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司令塔里面的观察条件并不好,所设置的几个观察窗都是需要站到台子上才能够向外观察的,这种看起来并不是很方便的设计,其实是为了防止弹片打进来之后直接杀伤人员,虽然李彻觉得如果弹片真的能够从观察窗里面崩进来的话,直接被弹片打死比弹片在里面来回蹦弹几次之后再打死要好受得多吧。
从进入司令塔之后,李彻总是一会儿便登上去看看外面的情况,然后很快就被旁边的参谋给拉下来,然后过一会他又登上去看看,又被拉下来,如此往复,李彻倒是也不觉得疲倦,反倒是新鲜得很。
其实从司令塔留的那几条观察窗往外面看,是看不出个什么东西的,以双方这种规模的舰队开炮之后很快就会形成大片的硝烟,别看现在用的是无烟火药了,但那是相对于黑火药而言的,在日德兰海战的时候交战双方就曾经因为硝烟过浓所以不得不暂时停止开火以便让硝烟散去。
这个时候,突然李彻感觉到自己脚下的整条军舰仿佛都在颤抖,紧接着耳鸣声从耳朵往脑仁深处钻去,让他忍不住皱起眉头闭上眼睛——他知道这是军舰被击中了,而且这样的动静肯定是一枚大口径炮弹,炮弹应该是击中了船体的某个地方,不知道有没有打穿,但是在司令塔里面,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明显的震动。
李彻再一次向外看去,这一次还端起了望远镜。
今天的风不算太小,虽然风偏和风浪对于射击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风也能更好地吹散海上的硝烟,于是李彻依稀辨认出了与他们此刻交错而过的是一条无畏舰——毕竟联邦的超无畏没有有六个炮塔的。
看样子刚才打中的应该是一枚12英寸的炮弹?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打歪了的14英寸炮弹。
李彻现在多少是有点能够体会到一丝恐惧了,这是一种源自未知的恐惧,因为你不知道下一刻这条船是否会像胡德一样炸成一团烟花,不过这样的恐惧并没有在他的心头停留太久,可能是神经有些粗线条吧,他现在的感觉又觉得很爽。
真男人就是应该要这样啊!
紧接着他才开始注意到,联邦人似乎把所有的超无畏都放在了舰队最前面,而无畏舰都放在了后面,这种安排方式和唐军有明显不同,唐军这边虽然在前面开路的是两条龙霆级无畏舰,但是后面跟着的就是八条配备330毫米舰炮的超无畏舰了。
在这10条船的后面,继续跟着的就是另外的无畏舰了。
此时此刻,整个舰队和联邦人之间的反航交错已经进行到了一半,双方的舰队已经处在一种基本对位的状态,而也就在这个时候,司令塔里面的广播喇叭传来了刘敦诚的声音。
这位老将这个时候居然选择了用无线电在公共频段讲话?
现在不是搞战前动员的时候吧?
不,这甚至都不能算是战前动员吧?
欧美大片里面经典的演讲动员的桥段,你也要来一个?
然而下一刻,李彻就明白自己错了。
刘敦诚的语气平静,说话的内容更是没有半分的感情,因为他此刻通过无线电下达的,是作战指令。
“.........根据天字第四号作战计划,所有舰长亲自操舵,等待我的口令,一分钟倒计时!”
什么情况?
刘敦诚现在到底要干什么?
天字第四号作战计划?李彻开始努力回忆起海军参谋部在战前制定的那一大堆各种各样的作战计划和行动预案,这些行动计划当中有的他看过,有的他没看过,而刘敦诚所提到的这个,好像恰好便是他没有看过的。
于是他扭头看向旁边的一名参谋:“这到底是什么作战计划?我们现在要干什么?”
“您很快就知道了!”
参谋的话音刚落,无线电当中就传来了刘敦诚读秒的倒计时:“10、9、8、7、6、5、4、3、2、1!所有舰艇,同时向右转16个罗经点!”
16个罗经点,180度掉头。
这是敌前大回转?
不对!东乡平八郎的敌前大回转是所有的船只依次掉头,可是眼下这个显然不对,因为李彻在感受到定远号的舰体发生了明显的倾斜,整条船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正在进行转向的时候,在前面的镇远和后面的经远也在同步进行转向..........
这他妈不是舍尔在日德兰海战当中所展现出来的全体舰队180度掉头的绝活吗?
只不过舍尔用出这一招是为了跑路,而刘敦诚这么做是为了..........
塔塔开!
那个Z旗的意思,其实是告诉其他的舰艇,接下来要采用什么样的战术!
转向!
来吧!哥伦比亚!勇敢者的游戏,第二回合!同航战!
第154章 老兵的冲锋(3)
当唐军的舰队开始整体同步进行180度转向的时候,联邦人那边的炮火甚至都暂时稀疏了一些。
这一方面是因为,唐军这些处于集体转向当中的主力舰在方向距离和速度上都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代的火控设备没有办法处理这么复杂的状况,所以联邦人的主力舰火炮射击的速度明显放缓了。
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看到有人在战场上真的敢玩这种高难度的大编队机动,就算是站在对手,站在敌人的立场上,也得感叹一句对方艺高人胆大。
在华盛顿号战列舰的舰桥内,包括马吉芬在内,几乎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唐军居然敢在这样的决战当中、在双方舰队数百门重炮互相激烈对射的情况下,进行如此高难度的整体编队机动。
这几乎相当于在喷气机时代的空战当中,真的有人在实战当中用眼镜蛇机动这样的炫酷机动捕捉到窗口完成击杀,这种情景通常应该是存在于影视作品或者是文学作品当中才对!
是的,没错,公海舰队在日德兰海战当中也进行过一次类似的机动,但是莱塔尼亚人那是为了跑路,谁也不能否认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本身在跑路的过程当中就能够激发150%的潜力。
但是唐军这是用这种机动来和他们玩命!
马吉芬更是在事后的战报当中如此写道——“曾经的明帝国是一个腐朽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拥有与这个古老且腐朽的帝国所不相称的海军,如果现在的唐王朝以及大同派在这场世界大战开始之前就能够掌控这个帝国,那么我想我们或许根本没有机会在这场战争当中获得这么多的利益。”
当唐军的舰队终于完成了转向之后,双方的阵型已经变成了同航战,在日德兰海战当中的公海舰队在看到不列颠海军大舰队的那一刻就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于是公海舰队立刻掉头跑路,在今天之前人类规模最大的海战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但是在今天,当唐军的舰队转向完成之后,虽然现在明明在数量上要胜过对方,可是联邦人偏偏感觉对方的气势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压倒了自己这边。
这种感觉就像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这部电影当中,苏军渡河的攻击部队冒着莱塔尼亚人释放的大火,用肉身撞破火墙,全身浴火地如同从地狱当中归来,充斥着仿佛要把莱塔尼亚人一同拉回地狱的气势,当时在战壕当中手握机枪的莱军士气在这样可怕的敌人面前迅速崩溃了。
联邦海军虽然不至于像电影当中的莱军那般,但是毫无疑问,龙旗舰队通过这样一番机动,全面地展现了自己整个舰队官兵的素质、能力、决心和勇气。
当唐军在转向完成之后打出第一轮齐射之时,那炮声仿佛是在向联邦军发出质问——我可以为了胜利压上一切,现在轮到你来证明了。
“长官!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唐军的这番机动完全把联邦军之前的所有预案都给打乱了,在华盛顿号战列舰的指挥塔内,提出问题的这个参谋的语气已经明显带有了一丝慌乱。
对于自己部下这样的表现,马吉芬有些不满地暗自叹了口气,联邦海军终归是在这场战争当中,没有依靠自己的实力扛下过一场硬仗,虽然联邦拥有无与伦比的产能,放眼未来,联邦海军也必然会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力量,可是这种在大战面前的抗压能力实在是有些匹配不上联邦海军的规模。
USN还需要打磨。
“慌什么?”马吉芬斜眼看了那个参谋一眼:“我们现在的兵力至少是24:19,我们的超无畏舰的数量和舰艇总数上都比他们要多,甚至他们的战列舰里面还有两条战列巡洋舰,堂堂正正地和他们打难道还能是我们处于劣势吗?”
马吉芬的语气当中有着对于自己属下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明明自己这边是兵力数量和质量都占优势的一方,但结果敌人通过一番先声夺人的战术机动之后,自己这边的有些军官获胜的信心就已经受到了动摇,而且这些人当中有不少在战前还沉浸在爪哇海海战的胜利当中,对唐军充满了不屑一顾。
仿佛那场海战根本没有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相助,就是靠他们自己战胜了明军一样。
所有有这种从速胜到速败的心态转变的军官,显然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哥伦比亚联邦的军人。
马吉芬的这番话让华盛顿号司令塔内的官兵们如梦初醒,对啊,我们现在依然是有优势的一方啊,我们不光数量有优势,我们还有15寸炮的战列舰呢!在这样的优势情况下如果不敢打的话,那还是回家摘棉花算了。
此时与华盛顿号相对应的,是唐军一条有着四座炮塔12门火炮的无畏舰,海霆级作为大明当年开工的数量最多的一款主力舰,除了火力上还在使用280毫米舰炮稍显有些逊色之外,各方面的性能放在无畏舰当中绝对是拔尖的存在。
因此,现存所有的海霆级战列舰被分成了两个分舰队,分别被安排在了编队的首尾,此刻与他们相对的这几条战列舰便是原本处在唐军编队最后的,只不过在经历了刚才的战术机动之后,现在这几条船已经成为了处在整个编队最前面的主力舰。
而在这三条海霆的后面,就是“海昶”级无畏舰的三号舰和四号舰——海钦、海韬,这五条无畏舰居然对上的是联邦海军的华盛顿、科罗拉多、马里兰、西弗吉尼亚这四条装备15英寸舰炮的目前联邦海军死磕能力最强的战列舰。
虽然是四打五,但是联邦人这边可以说是占尽优势,如果说海霆级好歹吨位上还有2.4万吨(常排),那作为当年大明第二型无畏舰、第一款在设计之初就作为无畏舰设计的战列舰,海昶级1.5万吨的吨位更是几乎只有标准战列舰的一半,和联邦人目前标准战列舰的巅峰科罗拉多级相比,那真的不够看。
这五条船再往后,唐军的战列线明显要比联邦人更加稀疏一些,但总的来说,联邦海军的俄亥俄(新墨西哥级四号舰)、亚利桑那、宾夕法尼亚、新墨西哥、密西西比、爱达荷、纽约、德克萨斯、印第安纳、马萨诸塞(纽约级三/四号舰)这10条装备14寸炮的超无畏,和明军开远、怀远、平远、宁远以及定远、镇远、经远、来远这仅有的两个超无畏编队对垒。
从数量上来说,在这一段的战列线上联邦人也依然处于上风,但如果仔细来看的话,联邦人相对更新的那些标准战列舰都处在更靠前的位置,而与他们相对的是四条开远级战列舰,也就是当初大明海军的首艘超无畏。
而联邦人的第一款超无畏舰,总共四条纽约级战列舰,则对上了可以说称得上大明造舰之精华的“定远”级。
在这些超无畏的战场再往后,联邦人剩下的10条无畏舰——四条怀俄明级:怀俄明、阿肯色、伊利诺伊、肯塔基,三条奇尔沙治级:奇尔沙治、蒙大拿、俄勒冈(奇尔沙治级是怀俄明级小改)以及佛罗里达、北达科他、密歇根三舰,共同对上的是唐军四条海霆级和两条海圻级战列巡洋舰。
在这一段战列线,联邦人同样拥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且数量优势比前面要更加明显,唐军唯一能够称道的就是在这他们真的有两条超无畏。
在双方对垒的战列线上,从其前中后段无论怎么看,联邦人都是占据优势的那一方,此时此刻,双方都很清楚破局的重点是在于那四条战列巡洋舰能否及时赶到,以及双方远离了主战场的五条高速舰之间的交战胜负结果如何。
-------------------------------------
在巴士海峡那隆隆的炮声所无法传达到的东都,有一群人在焦急地等待着这场海上大决战的结果。
此时设置在一处银行地下金库当中的指挥部内,如果有来自大陆的人在这里就会发现,这里除了有原本延平宋王府麾下的延平地方武装的将领之外,还有几位穿着更换了肩章和胸口铭牌的明军军服的唐军将领已经出现在了这里。
而这几位穿着唐军军服的将领当中军衔最高的那位,正是曾经作为晋王李宗棣心腹爱将的吴玉山。
他是在前几天乘坐着一条潜艇来到延平的。
李宗棣派遣自己的爱将来此,当然不是要来抢班夺权让吴玉山来直接指挥东都保卫战的。
吴玉山的任务和作用也仅仅是作为唐军大部队登上延平之前,作为高级将领前来评判一下前线的战况以及延平守军的状态。
而他所做出的评估报告,将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大唐在海战结束之后向延平派遣多少作战部队。
而此时此刻包括吴玉山,包括宋王、包括一直以来负责这第三次东都保卫战的李亚光上将,此刻都安静的围在一台无线电旁边,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无线电当中传出来的一条又一条新的消息。
此时此刻的无线电当中,非常地热闹。
他们现在都清楚,就在他们的北边的巴士海峡,唐哥两国海军的大决战正在爆发,这场海战的胜负将会直接关系到接下来东都战役的进程。
而现在因为双方的主力舰交战已经白热化,双方的很多通讯甚至都已经不再使用密码加译,毕竟在战争当中时效性是很关键的,而密码的转译工作又是一个挺耗费人手和时间的事情。
在双方这种直接交战的情况下,除了双方指挥官下达的作战指令之外,各分舰队或者是各暂停自己向上级汇报情况的时候,往往都是直接用明码来发报了,这样反而省去了转译的时间,而且这些信息往往也不在乎对方能不能听得到。
所以此刻,守在电报机前的众人能够直接获悉战场上的许多动态,焦灼的战况更是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那四条战列巡洋舰什么时候才能够赶到?我都快要急死了!”宋王有些焦急地跺了跺脚,战场上的大概情况大家也能够想得到,现在在数量上几乎相当于比联邦人要少了一个半的分舰队,而且联邦人的手里还有15英寸的大管子,怎么看都是自己这边的舰队凶多吉少的样子。
正是因为情况如此凶险,所以四条普通的无畏型战列巡洋舰才被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厚望,但是像宋王这样的很多人其实并没有仔细的想过,这些已经有些稍微落后于时代的初代战列巡洋舰就算赶到了战场,又怎么样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呢?
直接加入战列线来分担压力吗?
“殿下,现在着急也没用。”李亚光哑着嗓子,声音低沉的道:“我看与其等海军那边分出胜负来,不如我们这边就趁现在,在联邦人的主力舰队被牵制住的情况下发动反攻。”
说罢,李亚光又把目光投向了吴玉山:“吴将军,你们此前答应给我们的支援,我看不如现在就立刻启程,这样两天后的凌晨时分,支援兵力也能够赶到预定的位置,可以在我们发动反攻的时候,给予重要的火力支援。”
吴玉山皱起了眉头,他知道李亚光所说的支援是什么,事实上自己在刚刚抵达东都之后,这位延平的将军就不断地在询问自己这个问题。
而这份支援不是别的,正是雷州港内聚集了目前海军状态还算堪用的四条前无畏,以及为这四条无畏位护航的海军此前用于破交的几条末代装甲巡洋舰。
这支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舰队,正是东都军民翘首以盼的重要支援。
------------------------
第155章 老兵的冲锋(4)
正所谓火炮是战争之神,在任何一个时代的战争当中,炮兵都是左右战争胜负的重要关键之一。
很多时候对于交战双方来说,战局的关键就在于谁能够集中更多的大炮——没看到俄乌战争当中,双方一个对于北约援助过来的老式牵引105榴弹炮来者不拒,另一个干脆从光之国进口了170毫米的谷山自行火炮,谷山重炮大概也没有想过自己还没有把首尔化成一片火海,就要先去把捷尔任斯克化成一片火海了。
而在延平围绕着东都展开的这整条战线上,现在对于联邦军和宋军双方来说,双方都没有能力进一步地增强炮兵火力,宋军这边自己目前能够保证稳定供应的只有75毫米的野战炮,而且这些火炮大多数都要补充交战当中的战损,炮兵手上的火炮总数刨开补充的损失居然还能有稳步的提升,只不过重炮数量越来越少,火炮数量只能靠75毫米火炮来撑起来。
对面的联邦军同样受限于太平洋上越来越困难的补给,现在的联邦军参战部队对于弹药的依靠已经越来越夸张,并没有太多的运力来大规模的增加炮兵部队的规模。
当时间来到10月,此时的联邦军事实上已经夺取了东都城区的85%以上,他们甚至已经成功地在宋王府的王城插上了星条旗。
但是东都战役并没有随着星条旗在宋王府的王城升起而结束,如果把战线的着眼点从东都的城区向东方的延平大岛纵深深处展开,你就会发现双方的作战部队共同构成的战线向东都的东北方一直延伸过去,围绕着中央山脉的山脚下一路绵延长达上百公里。
这是在东都保卫战进行的同时,双方在外围不断进行交锋最终所形成的战线。
李亚光自认为自己是一名平庸的将领,所以他只能选择一种平庸的方式来为双方城区的攻防战缓解压力,宋军的反攻事实上在几个月以前就已经展开,李亚光在内陆地区组织了一批又一批动员起来的部队。
这些动员起来的部队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其实都很差,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组织起来的部队战斗力甚至不如另一个世界当中国军的调整师,毕竟这些动员起来的挂着师级编制头衔的部队一个师也就五六千人。
他们装备的枪械要么是库存的发射圆头弹的老式栓动步枪,要么就是由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用拼接的木材生产的“国防步枪”,前者的膛线都快没了,而后者甚至连枪托都不使用木材了,只是简单的用铁皮弯了一个枪托出来。
从大陆送过来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轮不到这些炮灰部队来用的。
这些部队早先的时候发起了进攻几乎就是自杀式的,同联邦军的交换比非常非常的惨烈,甚至双方交战的交换比能够达到10:1的程度,就连联邦军都非常惊讶为什么敌人要动员这些如此之烂的前线部队来进行无谓的反扑。
但是很快联邦人就发现了问题,这些动员部队的素质确实低下,他们的武器装备确实不行,但是唯独在炮兵这方面宋军尽量维持了应有的标准,敌人很显然把手头上的部队划分成了充当火力支柱的部队和可以用于牺牲消耗的炮灰部队。
因此这些炮灰部队发动的反攻对于联邦军来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因为这些炮灰部队始终都在尝试一件事情,那就是试图绕击联邦军的侧翼,一旦让他们成功的话,就算是这些炮灰部队也能够对联邦军的战线造成重大的杀伤。
因此双方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交锋当中把战线拉出了上百公里,联邦军手里几十个师就被牵制在了这漫长的战线上。
在这个过程当中,延平自然是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伤亡,但是李亚光确信自己是正确的,因为事实上联邦人只需要在东都再投入一两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师,就能够彻底压垮宋军在城内最后的防线,但可惜的是,由于外围那些炮灰部队如同浪潮般不断发起的一次又一次的反攻,联邦人只能不断地把手头上的预备队,用于防备自己不断延伸的侧翼,他们就是抽不出那么一两个师继续投入东都绞肉。
而当时间来到现在,李亚光在战线的后方已经囤积起了可观的兵力,这些部队里有伤愈之后重新复原的老兵、也有在此前的征兵当中因为年纪偏大而没有征召,现在又重新时隔二三十年重新披上军装的退伍老兵组成的新编部队,还有在此前的两三个月里零敲碎打地通过巡洋舰和驱逐舰抵达延平的卫所军。
这些原本属于晋王嫡系的部队现在已经是大唐的正规军了,虽然他们现在身上穿着的军服还是明军标识,但是这些在过去两个三个月里主要承担训练任务的教导部队也同样整编了起来,因为接下来就应该有更多的来自大陆的部队登岛,他们现在已经可以从教导部队转变成战斗部队了,而这些部队自然也是延平战场上守军手中最为精锐的作战力量。
所以对于交战双方来说,打开战线突破的关键都集中在了沿海地区——依靠海军舰炮的支援沿着海岸线进行突破,因为双方其他的绝大多数重装备都已经投入在了绵延的战线上,而进攻讲究的是在短时间内在某一个方向上集中性的投入大量的兵力和火力。
兵力现在是囤起来了,但是进攻所需要的重火力可变不出来,所以现在在雷州港内的那支看起来不入眼的舰队,对于此刻的东都前线来说,称得上是望眼欲穿。
但问题在于究竟哪一方能够提供这样的炮火支援,这必须要等到双方的海上决战分出结果之后才能确定。
而海战的进程,对于守在无线电旁边的众人来说,更是时时刻刻牵动着他们的心。
-------------------------------------
双方的交战距离已经缩短到了13,000米,毕竟对于双方来说,大家都不希望把这场战斗拖到夜里,因为在巴士海峡这个地方,对于双方的雷击舰艇部队来说都不远。
等到入夜之后双方肯定都会投入雷击舰艇入场,而到时候对于双方来说,在漆黑的海面上,分辨出那些在夜色当中如同鬼魅一般的身影究竟是己方还是敌方的舰艇想想都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情,更不用说阻止敌人在夜里发动雷击了。
杰里科当年就是担心遭到莱塔尼亚人的鱼雷艇夜间暗算,所以才放了舍尔一马,否则的话,仅靠着希佩尔率领的战列巡洋舰发动的绝死突击,是根本不可能掩护公海舰队主力几乎全须全尾地撤回去的。
而在这样的交战距离上,唐军这边此时此刻压力最大的战线,反倒是他们唯一处于数量优势的那一段,也就是整个战列舰最前面的五条无畏舰。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