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如果是一支小编队,他们自然不会来找我们的不痛快,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不是吗?”马吉芬道:“而且这几天以来,我们的头顶上一直都有敌人的侦察机在活动,我们的敌人对我们的动向非常的清楚,在明知道我们的舰队主力不在马尼拉的情况下,敌人的一支分舰队如果抓住了这样的一个窗口期,却只进行了不到15轮的炮击。”
“15轮已经不少了。”赞格威尔道:“虽然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的敌人手中的这些早期无畏型战列巡洋舰能够携带多少枚炮弹,但是如果参考莱塔尼亚人280毫米火炮的战列巡洋舰,那么每门炮弹的备弹其实只有90多发,这个数字并不多,每门炮15发高爆弹很可能已经是这条船上面所携带的绝大部分高爆弹了。”
“还有半穿甲弹呢?如果是我的话,我就肯定会用半穿甲弹去攻击港口里面的油库,而且我们的敌人炮弹打得也太快了,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校射,仿佛就像是交代差事一般的把炮弹尽快地都打了出去。”马吉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我们现在这么做,至少不会做错什么吧?”
-------------------------------------
时间来到中午的时候,马吉芬终于等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由飞艇传达来的电报,这份电报是属于联邦军飞艇大队当中的一支下属的中型硬式飞艇,这艘飞艇在从马尼拉向北搜索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四条正在以25节的高速向北方快速前进的战列巡洋舰,从火炮布局、涂装以及烟囱和桅杆等识别特征来判断,这四条战列巡洋舰就是夜里炮击了马尼拉的四条绥远级战列巡洋舰。
在电报当中,这四条战列巡洋舰所处的位置已经越过了金岩岛,再往前很快就要进入到巴士海峡周围的海域了。
“跑得这么快?看来这四条船的前面还有大部队!”
到这个时候就算是赞格威尔中将也看出了端倪,毕竟在唐军的情报当中,他们是能够确认联邦海军主力就在他们北方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四条战列巡洋舰居然敢用25节的速度狂飙突进,这要是没有大哥撑腰的话说出去哪个肯信?
考虑到飞艇是从后方追击过来的,那么也就是说这支编队是在追击大部队,唐军的大部队就在他们的前方。
此时此刻,联邦军飞艇部队的侦察几乎复刻了另一个时空当中麦克拉斯基在中途岛海战时候搜寻到南云机动舰队的过程,在另一个时空当中的联邦海军航空兵也是靠着落在后面的岚号驱逐舰的前进方向找到了瀛洲人的一航战和二航战的。
但是双方的区别在于,麦克拉斯基在发现了岚号驱逐舰之后,往前继续搜索在前方的瀛洲机动舰队主力只不过是稍微推推节流阀的事情,巡航飞行速度在三四百公里的SBD大军超越一条速度只不过30多节的驱逐舰那真的就只是一根烟的事情。
但是眼下对于联邦人的飞艇来说,情况可就不是这样的了,飞艇的飞行速度当然要比军舰快多了,但是这年头的飞行速度在90多公里到100公里出头的飞艇,速度比起25节的战列巡洋舰真的快出很多很多吗?
在人类的战争史当中,相似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往往绝大多数都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联邦飞艇部队还没有侦察到的前方,明军的大洋舰队主力已经开始进行转向了,马吉芬尽力保持了无线电静默,也趁着夜色果断撤退让今天整个一上午徐越明手里的远程侦察机都没有搜寻到躲在巴士海峡最南端的他们。
但是依然有一条唐军的潜艇发现了他们的动静,对于有大量驱逐舰和巡洋舰开路,而且整体保持着不低于18节速度的联邦舰队,这条潜艇并没有机会占据有利的阵位发动进攻,但是这条潜艇成功地用电报汇报了联邦舰队的位置。
马吉芬也察觉到了这条潜艇所发出的情报,这对他来说确实也有些“非战之罪”的意思,他也同样撒出了不少潜艇,但是这一次是敌人的潜艇先发现了他们,看样子胜利女神稍微眷顾了一下对方的运气。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马吉芬并不恐惧舰队决战,因为他现在清楚敌人有四条战列巡洋舰落在了后面,也就是说敌人的舰队现在要么是21条船,要么是22条船,无论是哪一个,自己手上有27条船,如果要是连这都不敢打的话,那么趁早把海军的军服脱了回家种棉花好一些。
虽然在他原本的设想当中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在敌人不知道自己舰队动向的情况下,让丹尼尔少将所率领的三条快速战舰把敌人勾引到预定的位置,这样自己所率领的慢速舰队或许可以拥有一次占据相对理想阵位的机会。
现在这样的想法虽然已经破产,但也只不过是让双方都来到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状况下——在战争当中,当双方的实力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决战是打不起来的。
在双方其中一方最多只有六成胜算的时候,双方都追求的决战才有可能爆发,如果双方是二八开,那根本连打都不会打起来。
马吉芬开始下令整个舰队由四个纵列组成的方形编队开始转变成为一条完整的战列线,除了三条快速战舰之外,剩余24条主力舰以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作为先导,在海上依次展开了自己巍峨的舰型,这条联邦海军历史上所展开的规模最大的战列线在距离海岸线30海里的距离上和海岸线保持平行前进,整个舰队将会在通过索龙岸岛屿最东端之后,绕着这个岛掉头向西,保持着这种如同衔尾蛇或者是豪猪御敌一般的姿态。
而此时此刻的大唐皇家海军龙旗舰队,在几条轻巡洋舰经过改造后的前甲板上,几架带着浮筒的单发飞机一跃升空,这些飞机赶在已经加速到26节的第一快速舰队之前扑向了潜艇所汇报的敌军舰队主力所在的海域。
而在已经开始加速的第一快速舰队的后方,大唐皇家海军的21条主力舰也已经展开了战列线,双方加在一起那超过150万吨的钢铁正在如同火星撞地球一般互相奔赴,当双方的快速舰队彼此从海上目睹到了对方主桅杆的身影之后,一连串的旗语开始彼此在双方的军舰上升起。
“哥伦比亚需要每个人都恪尽职守!”
“此战归来后,便是太平秋!”
第152章 老兵的冲锋(1)
丹尼尔少将在“马可波罗”号战列舰号战列舰的舰桥上看到唐军第一快速舰队四条战列巡洋舰依次出现在海平面上之后,他的内心第一时间迸发出的便是一股跃跃欲试的冲动。
毕竟此刻冲在最前面的那条靖远号当初和她姐姐致远一起,几乎成为了联邦太平洋舰队最头疼的敌人,苏禄海海战当中就是这两条战列巡洋舰率领着明军的战列巡洋舰队,把联邦人手中的高速主力舰几乎绞杀殆尽。
因此在爪哇海海战致远号战列巡洋舰战沉之后,联邦国内可是专门庆祝了一番,虽然事实上致远号战列巡洋舰并不是被联邦军给打沉的,但是这并不影响联邦国内的民众好好的宣泄一下情绪。
可是对于联邦海军的官兵来说,这样的结果就让他们多少觉得有些“遗憾”了,联邦海军一线官兵对于这一型战列巡洋舰的心情是复杂的,毕竟这如果放在传统的文学剧本当中,和主角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反派没有死在主角手里,反而倒在了旁边的配角手里,是个读者都会觉得意难平,更不用说主角本人了。
而另一方面来说,因为从来没有靠自己事实上战胜过“致远”级,而且此前联邦人的任何一型战列巡洋舰都与致远在性能上有差距,因此,当丹尼尔少将终于获得了来自叙拉古的卡拉乔洛级战列舰之后,他在内心是非常渴望用自己的这条“马可波罗”号和对面的“靖远”号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海上骑士对决。
在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服役之前,这条马可波罗号是联邦海军能够获得的最强的快速主力舰,无论是从火力(八门15英寸主炮对九门330毫米主炮)又或者是从防护(300毫米垂直装甲对254毫米倾斜12°装甲)上来说,马可波罗号都要更强一些。
但可惜的是,丹尼尔少将手里只有这一条马可波罗。
看了看跟在马可波罗号后面的“彭萨科拉”和“盐湖城”,丹尼尔少将就忍不住摇头。
对于这两继承了此前英勇战沉的两条战列巡洋舰名字的战列巡洋舰,丹尼尔少将其实打心眼里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名字,因为虽然联邦官方对于此前那两条彭萨科拉级战列巡洋舰的奋战大书特书,极尽词汇去描写这两条战列巡洋舰是多么英勇,然而事实上这两条战列巡洋舰当初在交战之后在不到15分钟之内就被击沉了,其中彭萨科拉号战列巡洋舰更是只撑了三分钟。
毕竟当初这两条联邦海军的初代战列巡洋舰在装甲防护上比他们模仿的不列颠前辈还要更加激进,区区五英寸的装甲导致了这一型战列巡洋舰在联邦海军有玻璃船的外号。
现在这两条哈布斯堡海军的战列巡洋舰继承了此前那两条脆皮的名字,虽说本意大概是上级希望这两条战列巡洋舰能够也向此前那两条同名的前辈一样奋战,但是在丹尼尔少将看来,在时过境迁的当下,这两条180毫米装甲的战列巡洋舰恐怕也是两个玻璃船。
带着这两个玻璃船,他确实没有和对面的明军战列巡洋舰正面交战的勇气。
于是他下达了右转8个罗经点的命令,整个舰队在马可波罗号战列巡洋舰的率领下开始在海上90度转弯,向北方开始偏离主战场。
马吉芬很清楚自己手上的这支快速舰队论实力来说根本不可能起到对抗唐军快速舰队的任务,所以他也没有在这方面抱有太大的期待,如果说莱塔尼亚人的第一侦察舰队的任务就是对抗贝蒂的快速舰队话,那么联邦人现在这支前卫舰队的任务就是牵制唐军的快速分队,更准确的说法是把唐军的快速分队从战场上引开就行。
联邦人的算盘打得很清楚,用手上这三条船换你这四条船不出现在战场上,那我就是赚了的,哪怕这三条船可能会被你这四条船给吃掉,我也认了,更何况拼速度的话我也不怕你不是?
当然了,可能会有一些开动了小脑袋瓜的朋友就要问了,那如果唐军的前卫舰队要是不追上去怎么办呢?那这可就太好办了,如果双方的前卫舰队就这样错开,那联邦人的前卫舰队就可以摸清楚唐军主力舰队的动向,为联邦军的舰队主力提供重要的信息,并且在接下来的行动当中接受命令伺机而动。
毕竟前卫舰队的本职就是侦察,在日德兰海战当中希佩尔虽然在和贝蒂的交手当中在交换比上占了上风,但是莱塔尼亚人自始至终都被不列颠人压制,莱塔尼亚人的前卫舰队始终没有能够侦察到不列颠大舰队的动向,这直接导致了莱塔尼亚公海舰队主力直接迎头撞上了展开了战列线的不列颠大舰队。
对于双方的前卫舰队来说,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两个,那就是侦查敌方舰队的同时,阻止敌方的前卫舰队侦察己方的主力舰队。
所以,唐军是不可能放着联邦军的前卫舰队不管的。
而事实上也果然如此,在马可波罗号开始转向之后不久,“靖远”号也开始进行转向了,丹尼尔少将脸上挂起了笑容,一切都在按照他们的计划..........
等一下?他们只有两条船转向了?
让丹尼尔少将有些意外的是,唐军的前卫舰队四条船居然分出了两条船来追击他们,然后剩下的两条战列巡洋舰继续向前突进。
这一幕让丹尼尔少将有些茫然,毕竟在眼下这个时代,对于主力舰的运用,并没有像另一个世界当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那样有很多小编队的调动,一般来说,一个分舰队是很少会在一场战斗当中被拆散开来用的。
可是现在敌人的靖远号带着一条海圻级战列巡洋舰向他们这边追了过来,而剩下的两条海圻级继续前进。
你这么分兵?
你还真敢用两条大船来追我啊?
靖远若是比拼硬实力的话,应该是不如马可波罗号的,而海圻级战列巡洋舰在吨位上虽然和致远级相当,而且在火力上四座双联装的330毫米舰炮也确实没有比三座三联装的330毫米舰炮有更大的差距,但是海圻的防护确实是要比致远更差一些的。
联邦军虽然不清楚海圻的真实装甲厚度,但是经过前面几次交战之后的推测认为,应该和不列颠人的343战巡差不多。(实际上是250毫米)
我这后面两条哈布斯堡的战列巡洋舰虽然菜,但是也能凑出八门斯柯达的12寸出来,而众所周知斯柯达的12寸炮是世界上最好的12寸炮,你真的这么自信?
是的,程恒启就是这么自信。
当双方实力差距过大的时候,弱势的一方会主动避免交战,这一点中国人更清楚,所以他干脆直接分兵,让剩下的两条战列巡洋舰继续带着一个轻巡洋舰编队去侦查联邦人主力舰队的动向,而自己则直接去找联邦人的前卫舰队。
三打二你总不会还不敢打吧?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联邦人的那三条船还真就没有回头。
没错,丹尼尔真的不敢。
毕竟谁知道你是真分兵还是假分兵啊?我这边要是选择和你交战的话,打上一会儿之后你掉头跑路,我追还是不追?
我和你进行交战,那难免要有损伤吧?到时候有军舰因此而掉速的话,我救还是不救?
更不要说还有四条唐军的战列巡洋舰还在往这里赶呢,丹尼尔少将虽然看起来没那么沉稳,但是他的指挥风格事实上非常老道,引走两条就两条吧,反正自家的主力舰队船多,想来那两条战列巡洋舰的小编队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后世的战史学家评价这次巴士海峡海战的时候说,可以说丹尼尔这个不打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海圻级战列巡洋舰虽然主装甲带的厚度230毫米确实和不列颠的战巡的9吋装甲是一个档次的,但是和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国家的穹甲都是一层二三十毫米后的结构钢防崩层成不同,但是大明的军舰设计师相对比较“传统”,所以在这些战列巡洋舰上面依然保持了70毫米的穹甲。
在这种230+70毫米的防护面前哈布斯堡海军的那两条战列巡洋舰确实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出成果来,反倒是很有可能会成为唐军的战果。
但是这些战史学家们的同时也指出,丹尼尔少将并没有发电报告知主力舰队敌人的快速舰队分兵了,这才是他最严重的失误。
刘敦诚那边倒是收到了程恒启发出来的电报,电报当中告诉了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决心分兵,现在已经带着两条战列巡洋舰去追击目标了。
“这个老程,他是不是巡洋舰带多了?忘了自己带的是主力舰?”刘敦诚皱了皱眉头,他的这番话其实已经能够算作是对程恒启表达的一种不满了,可以说是在批评程恒启此前的履历大多数都是在带小船,没有指挥大舰的经验,现在带了前卫舰队之后把以前带小船的风气给带来了。
小船和大舰有什么不一样?
那就是小船相对来说不值钱,容易补充,在战斗当中的损失,往往又不可避免,所以指挥小船的指挥官相对大船来说就更愿意进行一些冒险,因为他们有更低的机会成本。
可是现在他都已经带上大船了,还把以前的风气带过来,在刘敦诚看来这就不太对了。
当然,不满归不满,刘敦诚倒是也不是不能理解这个老伙计这么做的理由,自己这边的数量差距稍微有点大,他可能是想给自己多留点兵力,让这两条战列巡洋舰在完成侦察任务之后,能够迅速返回到自己本队当中加入战列线中。
总有很多外行认为,战列巡洋舰就不应该上战列线,因为战列巡洋舰的装甲不好,这种说法就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战列巡洋舰首先拥有的就是主力舰级别的火力,其次战列巡洋舰的防护不好那也是相对而言的,在整个舰队当中除了慢速主力舰之外,战列巡洋舰就是防护最好的船了,这种船不上你让谁上?
当交战的情况需要你填上去的时候,你别说战巡了,就算你是装甲巡洋舰,是前无畏舰,该你填上去的时候,你也得义无反顾!
在10月7号的下午2点,刘敦诚收到了由前卫舰队所放飞的侦察机所发挥的情报——敌舰队主力正在绕着索龙岸逆时针进行环形机动。这是刘敦诚他们在今天收到的第一份关于联邦舰队的详细动向。
“逆时针?”
刘敦诚看着联邦人舰队的机动方向,他的眉头略微皱了起来,这个时候一个简单的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他手上的舰队接下来要该怎么样转向。
这听起来好像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很多海军指挥官在关键的一战之前,往往考虑的就是这样的“小事”。
对于刘敦诚来说,他似乎也同样面临着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保持和联邦人相似的航向,和他们一样围绕着索龙岸岛兜圈子,也就是保持和联邦军的同航状态进行交战,
另一种选择自然就是沿着和联邦军相反的方向前进,这就要求他们要以顺时针的方向绕着这座岛来打转。
同航战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发扬自己的火力,毕竟在双方以同样的速度前进的时候,彼此之间可以算得上是“相对静止”,而返航战恰恰与此相反,当两个舰队相对而行的时候,双方的相对速度是很大的,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火控都处理不了这么大的变距率。
在这方面,德德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弩炮行动的时候打高卢人打得那么准,并不是因为不列颠人打高卢人有特殊的加成(要加也是给高卢人加,不是么?),纯粹是那时候高卢舰队主要在港口当中,相对胡德来说是静止靶,所以德德酱才能够表现得如此神勇。
而到了丹麦海峡海战当中,德德酱一炮没中的原因自然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升级过后的老火控。
第153章 老兵的冲锋(2)大回转!
选择同航还是反航?
此时此刻这个问题除了战术层面的考量之外,也更多有了一种考量勇气的意思。
就像是比谁先眨眼的那种勇敢者游戏一样,此时此刻,双方舰队的指挥官在各自的旗舰上都怀着各自复杂的心态,等待着彼此接下来你一招我一招的交锋。
在华盛顿号战列舰上面的马吉芬看着远处天边那挂着龙旗的舰队,对于一个从蒸汽铁甲舰时代走过来的老将来现在的这一幕是足够让他感叹的,曾经在大洋两岸的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一度相当和谐,至少在9世纪的时候,在双方的现代化蒸汽动铁甲舰队逐渐成型壮大的时候,两国之间是有过相当友好的海军交流的,毕竟那个时候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是横在两国头上共同的阴云。
马吉芬在那个时候还曾经随着奥林匹亚号巡洋舰访问过大明不止一次,事实上他和此前牺牲的邓正卿曾经还是笔友。
但是国际局势就是这样风云变幻,谁也没有想到在短短20年之内,两个国家就在这样一场世界大战当中战到了彼此的对立面,而自己这个海军当中的“异类”居然会在战争即将收尾的阶段,被连升两级提拔成为了太平洋舰队司令。
其实如果可能的话,马吉芬是真的想要避战保船的,因为在他看来这场战争已经进入到了垃圾时间,欧洲那边现在都在看着太平洋这里两个国家之间继续互相放血,联邦的国力虽然雄厚但是也不应该随意挥霍和浪费。
但可惜的是他是带着政治命令来到马尼拉的,联邦政府和军方高层都认为在延平大岛的战事还能够进行最后一搏,所以马吉芬便只能硬着头皮带着政治任务来到东方准备这场,他其实本人并不太愿意进行的大规模战役。
不过到了现在,双方的舰队主力已经兵对兵将对将地遇到了一起,所有的一切杂念都会被抛到脑后,这个时候不管双方各自肩负着怎样的政治任务和战略意义,所有的一切都要靠现在战术上的交锋来决定。
“敌人开始转向了!反航接战!”
在华盛顿号战列舰的瞭望员看着远处已经开始转向的唐军舰队,立刻大叫着用电话把这一消息传递给了下方的司令塔,在司令塔里面的好几名参谋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暗暗松了口气。
唐军虽然来地气势汹汹,但是看样子并不准备一上来就玩命,在这样的大战面前几乎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松了一口气的人并不是他们怯懦,这纯粹只是一种生理上的本能反应,就像勇敢的本质就是要反生物的本能才可贵一样,他们的表现也只不过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而已。
不管如何,双方的舰队互相的相对航速几乎有40节,眼下这个时代各国军舰的火控在这样的速度下命中率肯定都要打折扣甚至是大打折扣。
不过联邦海军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首先就是联邦战列舰上面配备的变距盘的水准还是挺不错的,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联邦人的散步大呀!
为什么标准战列舰的散布如此之大,但是联邦海军还是能够接受呢?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联邦海军在这方面的验收标准确实不是那么高,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联邦海军对于火炮的散布有一套独特的认知,在双方都是排成战列线交战的情况下,联邦人认为散步大一点问题也不大,因为炮弹也有可能命中所瞄准船只前方或者后方的其他敌舰,说白了就是用猎枪对着一群野鸭射击,总能蒙中一只罢?
所以在这种此消对比的情况之下,联邦海军在这个时候是可以自信地说一句——“反航交战对我有利!”的。
而在此时此刻的定远级战列舰上,李彻看着自己身旁的刘敦诚在下达了返航接战的命令之后,又下达了一个有些奇怪的命令——“挂起Z字旗”。
这本该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命令,毕竟Z字旗的典故在各国海军当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这个世界当中的特拉法尔加海战,还有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的对马海峡海战,以及很多海军将领在选择决战的时候都会挂起这面旗帜,因为Z是26个字母的最后一个,这个字母后面就没有了,意味着最后的决战。
可是在这个时空当中,自从大明那时候开始,这个旗帜对于东方来说就没有那种魔力,因为大明在风帆时代的时候是有一套自己的旗语的,在大明当年的传统当中就没有Z字旗,后来和世界接轨虽然采用了现在国际通用的旗语,可是大明海军在风帆时代是有在马六甲海峡击败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辉煌战绩的——你甭管那是不是击败了不列颠人一支分舰队,这战绩摆在这里,所以大明对Z字旗这个传统就一向是不屑一顾的。
大唐海军,当然也不存在这样的“致敬经典”的土壤。
刘敦诚挂起这个旗子来是要干什么?
而且,李彻能够看到在定远号前面的镇远也同样挂起了这面旗帜,很快整个舰队所有的船都接连把这面旗帜给挂了起来。
刘敦诚大概是看出了他心里的疑惑,这位老将只是微微一笑,随后下令让舰桥上的一半指挥人员撤到司令塔内的命令,李彻更是被指明撤入司令塔。
在战列舰上,整个上层建筑当中几乎只有司令塔拥有着堪比主装甲或者是炮塔的防护,甚至在有些船上面,司令塔的防护比这二者还要更好。
但是绝大多数的指挥官都不太喜欢司令塔,因为司令塔相比于高大的舰桥来说过于低矮,视野条件不佳,很多指挥官认为在司令塔里面会影响他们指挥舰队,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第一时间观察到整个舰队的动向和状况,就比如联邦有的大型水面舰艇的司令塔,甚至完全没有前向视野。
大明皇家海军的指挥官,更是出了名地不喜欢待在司令塔里面,颇有一种真男人就要在舰桥上直面炮弹的意思,由于这种风气实在是太盛,所以后来规定就算指挥官不进入司令塔,也必须要在司令塔里面留下一个备用的指挥班底,免得舰桥要是被大口径炮弹直接糊脸了指挥上直接失去大脑的状况发生。
李彻明白刘敦诚的性格就算自己劝也很难把他劝下去,他也没有矫情,于是跟着那些被选出来的司令部人员一起撤往了指挥塔,只是这一路上他都在思考着那面Z旗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当他刚刚撤入司令他之后不久,联邦海军那边的第一轮炮击就打过来了,而唐军这边也果断回击,双方的舰队在15,000米的距离上首先开始进行炮战。
这是李彻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个时代海洋上真正的霸主大口径重炮火力全开的情形,火炮击发之后产生的负压让他不由的张大了嘴巴才让自己感觉好受一些。
虽然处在厚重装甲保护的司令塔当中,但是感受着330毫米大炮所发射的时候带来惊天动地的震动,李彻还是忍不住对这个时代最暴力的战争机器产生了由衷的敬畏。
这就是大舰巨炮啊,他现在正在体会的,是在另一个世界当中那个积贫积弱的第二故乡自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两艘从莱塔尼亚采购的铁甲舰一沉一被俘之后,再也未能经历的空白的历史。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这种军舰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几十年,还对这种霸王龙一般的古老舰种充满着浓厚的兴趣?
此刻他耳边的炮声就是回答。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