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47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徐越明有些同情地摇了摇头:“殿下还是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我知道殿下对于世孙所制定的作战计划多少仍有一些不满,但是我们现在确实没有和哥伦比亚海军硬碰硬的资格,海军现在的状况殿下您也清楚。”

  郑观音沉默了片刻之后开口道:“舰队都已经出动了,我知道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无益,阁下来找我就是为了说这些的吗?”

  “当然不是了,殿下。”徐越明轻轻地摇了摇头:“我是奉世孙命令前来找殿下的,请问殿下愿意做一个交易么?”

第108章 过度的谨慎

  以定远号战列舰作为旗舰,指挥着这一支“空城舰队”的指挥官正是刘敦诚。

  虽然舰队在巴士海峡这一带的天气受到台风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但是这地方常年就算不刮台风风浪也不会小到哪里去,即便是定远这样三万多吨的巨舰,此刻也在海面上有规律的摇晃着舰体。

  在定远号战列舰的舰桥上,虽然一条腿上装着假肢,但是这并不妨碍刘敦诚依旧站得笔直。

  他的目光像鹰隼的眼眸一样扫过眼前黑漆漆的海面,头顶是乌云,面前是大洋,在这片海面上期待着雪耻的,又何止有本森一人呢?

  自从自己在爪哇海海战爆发之前因为旗舰爆炸而重伤,连带着整个第一战列舰分队为此被迫暂时返回港口延迟出发,导致错过了爪哇海海战那时候开始,刘敦诚就把爪哇海海战失败的责任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不能原谅自己因为这样一种可笑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理由而错过了这场决定了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海战,更无法接受自己的至交好友牺牲在战场上的时候,自己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相较于西方各国的军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喜欢在航海舰桥上专门给指挥官留一个座位不同,东方的军舰并没有这样的习惯,东方的指挥官在桥里基本上都是站着指挥的,如果一场海战要持续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的话,那么指挥官就在舰桥里面站这么长时间。

  并不是没有外界的人批评过像这样子未免有些辛苦,像这样长时间的战力也是需要消耗不少体力的,如果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影响指挥作战的话,那么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都不介意在舰桥上给指挥官留一把椅子,出于学习世界先进海军经验的角度考虑,大明皇家海军的舰艇舰桥上也应该增加一把椅子。

  不过在海军内部,到现在为止几乎所有的舰艇舰桥里面依然没有那把椅子,用海军的说法——如果说指挥官连在舰桥上站上半天的时间都觉得辛苦的话,那么我们又该怎么要求动力仓里面的那些锅炉兵在桑拿房一样的温度当中奋战呢?相较于保持体力,让指挥官站着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要更重要。

  在最关键的时候,不要打瞌睡!

  这固然是海军一直以来的传统,但是当刘敦诚被任命为这次行动的指挥官的时候,考虑到刘敦诚在上次自己旗舰的爆炸当中失去了一条腿,因此原本在定远号的舰桥里面是增加了一个指挥官的席位,但是刘敦诚在登上军舰之后第一时间就让人把这个位置给拆掉了。

  这个家伙的脾气,一直以来就没有变过。

  舰队在通过巴士海峡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在轻松地驱散了在巴士海峡海域活动的联邦军舰艇之后,太阳已经开始准备打卡下班了,夜色马上就要笼罩这片海域,刘敦诚很清楚,对于他们来说接下来的这个黑夜非常的关键。

  他们所处的位置距离联邦海军38舰队驻扎的港口并不算太远,白天在巴士海峡这里张牙舞爪地恐吓了联邦军的巡洋舰编队,刘敦诚相信就算本森那个家伙现在在没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不会轻易的寻求交战,但是他肯定也不会坐视不理。

  敌军的38舰队一定会出动,并且应该会寻求搜寻自己的踪迹,然后再搜寻到自己的动向之后保持合适的距离。

  自己现在这支舰队在联邦军的角度看来,是一支拥有八条超无畏和四艘无畏舰的“强大舰队”,虽然现在哥伦比亚海军第三舰队的38、39两支舰队加在一起毫无疑问可以完全压制,但是单独任何一支如果遇上的话,还是自己这边相对更有“优势”。

  在正常的情况下,更焦急的应该是自己,因为他应该趁着自己拥有舰艇质量优势的情况下,在联邦军两支舰队汇合之前试图先击败其中的一支。

  就像三国时候的毌丘俭起兵之后那样,因为如果无法迅速打开局面,失败的只能是自己。

  但是现在刘敦诚事实上手上拥有的只有四条战列舰,而且这其中还有两条大概是能够和高卢海军的丹东级无畏舰一起竞争世界最弱无畏舰宝座的两海。(高卢海军的丹东也用单装的305炮替代了240的二级主炮)

  因此只要交战,那么马上就会露馅,虽然说到最后纸肯定是包不住火的,可是他无论如何也要在这里牵制住联邦军绝大多数的注意力和兵力之后才能够露馅。

  无论如何,也要在泗水舰队那边起码抵达南海深处海域的时候才能露馅——只要泗水舰队能够成功地抵达南海深处,那么联邦军回头就算反应过来了也来不及进行拦截。

  因此对于刘敦诚来说,肩膀上挑着的担子是很沉重的,想要在琉球以南、吕宋以北的这片海域当中在不被联邦军戳破纸皮的情况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还要尽量不引起他们的怀疑,这其中的难度不亚于某阎姓舞蹈练习生在三颗鸡蛋上面跳舞。

  因此每当看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刘敦诚的内心总会放松一些,毕竟夜色是他最好的掩护,这年头,大家几乎难以在夜间展开大规模的交战,出于避免遭到潜艇袭击的缘故,也都会在夜间实行灯火管制。

  在夜里大家在海上彼此都是瞎子,两支舰队从距离可能只有20海里的距离上擦肩而过而不发现彼此都是很正常的。

  刘敦诚给自己初步定的目标是要在这里拖住联邦军三天时间,这72个小时当中最好熬的就是那太阳落山之后的几十个小时,今天他们非常顺利地穿过了巴士海峡,等今夜过去之后明天白天联邦军肯定会动用自己手头上一切的侦察力量来搜寻他们的踪迹。

  “将军是在思考明天白天我们应该怎么办么?”定远号战列舰的舰长不来到了刘敦诚的身旁,他的手里端着一杯浓茶:“长官既然不愿意休息的话,那就喝杯茶提提神吧。”

  刘敦诚并没有客气,他只是嘴里咕囔着:“不休息就一定要喝茶吗?”然后一边接过了茶杯,两口热茶下肚之后,刘敦诚有些下意识地发出了满足的感叹声:“联邦鬼佬的手里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数量都比我们多,你觉得今天这一晚上的时间我们应该往哪去?是继续往东向大洋深处多机动一些,尽可能让他们的搜索长臂够不着我们,还是说..........”

  “将军,一般用这种语气说话的都是想让人认同后面所提出来的那个建议。”定远号战列舰的舰长有些不在意地耸了耸肩:“将军您既然不想跑得太远,又何必用这种旁敲侧击的方法来试探我们的底线呢?”

  刘敦诚沉默了片刻:“在这场战争当中,我们已经有太多的同僚付出了生命,这次任务我们也同样冒着巨大的风险,我任何一个决定都很有可能导致我们葬身大海,所以我认为..........我也应该多听听你们的感受。”

  “将军,您这话说得我们就不爱听了,懦夫是不会主动登上这条船的,我们所有的官兵都很清楚我们在做什么!”

  定远号战列舰的舰长还没有说话,旁边一名普通的水兵却忍不住开口直言,只是当这名有些冒失的水兵说完之后才发现,两位长官那直勾勾的目光都转向了他的身上。

  “我........对不起长官,我刚才..........”

  “虽然你刚才说得很好,但是长官说话的时候下属不可以插长官的嘴,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就让你去洗厕所。”舰长指着那名下士:“现在马上去做你该做的事。”

  于是那名下士一溜烟的跑掉了,两人看着那家伙的身影消失在舰桥的楼梯口处后,便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长官,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联邦鬼佬有兵力上的优势,但是我们也有自己优势的地方,不是吗?”

  “你说得对。”刘敦诚点了点头:“联系上‘永昌’号编队了吗?”

  “不仅联系上了‘永昌’号编队,‘长江’号编队我们也联系上了。”

  “很好,那就让我们去预定位置和他们会合吧。”

  -------------------------------------

  “你们制定的作战计划考虑得并不全面。”本森上将看着38舰队的参谋部所制定的计划书,翻阅了一遍之后,却有些不满地摇了摇头:“我看到在你的假设当中,把交战情况设定为我方和敌军两支没有高速舰的主力舰编队之间进行的对战?”

  面对本森上将所提出的疑问,那个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的38舰队参谋长却表现出了一副有些茫然的表情,这副面孔自然让本森上将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合众国海军在这场战争当中的损失不小,但是收获也很大,比如现在合众国海军中各舰炮手的素质,那确实是要比战争爆发之前强,以前合众国海军的炮手打不中目标主要原因是自己的炮术比较烂,现在合众国海军的炮手的情况可就不一样了,现在火炮打不中目标的原因是火炮的散布太大。

  标准战列舰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散布...........

  相比于那些直接在一线舰队操作火炮锅炉和各种设备的官兵来说,合众国海军这边素质上提升幅度最小的就是他们的参谋了。

  这些参谋在战争当中也并非没有得到历练,事实上这些参谋无论是从绘图能力,还是从文书能力上来说,那都比之前有相当大的提升,可是一旦要让这些参谋,准确的来说是那些参谋长自己制定大规模作战的行动计划,进行整体的统筹组织的时候,这些在之前的世界大战当中,习惯于和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一起行动,习惯于蹭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那些参谋的合众国参谋们,在这方面的短板就体现地较为明显了。

  就比如说像现在这样,对于战局的考虑过于片面。

  “敌我双方并不是两支传统的慢速编队之前进行的对阵,我们的敌人很可能是有前卫舰队的。”本森上将道。

  “可是敌人手上所有的战列巡洋舰现在都被围困在泗水港内啊,根据我们的情报,我们的敌人手上现在并没有多余的战列舰可以供他们在这次行动当中派遣。”

  “什么时候前卫舰队和战列巡洋舰之间是划等号的了?”本森上将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看着眼前的参谋长:“我们的敌人现在手头上还有几条末代的一等装甲巡洋舰和现在新锐的一等轻巡洋舰,前者拥有240毫米的大炮,最大航速能够达到25节,这东西虽然打不过我们任何一条战列舰,但是对于我们手头上现在所有的巡洋舰来说,压制力都是主力舰级别的!

  后者虽然火力没有那么强,但是也比我们这边任何一条轻巡洋舰都要强,而且后者的速度甚至能够达到30节!现在这些军舰就在整个西太进行破交作战,你为什么假定敌人的这些破交编队不会协助他们的主战编队行动?为什么不会充当他们主战编队的前卫舰队?”

  本森的话让那名38舰队的参谋长如梦初醒,他啪地敬了一个军礼:“我马上回去修改作战计划!对不起将军,这是我工作上的失职...........”

  这认错的态度倒是不错,但可惜在军队当中认错态度好并没有什么卵用。

  本森上将也有些无奈地摆了摆手,示意这个家伙现在可以滚蛋了。

  现在38舰队的作战舰艇已经做好了出击准备,但是考虑到现在的夜色出去了也没什么用,因此舰队现在还停留在港口内,等到明天凌晨拂晓时分出港,随后就要开始在这整片大海上“搜山检海”了。

  在经历了上一次的元山之战以后,本森是认真反思过自己的,因此他现在会对所有对自己这边不利的情况加以怀疑。

  本森相信,过度的谨慎也好过轻率的冒进。

第109章 炮击关岛

  在没有gps和卫星通讯的年代,身处不同地方的两支舰队想要在夜间与某一海域汇合向来并不容易。

  毕竟在这茫茫大海上大家的定位,无论是依靠六分仪、月距表还是航海钟,这些所有的测量工具不仅耗时较长(有时候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小时计),而且对于测量当中无法避免的误差,在白天的话或许两支舰队之间这样的误差还能够被接受。

  毕竟在海上双方目视发现距离如果以观测到双方的桅杆来计算的话那么可以达到三四十公里,但是如果在夜间而且又要执行灯火管制的话,想要顶着这样的误差互相发现彼此可就难了。

  因此,双方选择汇合的地点,最好是在海图上一个明确标注出来的地方,有目视可以确定的明确参照物,比如说在海滩上抛弃的沉船,比如说落潮的时候会露出海面的某一块岛礁。

  这些在普通的地图上绝对不会被标出来的地方,在任何一支经验丰富的海军所掌握的海图当中,必然都是会被标注得一清二楚的,就像是陆军的军事地图上会明确的标注出那些可以作为机枪或者是火炮射击距离参考的枯树或石块是一个道理。

  这种积累下来的底蕴,也可以算得上是在工业化时代之后,过去所谓的“百年海军”这一概念在工业化的浪潮当中迅速贬值以来少数留下来的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底蕴的东西了。

  不过即便是这种底蕴,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像英荷西法这些曾经的传统海上强国在过去的百余年甚至数百年间积累下来的丰富的海图,也在新一代的工业强国手中专业海量测量船以及民间庞大的商、渔船队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追赶下,曾经的巨大优势正在一点点的被追赶上。

  刘敦诚所选择汇合的位置,便是一个在另一个时空当中鼎鼎大名的地方。

  莱特湾。

  听起来在吕宋群岛周边的地方汇合似乎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毕竟现在联邦军已经在吕宋岛上多地登陆,并且已经控制了吕宋群岛上最重要的几座城市。

  但是吕宋终究和南边的婆罗洲不同,由于自9世纪以来,从大陆下南洋的华人主要开发的都是婆罗洲,由于众所周知的区域发展上所必然出现的虹吸效应,因此吕宋群岛的开发程度相较于婆罗洲而言,高情商的说法是吕宋群岛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很好,低情商的说法就是除了个别几个城市之外,其他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怎么开发,到现在也还是蛮荒之地呢。

  因此联邦军控制了现在吕宋群岛上绝大多数的城市这不假,但是联邦军控制吕宋群岛的程度甚至都比不上伊拉克战争之后,多国联军控制伊拉克的程度——后者能够实控的区域事实上只有从巴格达、沿海港口以及中间那一条高速公路这么点地方而已。

  而吕宋群岛上主要的城市基本上都处在靠西侧的海岸,而位于东侧的莱特湾,通常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事实上在另一个时空当中,如果不是在这里爆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的话,99%以上的人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地球上有个地方叫莱特湾的。

  当然虽然说莱特湾这个地方确实偏僻,但是联邦军在西太地区部署的舰艇确实像苍蝇一样多,稳妥起见,还是要想办法给这些联邦军找点事情,确保汇合以及会合之后的行动顺利。

  而对于正在赶来汇合的编队来说,他们本身赶到这里也需要一些时间,毕竟执行破交任务的这些编队有的都已经快跑到大洋深处去了。

  因此“永昌”、“永泰”舰编队在返回途中的时候,准备小小地在联邦军的后花园当中放一把火,于是他们在海图上随便选择了一个地方。

  这是一个在太平洋上不起眼的小岛,对于这个时空当中绝大多数对于海洋并不熟悉的人来说,这辈子也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小岛,在另一个时空当中这是世界霸主试图锁住挑战者的那条锁链当中最关键的节点。

  最为精锐且强大的“幽灵”同“猛禽”驻扎在这里,“萨德”守卫在这里,“鲲鹏”空运“黑豹”的作战半径、“威龙”挂载副油箱下的最大作战半径覆盖这里,甚至连大陆深处“从天而降的掌法”也时时刻刻都瞄准着这里。

  这里的名字叫做关岛。

  在眼下,这里依然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岛,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在这座岛上没有任何的军用设施,在战争爆发之后明军也就在这上面建立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加煤站,联邦军后来夺取这座岛屿之后,也只是稍微扩大了加煤站的规模,并且增加了几个油库来给在周围活动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加煤加油。

  毕竟别说这年头的驱逐舰,就算是几十年后那些2000多吨的驱逐舰,在西太大洋上作战的时候加油补给也都是一件麻烦事,毕竟这片大洋实在是有些太过于辽阔了,因此这些设立的加煤站和加油站对于保持这些驱逐舰的活动范围以及巡逻频率都有极大的帮助。

  联邦军在西太设置的加油站有很多,只不过关岛恰好位于“永昌”、“永泰”编队返程路上,是距离他们最顺手的那一个。

  在接到了汇合的密电之后,这两艘明军的末代装甲巡洋舰,也可能是这世界上最强的两艘装甲巡洋舰带着两条轻巡洋舰开始加速到20节——在此之前这两条装甲巡洋舰在航行的时候都只使用他们三条主轴当中位于中间的那一条,作为两条混装了往复三涨式蒸汽机和蒸汽轮机的大型水面舰艇,两条永字号的装甲巡洋舰在巡航的时候只会启动中间那条主轴以节约燃料,在需要高速航行的时候才会启动两边由蒸汽轮机驱动的船轴。

  他们保持这样的速度在三个小时之后抵达了关岛周边——原本他们距离关岛就不远,在抵达关岛之后两条装甲巡洋舰甚至都没有进行校射,在简单的测距之后在自己最大射程上用往常开火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达到的最大射击速度进行了15轮炮击,两艘装甲巡洋舰一共打出去了180枚240毫米的高爆弹。

  这突如其来的炮击一下子就打破了关岛今夜岛上人员的夜生活,在这样一个如今并不是很重要的岛屿上,只有一些二线的军事人员和一些非战斗人员,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根本就无法分辨出落在岛上的究竟是240毫米的炮弹,还是330毫米的炮弹,他们唯一能够分辨清楚的就是今天晚上落下来的炮弹,肯定不是他们曾经目睹过的五英寸或者是六英寸级别的炮弹。

  这些并没有太高训练水平的人员在汇报他们今夜遭到的情况的时候,自然进行了难以避免的夸大,因此很快一封“明军战列舰炮击关岛”的报道就迅速送到了本森上将的手中。

  当然从电报发来的时间上,本森上将是可以判断出炮击关岛的肯定不是明军的战列舰——他们的这些战列舰,今天白天的时候才刚刚穿过巴士海峡,就是要跑到关岛去怎么也要两天多的时间,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对关岛开炮?

  再考虑到在大洋上活动的明军几个破交舰队此前有哪个在周边活动,罪魁祸首自然很快就被推演了出来。

  但是关岛受到炮击自然也让他不由得多想——这是否意味着明军打算清理联邦军在马里亚纳群岛一带的补给和通讯节点,如果是的话,那么或许明军的算盘就是“断粮道”。

  当然眼下这个时代在海上两方之间的对抗当中,断粮道并不意味着像古代战争那样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前线的敌军崩溃,联邦军南下部队最主要的补给也是从本土发往瀛洲之后,再从瀛洲转送而来的,但是如果明军肆意破坏联邦军在马里亚纳一带的补给线,那么联邦军在吕宋海的活动就要受到不小的影响了。

  本森越想越有可能,他觉得敌人大概就是想要抓住自己需要保护登陆场这一任务缠身的缘故,因此肆无忌惮的跳过吕宋和婆罗洲这边的战局,直接对着联邦军后方的马里亚纳群岛一带下手。

  要分兵吗?

  这样的念头只是刚刚升起就被本森自己否定了,眼下战场需要分得清主次,联邦军的兵力在经过了此前多轮大战的损耗之后,现在虽然在大局上有优势,但是也绝对没有进一步分兵的余力了。

  想要这样浪战,恐怕还要等造船台上的那些巨兽形成战斗力之后才行。

  对于关岛那边所汇报的状况,有不少参谋认为完全可以不用过问,在吕宋海的活动受到影响就受影响吧,那边又不是主要方向,明军就算要对马里亚纳群岛那边下手,哪怕是不占领,只破坏,这超过3000公里的距离也已经超过大多数海上作战力所能及的正常范围了。

  这些参谋们的观点有些类似于古代农耕民族,面对游牧民族劫掠时候的对策——就让他抢呗。

  可是本森总觉得这里面绝对有阴谋,在经历过元山一战之后,体验了明军是怎么样瞒天过海地把那么多鱼雷艇运到北边的经历之后,本森现在有把明军那边一切的行动都往各种各样的阴谋论上扩展的状况。

  “不管明军现在有什么样的打算,我们都不能让他们如愿。”本森咬了咬牙:“我们的主力舰不能分兵,那就让我们的驱逐舰去!他们既然在新罗湾让那些小东西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大的麻烦,那就让我们的小姑娘去也给他们找找麻烦!”

  对于指挥官要派一部分驱逐舰去马里亚纳,第三舰队司令部里面的这些参谋在讨论之后也没有表示反对,毕竟舰队主力被登陆场拴在延平北部,那么现在能够动用的且足够充足的机动兵力也就是这些驱逐舰了。

  虽然说从现在手头上的驱逐舰当中分出一部分来肯定会影响舰队的搜索能力,但是相对而言现在联邦军是处于防守的那一方,手头上的侦察和搜索力量少一些影响似乎也不是很大?只要能够保证登陆场的安全,自己这边还能有什么损失呢?

  在像这样反复思忖了多次之后,本森上将确信自己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只是殊不知自己这样的抉择,依然还是正中明军的下怀。

  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本森上将是在假设自己同一支拥有十几条主力舰的对手在作战,他是按照双方之间展开一场堂堂正正的水面炮舰对决的角度来安排的,恐怕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这十几个李逵当中居然有2/3都是李鬼。

  不过考虑到明军手头上那两条末代装甲巡洋舰在眼下确实能够矮个子拔高个当做两条战列巡洋舰来用,所以本森上将又打起了不列颠人在新加坡的那三条战列巡洋舰的主意。

  尽管不列颠人在此之前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对于大明和哥伦比亚双方继续展开的战争持一种观望的态度,但是毕竟现在名义上维多利亚和哥伦比亚双方还是盟友不是?那么盟友所提出的合理的请求,相信不列颠人应该是不会拒绝的,本森可以接受不列颠人出工不出力,没关系的,只要不列颠人的战列巡洋舰来到这片海域,本森相信自己接下来的行动都能顺利很多。

  这样一想,我们的本森上将心情都变得好了起来。

  但是我们本森上将的好心情甚至都没有能够维持到第二天中午,一大清早,本森上将就收到了不列颠新加坡舰队所发来的回应电报,而在电报当中不列颠人用相当遗憾的语气表示。

  尽管他们非常愿意同盟友在一起奋战,但可惜的是昨天出航的时候,两条无敌级战列巡洋舰居然发生了碰撞,虽然损伤并不严重,但是两条战巡洋舰在接下来首先要完成维修,才能够配合盟友的军事行动。

  “这些该死的搅屎棍!在欧洲搅完之后在亚洲也搅!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呢,这些该死的搅屎棍就已经开始考虑tmd战后的平衡了!”

  本森上将在自己的指挥部里对着不列颠人破口大骂:“这些王八蛋一定会为自己现在的决定后悔的!这些该死的不列颠人比明国人更可恶!”

第110章 你来我往

  在维多利亚帝国的立场上,太平洋东边的国家是现在的心头大患,太平洋西边的国家是未来的心头大患,对于不列颠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结局就是这两个心头大患进行一场不止死不休的百年战争。

  嗯,我们维多利亚帝国是这样的,就是有这种路径依赖,因为体验过和高卢人打百年战争是怎样的滋味,所以不列颠人觉得这样的福分应该让世界上每一个自己讨厌的国家都体会一下。

  这种类似的路径依赖在国家做出关系到自己前途命运的选择的时候体现了尤为明显,就像另一个世界当中21世纪的灯塔,其实他们也并不是很清楚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究竟是怎么把毛子给玩解体的,不过在他们看来,既然毛子解体了那就说明自己当初玩的那一套东西很有用,所以当他们后来又遇到新的对手的时候,又把这一套老的东西拿出来用。

  就像是电视机信号不明显的时候用手拍电视机的那些人一样,这些人自己并不知道怎么修电视机,但是上次电视机信号不好的时候拍一拍信号变好了,这次信号不好的时候他们就继续拍电视机。

  维多利亚帝国在这方面还是要比自己的联邦大表弟强一些的,起码不列颠人并不指望靠着自己念经把对手给念死,不列颠人虽然有路径依赖,但是不列颠人擅长的做法是自己主动把事情的发展引导到自己所依赖的路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