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萨鼎铭又沉默了片刻,随后他抛出了自己最后一个问题:“可是这两条船都还没有经历过全状态海试,我们现在能动的七条主力舰当中大多都是战列巡洋舰,虽然在设计上龙渊也能够拥有27节的速度算是快速战列舰,但是在建造过程当中龙渊采用的是新一代配备给巡洋舰的锅炉,全功率状态下的可靠性..........”
“这方面老将军勿需担心。”李彻出言打断了他的话:“这一次行动当中两条龙渊级战列舰并不需要全速追击,两条船只需要保持20节的速度,最多展现出来23节的速度即可,而且在这里我个人也有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
“那就是在公开场合,日后的龙渊级战列舰不要在有其他船只的情况下以超过23节的速度行驶,我们在宣传的口径上,也应当宣称所有的龙渊级战列舰的最大速度为23节。”
“殿下的意思是..........让外界以为龙渊是一条传统战列舰?”
“以哥伦比亚人的标准,也算是快速战列舰了。”
李彻说了个外行可能听不懂的冷笑话,萨鼎铭闻言也不禁莞尔,毕竟联邦海军新一代的16英寸舰炮的战列舰被联邦海军自己宣称为“快速战列舰”,但是这玩意的动力只有6万多马力,速度更是只有23节,放在其他国家看这也能叫快速战列舰吗?就比巴伐利亚快0.5节?
但是哥伦比亚人觉得你就说这玩意是不是比标准战列舰的21节快两节吧,为此在这方面没少受到其他国家业内人士的嘲笑。
只是笑完之后,萨鼎铭还是有些不理解。
为什么要把一条高速舰,伪装成一条低速舰呢?
第183章 反向虚标的妙用
自古以来,古今内外各国的武器装备当中,虚标现象向来屡见不鲜,在古代的时候,很多刀剑和早期的铜炮、铁炮、火枪之类的武器,由于在生产阶段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品控或者是加工上的问题,尤其是在东方中原王朝这种部队体量远大于同时代西方封建领主,对规模化的要求压倒单件武器的性能的情况下,武器性能缩水、武器指标虚标也就成为了普遍现象。
在进入到工业化时代之后,由于在制造业上的加工能力的进步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各国的武器虚标的现象自然也就出现了大幅的缓解,即便是关系到这一时期,枪械或者是火炮射速方面的差别,更多的也是源自于使用者的差异,而并非是武器无法达到宣称的指标。
可是很快,哈耶克的大手就让一些头脑灵活的武器商人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众所周知,对于几乎所有部队体量较大的大国来说,很多情况下,部队所列装的武器装备并非是最好,而是进行竞标的武器生产商当中报价最低的。
当然了,到了这个时候,武器装备的虚标就开始变得有水平且专业化了起来。
比如高卢的75小姐,宣称最大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30发,但是这个射速必须是在最大仰角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的,因为在这个状态下打开炮栓之后炮弹弹壳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退出,所以如果是在平射的情况下,射速会降低到最多每分钟15发左右。
又比如某军事游戏强国,其所开发的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在采用了格栅尾舵的情况下,依然拥有着与其他同类型空空导弹相当的70公里射程,只不过人家的射程是在1万米的高度上打出来的,而该型导弹的射程是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打出来的,众所周知,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导弹的阻力也就越小,射程也就越远,但是你就说有没有70公里吧。
又比如另一个世界当中21世纪东亚三国的三款第3代主战坦克,正面横向角防护范围只有不到左右15度甚至更低,而其他主流三代主战坦克的航向角防护都有左右30度,靠着削减正面扇形防护有效范围来堆出数据上看起来还不错的防护..........
类似的情况,在各国的装备研发当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有的是出于武器商业宣传的需要,有的是出于军方没有强制要求更严格的指标,最后就是像光之国、波斯这些国家出于自身国防安全的角度通过一定程度的数据虚标来威慑假想敌。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武器装备的性能都很难超过其标定的指标,毕竟但凡一个装备有可能达到这样的能力,那么制造商正常情况下都会选择把数据给贴出来。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人类武器装备的发展史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在技术装备的性能上进行反向虚标的东西,而在这里面令人印象最为深刻,影响也最大的,恐怕就是旧瀛洲海军的两条长门级快速战列舰了。
历史上的两条长门级战列舰在刚刚建成的时候,依靠着26节的速度,在那个时代是妥妥的高速战列舰,这个速度要比伊丽莎白女王急,实际上能够在当时达到的平均速度快两节,比联邦的标准战列舰快5节,同时也只比自己手上的4条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慢一节,那个年头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最大速度也就27节。
但是IJN并没有对外宣称长门是快速战列舰,他们声称长门的速度是23节,和他们手上的瀛洲还有伊势这两款战列舰的速度是一个档次的。
之所以IJN要在这个问题上耍花样,说到底还是因为条约,虽然条约只是规定了各国所保留的军舰吨位以及火炮口径和数量,并没有在军舰的速度上进行什么限制。
但是由于瀛洲抢工完成了陆奥,并且借口说这条战列舰是瀛洲小学生捐款造出来的,如果拆了没有办法对国民交代,因此各国在同一瀛洲保留这条船的基础上,英美两国获得了额外再建造两条装备16寸炮军舰的吨位。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IJN当初没有隐瞒吨位的话,那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影响最大的肯定就是两条纳尔逊级战列舰了,不列颠人选择在一堆三系战列舰的方案上选择了纳尔逊级战列舰的方案,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自信于自己当时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前卫舰队——冠绝世界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以及两条同样装备15英寸舰炮的声望级,最后还有一条虎级战列巡洋舰。
依靠着全世界最大最强的四条战列巡洋舰,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在自己高速舰的优势上有着绝对的信心!毕竟4条金刚级这个时候还没有进行历史上战前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升级改造,4条船加在一起也根本不可能和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前卫舰队相提并论。
但是如果再加上2条长门呢?
虽然初始状态的长门级战列舰是一条很菜的船,但是在外人的眼中,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虽然外观漂亮的多,但是15寸打16寸,怎么看都是瀛洲拥有更大的优势,而在获得了两条长门之后,IJN事实上成为了全世界拥有快速战列舰数量最严的国家。
如果让不列颠人察觉到他们在快速舰艇上没有优势之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很可能会选择两条战列巡洋舰的方案来替代原本的两条纳尔逊。
而现在的大唐皇家海军也陷入到了和历史上的IJN有些类似的局面当中——现在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前卫舰队?
本来不列颠人靠着手上强大的重甲版声望级战列舰可算是能够“赢一手”,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批量建造的龙渊级战列列服役,并且双方在快速舰艇上的天平将会不受控制的向远离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方向转移?
考虑到高速舰能够在下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所发挥出来的关键作用,李彻当然宁可在眼下不远的未来各国签订海军条约的时候,其他国家都继续建造那些传统的慢速战列舰,而并非是选择建造一款拥有高航速的高速主力舰。
无论是长门还是龙渊,二者在长宽比上其实都并不是很明显,七点几的长宽比为这两条主力舰伪装成慢速舰艇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总之,在眼下各国都还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现在还没有停止的这场战争上的时候,李彻已经开始在为未来的条约签订进行铺垫了。
这就是作为一名穿越者和这个时空当中土著相比,在战略眼光上面的差距。
萨鼎铭最后还是被说服了,毕竟这件事情其实并不是很困难,就像是李彻在另一个世界当中所接触到的舰娘游戏的笑话一般——为什么这张图里面要有航速沟?我的高速大队开慢一点难道不行吗?
如此一来,整个计划当中最核心的部分也就解决了,两条龙渊集主力舰开始了最后加班加点的超负荷施工,对于这两条路大船来说,留给他们的最后时间只有不到一个礼拜,在哥伦比亚军下一个运输船团出发的时候,他们也必须踏上征途。
而相对应的,其他计划参与这次行动的主力舰,也开始为这次的行动进行准备。
-------------------------------------
德川明子带着几个瀛洲的年轻人敲响了李彻的房门,早在李彻从应天府再次离开的时候,他就让人给德川明子送去了消息,让德川明子带几个可以把消息传到现在的瀛洲海军内部的人过来。
作为曾经统治了瀛洲列岛数百年的德川幕府,现在虽然暂时离开了瀛洲列岛,但是毕竟曾经在那片土地上扎根了这么多年,所拥有的势力盘根复杂,即便是到了现在德川幕府都依然还有好些个秘密渠道可以和依然留在瀛洲列岛的某些隐蔽的家臣取得联络。
虽然不可能指望这些人能够在敌后进行一些给敌人的主力舰船舵部位设置炸弹了、但是这些人依然可以在现在的瀛洲海军当中起到通风报信的作用。
这次的行动,李彻从一开始就很清楚情报的准确性非常重要,而且在事后从舆论上进行推波助澜更加重要,这一切都离不开德川幕府的帮助,事实上这也是德川幕府目前对于大唐来说最能够待价而沽的地方,在这方面他们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李彻看到了明子带着这几人走进来之后,他主动起身来走上前去和这几位年纪比他还要大一些的年轻人嘘寒问暖。
这几位便是负责联络在现在的瀛洲海军当中那几位依然忠于德川幕府的军官,瀛洲海军本身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在这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瀛洲海军和新罗海军互相之间彼此视对方作为最大的假想敌,在前无畏舰时代,双方都装备有少量的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
只不过进入无畏舰时代之后,现代化军舰越来越高的造价让这两个国家都选择暂时望而却步——不是说真的买不起,而是在大明罩着的情况下,我花这么多钱去建立海军干什么呢?
因此两国海军截止到战争爆发的时候,都是一直以巡洋舰和驱逐舰作为主要作战力量的规模短小精悍的海上力量。
这几个德川幕府的年轻人大概也是第1次受到上国的皇室成员的如此接待礼遇,虽然说老李家在这方面不如老朱家,但是在此之前李晋王府的名号也是很响亮的,对于这几个瀛洲的年轻人来说,李彻的身份是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而当这样的人在和你见面交谈了几句之后,不仅主动的嘘寒问暖, 更是直接表示欢迎他们来到大唐来定居,执行这种任务的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死士了,而李彻只是聊聊几句话就成功的缩短了双方之间的距离。
只能说这年头的人还是太天真了一些。
“你们在瀛洲内部还有多少人?”
“像我们这般的,总共大概还有千余人。”
其中一名年轻人的话让李彻多少有些惊讶,他原本以为像这样的人有几十个就不错了,结果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当然这些人肯定不是如同高平陵之变当中丝马甲养的那些死士那般,但是眼下依然还愿意给德川幕府做事,就已经可见德川幕府在瀛洲有多得人心了。
再进一步的详细了解到这千余人都分布在瀛洲的哪些地方之后,李彻有一种被幸福击中的感觉,这些人虽然有超过半数都是在九州岛上的,但是有了这些人手之后,虽然说从传递情报的时效性上面来说,这些人肯定不如锦衣卫在瀛洲的情报网,但是,在如何传递消息、如何散播“传闻”这上面来说,这些人能够起到的作用,却不是一般的情报人员能够相比的。
就像人们入山的时候没有见到老虎,但是先听到了虎啸山林一般,李彻给他们下达的第1个任务,就是让他们散播关于龙渊级战列舰的小道消息。
那两条巨舰在明天就会出海进行第1次海试,而在这第1次海试结束之后,两舰就会和海军的主力舰会合,随后一起去拦截哥伦比亚军的运输船队。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渔民在海上遭遇唐国新式军舰”的传闻给带回去,然后把这些消息先一步在瀛洲海军的内部散播开来。
这样的消息肯定会引起哥伦比亚军的警觉,李彻要的就是他们投鼠忌器,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增强哥伦比亚军一线官兵的心理压力,随后当他们在大海上真的遭遇了那两头巨龙以后,在一个个传闻下积累起来的压力便会压倒他们做出准确决策的能力。
第184章 得明子之助多矣
“我得明子相助多矣。”
在目送着那两位准备动身前往瀛洲本岛的幕府壮士离开之后,李彻颇为感叹的转过身来看着站在自己身旁一侧的德川明子。
这个樱花妹一开始李彻确实只是把她当做是爷爷塞过来的一个政治联姻的对象,把这位幕府的小公主当做是瀛洲动漫或者是影视剧当中典型的“黑长直大小姐”形象来对待,德川明子在此之前的表现也确实给人一种乖乖女的感觉,只是没有想到德川明子居然能够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当初德川明子说她有办法能够帮到自己的时候,实不相瞒,可能是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的动漫看多了,李彻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美少女的膝枕之类的能够让人恢复精力的魔法。
咳咳,不许笑,别的穿越者那是在另一个世界当中长大,又来到这一个世界两世为人,李彻虽然背靠着两个世界确实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面和阅历,但也确实就是一个至今为止还不到20岁的少年,天真一些也是很正常的。
结果没想到,这樱花妹还真是深藏不露,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意外惊喜。
从表面上看这惊喜主要是德川幕府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特殊的人脉,能够在情报战线上做到一些锦衣卫的情报网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给大唐的胜利成功的添砖加瓦。
而另一方面,在这个节骨眼上,德川幕府突然向自己展现出他们具备这样的能力..........要知道这种能力的背后其实代表着一个独立于锦衣卫之外的情报机构,虽然这个机构的规模不如锦衣卫,虽然这个机构在此之前就已经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是这毕竟是曾经掌控着整个瀛洲的德川幕府倾举国之力打造出来的情报机构的遗存,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于自己个人的角度来说,这无异于是一座金山。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比如说在九子夺嫡这样的剧本当中,某一个皇子获得了一个小规模的粘杆处这样的组织吗?(不要问我为什么不用大明来举例子,因为大明的皇位继承要么几乎没什么争夺,要么就是完全在战场上靠靖难继承法来决定)
德川明子虽然现在在自己面前依然表现出一副乖乖女的样子,但是李彻肯定不会把德川名字单纯的当一个乖乖女来看了。
德川幕府看样子已经完全把宝压在他的身上了,这可能是前线一系列的胜利,以及自己这一段时间以来的表现,给予他们的信心,对于德川幕府主动抛来的橄榄枝,李彻他.........
根本无法拒绝!
是的,他本来是不想这样的,可是对方的开价实在是太高了。
这样一个小规模的情报机构能够给予他太多的帮助,虽然说他的两个叔叔同他的关系目前也算得上是“挚爱亲族”,但是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三叔且不说,二叔在军方的履历可相当好看,这个叔叔的上限在哪里尚不得知,但是从自己这么些年来和这个叔叔打交道的经验来看,这位的下限至少也是个麦克阿瑟。
不要觉得这是在贬低,麦克阿瑟打仗的能力确实一般,但总体来看绝对也算得上是水准线之上不算是个庸才,人家也是有仁川登陆战这样的高光时刻的,而且如果你不去把麦克阿瑟当成一个军人,而把它当做一个政客来看待的话,那事实上你就会发现麦克阿瑟是一个顶级的政客。
不过........没有人会喜欢和麦克阿瑟打交道的,李彻当然也一样。
德川明子此刻倒是心情略微有些复杂,虽然说在政治联姻当中,本身就不应该祈求过于深刻的爱情,但是德川明子此前在李彻面前表现出来的那些姿态,倒也并不是完全处于事业角度的伪装。
就像是妹子见到心仪的男生会专门梳妆打扮、哪怕是川渝的暴龙也会柔声细雨一般,德川明子对李彻其实是相当满意的——从身份上来说,人家以前是大明李晋王府的世子孙,现在是大唐的皇太孙,这个星球上在这个年纪你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真正的高质量男性能够在身份地位上与之相比了。
从样貌上来说,那就更加没得挑了,不说李定国当年的样貌本就堂堂,在多少代美女王妃的基因改良下,李彻更是在出生前在颜值方面摇骰子摇出豹子的那一位。
至于能力.........这东西就更属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了,德川明子是见过天皇以及皇太子的,而我们都知道,这基本上相当于品尝过西湖醋鱼之后去尝试正宗的松鼠鱼..........
所以,德川明子此前的姿态是真的想要在心仪的男孩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可是在今天之后,德川明子也知道李彻肯定不会再把他当做单纯可爱的女孩来看待了。
这一切当然是德川幕府那边做出的决定,至于为什么幕府会这样显得有些急功近利,那当然是因为幕府感受到了危机啊。
新朝的皇太孙和前朝的公主勾搭到一起去了,我德川幕府以前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但是这个场面我真的没有见过。
在朱妙云和身份和容貌面前,德川幕府能不慌吗?
“这些都是明子应该做的。”
在心里暗暗的叹了口气后,德川明子又开始给自己打气,虽然自己很想和皇太孙成为那种真正的灵魂伴侣,但是从这一段时间的接触来看,皇太孙殿下和公主殿下之间的关系似乎更接近于那种灵魂伴侣的程度,德川明子能够感受得出来,自己在这方面是不可能战胜的朱妙云的。
所以,既然没有办法成为灵魂伴侣的话,那就成为殿下无可替代的贤内助,德川明子相信自己只要在某个方面能够发挥到极致,就能够成为皇太孙殿下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
-------------------------------------
“瀛洲的渔民遇到了出海海试的唐军新型主力舰?”
马吉芬在听到自己手底下的人所传回来的消息之后,他对把这份情报送上来的参谋的第一反应是——这种一眼看起来就像是敌人钓鱼的假新闻你也信?
马吉芬有理由像这样去训斥那些军官,因为这个情报怎么听都觉得很不靠谱,首先试航这种事情,考虑到现在整个西太大,海上到处都是双方的潜艇,为了安全起见,在渤海或者黄海来进行适航是比较稳妥也比较安全的,哥伦比亚军的潜艇,一般来说不会往这两个地方去,因为在这种把守严密的地方,潜艇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全艇的人都集体开启人生二周目。
而渔船这个东西,虽然有的时候为了追逐鱼群,会跑到比较远的地方,但是瀛洲的渔民大多都是在近海的鱼场捕鱼的,使用的渔船大多也都不是那些远洋的钢壳渔船,而是那些本地的木质小船。
然后你一群渔民,就这么开着你们的船,一路上运气非常好的避开了唐军所有的巡逻线,成功的抵达了黄海甚至是渤海?然后还恰好的。
看到了他们的新型战列舰正在海试?
怎么这天底下好运气的事都让你碰到了呢?你觉得我信不信?
“长官,这些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那名军官用手指了指付件道:“那艘渔船好像是为了追逐更好的渔场,所以才冒险进入的。”
“就算如此,我可不认为随便一条民用渔船的船长都能够分辨得出什么是新式战列舰,什么是老式战列舰。”马吉芬依然对于消息的来源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正常的渔民甚至分不清战列舰和巡洋舰才对。”
“长官,您看一下后面附带的附件。”那名参谋道:“主要是因为当时船上正好有一个记者拍下来了几张照片,其中最清楚的一张就是这个,我们冲洗出来之后仔细辨认就能够看出来,远处的海上有一条有4个炮塔的,我们此前没有见过的主力舰。”
马吉芬这才发现原来这还是附带了一张图的,只是扫了一眼图,马吉芬就能够从图片上那个不够清楚的身影当中确认,这肯定不是海圻级战列巡洋舰。
相比于此前的军舰规模更大的上层建筑、明显不同于此前大明皇家海军主力舰所采取的舰艏设计语言,前所未有的新型主炮...........很显然,这就是此前情报机构就多次强调的敌人正在建造的新一代战列舰。
根据照片上的状况来看,这是已经到了海试的阶段了?
马吉芬虽然潜意识里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些蹊跷,但是现实当中已经有不知道多少人在催促他了——前线的将士们现在吃的东西口感上来说很难将比猪食好到哪里去,现在哥伦比亚军在运输线上的压力很大,马吉芬的压力就更大了。
尤其是在现在得知了敌人最新最强的战列舰再过几个月就能够加入战斗序列,那么也就意味着等到几个月以后,当这条船出现在大海上的时候,哥伦比亚军这边将找不到任何舰艇能够与之对抗——正在建造当中的16寸炮舰因为火炮的产能,进度可没有那么快。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时候联邦海军还能够依靠舌头上的力量保证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吗?
不,当然不行。
看这照片上那个还有些模糊的舰影,马吉芬感觉自己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倒计时,是死亡的丧钟,可是哪怕是建造进度最快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不到明年夏天都是没得指望的。
现在能做的,似乎也就尽量提高运输效率这一点了。
群内就TGA有感:
”J20 S绝对年度五代机啊“
”J20 A和J35虽然没那么划时代但也绝对够格“
”F35 Tr3也是一流的”
“F22起码开始补齐短板了不是”
“Su57好歹有对空战绩对吧”
“Kaan虽然前途堪忧但至少像个五代机”
“再怎么说Kf21也是踏踏实实发展的”
“Su75也不是不能算........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