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只是这样自然的小动作落在旁人的眼中,便稍微有些让人感到惊愕了,徐越明等人忍不住侧目相对,并私底下给世孙竖个大拇指。
李彻用手指了指车窗外:“以前..........的时候,有像这样在车站上欢迎的传统吗?未免有些太热闹了。”
朱妙云往车窗外瞅了一眼,李彻刚才那番话在旁人听起来应该是在问在前明的时候有没有像这样欢迎的传统,但是朱妙云知道,他说的以前实际上应该是穿越之前,这种只有两个人之间互相能够听懂的话中有话的感觉让朱妙云有些喜滋滋的,而对于外面的这种欢迎仪式,朱妙云更是再熟悉不过了。
上辈子哪个赛力斯的学生上学的时候没有迎接过上面下来视察的教育局领导啊?外面的月台上除了多了一些鞭炮之外,那感觉几乎一模一样的。
只不过李彻这个“穿越留学生”恰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属实是少有的撞上他知识盲区了属于是。
“我可不知道,反正大明当年可没有这样的传统。”朱妙云说完附耳在李彻耳畔低声道:“这看起来应该是你们那些大同派组织起来的风格,和我‘老家’那边几乎是一个调调出来的。”
李彻挑了挑眉,在西北的时候可没有听说过大同派还会搞得这么热闹,这些官员一向讲究实用,很少会搞这样的排场啊。
他心中的疑虑还没有说出来,朱妙云便又在他的耳边道:“搞得这么热闹大概也是为了宣传吧?海军的两场胜利都和你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眼下这种情况下,胜利的消息是最能够稳定社会的工具之一了,虽然此前肯定已经通过媒体宣传过,但是肯定不如‘战争英雄’亲自出面来的要更直接吧?尤其是你还是李晋王府的世孙,这个世界现在恐怕没有人民主义史观,而英雄主义史观下塑造一个个的英雄就很重要了。”
李彻有些诧异的看着朱妙云,本来只以为这娘们只是一个狗头军师,结果没想到还真有点东西。
可能是注意到了李彻那惊异的目光,朱妙云大概是看透了李彻此刻在惊讶什么东西,有些不满地道:“我难道在你的心目当中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笨蛋?”
“哪有哪有。”李彻口是心非地连连否认,并且由衷地称赞:“公主高见!”
“你别以为我听不懂!”朱妙云用危险的目光盯着他:“你心里想的肯定是——Stank tones, fun of foolish talk.”
“绝对没有!我是真觉得你这次说的很高见!”李彻连连否认。
车厢里的其他人看着这两人在一番窃窃私语地咬耳朵之后开始说一些大家都听不懂的,但是两个人之间彼此都能听得懂的奇怪的对话,都把这默认是小情侣之间的一种奇怪的情趣,只是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的是,此时的火车已经稳稳地停了下来,而他们这节车厢所正对着的外面月台上,李仁炽此刻正难以置信地看着车厢内自己的好大儿和永宁公主之间互相“卿卿我我”。
什么情况?
第128章 开国(2)
我们的晋王府世子爷李仁炽同志这一阵子很烦。
作为自己老爹的长子,李仁炽经常觉得自己不是来当儿子的,他是来当牲口的。
李仁炽从小的身体就不是特别好,小的时候身体瘦弱而且体弱多病,也就是9世纪的医疗手段进步了,如果早生个100年的话,不一定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
可能也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相比于自己后面的几个弟弟,李仁炽从小就不喜欢运动更不喜欢舞枪弄棒。
老二和老三跟在老爹屁股后面骑马的时候,我们的世子在读书,老二和老三跟着自己老爹带枪打猎的时候,我们的世子在读书,再然后..........便是提前被金陵大学录取的世子给自己两个弟弟补文化课,免得这两个蠢货因为文化课不达标而无法考取陆军军官学院。
李仁炽在读书这件事上是有一点天分的,如果要是放在以前考科举的话,状元探花榜眼什么的不敢想,但是捞一个进士那基本上是手到擒来,虽然在很多文抄公类型的小说当中,主角考个状元之类的好像都司空见惯了,但事实上古代科举能考个进士就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了。
作为整个东方最顶级的学府,金陵大学在大明的地位基本上相当于张雪峰所说的当初南大最鼎盛时候的plus版本,从这样一座顶级学府毕业的学员,基本上都能拥有非常美好的“钱途”和“前途”,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都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甚至有些富商还喜欢在金陵大学毕业的时候给自己家的千金物色一个夫婿。
-------
古有榜下捉婿,今有毕业相亲。
可是对于金大的学生来说最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刻,李仁炽那是一天也没有体会过,甚至他的毕业答辩还没有完成就被自己的老爹给拎回了王府,用晋王的话来说——养大的牛终于到了可以耕地的时候了,然后就把王府以及自己统领的军队后勤方面的各种事物一股脑的都交给了自己这个大儿子。
从那一刻起,李仁炽就被迫成为了李晋王府的“大管家”,又或者换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常务副晋王”。
这样的情况20多年以来都没有得到改善,李宗棣基本上本着自己儿子好用就往死里用的精神,尤其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因为李仁炽和第五济世总是能够配合得很好,可以说李仁炽和第五济世事实上成为了西北的“左右相”,而现在晋王府入主金陵之后,李仁炽又开始被迫挑起这大明朝两京三十三省的担子。
有些朋友在国庆前后因为调休而连上九天班发朋友圈表示自己现在一身的班味去不掉,对我们的世子爷来说,什么?这世上还有叫休闲的东西?
而今天对于我们的世子来说基本上算是事实上能够得半天闲,因为他按照老爷子的吩咐,亲自来到火车站来迎接一下他的好大儿,表示一下对李彻这一段时间以来,在海军所展开工作的肯定与赞扬。
既然要去接自己的儿子,那自然就不能做别的公务了,李仁炽干脆把自己今天下午和晚上要处理的工作也都给往后推了推,准备空出半天闲和自己的儿子还有老婆一块一家子在一起好好聚一下。
自从大战爆发以来到现在,一家子人就很少有能够坐在一起聚的时候了,眼下老爷子那边也终于下定决心要准备开国,毕竟就像之前那个姓陈的年轻人所说的那样,和哥伦比亚人签署停战协议的时候,究竟要以什么样的名义来签这份协议呢?
总不能还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吧?
虽然说李宗棣已经吩咐了开国的事情一切从简,没有必要的流程都尽量省略,但是这毕竟意味着在东方的这片土地上,要在原本历经了快600年的大明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一个国家,再怎么把没必要的流程尽量省略,需要处理的事物都足够让现在新政府的官员们上下了头大不已了。
大明朝的货币要不要改?是彻底废除旧币体系发行全新的货币,还是在原有货币的基础上,直接印上新朝的年号和称呼,其他的暂且萧规曹随?
政府的组织架构这个肯定会发生变动,但是要动多少?大明的政府体系和官僚结构需要改多少保留多少?
开国不是一件小事,李仁炽有的时候是真的很想和自己老爹拍桌子——老头子,你马上要当天子了,这个皇帝马上是要由你来做而不是我,有的事情你该自己去完成了!
但这种事情就在心里想想就算了,他要是有胆子跟老爷子拍桌子的话早十几年就拍了。
只是没想到带着一肚子的郁闷来到站台上,本以为见到自己的儿子之后能好一点,毕竟这小子从小虽然有点小淘气,但是整体还是让他很满意也很放心的,否则的话老爷子提出让这小子穿上海军的军装去协调处理海军事务的时候他肯定会以这小子年纪太小,办事没有经验为理由而反对。
但是没想到自己这个一向都让他很放心的好儿子,眼下居然和永宁公主的举止如此亲密暧昧,甚至两人在车厢内,彼此眼中只有对方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就在外面的站台上瞅着他们呢!
李仁炽甚至注意到李彻向列车车门那边开始走过去的时候,朱妙云下意识地就把胳膊挽上了李彻的手臂,不过在碰到的一瞬间大概是回想起来,如果这样下车的话那么明天的报纸就会金陵纸贵,因此才把手又给缩了回去,不过永宁公主虽然不挽着李彻了,但是依然亦步亦趋地紧跟在他身边.........
臭小子这段时间究竟和永宁公主之间发生了什么?
-------------------------------------
李彻有些好奇,在站台上看到自己老爹来接自己那确实很开心,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老爹从始至终一直都板着一张脸。
难道说自己在海军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表现还不够让自己老爹满意吗?
这老小子不会是在我爷爷那里受到了压力之后,又想来给我上强度拿我当出气筒吧?李彻不吝惜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自己的亲爹,毕竟谁见过在迎接凯旋功臣的欢迎仪式上,有人自始至终都板着一张脸的呀!
而且更让李彻有些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回家的车上会坐这么多人。
诚然这是一辆加长的豪华轿车,别说五个人了,就是坐上十个人也坐得下,但问题在于——朱妙云那是自己主动邀请的,这个先放到一边不谈。(李仁炽:tmd,这个问题最大好吗!),德川明子吧虽然听说德川家现在也到金陵了,但是德川明子跟着自己回家不去见自己老爹也是合理的,毕竟这位送过来就是和自己进行政治联姻的,先不管这个姻到底还联不联,现在这位樱花妹主动要跟着自己去世子一家在金陵的府邸也没问题。
可是!郑观音姐姐你来干什么?好像自从自己和芸芸相认以后,这位看自己的目光就充满了敌意,搞得李彻一开始还以为这位姐姐是对朱妙云有橘势大好的意思,看自己不爽是觉得自己从中间横刀夺爱了。
但是朱妙云后来私下里给他解释,郑观音来到大陆之后和自己见面完首先去拜访的就是朱妙云,虽然宋王府那边可能是听闻了德川幕府的一些做法之后也打着同样的主意,但是宋王府毕竟不像德川幕府那样山穷水尽,宋王府还是要脸的,这方面的意思本身给郑观音传达的就有些含蓄,大概宋王那边也本着如果闺女要是见了他之后有意的话那么就撮合一件好事儿,并且以此来获得晋王府那边更多的在延平战事上面的支持。
如果闺女要是对他没意思的话,那郑观音就是单纯的作为一个宋王府的特使来公示公办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郑观音是一个精明啊,而且还是属于那种重度精明。
朱妙云这么一说,李彻就明白了,这位郑观音那就相当于是这个时空宋王府版本的克里米亚检察官娜塔莉亚小姐啊,那位克里米亚的检察官娜塔莉亚小姐是个皇俄,郑观音那自然就是皇明了。
因此朱妙云在郑观音眼中那是有着特殊的地位的,某种程度上来说,郑观音是把自己看作“王经”,把朱妙云看作“曹髦”的。
至于李彻?本来在一定程度上就把把他看作是司马炎,但是在和朱妙云相认之后,缺失了关键信息的郑观音眼中,李彻就是一个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和朱妙云在一起,但是依然要玩弄他的感情、身份以及肉体的超级大渣男。
对于这种女人,李彻当然犯不上和他生气,他只是稍微觉得有些好笑。
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让芸芸对她说:“四妹,你怎么不推了?”
一定要!
第129章 开国(3)
回到宅邸之后,李彻自然是要准备去第一时间给自己的老娘请安,这一次在外面来回奔波这么长时间没见老娘,他和自己老娘肯定都互相非常想念彼此。
当然了,这种状况大概只能够持续几天的时间,他现在这个岁数在自己爹妈面前只要待上几天的时间,就会重新回到那副“人憎狗嫌”的状态,这一点想必所有放假回家的大学生朋友们都对此非常熟悉。
而下了车之后李彻很快发现自己老娘已经主动来到了宅邸门口迎接自己,而李彻的老娘同李仁炽可就不一样了。当我们的世子妃看到了朱妙云、德川明子还有郑观音三个人都跟着来到了府上的时候,世子妃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儿子,那种目光当中所包含的肯定与赞赏是李彻此前19年的人生当中未曾体验过的。
世子妃此刻的欢欣是外人所难以理解的,虽然说晋王府一直以来由于家教家风的原因,在勋贵当中绝对算得上是家风最好、道德标准最高的一批,更是在舆论上被称为开明贵族的典范,但是再怎么说终归也是“肉食者”,你放眼其他的贵族——哪个家里的长房长孙19岁了还没结婚的?
虽然说这也算是有原因和理由可说,比如说因为这场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爆发前李彻年纪还小,在战争当中成年之后作为表率又投身军伍,正所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现在没结婚属实正常。
可是这是外面的人看起来,世子妃是清楚的,其他别说是王府了,就是那些就是那些寻常贵族家的子弟,14岁这个年纪有几个没睡过丫头的?
但是李彻没有,一直都没有,在他的同龄人当中他似乎从小就对女性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同龄的年轻人开始追求窈窕淑女的时候,李彻似乎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女人身上过。
这很可怕!
世子妃是真的很担心自己儿子的性取向,如果要是未来晋王府的世孙被爆出来喜欢男人的话那可就完蛋了,虽然大明朝的风气比较开放吧,早在北明后期的时候江南地区就有不少“男娘”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招摇过市,龙阳之好在某些狂士的眼中甚至是一种雅趣,但是下层的开放和上层的保守是不矛盾的,如果李彻要是有这方面的癖好,那他的将来肯定无法继承王位。
虽然这事实上是因为李彻在乎的妹子根本就不在这个世界,但是落在自家老妈的眼中,这种也不好明说的担忧可让世子妃在过去几年都有些魔怔了。
当初同意、甚至可以说是支持德川明子到李彻身边去服侍,也未尝没有因为这个樱花妹长得确实甜美,希望这样一个大美人跟在自己儿子身边能让自己儿子“正常”起来。
现在看来实在是太棒了,今天带回来的不是一个而是三个啊!除了德川家的这个小公主以外,还有宋王府的四公主和..........永宁公主?
世子妃这个时候才从狂喜当中冷静了下来,她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儿子,眼神直勾勾地看着李彻,那其中的意思很明显了——虽然你往家里面带妹子回来老娘很高兴,但是有的能带有的不太方便带回来你知道吗?
而且眼下看看这三位的身份..........难道说自己儿子有什么奇怪的癖好吗?世子妃听说过有些家里的公子哥这方面的癖好很奇怪,比如说有喜欢假小子的、比如说有喜欢比自己大个十几岁的寡妇的、比如说有特别喜欢玉足的...........但是这些和自己儿子比起来好像都显得更正常了?
因为自己儿子好像喜欢的是身份?怎么这一个两个都是公主啊?自己的儿子这是在搞什么公主收藏吗?
“好了都别在门口愣着了,饭菜都已经让人准备好了吧,来都来了,大家先一起用膳吧。”
李仁炽眼下也只能不情不愿地出来打圆场,毕竟人都已经到家门口了,你总不能说公主殿下请回吧?那不显得更加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
饭菜是都准备好了,只不过这顿饭吃起来氛围可没那么轻松,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李彻实在是受不了这饭桌上其他人投向他那一道道意义不同的目光,正好他对于自己爷爷让自己匆忙赶回来也有一肚子的问题,所以干脆直接向自己的老爹开口问道:“爹,爷爷把我叫回来是要干什么?是不是和前一阵子...........”
“和前一阵子的事情没有关系。”李仁炽摆了摆手手表示和此前在应天府拉名单没关系,随后他看了一下今天在家这桌午膳上坐着的几位,尤其是目光在朱妙云的身上扫过:“这件事情其实很快就不是什么机密了,你爷爷准备要开国了。”
这句话说出来之后,除了李彻以外其他几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朱妙云,毕竟这种话题在前朝公主面前说确实还是有些那啥的,郑观音更是一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悦,另一方面又向朱妙云投去了关切的目光,毕竟想来任何一个前朝公主听到有人在自己面前讨论新朝成立的事情,心里估计都不太好受吧?
而我们的永宁公主.........永宁公主此时刚刚把一块熊掌肉送入嘴中,这种东北名菜穿越之前那是属于在国内有钱也吃不到,在国外你也几乎很难找到能料理这道菜的中国厨师,眼下摆到自己面前朱妙云可是毫不客气地夹了一大块已经烧得软糯松烂的美美的肉送入嘴中,正在享受这种美味在舌尖的味蕾上迸发开的感觉的时候,突然发现大家好像都在看着自己。
“啊?你们不吃吗?”
“..........”*4
李彻以极大的意志力让自己现在不要笑出声来,餐桌上的其他几位担心朱妙云听到这样的话之后伤春悲秋那可实在是有些过于多虑了。
朱妙云到现在身上都很难说她到底有多少身为公主这个身份的自觉。
“为什么偏偏是要在这个时候开国?”李彻有些好奇地问道:“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是不是有点太突然了?”
“还不是你在前线打得太好吗?”李仁炽说到这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谁也没有想到局势居然会这么快就被你给打开了,海军身上的束缚被解除之后,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说掌握了主动权,但是哥伦比亚人已经不可能继续取得进展了,再加上我们的手上还有10万联邦军战俘,我想很快我们就要和哥伦比亚人进行停战谈判了,但是有人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名义来和哥伦比亚人进行谈判,到时候在谈判书上签字的人所代表的又是哪一个实体呢?”
李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充分的理由了,事实上现在由于国朝未定,在军队内部多少也有一些影响,只不过好在大家总体而言还是能够团结在“一致抗战”这面大旗下,但是这个问题终究是要给出一个答案的。
从李宗棣率军入驻应天府到现在这一段时间以来,李晋王府和大同派已经共同证明了他们展现出了比前明朝廷和之前那个临时政府更高效、更有能力的事实,而正因为有这样的事实,所以现在才有资格来谈开国。
但是这边李仁炽话音刚落,那边郑观音却猛地站起身来,她这次目光直视李仁炽:“世子殿下,我想请问和哥伦比亚人和谈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事先不知道?东都保卫战还没有结束,为何与此时就要和谈?”
“我想四公主大概是会错意了,我们现在在战局上接连取得了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和哥伦比亚人进行合谈,那么最起码联邦军是必须要完整地退出延平和吕宋两地的,如果他们的军队若是不退出这两地的话,我们也是绝对不可能答应停战的。”
李仁炽以为郑观音是会错了意,误会这边准备要和联邦军在现在控制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和谈,因此连忙出言解释。
然而这样的说法却并没有得到郑观音理解,这位延平郑宋王府的四公主只是摇了摇头:“我并没有会错意,我想恐怕是世子殿下会错了意,重点不是在于终战的时候联邦军是否会撤出延平、吕宋两地,重点在于我们为什么要和谈!
世子殿下,您没有去过婆罗洲的前线吧?那边的情况和晋王殿下率军在西北、在北疆纵横捭阖、大破俄军的状况不同,在过去的一年多以来,从吕宋到延平北部,我们和联邦军围绕着几乎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城镇展开争夺,我们用我们的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我们的土地,而那些联邦鬼子在进展不顺的情况下他们很多部队的军级就会迅速败坏,一开始他们还会试图维持一个文明军队的表现,但是很快有组织的屠杀就出现了,而且随着我们的抵抗越坚决,似乎那些联邦鬼子想用这种方式来恐吓我们来动摇我们抵抗的决心一般,他们所展开的屠杀和报复也就越多。
您知道在过去的一年多以来,有多少平民死在了联邦军手里吗?您知道他们曾经拔多少个村子的人围起来,然后用喷火器全部烧死么?
世子殿下,您知道东都保卫战为什么前后到现在一共打了三次,从上一次开始外界都认为我们守不住东都,但是我们到现在为止东都依然未曾沦陷吗?因为我们的军民都见识过地狱和恶魔是什么样子!”
“四公主,请你稍微冷静一些,我能够理解你的愤怒,但是这是能够降低不必要的伤亡的最佳..........”
“我们不怕伤亡,更不在乎什么叫做不必要的伤亡。”郑观音的眼眶此刻有些微红:“您可以派人到东都去,去问问那些奋战在第一线的将士们,去问问当地的百姓,大家会在乎伤亡吗?比起您所担忧的伤亡,更多的人担忧的是没有给自己的亲朋手足报仇、亲手手刃敌人的机会!
我们自始至终没有主动向联邦发起攻击,是哥伦比亚人自己加入了协约国之后,主动向我们发动了进攻,是他们挑起了我们之间的战争!他们可以宣布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但是我们才能宣布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东都现在已经是一片血流成河了,那么如果这场战争一定要结束的话,那就必须要让华盛顿也血流成河!!!”
第130章 开国(4)砸向敌人的木棍
李仁炽面对郑观音这个年轻人此刻所展现出来的气场,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从这位四公主的身上,他现在多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延平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联邦军的仇恨。
李仁炽当然完全理解这种仇恨,可是这个世界不是那些王子复仇的剧本小说当中的王道剧情,正义的王子为了复仇以坚定的信念和反派斗争下去,最终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好人往往才是无法笑到最后的那一个,卑劣者总是更容易获得胜利,更不用说现在事实上所面对的敌人是这个世界上工业产值最高的国家,在这场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全世界对于哥伦比亚联邦的印象就是新大陆的一个暴发户,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但是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这样认为了。
只要那些稍微能够看明白国际局势的人,稍微能够分析一下一些基本数据的人,都很清楚在这场旧大陆上的列强“群体自杀”一般的战争当中,哥伦比亚联邦才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
哥伦比亚人在这场战争当中虽然并没有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把手插向欧洲,但是他们至少已经获得了在远东地区的世界岛边缘地带,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场大战当中对哥伦比亚联邦国家形象的彻底转变。
就像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称霸一样,联邦在这场战争当中爆发出来的强大的战争潜力和工业产能,也算是对全世界完成了“称霸”。
而且更重要的是谁都能看得出来联邦的国力现在还处在快速的上升期,像这样一个强大的,而且还处在上升期国力还在不断增强的国家,你就算有和他打到底的决心,你能和他耗得起吗?
现在的哥伦比亚联邦可不是21世纪那个一线作战飞机平均寿命在30年以上、预警机加油机等支援飞机平均寿命快50年、海军所有的巡洋舰舰龄都在30年以上、全国只有一个造船厂还能够造航母、从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到FFG护卫舰项目全部延期、高超音速导弹方案接连下马、成功地在红海和胡塞武装五五开的那个灯塔国。
眼下的联邦正处在历史上最强大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冷战的时候更强大,因为做人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莫欺少年穷,而联邦现在就是那个少年,哪怕他是一个恶少,你也得承认这个年轻人有着几乎无限的潜力。
“四公主,我知道仇恨是很难用言语来消弥的,但是人们总归要向前看,人民可以愤怒,但是上位者必须要冷静,我们的盲目只会把国家和民族引入深渊,就像邕宁帝那样。”
李仁炽为了劝说郑观音也顾不上自己举的例子对在场的朱妙云来说是什么感受了:“我希望四公主你能够明白,以我们现在的力量,是不可能达成你所期望的夙愿的,我们现在办不到,海军在海上刚刚取得的两场胜利,只不过是一时的回光返照。
我们现在在造船台上虽然还有八条主力舰正在建造,但是最快也只有两条能够在明年完工,剩下的六条主力舰就算新朝倾尽资源去建造,这六条主力舰恐怕也要再分两个批,最快在三年以后才能全部建造完成,并且形成战斗力。
您知道哥伦比亚人在造船台上现在有多少条主力舰吗?根据我们情报人员所传来的消息,目前正在建造当中的就包括六条战列巡洋舰和十条战列舰,而且这些军舰都将会配备16英寸级别的舰炮,在哥伦比亚人不进一步扩大军舰产能的情况下,同样是截止到三年以后,哥伦比亚人新建造的主力舰是我们的一倍以上,而这还是假定哥伦比亚人不追加订单的情况下的统计数字。
我们和联邦并不接壤,我们现在还算强大的陆军兵力难以有效发挥,以现在的状况不进行谈判,我们确实可以把联邦军逐出延平大岛,但是我们能够夺回吕宋吗?这恐怕就要在五五之数了吧?那么我们能够重新夺回瀛洲吗?成功的概率恐怕连三成都没有吧?
现在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不用牺牲那么多人,把这些我们可以有实力拿下来的地方给谈下来,很多母亲不用失去他们的孩子,家里的儿女不用失去他们的父亲,妻子不用失去他们的丈夫,我们和哥伦比亚人之间的斗争将会是一场长期的竞争,眼下最重要的是要保留元气。
坚持把这场战争打下去,以我们现在的状况来看,我们大概率会在哥伦比亚人前面被这场战争拖垮,我们现在接手的国家并不是曾经的那个大明,在过去短短的五年当中,邕宁帝对国家从工业到经济各方面造成的伤害是难以形容的,现在我们的国家只不过是一个看起来还算强壮的瓷器巨人,身上已经布满了细小的裂纹,没有人知道下一刻这些裂纹是否会碎裂开来。
四公主,大陆是延平最重要的后盾,如果大陆在这场战争当中被耗垮了,失去了大陆的支援之后,如果哥伦比亚人卷土重来的话,又要怎么办呢?”
“没有怎么办,您说的道理都在理,但是恐怕我们听不进去,来到延平大岛上的华人,当初都是这样的倔骨头,如果当初我们的祖辈听从他们长辈们的劝说要老实本分的话,就不会登上海船去下南洋了。”郑观音仍旧不为所动:“我们不需要大陆的帮助,你们可以和哥伦比亚人继续和谈,我们打我们的,你们谈你们的,我们会战斗到最后一名士兵、最后一发子弹!”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