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港口里面所有的军舰早就已经生火完毕,所有军舰的锅炉这个时候都已经储备好了用于航行的蒸汽,以海圻为首,这些在港口内停泊到现在,不少军舰的船壳上已经长满了藤壶的舰队,终于要开始踏上一场伟大的旅行了。
此时的太阳已经准备落下,要不了多久夜色就会笼罩这里,而杨雨臣的打算就是趁着夜色让所有的军舰出港,原本的计划当中应该是让舰队趁着飓风天气的掩护出港,然后才踏上返回的路途,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彻底避免合众国在港口外围设置的驱逐舰和鱼雷艇之类的。
联邦军用这些驱逐舰和鱼雷艇,辅以一定的巡洋舰和部分提供支援的战列舰,已经在泗水港的周边构建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近岸封锁的体系,而这些抗风能力差的小型舰艇在飓风到来的天气当中显然是不能出动的。
但是杨雨臣却并没有等到飓风彻底登陆的时候再出发,他把舰队出动的时间往前稍微提了一些,主要原因自然是因为在他看来,在飓风天气当中在海上与大浪搏斗是一回事,但是冒着飓风的天气,在这种情况下出港的风险那可实在是有些大,起码杨雨臣认为这种风险甚至要比遭遇敌人零星的驱逐舰和鱼雷艇的封锁来得更大。
而且以现在这样的海况,就算联邦海军的驱逐舰和鱼雷艇的官兵真的极度的恪职尽守——依然奋战在封锁的第一线同大海搏斗、与巨浪共舞也根本没什么好担心的。
毕竟在这样的天气当中,敌人的驱逐舰将会变成彻彻底底的洗脚船——顾名思义,在这样的天气当中,是让你在驱逐舰上,你的脚就几乎不可能是干的。毕竟这年头的驱逐舰吨位太小,舰桥的高度也太低,一个浪拍过来,整条船上的人都要成落汤鸡。
在这种情况下是几乎不可能操作76毫米火炮或者是发射驱逐舰上的鱼雷。
更何况被敌人发现事小,如果在那种恶劣的天气当中,布置在港区外围的那些水雷可不一定就会老老实实的待在他们原本该待的地方,无论是你自己不小心偏航,又或者是水雷被大浪给刮起来,二者一旦碰撞,那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以现在这种情况,海况并没有恶劣到对大型军舰造成多大的干扰,但是却足以让驱逐舰在内的小型军舰难以适应,更不用说那些远洋鱼雷艇了。
今天第一个驶出军港的将会是他杨雨臣的“威远”,其他所有的舰艇将会跟在自己的旗舰后方一起出港,并且通过各件头顶上的夜光灯来判断位置和方向。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杨雨臣总是会轻易地做出那个更容易牺牲自己的决定,出港的时候,他让自己的旗舰行驶在最前面,为后方所有的友舰躺雷。
而当大家都从港内出来之后,他又会率领这些军舰前卫改后卫,担负一旦消息败露的情况下,面对到时候追击过来的联邦军39舰队,他到时候能做的就是奋战到最后一枚炮弹了。
随着威远号战列巡洋舰第一个拔锚起航,对于围困在泗水港内的舰队官兵们来说,他们终于踏上了那条未知的道路,虽然不知道这条道路最终是通向成功还是失败,会为他们带来荣誉还是耻辱。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从踏上回家之路的那一刻开始,并没有任何人会萌生出后悔的想法。
正如西方的那句名言所说的那样。
不要试图阻拦一只回家的部队。
第106章 “大”舰队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48个小时以前。
在巴士海峡的海面上,以哥伦比亚海军第38舰队下辖的38.6巡洋舰大队旗舰奥马哈号巡洋舰为首,一支包括四条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的编队,正在巴士海峡海域进行巡逻。
对于现在正在全力发动南下作战的联邦军来说,从琉球往南包括先岛诸岛周边、巴士海峡等海域是其严防死守的关键,因为这个地方距离东大的台岛不能说不远吧,只能说紧挨着。
虽然明军此前无论是在基隆还是在高雄出于避战保船的角度考虑都没有驻扎多少大型水面舰艇,但是在元山一战之后,再也没有人敢于小觑那些在海上如同刺客般怀揣着利刃的小型快艇了。
尽管从理智上来说联邦军的情报部门和哥伦比亚海军部都明白,明军在上一次倾举国之力一般集中了那么多鱼雷快艇在瀛洲海进行了那惨烈的一战之后,剩下的广大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已经没有此前那么庞大的鱼雷快艇部队了。
可理性归理性,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明国既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调动那么多的鱼雷快艇集中在海参崴,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再故伎重施再来一遍瞒天过海?
至少在第三舰队当中就有不止一名高级军官表示,如果明军在巴士海峡周围投入50条左右的大型鱼雷艇的话,就已经足够对南下作战的补给线产生重大威胁了。
毕竟在此之前的巴士海峡周围乃至整个西太平洋地区,明军潜艇活动的频率随从此前的临时政府“下课”之后不断上涨,联邦军现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反潜压力,甚至联邦军都想直接找不列颠人应急采购一批他们的Q船,不过这个建议很快就被国会给否决了。
否决的原因非常简单,并不是国会老爷觉得这笔买卖不划算,也不是因为国会老爷觉得买Q船没用,而是国会老爷觉得你这样的订单应该留在国内啊。
而合众国的一众造船厂也纷纷表示这么简单的Q船还需要找不列颠人买吗?我们拿现成的商船来改造就是了。
只能说做出这样的决定,那真的是非常的哥伦比亚。
可问题在于工业生产这东西吧,它不是后现代主义的赛博朋克魔法,更不是钢铁雄心里面的控制台,不是说你点了建造之后,马上东西就能蹦出来的,再强的工业产能也需要时间来转产,而且既然都重新从头建造了,那自然就不能只满足于不列颠人那样简单地在商船的基础上改造。
就像21世纪联邦海军造星座级驱逐舰那样,本来欧洲的FREMM驱逐舰设计得蛮好的,你说你非要改动它的设计干嘛?结果就是完工的日期一拖再拖,自己的两个好大儿本子和棒子的新一代FFG都已经遍地跑了,大洋对面的东大054系列从A到AG都出到B了,结果星座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呢!能够2027年完工就谢天谢地了,军舰的建造进度拖沓成这个样子,输完不列颠输毛子,在接下来输巴拉特,最后没得输了。
-------------------------------------
从明军的潜艇开始活跃到现在,就算后方联邦军的工厂用建造到一半的商船船体来进行改造,再怎么快马加鞭这些美制Q船也需要等到下半年才能够投入使用,眼下联邦军也只能继续往这个方向堆巡洋舰和驱逐舰,增加这些作战舰艇的巡逻频率,尽量压缩那些潜艇浮上水面的机会。
毕竟这年头的潜艇可没有通气管,潜艇上面的电池技术水平更比不过二战时期,因此需要比二战时期的潜艇更频繁地浮出水面来给电池充电,而这个时代的潜艇在水下航速只有几节,只要在水面上的舰艇巡逻频率增加,就可以大大降低这些潜艇的活动效率。
像这种日常的属于勤务性质的巡逻任务自然是非常枯燥的,但是这种任务对于一支海军来说又是格外重要的,一支只有舰队决战能力而缺乏勤务能力的舰队,就像把凶猛的捕鸟蛛放大到大象的体格,他自身的重量就能够把自己给压垮。
无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旧瀛洲联合舰队,又或者是21世纪10年代以后的USN,这两支海军都用自己的实际表现证明了海军除了主战舰队之外如果缺乏勤务舰队的话,对于主战舰队的战斗力损耗会严重到何等的程度。
不过好在眼下这个时代联邦海军的勤务能力还是很强的,起码在关系到哥伦比亚联邦海军最重要的南部战线海上运输线的相关海域,联邦海军可以组织起相对充裕的兵力来对这片海域上面他们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的船只进行临检,对越来越活跃的明军潜艇进行压制。
在明军主力全部龟缩于南海的情况下,大几千吨的奥马哈级巡洋舰在这片海域已经能够算得上是难得的大型水面舰艇了——虽然明军在西太也有几支活跃的破交舰队,但是,这支奥马哈级巡洋舰的编队并不畏惧同那些对手交战。
毕竟以现在敌我双方的海上力量对比来说,这支编队就像是猎人的牧羊犬,就算在和狼的搏斗当中受伤,等待牧羊犬的也是牧民的救治和温暖的壁炉,而狼只能自己在风雪当中舔舐伤口,就算狼真的把牧羊犬给干掉了,迎接狼的也大概率是从屋子里面拎枪走出来的恐怖无毛直立猿。
因此当里士满号轻巡洋舰发现了在自己前方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些许黑烟的时候,整个编队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敌人的破交舰队想要从巴士海峡钻出去进入更广阔的大洋来展开活动。
对于里士满号所率领的38.6巡洋舰大队来说,这自然是不能放过的目标——虽然他们现在也不知道那黑烟是来自于敌人的破交船还是商船,不过这不正是应该由他们这些巡洋舰来执行辨认的目标吗?
然而伴随着那远处冒出黑烟的目标一点一点地出现在水天线上,在里士满号巡洋舰的舰桥上,汤姆逊舰长有些惊愕地看着那一点一点从海平面上浮现出来的身影。
庞大的身躯、三联装背负式的炮塔..........这些看起来同联邦海军那些标准战列舰相关的元素类似的部分,以及那高大的三角桅杆和明式战列舰那相较于同时期其他国家战列舰而言体型更大、结构更加丰富的舰桥建筑,无一不是在透露着这款战列舰的身份。
大明皇家海军定远级战列舰,这也是目前大明皇家海军最为强大的一款战列舰,虽然从火力上来看,12门330毫米火炮的定远级战列舰似乎要比哥伦比亚海军装备12门356毫米主炮的宾夕法尼亚级和田纳西级战列舰稍差一些,但这绝不意味着定远级战列舰的战斗力低下。
这款战列舰的排水量都已经快到33,000吨了,事实上这个吨位已经几乎和另一个时空当中配备16英寸舰炮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相差无几了。
而更让38.6巡洋舰大队感到震惊的是,明军并不是只有孤零零的一条定远级战列舰出现在这里,他们在这里看到的并不是一条两条的大家伙,而是依次不断从水天线上浮现出来的庞大身影。
这少见的景象让汤姆逊舰长都陷入到了长久的沉默当中,直到作为这支巡洋舰分队指挥官也就是分队司令的兰多少将忍不住问道:“尊敬的舰长阁下虽然我钦佩您发动攻击时候的勇气,但是我也希望你能够看清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对手。”
反应过来的里士满号为首的38.6巡洋舰分队立刻开始进行了180度的掉头,船舱内部的锅炉兵开始不顾一切地往锅炉里面铲煤。
汤姆逊舰长不断地在心里默数着从水天线上浮现出来的那“高大威猛”的舰影的数量,12345.........当这个数字不断增长最终达到两位数的时候,38.6巡洋舰分队的官兵们意识到,他们这次算是碰上“大鱼”了,虽然现在这条鱼实在是有些大的过分。
-------------------------------------
而当巴士海峡这边的消息传递到第三舰队司令部的时候,看到电文的本森上将却陷入了困惑当中。
敌人的舰队出现在巴士海峡?他们跑到巴士海峡是干什么的?
要知道巴士海峡那可都是在吕宋的北部了,虽然说吕宋岛的战事目前还没有结束,在吕宋岛上依然有抵抗的枪声,可是比起延平来说,吕宋几个主要的大型城市和港口都已经被哥伦比亚海军所控制,联邦军在吕宋岛上除了派出一些部队驻守在港口和重要城市之外,并没有太多其他的部队在密林深处进行作战,。
虽然在此之前就已经猜到自己这边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会极大地吸引大明海军,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能够把敌人的主力舰队给吸引到巴士海峡这里来呀。
只要从地图上就能够看出来,巴士海峡所属的位置事实上是位于相对雷州港而言更靠北的纬度,而现在正在被联邦军所围攻的东都则是位于南边。
也就是说明军的舰队在雷州港完成集结之后,并没有试图南下给东都解围,而是在出发之后不久就立刻北上。
他们北上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的念头只是刚刚出现在脑海当中,本森上将就很快推测出了一个可能——这些明军的作战舰艇大概率是奔着从根本上削弱合众国在南线所投入的几十万部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而去的,他们北上自然也是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
他们难道是去炮击瀛洲的?
现在的瀛洲已经成为合众国在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桥头堡了,从国内跨过整个太平洋而来的深水运输船进入瀛洲的港口之后,再把物资堆积和储存在港口周围,然后装上那些相对来说吨位更小的船只,并接下来运往各种各样的港口——尤其是那些大型商船南移驶入的港口。
不过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彻底解决大明皇家海军手头上主力舰队的机会,本身上将以及哥伦比亚海军都确实需要这样一场胜利来巩固自身的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光荣。
不过要命的是,在巴士海峡的巡洋舰确认他们目睹到了整整12条主力舰的身影,对于本森海军上将来说,在经历了难忘的鱼雷之夜之后,这位哥伦比亚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掌门人指挥风格已经变得更加保守了,从政治上来说,他不能也不愿意进行任何的冒险——因为他的政治生命已经不足以让他再承受一场这样的失败了。
而很显然在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本身上将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只依靠38舰队的这些主力舰就能够与之对战并获得胜利,
在这种情况下,本森上将自然是做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决定——发电报给第39舰队,从第39舰队当中抽调兵力,并且明确表示要的就是那几条配备了15英寸舰炮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这款战列舰是合众国的船体,配上不列颠的炮塔,在哥伦比亚人自己设计并开发的16英寸舰炮搬上军舰之前,这些插着15英寸大管子的家伙那就是哥伦比亚海军手上现在最强的战列舰。
出于稳妥起见,本森也并没有把39舰队的全部兵力都给抽完,只抽了这四条船,在他看来这应该不会让39舰对失去监控泗水港的能力
如果能够抓住并歼灭大明皇家海军剩下的这些主力舰,本森相信自己肯定能够成为联邦海军当中如同纳尔逊将军一般的人物。
此前所遭受的失败和耻辱,也都将会一扫而空!
-------------------------------------
第107章 他们不会出来的
在第三舰队里,并非没有人对本森上将从39舰队抽掉四条科罗拉多级战列舰提出过反对意见。
比如曾经在德克萨斯号战列舰上面担任过枪炮长、在联邦军第12驱逐舰分队担任过中队指挥官的赫斯本德·爱德华·金梅尔,比如曾经在大西洋舰队担任过助理参谋长,现在作为本森上将的参谋副官的欧内斯特·金,这两名少壮派军官都对本森上将做出的决定表达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对意见。
而双方提出的反对意见也是不同的两个方面,金梅尔由于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过在司令部服役的经验,基本上都是在一线舰队的作战舰艇上担任各种各样的职务,因此金梅尔也是从一名基层的舰队作战军官的角度考虑,认为可以从39舰队抽调一部分兵力,比如说同样抽四条主力舰的话,那也应该选择四条无畏舰。
毕竟39舰队算上这四条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一共也只有五条超无畏舰,四条强大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基本上可以看出是39舰队绝对的核心,甚至整个舰队的许多战术安排都是根据这四条科罗拉多级战列舰来展开的。
现在就这么轻易地刚刚在北边发现了一点动静,就把39舰队手中最强大的四条战列舰调动过来,剩下的那几条无畏舰在俄亥俄号(新墨西哥级战列舰四号舰)战列舰的带领下又能做些什么呢?
相比之下有着更多司令部经验的欧内斯特·金则是从另一个方面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反对——“华盛顿”号战列舰可是39舰队的旗舰啊,更新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相比于之前的合众国海军战列舰拥有相对更大的舰桥,更大的上层建筑,自然也就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员和设施,更适合作为旗舰。
眼下如此轻率地把四条科罗拉多级战列舰都给调走,那39舰队就只能更换旗舰了,如果南边一旦有事的话,这很可能会影响39舰队的指挥效率。
舰队旗舰这东西,在这年头的军舰建造过程当中,是必须在建造阶段就预留好相应旗舰设施的。
而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反对意见,本森上将却有些不以为意。
“39舰队的作用就是盯着南边的泗水港,然而就在几天前泗水港外敌人开始比原先更大规模地布设水雷,新扩大出来的几个雷区不仅让入港的航道更加弯曲,让我们的军舰在外海炮击港口的时候失去了原本好几个射击阵位,但是也让他们的军舰出港变得更加困难,新设置的那几个雷区雷场相当密集,他们给自己留下来的可以通行的航道恐怕也非常狭窄。
这固然让我们强攻泗水港的难度变得更大了,但是也让他们从泗水港内出来变得更不容易了,可见我们在泗水港内的那些敌人认为现在最重要的依然还是防备我们对泗水港发动强攻,38、39舰队是一个整体,我只不过是要从中挑选一部分在一起进行最多不过一个星期左右的配合作战,之后自然会让调配的军舰尽早返回,又能有什么问题呢?”
说到这,本森上将环顾了司令部内众多官兵脸上的表情:“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你们当中有些人担心,这可能是泗水港内被包围的敌军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撤回本土,但是我们对此也并非没有做任何防备,我们的海军是一支能够吸收经验的军队,曾经在战场上击败我们的,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说到这,本森上将便用指挥棒在望加锡敲了敲:“南部的海域狭窄,在这里应该唱主角的并不是战列舰,而恰恰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小型舰艇,我已经把我们手上的多个pt快艇大队派往望加锡,这些pt快艇在南方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一些也想同样表达反对意见的军官,在听到了自家司令官这样的说法之后也算是被说服了,只不过大家或多或少地觉得司令官上次在瀛洲海栽了那一遭之后,现在对于鱼雷快艇这样的小东西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大大提高了,甚至在一些军官的眼中,重视程度可以说是有些过高了。
诚然,鱼雷快艇确实能够在这些狭窄的水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没有人能够否认,但是也必须承认的是,这些小家伙实在是畏惧风浪,稍微遭遇一些大的风浪就难以出海作战,很多时候这些小家伙能否派上用场,全然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军队,在大多数的时候讲究的并不是什么装备更好,而是什么装备在最恶劣的时候也能够发挥作用,可靠性永远是军事装备最重要的指标,没有之一!
就像航空母舰上面的舰载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已经在不止一次的战役当中证明了自己的打击能力和效率已经远远超过了战列舰的舰炮。但是只要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还不具备夜间起降作战的能力,那么航空母舰就永远也谈不上彻底取代战列舰。
当然事实上比较熟悉本森上将的一些人比较清楚,这位倒并不是说真的相信敌人被围困在泗水港内的舰队就一定不会有动作,只不过这几日以来南边的天气正在逐渐恶劣,来自巴拉特洋成型的飓风正在登陆爪哇岛,这样的恶劣天气确实不适合出海作战,正常的指挥官都会选择在港口内避风。
敌人的舰队如果想要有动作的话,要么之前趁着飓风到来之前跑,要么在飓风走之后跑,而在这之中的这大约一个礼拜的时间里,相信也确实没有哪个疯狂的军官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冲出海港去直面飓风。
没见过这么干的!
起码合众国海军就没见过这么干的军官,尤其是合众国海军的战列舰普遍采用的是鸟笼型桅杆,这鸟笼型的桅杆虽然重量较轻,减重效果比较好,但是结构强度也确实有问题,遇到大风天气要比三角主桅杆更容易被刮倒。
因此,本森上将借着这个机会,把容易受到台风影响的四条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调到北方来行动,如果这两天没有抓到战机的话,再让这四条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返回,到时候飓风已经过去,如果敌人被围困在港内的舰队想要行动的话就会面临39舰队的围堵,似乎什么也不会耽误。
而且说一句诛心的话,在现在的本森上将他这么做未尝没有赌的成分,毕竟他现在可是刚刚打了一场惨败的败军之将,对于本森上将来说,他现在之所以在打了这样一场败仗之后没有撤职一方面是因为总统阁下力保的话,另一方面大概也确实是因为底蕴薄弱的联邦海军也确实找不到更合适的高级将领来替代他。
但是在这场战争当中,总会有一批比他年轻的联邦海军的将领历练出来,如果本身上将在战后的军界还想有一番作为,那他自然便不愿意带着元山之败这个耻辱结束战争。
所以对于本森上将来说,他现在是最迫切地希望和明军重新交手的那一个——他急切地希望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并不是无能之辈,甚至可能在本森上将的心目当中,哪怕泗水港内的舰队真的跑掉了一部分也无伤大雅。
因为这年头的海上舰队对决如果双方兵力差距过大的话,那么这仗根本就打不起来,弱势的一方在见到强势的一方舰队之前就会主动撤退,本森上将所期望的决战还没有发生就结束了。
君不见日德兰的时候舍尔见到杰里科之后掉头就走吗?
因此如果敌人的主力舰真的跑了几条回去的话,那么反倒可能会让敌人有真的同他们寻求决战的勇气。
什么?你问本森上将为什么不担心如果打不赢怎么办?那本森上将确实不是很担心,因为现在的合众国海军早就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的标准战列舰已经服役了两位数,这款联邦海军的得意之作无论是从火力上还是从防护上都是当下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水平。
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有任何一款战列舰拥有13.5英寸的装甲吗?
没有!
莱塔尼亚公海舰队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倒是有350毫米的主装,但是你的主装甲带的高度能够和我相比吗?
我这可是有完整的装甲盒的!更不用说在这个时代如同叹息之墙一般的炮塔和炮座防护。
手握这样的装甲,再加上米德维尔M916穿甲弹,那真的是打穿防住!
这些标准战列舰就是本森上将手上最大的底牌,明军现在幸存的战舰如果不考虑被围困的话,纸面上的数量确实要比经历了从苏禄海到爪哇海再到现在前不久元山这先赔光了所有的战列巡洋舰,又丢了四条无畏舰的联邦海军数量还要更多一点,但是在质量上双方可就没法比了,联邦海军手中的超无畏数量可要比明军多不少。
只是本森上将怎么也没有想到,敌人居然会在没有解救出泗水舰队的情况下就主动寻求和他进行决战,不过本身上将倒是也能够“理解”敌人的指挥官,现在联邦军对于东都的进攻已经进入到了最白热化的阶段,地面战场上的压力可能已经迫使敌人剩余的海军不得不做出动作了。
而且相较而言敌人现在能够动用的舰队兵力素质还是不错的,敌人战列舰当中全部八条超无畏都没有被堵在泗水港内,至少敌人现在能够凑出来的那支舰队,如果和38舰队交战的话,那么在超无畏舰的数量上反而能够反超一艘。
在他看来敌人大概是想要在北边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个和38舰队单独交战的窗口。
既然如此,那我就给你这个机会!
来吧!EMS!哥伦比亚海军早已等候多时了!
-------------------------------------
郑观音看着现在有些空空荡荡的港口还是有些发呆,舰队确实如期出动了,只是四公主现在反而却有些茫然,因为她现在并不清楚这一整套作战计划究竟能否为东都解围。
她觉得自己好像有些被忽悠了。
这出动的舰队毕竟不是一支真正兵强马壮的舰队,整个舰队大多数的船只都是伪装船,只要和敌人的舰队交战那么就肯定会露馅!
整个舰队行动的目的就是找机会让泗水港内被围困的舰队撤回来,但是现在想来,这整个行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直接给东都解围,而是在把泗水港内的舰队解救出来之后获得一种和联邦军“以堂堂之势相对”的“势”。
可是在这整个行动过程当中,东都是不会得到直接的支援的。
“殿下在担心东都?”
突然有声音从自己的背后传来,郑观音转身向后看去,只见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自己的身后,他的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那幅笑容仿佛带有一种决胜庙堂之外的感觉。
“我的父兄都在东都同老百姓和将士们一起对抗敌人的侵略,我现在在这里清闲得像是在度假一样,而我的父亲和百姓却无时无刻不要面临敌人的刺刀、枪弹和大炮,你说我又怎么能不担心东都的战局呢?”郑观音说到这的时候眼眶已经有些略微发红:“若是东都的战局真的到了无可挽回的程度,那我也绝对不能苟活于世了。”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