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此前,明军曾经用大规模的鱼雷艇攻击打出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大捷,而如果要在马尼拉周围的海域和联邦军交战的话,那么明军同样也要面对联邦人在前线布置的大量鱼雷艇。
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官愿意在同敌人主力舰队交手的情况下,还要应付这些身怀利刃的刺客。
所以,现在唐军就是要趁着马吉芬的主力北上去砸台南的港口的时候,用换家战术来换掉联邦军的马尼拉。
毕竟对于唐军来说,丢掉了台南的港口虽然不方便继续看守和封锁巴士海峡,但是总归还是有其他的港口能够使用的,但是如果联邦人手上的马尼拉港受到了打击,即便没有彻底摧毁马尼拉港,也会大大影响联邦人向前线转运物资的速度。
毕竟,联邦军在西南太平洋只有这一个马尼拉港。
在舰队出发之后,刘敦诚就格外关注徐越明从台南发来的电报,这个年轻人此刻所掌握的海军航空兵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左右接下来整场战疫行动的关键,大洋舰队的主力将会根据这个年轻人所发送出来的敌军动向而行动。
在旗舰上的参谋们忙前忙后的在海图上面规划舰队的行进路线,尽可能的试图规避此前侦查到的联邦军舰艇的巡逻线、保证舰队隐蔽行进的过程当中,对其他的高级军官来说就是枯燥且难熬的等待了,李彻也是受不了指挥舰桥里面的有些焦灼的氛围,才来到了最顶部的航海舰桥。
此刻的他内心多少还是带有一些忐忑,但这并不是因为面临战争的紧张,他虽然不算经验丰富但也并不是什么新兵蛋子了,在此前还在陆军的时候,也算是上过战场的,尽管当他参军上战场的时候主要的战斗都已经结束了吧。
而对于在定远号上参加海军的这次行动,李彻也清楚自己确实违背了给朱妙云做出的“我不上前线”的承诺,但是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帝老儿的命令向且如此,更何况是家里的母老虎呢?
而至于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想来大概也是在另一个世界当中见识了很多这样的例子吧,从东北林海雪原到朝鲜的白山黑水,从南美的热带雨林再到加沙的废墟,有太多的例子和榜样树立在他的面前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场很可能会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决战面前,李彻相信自己在有些情况下是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的,他很清楚自己只有纸上谈兵的本事,但是他同时认为在自己并不直接指挥部队的情况下,只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参谋或者说顾问的话,能纸上谈兵确实是非常重要而且了不得的本事。
对于另一个世界当中所发生的能够进行参考的战例、对于他们与之当面的联邦海军指挥官的性格,他当然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要更加清楚。
就在他神游天外的时候,远处传来了隐约的炮声,那是从舰队正前方传来的,此时位于那个方向的便是海军的第一快速舰队,由靖远号来作为旗舰的第一快速舰队四条超无畏战列巡洋舰开火了。
电报虽然还没有发来,但是从隐约传来的炮声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是遭遇了敌人,那么这些330毫米的重炮是不会发出怒吼的。
李彻于是迅速的下到了指挥舰桥,此时的电报已经在破译了,刘敦诚看到他下来之后点了点头,随后那边电报刚刚破译完毕,一条腿装着假肢的刘敦诚上去一把扯过电报纸,扫了两眼之后直接开口道:“靖远号他们遭遇了联邦军的巡逻编队,他们在第一时间发起了攻击,应该是想要在联邦军舰艇发送电报之前把他们击沉。”
“恐怕事与愿违,我们监测到了联邦军发送了半份电报,他们是用明码发送的。”一直注意着电台的参谋长有些遗憾地道:“那些联邦巡逻舰在最后的时刻拼命的发出了半份电报,电报汇报了他们遭遇了我军的战列巡洋舰,报告到此就中断了,并没有后续详细的时间和地点,但是我想联邦军收到电报之后,只要根据巡逻编队的路线图和发出电报的时间就能够推算出来我们大致的位置。”
“我们现在距离马尼拉已经不远了,被联邦人发现也实属正常。”李彻道:“而且我认为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从联邦人的视角来看,他们的巡逻编队确实遭到了攻击,但是联邦军的巡逻编队在被击沉的时候,最终也只看到了我们的四条战列巡洋舰,联邦人很难判断我们究竟是全军出击,还是说我们只出动了战列巡洋舰,我倾向于后者。”
刘敦诚:“说说你的理由。”
李彻直言道:“在联邦人正常的情报当中,我们这个时候应该还有好几条无畏舰还在港口里面维护和大修才对,我们是不可能在缺少这几条主力舰的情况下和联邦人尝试进行舰队决战的。
而如果我们不追求舰队决战的话,就不会让舰队倾巢而出,这里面的逻辑很自洽,除非联邦人知道我们这几条船放弃了后续的大修项目,提前恢复了战斗序列,否则的话,他们大概率只会认为这是我们用战列巡洋舰试图偷袭一下马尼拉,而且最重要的是敌人的这份电报并没有发完,电报里面只提到了他们遭遇了我们的战列巡洋舰,但并没有说是哪一款。”
“如果他们认为我们只出动了战列巡洋舰,而且是四条无畏型战列巡洋舰的话..........”刘敦诚思索了片刻之后又摇了摇头:“那他们应该不会马上放弃攻击我们台南港口的计划。”
“对,马尼拉肯定会加强戒备,但是马吉芬应该不会马上回援,毕竟四条装备280毫米舰炮的战列巡洋舰,和马尼拉港口里面充当水炮台的前无畏舰进行交手的话也不会有什么优势,马尼拉在他们的判断当中是能够扛得住的。”
“但是这些只是猜测。”
“这确实只是猜测,但万幸的是我们有佐证猜测的手段。”李彻道:“您现在就可以发送电报让徐越明加强海军航空兵的搜索频率和汇报次数。”
这个建议显然很让刘敦诚意动,不过他在绕着海图桌转了两圈之后,还是摇了摇头:“不行,就算我们这一次也启用了新的密码,但是我们现在这套密码和过去的密码依然是相同的体系,存在被敌人破译的可能,如果我们发送电报的话,哪怕联邦军只是破译一些只言片语也很有可能增加他们的警惕。”
“您是怕联邦人发现?等到我们炮击马尼拉的时候他们肯定..........”李彻说了一半之后,自己猛然反应过来:“您难道只准备让四条280毫米舰炮的战列巡洋舰去炮击马尼拉?”
“我前面说了,作战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的执行,炮击马尼拉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手段,摧毁马尼拉则是我们所期望得到的目的之一,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最终目的,所有的一切都要为了同联邦海军主力舰队的决战而服务,如果我们能够在接下来的交锋当中击败联邦舰队,那么我们自然到时候可以重新回来完成对马尼拉的炮击,彻底地摧毁这个港口。”
-------------------------------------
“在距离马尼拉不足150海里的地方,我们的巡逻编队遭遇了明军的战列巡洋舰。”
马吉芬放下自己手中的电报,这个消息来得可真不是时候,因为他们此刻已经来到了高雄港外。
高雄这个港口最早名叫打狗港,早在15世纪时期高雄土著人马卡道族利用刺竹来抵御海盗,并把高雄称为“竹林”,由于这个发音和汉人语言中的“打狗”(Ta-kau)很相似,所以大家把高雄称为“打狗”,打狗也是高雄最早的地名,作为港口城市,高雄港当时也被称为“打狗港”。
由于这里是当初东瀛王国下南洋的海商重要的落脚点之一,再加上“打狗”(Ta-kau)这个发音在日语中和“高雄”(Taka-o)类似。
而瀛洲的商人一开始出于对天朝的“仰慕滤镜”,于是把这个地方称作高雄,后来这里的商业港口规模越来越大,官方决定用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来取代原本不雅观的打狗的时候,便直接将高雄二字拿来用了。
正是考虑到这座城市当中有很多来自于瀛洲的移民,再加上这又是一个商业港口,所以马吉芬本来并没有太把这座港口放在眼里,在经历了前几次的炮击之后,虽然清楚高雄港肯定会做好准备,但是他也确实没想到对方的准备会做得这么充足..........
要知道,虽然马吉芬本人并没有这样的念头,但是在联邦海军当中,此前是有人认为可以通过劝降的手段,让这座城内的瀛洲移民主动发起叛乱的。
马吉芬当然不会这么天真,但是高雄这里的状况也确实出乎他的意料,驱逐舰经过探查之后,表明雷场比此前扩大了三倍有余,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执行炮击任务的几条前无畏能够靠到足够的距离对整个港口以及城市纵深进行炮击。
而这扩大的雷场显然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事实上这些雷场也正是当地的“和族商会”组织大量的渔船和商船协助海军布设的。
这些在大明生活了上百年的和族人,如果知道联邦军内部有人把他们和瀛洲人看作是同一类人甚至认为他们也会发动叛乱的话,那肯定会怒发冲冠,恨不得砍下这些“白人鬼畜”的狗头。
踏马的!老子好不容易摆脱蛮夷身份,我早就是天朝人了,你把老子和那些蛮夷划为一类?
而现在马吉芬面对高雄港外比预期范围大得多的水雷阵,他现在必须要做出选择,究竟是在这里扫出两条海上通道来,让执行炮击任务的老式战列舰摧毁这个港口,然后再返回马尼拉,还是放弃原先制定的炮击任务,现在立刻率领舰队返回马尼拉呢?
这个决定并没有让马吉芬考虑太长时间,两相比较一下之后他选择相信马尼拉的防御体系,还是要抓紧时间把这台南地区最后的大型港口给进行功能性废除,然后再论其他。
随着马吉芬下定决心,几条扫雷舰开始前出清理通道,而展开扫雷作业的联邦海军舰队这里的动向自然也就被用电报发送给了刘敦诚。
收到这份电报之后的刘敦诚彻底放下心来,于是当马尼拉那边的炮火响起来的时候,刘敦诚已经带领四条战列巡洋舰和17条战列舰北上多时了
第150章 百万吨钢铁的碰撞(2)
“绥远等舰将会在完成炮击之后,以25节的速度追赶我们,不过预计要在我们在抵达巴士海峡之后才能够追赶上我们,要不要适当的降低一些航速来等一等他们?”
分兵之后的舰队现在一共是21条主力舰,在超无畏舰的死磕能力不如联邦海军的情况下,数量对于唐军能否获胜来说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了,如果可以的话,大家自然是更愿意在全部25条主力舰都到齐的情况下和联邦军开战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剩下的那条平海级战列舰作为前无畏舰改造过来的无畏在速度上确实有些拖后腿,刘敦诚是真的想过要把这条船也给带上,凑26条主力舰的。
因此在进行必要的分兵之后,参谋们都希望尽快地让舰队重新会合,这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听到了这个建议之后的李彻却立刻迅速开口反对道:“我不建议降低航速等待,我们向北的航线虽然要比巴拉望水道的状况要好一些,但是依然遍布岛礁,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受到潜艇的威胁。”
李彻当然不会忘记在另一个世界当中,栗田健男所率领的第一游击舰队在萨马岛海战当中的苦难之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萨马岛海战的记忆是什么样的?
是联合舰队的大舰巨炮在联邦黄金灭国舰队的空优压制下的屈辱?
是作为世界最强战列舰的武藏被20多枚鱼雷和17枚炸弹击沉在锡布延海?
是塔菲三号小队在面对绝对优势下的敌人所发起的绝死突击?
这些自然都是宏伟浩大的萨马岛海战当中的一部分,但是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在第一游击舰队通过巴拉望水道前往战场的过程当中,在联邦军潜艇的伏击下,一夜之间联合舰队手中有“条约重巡之王”之称的高雄级重巡洋舰就已经两死一重伤,自开战以来为联合舰队东征西讨的第四战队当即宣告解散。
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栗田健男为了节约燃料,让舰队保持相对经济的航速以之字形前进,这成功地让联邦军的潜艇在夜间以水面航渡的方式用最大航速追击并且发动了伏击。
很多人把这归类于瀛洲人运气不好,但是李彻确认为瀛洲人的运气事实上已经很好了,因为当时联邦军的潜艇瞄准的时候选择了一条有四炮塔的“主力舰”,联邦军潜艇认为自己选择的目标是一条金刚级战列舰,然而实际上那是瀛洲人经过防空化改造拆除了一座炮塔有所谓“洋上的防空要塞”之称的“摩耶”号。
如果联邦人的潜艇打中的不是三条重巡洋舰?而是三条战列舰又会怎么样?恐怕接下来的萨马岛海战根本就不会发生,瀛洲海军逞凶数十年的第一游击舰队最后一场大规模出动也将会胎死腹中。
在这样的教训面前,李彻当然不会忽略潜艇带来的威胁,尤其是在现在这种交战区域内不知道有多少双方以潜艇为主要威胁的小型水面舰艇(鱼雷艇在视野良好的白天毕竟难以发挥作用)在水下“阴暗爬行”的情况下,任何的疏忽都可能会造成难以接受的沉重损失。
在李彻发话之后,很显然有些参谋想要发言,但是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明显的顾虑,毕竟虽然李彻此前强调过自己在舰队里面就是一名普通的军官,但其实这话说得有点虚伪,毕竟谁也不可能真把他当成一名普通的军官来看待。
反驳皇太孙的发言是需要勇气的。
“大家如果有什么话想说的话,可以畅所欲言。”李彻看出了这些军官们脸上的顾虑:“大家走上战场,那就说明连联邦人的大炮都不怕,难道我比联邦人的大炮还要可怕吗?”
果然对于任何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激励都是有用的,尤其对于这群在此前海军最危急的关头也未曾放弃过的海军人来说就更是如此。
继承于大明皇家海军的大唐海军虽然名义上有着可以追溯到大明永乐时期的历史,但是事实上现代真正意义上的大明皇家海军是在9世纪中期才建立起来,并且逐渐壮大的,因此他们同大明陆军的卫所军一样,相对比较年轻,没有大明陆军身上的那股暮气。
因此这些海军的官兵也确实能够如深受大同派思想影响的卫所军一样,是最能够代表这个国家先进性和组织性的存在。
于是,便有军官顶着李彻的身份站出来,表达了反对意见:
“可是如果我们在巴士海峡还没有等到四条战列巡洋舰追上来,就遭遇了联邦海军的主力舰队,恐怕我们就要陷入被动了。”
“没关系的。”
刘敦诚在这个时候开口对李彻表达了支持:“就算抛开这四条战列巡洋舰,我们手上的四条战列巡洋舰也依然能够在前卫战当中占据绝对优势,就算在巴士海峡我们先遭遇了敌人,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速度来抢占优势阵位,迫使联邦人调整他们的阵型,为我们和第二快速分队汇合争取时间。”
“没错,而且要我看第二快速分队如果稍晚进入战场的话,或许还能起到一支奇兵的作用。”参谋长这个时候也站出来,用指挥棒在海图上比划了起来: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前卫舰队通常只能横切敌人一次,而这一次横切要么压迫敌人向我方大舰队的有利正位转向,要么敌人就只能选择暂时转进,转进的情况且不论,如果敌人选择向我方大舰队展开的战列线而来,那么我们的大舰队将会在交战之初的时候处于阵位上的优势——我们可以获得一个T字横头,或者说类似于T字横头的交战状态,这种优势阶段至少能够保持半个小时的时间。”
说着参谋长的指挥棒又在海图上横着划了一道:“如果我们能够在这半个小时之内确立优势,那么哪怕我们现在的数量略少,我们也能够和联邦人拼出一个五五开来,而第二快速舰队如果在我们和联邦军主力相持的时候,从尾部再横切联邦军,我认为这反倒更有可能打开局面,比让这四条装甲防护不是那么靠谱的战列巡洋舰加入战列线更有利。”
刘敦诚微微闭上眼睛在脑海当中梳理了一下几个人的不同发言,最终他还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理论上很完美,但是在战场上很少有作战计划能够完美实施的,这样对我们的主力舰队提出的要求就太高了,前半个小时能打开局面吗?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我们能扛得住吗?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尽量稳妥一些吧,让第二舰队到时候追赶我们的时候尽可能地快,最好还是要能够在和联邦军遭遇之前会合。”
说完他抬起手看了看表:“今天这一晚上会很难熬,日落之前最后一次航空侦察表明联邦军依然还停留在高雄外海,除了值班人员之外,大家今天晚上要养精蓄锐,进入到巴士海峡之后,想要休息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
“现在要撤退?”
在联邦海军亚伦沃德号驱逐舰的舰桥上的众人听到从旗舰所传来的最新命令的时候,都有些不明所以。
“现在为什么要撤退?我们忙了整整一个白天加晚上的时间,才把雷区趟出两条通道出来,明明等天亮之后就能够让前无畏开始进入炮击阵位了,这个时候撤退敌人肯定会派船出来把我们扫出来的通道再给重新布上水雷的!”
“那个新来的司令我一看就不靠谱!他还不如本森将军呢!“
很显然,来自于旗舰的命令让这些奋战了一天一夜的官兵们有些感觉难以接受,这种自己的工作量已经进展到99%,就差那临门一脚的时候上面让你放弃的滋味任何人都不会觉得好受的。
就在舰桥上面的争论声越来越激烈的时候,有人在昏暗的夜行灯下轻咳了两声,于是舰桥里面的争论很快就消停了下来,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胸前挂着一副望远镜的男人,那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家伙,平时很少说话,但是这个家伙在这条船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因为在此之前如果不是这个沉默寡言的家伙带领着大家,指挥着这条驱逐舰应对了一次又一次的麻烦,相信这条驱逐舰不会保持着联邦海军太平洋舰队当中少数没有任何伤亡的记录。
这个家伙自然就是这条驱逐舰的舰长。
“要我说,还不如让我们的斯普鲁恩斯中校来指挥舰队呢!”一个小伙子忍不住嘟囔道:“我们这一阵子除了往岸上丢炮弹之外什么都没有做。”
“这一次甚至连炮弹都没机会丢了。”
“各位,马吉芬将军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当相信将军是来带领我们获得胜利的。”亚伦沃德号驱逐舰的舰长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鲁恩斯中校用缓慢且有说服力的语气道:“我相信我们的司令肯定是发现了什么异样,起码就算在我这种平庸的人看来,今天晚上的状况也确实有些不同。”
“有什么不同?”
“我们今天晚上没有被敌人的鱼雷艇打扰。”斯普鲁恩斯看向自己的水兵们:“我想在此前几次我们炮击港口的时候,每到夜晚都是我们最紧张的时候,你们相信都对敌人的鱼雷快艇印象深刻吧?”
这番话让周围的人不住地点头,在东新罗湾海战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在濒海小瞧这些身怀利刃的刺客,也正是因为这些鱼雷艇的威胁,舰队当中一直有一部分人认为炮击这些港口不是什么好主意,并且质疑这样的手段是否真的能够迫使敌军主力来同他们进行交战。
毕竟谁也不想被复刻一次东新罗湾海战。
“从昨天白天到今天晚上,我们没有遭到敌军的小型快艇的任何攻击,虽然在此前的几个港口当中,敌军能够投入的鱼雷快艇部队的规模都不大,但是我想就算高雄港是一个军民两用港口,他们也不至于一点快艇都拿不出来。”斯普鲁恩斯看着窗外墨色的海面:“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敌人..........就好像生怕真的把我们打跑了一样。”
“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的司令官就要放弃攻击?”还是有人觉得这个理由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
“或许还有其他的一些情报来进行佐证,但这就不是我们能够知道的了,而且我听说,真正厉害的将领都是很相信自己的直觉的,或许我们的司令官就是出于自己的直觉做出了这样的决断。”
斯普鲁恩斯说罢摇了摇脑袋,从窗外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大家不要想这么多了,我们只需要执行命令就好,准备掉头撤退吧,怎么样带领我们进行作战那是司令官的工作,你们的工作就是执行命令,而我的工作是尽量带你们活着回家。”
于是在月光所无法照射到的云层下方,在一片漆黑如墨的夜色当中,庞大的哥伦比亚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开始从高雄外还不声不响地转向离开了海岸线,而此时此刻在华盛顿号战列舰的司令官休息室内,马吉芬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今天的日记。
“..........虽然我的手上拥有15艘超无畏舰和12条无畏舰,从舰队质量上来说、从辅助舰艇的数量上来说,我都是处于优势的那一方,但是越是这样我越是要慎重地应对我手中这几十万吨的钢铁。
敌人的动向让我感到不安,他们对于马尼拉的炮击时间有些过短,他们在高雄的反应有些太软,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里面充满了陷阱的味道。
在不能保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的情况下,选择相对最保守的那个至少不会是最坏的结果,我不知道,以我们国家的军队在这里的所作所为,是否能够祈求上帝的保佑,但是我还是在此虔诚地向主进行祈祷,愿仁慈的主保佑哥伦比亚。”
第151章 百万吨钢铁的碰撞(3)
此刻事实上不仅仅是下面驱逐舰上面的官兵对于马吉芬下达的命令产生了质疑,就算是在华盛顿号战列舰的舰桥上,马吉芬的参谋班子也并不是都理解这位司令官所作出的决定。
毕竟就算你认为唐军在马尼拉所进行的炮击时间太短这里面有问题的话,那么现在舰队是不是应该返回马尼拉看一看呢?你说要撤退,可是现在舰队又不返回马尼拉,从天亮之后舰队就在巴士海峡来回兜圈子,在海峡上画8字型,就像是动物园当中关久了有刻板行为的动物一样。
在军队当中,如果长官当谜语人,或者总是下达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命令,这是很会打击部队积极性和士气的,因为士兵们是很难从这些没有头脑的命令当中判断你到底是个天才还是个蠢材的,但是从概率学的角度来说,遇到一个蠢材的概率总是要更大一些的。
“将军,我们还要像这样在巴士海峡这里停留多久?”第三舰队的司令官赞格威尔中将终于忍不住,在整个舰队完成了第四个8字之后,代替全体舰队的官兵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等到侦察情报送来。”马吉芬这一次没有绕圈子,他言简意赅。
侦查情报?
赞格威尔中将有些疑惑地看着编队海图上在舰队前方大概20海里处位置的前卫舰队,联邦海军现在租借来的三条仅有的高速舰就在整个舰队的前方,他们并没有脱离整个舰队去执行侦察和搜索任务。
唯一能够和侦查情况沾点边的就是散出去距离舰队大概50海里远的几个驱逐舰和巡洋舰的编队,但是本质上这些编队就像是舰队伸出去的触手,与其说这些触手是去探查敌人在什么地方的,倒不如说是用于防备敌人的舰队突然摸到自己主力舰队周围的手段。
这些都不是主动的侦查搜索,只能算得上是一种被动的预防,现在整个舰队在巴士海峡这里转圈,怎么才能侦查到马尼拉那边的状况?
马吉芬用手指了指天上,随机赞格威尔中将反应过来,眼前这位司令官当初被“发配”的时候可不就是和那些大雪茄打交道吗?可是司令官好像并没有用电报向飞艇部队下达侦查的命令啊。
“现在在这里活跃的几个飞艇部队是我带出来的,我不需要向他们下达命令,他们在收到了马尼拉被炮击的消息之后,自然会主动出动去搜索敌人的踪迹,我们只需要在这里保持无线电静默就好,让我们的敌人以为我们现在已经踏上了归途。”
“让敌人以为我们已经踏上了归途..........您的意思是在吕宋和.........”赞格威尔感觉自己猜到了长官的意思,而马吉芬也缓缓地点了点头:“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取得在高速舰上的优势,你知道我们所在的地方实际上分成大巴士海峡和小巴士海峡吗?”
“这个我倒是听说过,以前的巴士海峡其实就是台岛南端与吕宋北部巴丹群岛之间,平均宽100海里,最狭处小兰屿—雅米岛之间为52海里,但是在吕宋被东方彻底掌握之后,巴士海峡的定义不知何时起就被修正为了吕宋和台岛之间这370公里宽的海面上数条水道的总和。”
“是的,巴士海峡很宽,但是巴士海峡也可以很窄,对于没有速度优势的我们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战场能够最大化地抹除我们在速度上的劣势,而我选择的地方就在这里。”马吉芬用手在海图上点了一下。
“索龙岸?”
“没错,这个地方的水深充足,我们的军舰在这里活动不用担心触礁和搁浅,东边的水深足有数千米,甚至到目前还没有人能够探查到这地方的海底,而西边这里的水深平均也在一两百米以上,我们的大型军舰可以在这里尽情驰骋。”
“我明白了,长官,您是想要用地形来抵消敌人在速度上的优势,比如如果我们贴着海岸线行动,那么我们敌人的前卫舰队就算拥有更快的速度,他们也不可能尽情的横切我们,因为他们在横切我们的同时就等于向着海岸线冲刺。”
“是的,这样我们的敌人如果想要横切我们,就必须要在完成横切之后进行180度以上的掉头,这个机动对于任何舰队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准备把我们最强大的战列舰排在最前面,只要我们能扛得住敌人的横切,我们就可以反过来在敌人转向的时候给予他们沉重打击。”
“而且我们还可以绕着索龙岸岛进行环形机动,就像是非洲草原上的豪猪!”
“对,在东方古代的历史上就曾经有一位君王,他把自己的部队陈列在河边,砸掉了自己的炊具然后断绝了自己部队的退路,最终在绝境当中以少胜多,我经常研究东方的历史,像这样一般好像猪一样的战术,在历史上一如既往的为人们所成功地运用着,只要我们的敌人稍加放松,我们就可以狠狠地给他们来上一口。”
“只要把他们打减速了,我们就可以咬死不松口!但是..........将军,您说的这些是假如我们和敌人爆发主力决战的策略,可是攻击马尼拉的敌人舰队规模似乎并不是很大呀,如果他们只是一支小编队的话。”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