶劣海况当中发动是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些所有问题的答案,杨雨臣自己也不是非常清楚,走出司令部的大门之后,杨雨臣便看到了几名在这里等候已久的分舰队司令官和一些主力舰的舰长,现在的第一战列巡洋舰分队的分舰队司令官张衍来到他的面前进了一个军礼。
人生几大铁当中,就包括一起扛过枪和一起蹲过窗,而他们作为军队当中的同僚被敌军围困在这里长达一年半的时间,这自然算是既扛过枪又蹲过窗了,杨雨臣本来在海军当中的风评就很好,思维敏锐、作风果断,在经过这一年的相处之后更是格外受到这些官兵们的爱戴。
张衍敬完军礼之后便直接开口邀请道:“长官,请到靖远号上来把靖远号作为旗舰吧,靖远是咱们手上现在最大最强,也是状态最好的一条船了。”
作为致远级战列巡洋舰的二号舰,大概是因为在爪哇海海战当中作为旗舰的姐姐为靖远吸引并分担了敌人绝大多数的火力,再加上这条战列巡洋舰的运气真的非常非常好,在海战当中最危急的时刻,一度周围落下了近百枚近失弹,然而在靖远号舰长所指挥的不断摇摆的操舵命令下,这条战列巡洋舰居然奇迹般地只被命中了两枚炮弹,而且没有任何一发炮弹打穿了靖远的装甲。
目前在港口内的全部13条主力舰当中,只有包括靖远号在内的四条战列巡洋舰是超无畏舰,也是港口内的所有军舰当中最具价值的四条船。
至于为什么让杨雨臣选择靖远号来作为旗舰,那自然是因为首先从迷信的角度来说...........是的,没错,这其实是最主要的出发点,全世界的海军都是很迷信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相较于他们的其他军种来说都更加迷信,这一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例外。(把说蒙古海军的那个家伙给拖出去)
靖远号在此前战斗当中的优异表现,或者准确说是表现出来的强运征服了很多人,大家都相信这条战列巡洋舰在接下来也会一如既往的好运气,让自家的最高长官坐在这样的一条运气好的船上,那自然是最让人放心的。
当然咯,即便抛开迷信的角度,从技术角度上来说,作为大明皇家海军现在现役的,吨位最大、火力最强、防护最好的战列巡洋舰,杨雨臣登上靖远也确实会更安全。
而且从事实上来说,靖远甚至是现在泗水港内防护最好的一条船。
没错,比那些战列舰都要更好。
尽管从纸面上来看,在港内的那些配备280毫米舰炮的战列舰拥有280毫米或者是305毫米的主装,炮塔正面的厚度也同样有305毫米,炮座装甲分别是250毫米和280毫米,这些数据当中前者指的是那些有8门280毫米火炮的海昶级无畏舰,而后者指的就是那些有12门280毫米舰炮的“海霆”级无畏舰。
这些数据如果拎出来的话,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应该说这两款战列舰的防护都比装备8门330毫米舰炮的海圻级战列巡洋舰更好,因为海圻的主装只有250毫米,炮塔炮座也都是250毫米。
致远级就不一样了,虽然主装甲带厚度不变,但是装甲带却进行了倾斜布置,250毫米倾斜15度的装甲已经是天城级战列巡洋舰的水准了,虽然天城级战列巡洋舰的防护放在海军条约期间算不上多好,但是放在当下那绝对是目前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重装甲防护版声望级战列巡洋舰之下的第一战巡。
但是杨雨臣却谢绝了张衍的好意,他摇了摇头道:“我依然会以威远号战列巡洋舰来作为旗舰。”
威远是绥远级战列巡洋舰的三号舰,也是大明皇家海军的第一款战列巡洋舰,这东西看起来就像是一条缩小版的海圻或者缩小版的德弗林格尔,防护虽然不至于像不列颠人早期的那些战列巡洋舰那么奔放,只靠着六英寸的主装甲带和四英寸的弹药库段装甲行天下,但是无论如何210毫米的侧舷装甲是绝对不值得信任的。
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时代,根据现在能够获得的情报,不列颠人似乎装备了一种被称为Greenboy的新式穿甲弹,联邦海军也配备了一款被称为米德维尔M916的穿甲弹,在这些新式穿甲弹的面前,哪怕是靖远的防护都不见得有以前那么妥帖。
“长官,您就算对自己的老军舰有感情,眼下这个时候也应该选择一条更大更强的船来作为主力舰吧?”
“我并不是对自己的老军舰有感情。”杨雨臣摇了摇头:“我只是不想动我军舰上面的参谋人员了。”
杨雨臣这样的说法当然只是一番托词,毕竟现在舰队还没有出发呢,又不是像另一个时空当中的IJN那样,栗田健男这个巨ru控把旗舰设置在了爱宕号上面,结果没想到在巴拉望水道的时候直接被联邦军的潜艇伏击,所以只能在军舰中雷之后匆匆把指挥部转到战列舰上。
在码头上像这样转移参谋人员花不了多少功夫,也不会引起什么混乱,但是杨雨臣故意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包括张衍在内的其他人只是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劝下去,因为大家也都不是傻子,能够看得出杨雨臣是心存死志的,倒不是说他打算主动求死,很可能杨雨臣已经做好准备由自己统领的这四条最老的战列巡洋舰来作为整个编队的后卫,在关键的时候起到断后作用,牺牲自己来为其他的军舰逃出升天争取机会。
没有再多说什么,所有人一起向杨雨臣再次敬了一个军礼,大家一切尽在不言中。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