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他们当然敢分兵,因为我们参加了巴士海峡海战的那些主力舰当中,现在能够执行战斗任务的只有7艘,而且大多数的超无畏都带伤呢,随时都能够出动的7条船大部分都是无畏舰。”
说到这,李彻干脆整个人都靠在椅背上:“联邦人把舰队分成两部分,显然也是算准了这一点,我们现在手头上能动的船加在一起,也啃不下联邦人一个护航团队当中的5条战列舰。
“感觉就像鬼子一样...........”
“像鬼子?”
“昂,以前你加的那个什么群我也在里面逛过,里面就讨论过抗战的时候鬼子一个大队为什么横冲直撞?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要啃下来他们一整个大队,最后功亏一篑的没有啃下来,所以让敌人知道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就足够横着走了,只要出动一个大队,在敌后战场上我们就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李彻闻言点了点头:“联邦人这恐怕也是在试探,我们不能让他们试探出这么个结果来..........眼下这个夹生饭,无论如何都得想办法啃下去,不然的话,联邦人的撤退行动,恐怕就真的要打开局面了,这可不行,我们得让他们知道你们能不能把人撤出来,必须要看我们的脸色。”
“我们现在不是有大船在造吗?造了那么久了,难道现在还没有造好吗?”
李彻知道朱妙云说的是龙渊级战列舰,早在年初他们老李家苦跌他成功的时候,两条龙渊及战列舰的建造进度就已经挺高了,后来在这两条船的见到进度更是3班倒的在那里加班加点。
军舰的建造进度究竟有多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有多高,造船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你舍得给调配足够多的产业工人,你确实可以在建造进度上取得一些耀眼的成绩,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列颠人当初在建造无畏号战列舰的时候,不列颠人就在建造的资源上不惜代价的投入。
905年10月2日,无畏号在普茨茅斯海军船厂铺设龙骨,906年2月10日下水,同年10月1日开始进行海试,建造进度出乎意料的快,成功地抢在了联邦人开工更早,但是进度更慢的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之前服役。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海军进度最高的两条龙渊级目前的建造进度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建造进度更快的2号舰甚至在这个月马上就要举行海试了。(在这个世界当中日后的舰娘游戏玩家们经典问题之——究竟谁才是姐姐呢?)
某种程度上来说,龙渊级战列舰现在的状态和丹麦海峡海战当中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也差不了太多了,不过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考虑过要把这两条船也算入海军的战斗序列。
因为军舰这个东西不是说你造好了它就形成战斗力了,尤其是这样一款全新的军舰,哪怕你从其他的舰艇上面抽掉,经验丰富的老兵也需要和这条船磨合足够的时间才能够形成战斗力,一整船的各种各样的新装备不经过各种各样的测试,在战斗当中天晓的会出现什么样的乱子。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丹麦海峡海战当中的状态就被很多军迷形容为带着奶嘴上战场的大哥,因为这条船上当时甚至还有船厂的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带着月嫂上战场的属于是。
而最终交战的结果也并不令人意外,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丹麦海峡海战当中的表现一言难尽,主炮塔在射击当中遭遇了多次故障,最后不得不自己放弃了继续追击主动脱离了接触。
而叼着奶嘴上战场的大哥好歹还是建立在前面有一条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已经服役并且形成战斗力的基础上——你不管新式的14寸舰炮系统故障率怎么样,至少这玩意已经有了完整的炮表了吧?
现在的420毫米炮的炮表还是在地面测试当中编写出来的,装上船之后难道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吗?
除了火炮之外,其他许多方方面面难道不需要测试吗?
如果这是一条定远级战列舰的同型船,那说不定还能够勉强凑合,至少330毫米炮的炮表都是有现成的,可是龙渊级战列舰最重要的就是那全新的420毫米火炮系统,以及全新的军舰火控系统。
可以说就算是这两条船完成了相关的海试工作,没有三五个月的时间,谁也不敢说这两条船形成了战斗力。
也就是说走正常流程的话,不到明年夏季,这两条船在战场上,都不要指望他们具备完整的作战能力,所以李彻此前也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两条船。
不过现在听到朱妙云提到这两条船,他的脑海当中倒是突然闪现出一个问题来。
我现在需要这两条船具备全部的作战能力吗?
在伟大的《三国演义》当中,死诸葛就能够吓退司马懿,我这叼着奶嘴的龙渊真指望他们进行水面炮战的话肯定打不利索,但是北宅的剧本..........好像也不是不能让她们直接参演?
想通了这一切之后,李彻猛然站起身来,动作之迅速甚至吓了朱妙云一跳,随后朱妙云就感觉到自己被眼前的臭男人猛的抱在怀里,然后在自己的脸蛋上用力的亲了一口:“哈哈!亲爱的,你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然后就见李彻从衣架上取下外套,一边披衣服一边往外走,嘴里还对自己的卫兵嚷嚷道:“马上备车!去枢密院!现在!”
第181章 虎假龙威(1)
作为李彻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第47喜欢的舰老婆,有北宅之称的提尔比兹号战列舰的经历他自然是相当熟悉,在此之前没有想起来并且从中受到启发真的是有些不应该。
作为第2次世界大战当中战列舰话题永远不缺流量的经验包,在网上经常同时受到过度的追捧和抹黑的俾斯麦级战列舰的2号舰,只是单论军舰的设计水准来说,俾斯麦级战列舰算不上浪费吨位,当然在性能上也没有什么很出众的地方,这就是一款性能相当中庸的新锐战列舰。
而提尔比兹号战列舰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在于这条战列舰真的取得了什么实际的战果,而是这条船在最大程度上证明了一条高速主力舰所拥有的潜在战略价值。
这种价值甚至不需要这条船出现在战场上。
1942年6月27日,PQ-17船队由冰岛启航。当得知“提尔皮茨”号出击后,海军部命令商船队立即解散以规避“提尔皮茨”号攻击密集的船队——事实上这个时候北宅根本还没有出动。
而这之后,莱塔尼亚的U潜艇以及空军逐一打击分散且失去保护的商船队,使得这些商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痛损失。
莱塔尼亚海军在7月5日采得知护卫船队已经离开,于是下令“提尔皮茨”号受命出击攻击商船队,但由于U潜艇和莱塔尼亚空军的攻击之后,商船队遭到重创并打散,“提尔皮茨号”失去了出击的意义中断了攻击,返回了港口
最后,有34艘商船的PQ-17只有10艘到了苏联的摩尔曼斯克,这就是著名的PQ-17悲剧。PQ-17的覆灭使得英美北极航线中止了3个月,导致苏联战场更加恶化。
全程提尔比兹号战列舰没有亲自击沉一条舰艇,但是可以说PQ-17的灾难和北宅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
李彻出门驱车赶到枢密院的时候天色已暗,入秋之后太阳落山便越来越早了,刚过6点天色就已经几乎完全暗了下来,还在枢密院值班的人这个时候大多恰好叫了外卖,不少几位刚刚拆了油纸包刚啃了两口鸭油烧饼,听闻皇太孙这个时候驱车赶来,也顾不上再去从食盒里面取粥出来喝,三两口把鸭油烧饼塞到嘴巴里狼吞虎咽的吞下去之后,便匆匆的迎了上去。
“殿下这个时候来枢密院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我要联系海军部。”李彻直接开口:“还有军械局,海军军械局。”
“属下明白了,殿下是要电话还是电报?”
“电话,保密线路,直接拉一个电话会议。”李彻说这话的时候有了一种在另一个世界当中陪着朱妙云体验牛马的感觉一样,朱妙云当初最讨厌的就是导师随时随地要拉一个电话会议了,经常对他抱怨说什么科技的进步就是把人变成牛马。
那个时候自己也替朱妙云觉得经常像这样拉电话会议有些过分,但是现在自己当了“州官”之后,他表示这个世界虽然没有智能手机,但是该需要电话会议的时候照样跑不掉。
枢密院海军部和军械局都是有连接着保密线路的,这种专设的电话线路不仅连接着固定的部门作为关键的时候的热线之用,更重要的是。在整条电话线路上都设置着防窃听设备——其实就是每隔一段电话线设置一个检测电压的装置,如果发现某一段电话线上的电压出现了问题和波动,那么就说明有人把线接上了这一段电话线进行窃听,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要轮到锦衣卫出手的时候了。
接线员很快就连通了海军部和军械局,李彻也没有客套和废话,他开门见山的直接询问现在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西装工作的龙渊级战列舰1号线和2号线的状态。
“报告殿下,目前这两条船已经先后完成了主机试车,但是还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海试,主炮在交付之前在岸上进行了全状态测试,但是拆解下来在船上重新完成组装之后也同样没有进行过测试。”
李彻作为另一个世界当中的老BB党军迷,听了这些话之后,他就已经基本明白了这两条军舰现在的状态,最关键的动力系统和火控系统,基本上都处在一个理论上已经完成,但是还没有时间进行检测的状态。
主机试车就不用说了,这是在码头上把锅炉点着火之后, 检测整个动力系统的基本状况,基本上你可以理解成自家的汽车在车库里面空挡热车这样。
而420毫米舰炮只完成了陆地全状态测试,这情况就要稍微多说两句了,在另一个世界当中某海战题材的游戏里,有一个经典的错误镜头,那就是亚华级战列舰的CG建造过程中,一整个马克7型炮塔换药室以上的部分被不知道是什么当时天顶星水平的龙门吊给吊了起来,然后整体吊装上了2号炮座。
事实上所有的战列舰的炮塔,都是像建造预制房屋那样像是搭建巨型积木一般,把火炮的俯仰装置、炮管、后座装置、回转装置、炮塔内部的隔壁、炮塔外部的装甲板一点一点的重新搭起来。
因此如果你看很多军舰建造当中的照片,你经常能够发现处在建造状态当中的敞篷炮塔,这就是因为当时的炮塔还在搭建的状态当中,哪怕到了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全世界也没有哪个造船厂的龙门吊,能够把整个战列舰的主炮塔给吊装起来。
毕竟衣阿华战列舰的马克七型炮塔的重量就在1700吨以上,而众所周知开创了旧瀛洲海军驱逐舰大型化之路的特型驱逐舰吹雪型的标准排水量也就1600吨,也就是说,战列舰的一个炮塔可能要比一条驱逐舰还要更重。
二战的时候世界上不存在这么强的龙门吊,如果非要想把整个战列舰的炮塔给吊起来,这边建议找21世纪的赛力斯进货。
当然在整个炮塔散件完成在军舰上的组装的之前,这些炮塔往往会在战列舰的船体还在建造当中的同时,就在船体旁边搭建一个临时的火炮平台,然后把炮塔先在地面上给组装好,并且进行运转测试,确定整个炮塔系统没有问题之后再拆下来,等到军舰的舰体完工之后拆成散件送到船上完成组装。
造船厂的龙门吊事实上需要吊的最重的东西,也就是战列舰的炮管或者是主炮塔的装甲。
龙渊的主炮完成过陆地上的全状态测试,但是谁也不能够保证装上船之后不会出问题,毕竟在地面上整个火炮系统不用面对惊涛骇浪,不用在风浪当中颠簸,不用在倾斜的状态下完成装填和旋转。
在电话会议当中,李彻并没有说出他的打算,他是准备根据龙渊级战列舰的完工状况再做打算的,毕竟如果完工状态不能够满足要求的话,说出来也没什么用。
只是很快他发现自己想的还是有些太天真了,判断这两条船能不能执行这样海上空城计一般的作战计划,真的不是靠这个时代的电话拉两个电话线,搞一个简陋的电话会议就能够在三言两语当中说清楚的
没有任何的犹豫,他在电话会议当中直接告诉海军部和海军军械局的官员,自己明天就会启程前往江南造船厂视察这两条战列舰的建造进度,同时在出发之前,他还连夜写了两份奏折,一份是给自己老爹的,而另一份则是给自己爷爷的。
两份奏折上所写的都是同一件事,也就是他现在计划要用两条龙渊级战列舰来“以壮军威”。
这两条战列舰并不需要和敌人交战,只要他们巍峨的身影出现在水天线上,只要哥伦比亚军观察到自己遭遇了两条此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前所未有的大型水面主力舰的时候,他们自然会立刻明白他们遭遇的是什么船。
这是曾经的大明皇家海军造船业的巅峰之作,他们装备着目前世界上现役战列舰所配备的口径最大的舰炮(如果不局限于现役的话,叙拉古海军在9世纪末的时候就见到过装备17英寸舰炮的战列舰,而如果不加战列舰这个限制的话,不列颠人现在手头上是有一条装备18英寸舰炮的大型轻巡洋舰的。),倾注了大明造船业多少人的心血和梦想。
如果可以的话,继承自大明皇家海军的大唐海军,也同样希望这两条代表着海军的传承的主力舰,能够在最完美的情况下服役,在海上堂堂正正的与敌军相遇,然后用自己那不惜代价换来的压倒性性能战胜海上的对手。
只是现在的情况紧张,如果可以的话这两条还叼着奶嘴的战列舰将会尽快出动。
在联邦海军的规划当中,用于对抗这款主力舰的,便是在另一个时空当中颇有名声的老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方案,哥伦比亚人打算在一条战列舰上塞上整整12门16英寸舰炮。
-------------------------------------
当李彻再一次的站在龙渊号战列舰面前的时候,每每回想起这条船沉浸在施工当中的模样,他就感觉眼前这条船颇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此刻正处在江南造船厂的办公区,透过窗户看向停放在码头上,明明是两条目前全世界吨位最大的战列舰,李彻。总觉得这两条船在参照物的影响下,这两条船看起来还不够大。
“龙渊级战列舰的尺寸和吨位现在是多少?”李彻向跟在自己身边的那个工作人员询问道。
于是他很快就得到了准确的数字——225米长,32米宽,标准排水量就达到了39,000吨级别。
一条军舰到底有多重?这很大程度上看这艘军舰的状态,所谓的标准排水量严格意义上来说,事实上是在华盛顿海军条约期间提出来的,包含舰体、机器、武器装备、人员、弹药、给养、淡水但不包含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
相比之下在此之前以及眼下这个时代用的最多的其实是正常排水量,为标准排水量再加上半数的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等,也基本上是出厂航行试验时的状态
不过得益于李彻的存在,他在提出过标准排水量的概念之后,在这半年多以来,海军这边也越来越多的开始用标准排水量来作为判断一艘军舰的状态的最直接方法。
李彻今天事实上是第1次知道龙渊机战列舰的真实排水量的数据,说实话他被这个数字小小的吓了一跳。
39,000吨啊,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同样作为big seven之成员,瀛洲海军的长门级战列舰舰全长215.8米,宽28.96米,吃水深度为9.1米。
改装后,舰体长度增加到224.9米,宽度扩展到34.6米,吃水深度也相应增加至9.45米。
可以说双方舰艇在尺寸上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但是长门级战列舰在刚刚建成的时候,标准排水量事实上只有32,700吨,从吨位上来说,这只是和定远级战列舰在一个水平罢了。
作为进一步的对比,长门级战列舰在经历了中期的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尤其是在装甲防护上,经过大规模改造之后的长门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也来到了3.9万吨的程度。
这里面多出来的重量基本上都给装甲了,大家都知道,长门在一开始的时候是Big7当中最菜的,防护是最差的,火力也是最差的。经过大规模改造之后的长门,拥有二战时期能够和大和相提并论的弹药库防护,可以说就是靠着现代化改造的过程当中加上去的那几千吨装甲!
第182章 虎假龙威(2)
萨鼎铭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太孙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两条还没有完工的主力舰上。
这样的行为着实有些不智,毕竟这两条强大的战列舰只要再有半年的时间就基本上能够形成完全的战斗力,虽然说即便到了那个时候,也不敢说整条军舰上的官兵和舰艇协调的有多好,很可能像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虎号战列巡洋舰那样在实战当中的炮术表现略微有些差强人意,但到时候绝对能够算得上是可战可靠的一条主力舰。
至于说官兵和舰艇磨合的问题............15,000米以外如果打不准的话,拉到1万米难道还打不准吗?
出于这一点,萨鼎铭再见到李彻的时候,一开始便苦口婆心的试图劝说皇太孙放弃这样的想法。
“殿下,只需要再等半年,不!只需要再过4个月的时间,这两条巨舰皆可以成为我军之利器,就算到时候官兵因为新舰操练上部完全熟练的原因炮术稍差,我们也可以在中距离的炮战当中面对联邦海军的任何主力舰获得绝对优势!”
李彻看着眼前焦急的萨鼎铭,他忽然觉得有些好笑,看来这位为海军鞠躬尽瘁的老将,现在确实有些关心则乱了,此前这位老将对自己在海军方面很多专业领域展现出来的了解感到惊讶,但是当自己准备像这样直接插手打乱海军原本舰艇规划和人事安排的时候,老将军自然会担心自己这个年轻人率性胡来,以至于葬送了这两条宝贵的主力舰。
毕竟,大明皇家海军当年在开工了定远级战列舰之后,在下一代战列舰的选型当中原本曾经计划在定远级相同的船体上开发装备8门380毫米炮的方案而作为下一代的主力舰,这确实是一个相对务实的方案,如果建造出来的话,也将会是堪比巴伐利亚、伊丽莎白女王、复仇以及科罗拉多等一众当世优秀的15吋炮舰。
但是好高骛远的邕宁帝就像是被另一个世界的巴拉特人给灵魂附体了一般,觉得380毫米炮拉不开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天朝上国要造就造全世界最好最强的战列舰,于是海军的下一代主力舰就选定了420毫米口径,而且全新的船体和对动力系统的新要求更是让吨位和造价以及建造难度都水涨船高。
即便没有在爪哇海海战失败之后海军被邕宁帝赌气般的弃置导致海军内部几乎僵化、造船厂工期停滞,装备420毫米舰炮的龙渊级也不会提前多少时间服役的,毕竟这条船确实有些步子迈大扯到蛋了。
(当然,邕宁帝对海军如同手办一般的弃置一开始只是置气,但是随着后来大明朝堂上内部的动荡,于是便彻底无人问津海军事务了,直到晋王起兵靖难)
结果就造成了定远级战列舰之后,大明皇家海军的主力舰事实上从18年到现在整个919年快到年底了,也未能补充任何一条主力舰。
如果不是联邦海军那边他们的16英寸舰炮的研发同样扯到了蛋,导致联邦海军所规划的“16英寸舰”——也就是后来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同样难产,和标准战列舰相同船体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要从不列颠购买炮塔和15寸炮,那么联邦海军或许现在手上已经有一个分舰队的16寸炮舰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巴士海峡海战可就完全没得打了。
定远级战列舰虽然优秀,但是指望3.2万吨装备12门330毫米炮的战列舰别说去和排水量4.3万吨,装备12门16英寸(406毫米)舰炮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对抗,就是面对上装备16寸舰炮的完全版科罗拉多也打不过啊。
现在好不容易等到“闺女”马上就要到了能出阁的年纪,怎么能随便的让家里的白菜就被野猪给拱了去呢?就算你是天上的天蓬元帅也不行啊!
“我明白萨老的意思。”李彻拱手示意萨鼎铭稍安勿躁坐下来慢慢说,待到老将军坐下之后更是亲自斟了一杯茶放在萨鼎铭面前:“老将军来之前,我已经看过了龙渊的图纸,此船确实可以称为我军主力舰设计迄今为止的巅峰之作,在塞下了10万马力的动力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布置厚达305毫米的15度倾斜装甲,主装后面还有倾斜角度不同但是厚度均达到110毫米的穹甲,考虑到450毫米的炮塔正面和400毫米的炮座装甲。
可以说目前没有任何战列舰可以威胁龙渊级战列舰的弹药库段防护,目前来看除了水下主装甲的延伸部分还不是特别充足之外,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当然了,对于目前的甲弹对抗来说,现在头两艘战列舰的水下主装部分的延伸也算够用。
却如老将军所言,再过4个月的时间,这两条巨兽可以在战列线上撕碎任何与他们当面的敌人,我绝对相信这将会是全世界最强大的主力舰,但是老将军..........我们现在就需要她们。”
萨鼎铭有些呆滞,在此之前李彻也只是偶尔提出一些灵光一现但是颇具专业性的建议,还未曾像今天这般如此详细的同他讨论海军专业的军舰技术问题。
事实上作为一个老海军,萨正斌本人并不算是一名技术型军官,虽然这些年海军对于军官的专业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他也自己自学了一部分军械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在这种纸上谈兵的辩经过程当中,像另一个世界互联网上的海军军迷那样对军舰的详细数据信手拈来——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军官就是这样。
专业——起码从萨鼎铭这样一名海军军官而非军械局专业设计人员的角度来看,李彻似乎真的很专业。
事实上,李彻在某种方面确实很专业,你让他去画军舰的设计蓝图他肯定是画不好的,但是如果让他和这个时代任何一名海军设计人员指着军舰防护结构的简图和草图,在基本的设计思路上唇枪舌战的话,李彻绝对有信心,在这种嘴炮上打赢这个时代任何一名海军造舰专家。
这不是开玩笑,在另一个世界的互联网上,他就见过群里的一名群友在和其他人讨(si)论(bi)的过程当中被对方指责——你还能有当时的XXX懂军舰?
结果那名群友当即表示——我买了一书柜的专业书籍,我通读了从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各主流海军国家的军舰设计史,看过各个年代不知道多少军舰从规划到设计的全过程,知道他们在哪里踩过坑,也知道他们在哪些方面灵光一现。
我站在了这么多前人的基础上自学他们留下来的资料和知识,如果还没有20世纪初的设计师,懂什么样的结构防护更合理,怎么样设计才没有防护天窗的话?那我们这个高度信息化时代所获得的这些知识岂不都是放了屁了?
我当然比他们更懂!
听起来很狂,但这确实是有道理的,就像现在任何一个居民都知道造坦克一个炮塔一门炮就足够了,没必要把坦克造的像百货商店一样,但是这样的结论在二三十年代。对于坦克设计师们来说,那是不知道走了多少弯路,死了多少人才得出来的结论。
纸上谈兵只要用对地方,那也是一种本事!
“老将军,正是因为我们这两条巨舰防护性能如此卓越,所以我才敢让这两条船以现在如同没有断奶的孩子一般的状态走上战场,这两条军舰出色的防护、充沛的动力都是我们这次行动当中巨大的容错率。”
李彻在萨鼎铭的对面沙发坐下,沉声道:“狐假虎威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只不过我们现在是需要狐假龙威,我们并不需要这两条巨舰,真的从哥伦比亚人的护航编队进行炮战,我相信只要两条龙渊带领我们海军现有的舰艇出现在哥伦比亚人的面前,联邦海军的护航编队必然会不战自溃!
哥伦比亚人现在笃定的就是我们手头上还能够活动的七条主力舰啃不下来他们平均质量更好的两个分舰队各自的5条船,但是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哥伦比亚军护航编队的指挥官看到海面上出现了我们九条主力舰,而且在这其中还有两条从未见过的巨舰,他们会怎么做?他们难道会觉得这两条船可能没有形成完全的战斗力,于是还要继续交战吗?”
萨鼎铭沉默了,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率领一支编队在海上遭遇了哥伦比亚人的战列舰,而且在那其中有两条从未见过的新式军舰,自己肯定只会觉得哥伦比亚人的新船形成战斗力还真快啊,然后大概会咒骂今天出门没看黄历没拜妈祖,接下来就该思考怎么样尽量的保存舰队了。
无论如何,他确实是不会去想敌人的新船是否会形成战斗力的。
因为从正常的思维上来说,敌人敢把船派上去,那肯定是形成了战斗力,然后才会派上前线啊?
虽然说此前海军确实用商船改造的伪装船欺骗过哥伦比亚人,但是这次派出去的是货真价实的战列舰,在远距离象征性的开两炮,对方就知道这玩意是真家伙了,毕竟你的伪装船是不可能真的把420毫米的巨炮给搬上去的!
“老将军,我只是要借用两条龙渊来恐吓哥伦比亚人,只要哥伦比亚人在两条龙渊的威慑之下解散编队,分散突围,我们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就可以自由的去猎杀那些商船,我们的另外七条真正有战斗力的战列舰,也可以去分别追杀那些分散突围的敌军战列舰。
哥伦比亚人现在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护航,我们就必须要让他们知道,这样的护航兵力并不能给他们的运输团队带来安全,而且我们要在首战当中就要把他们护航编队的5条战列舰给吃掉大半,这样即便走脱了一两条船,他们剩余的没有受到严重损伤,还具备战斗力的主力舰数量就算倾巢而出,也不能够给他们的运输船队安全护航了!
我们必须要扼住哥伦比亚人在海上运输线的七寸,只有把哥伦比亚人在婆罗洲上的军队逼到绝境,我们才能够逼迫哥伦比亚军放下他们的狂傲,老老实实的坐在谈判桌上接受和平。”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