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他们说了什么?”
“大概意思说的就是..........他们为之前背叛明帝国而感到抱歉,不过他们愿意在未来向大唐献上忠诚...........”
“你是怎么回答他们的?”
“我把人赶回去了,我说大唐和大明是一体两面,他们当初背叛大明就等于背叛大唐。”李仁炽道:“毕竟咱们这个国家说到底就是源于那句话——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没错,咱们替前明背下来了那么多锅,收拾了这么大一片烂摊子,为的就是这个。”李宗棣点了点头之后又摇了摇头:“只是这样一来的话,瀛洲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一时之间,父子两人都沉默了下来,两个人都很清楚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背后意味着什么,这个“短时间”指的可不是几个月,甚至不是三五年。
这可能需要整整一两代人的时间才能有机会,而到时候国家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又是另一个未知数了。
“父亲,第五先生对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李仁炽道:“第五先生在出发之前曾经和我长谈过,他说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第五先生也和我说过。”李宗棣道:“他每次和我说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总觉得他更像是一个数学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
“第五先生原先确实是一位工程师,所以他也喜欢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他最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那个1/3论,那就是如果我国的城市化率能够容纳全国1/3的人口,那么我们的工业人口规模就可以和联邦的全国总人口相当,我们将会在工业生产上占据无与伦比的优势地位,而工业就是未来。”
“他也在我的面前提过,而且还推销过他的那一套计划经济的理论。”李宗棣说到这摇了摇头,只不过他的那一套理论好像国内所有的经济学方面的学者都不赞同,认为他完全是歪门邪道。
“我倒是觉得第五先生所提的计划经济很好,刚开战的时候,我们所控制的卫所范围内,本来就已经试验过了在地方搞一些计划经济,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的发展必然有侧重,而至于到底侧重在哪方面,这正是我们所需要做好计划的部分,事实上,现在在一些地方和某些行业已经开始小规模的试点了。”
-------------------------------------
“这是个什么缝合怪啊。”
朱妙云在家看着报纸上面所刊登的内容,我们的公主殿下感觉自己曾经在另一个世界所获得的知识正在遭受到巨大的现实冲击。
一个帝国现在居然开始准备搞计划经济了,你这一点都不帝国主义啊,帝国主义不应该是自由主义吗?不应该是张嘴闭嘴“开门!自由贸易”么?
可是你们现在这整的是什么?
就算我知道你们现在这个帝国有一个很特殊的大同派,就算知道现在是战争时期的特殊时候,这给人的感觉也有些怪怪的,就好像哈耶克的大手变成了xxx的玉足一样。
不管是大手也好,玉足也好,这些都暂时和朱妙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我们的公主殿下这一阵子确实是显得有些身上想要长草了。
PS:说起来今天有朋友把他做的架空发给我,让我给斧正一下,说实在话,我的水平还是比较菜的,群里大家以后要是有搞架空的设定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发到群里和大家一起讨论,群里还是有一些真正的大佬的。
像希灵这种经常被群友吊打的水平,实在是不要抱有过多的期待,另外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一下,在书评区那个统计军舰以及对于海军条约写长评讨论的读者。
你真的是本书的高质量读者,感谢你的付出。
第208章 是,公主殿下!(1)
“殿下,人已经到齐了。”
侍女在朱妙云的门口轻生唤道,屋子里只觉得全身长草的朱妙云双眸一亮,随即丢下手中的报纸,带着一脸跃跃欲试的表情就要推门而出。
门口的侍女连忙把冒冒失失的公主给拦下来:“殿下,您还没有更衣打扮..........”
“用不着。”
朱妙云摆了摆手,此刻的她穿着一身休闲的普通便装,及腰的长发随意的扎了一个高马尾,那马尾伴随着公主殿下的步伐一蹦一跳的,灵动的仿佛有生命一样。
虽然是前朝公主,但是朱妙云在如今的李唐皇室当中也拥有着特殊的地位,该有的公主待遇一应俱全,而且相对较为朴素的李唐皇室其他成员来说,只有朱妙云自己的相关吃穿用度完全是依照前明公主的标准来供应的。
朱妙云一开始也没少为了华丽的裙装和精美的珠宝首饰感到惊叹,前世的时候只有在影视剧中能够看到的那些华丽的金步摇和发簪在他这边居然是按箱来算的,可以说她也确实玩了一阵子的真人暖暖。
不过,朱妙云的性格向来不是这种简单的物质享受能够满足的,而一开始的新鲜劲过去之后,那种光是穿衣和梳妆就要耗费几个小时的“折磨”就让我们的公主殿下对于这些华丽的衣裙和饰品迅速地失去了兴趣。
但凡朱妙云上辈子是个能够沉溺于物质享受的女孩,也不会跑到加沙去救治灾民。
尤其是在看到李彻现在整天要把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军事上,看到新闻报纸上所报道的前线的各种各样的事迹,朱妙云不由的又想起了之前在海参崴的经历。
那个时候的一时冲动现在回想起来却是自穿越以来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所以朱妙云就想着自己能够为现在依旧处于战争当中的这个祖国做点什么。
而现如今公主殿下准备的这一切,也都源自于此前和李彻两人之间的私聊——让哥伦比亚人见识一下21世纪的舆论战!
虽然我们的公主殿下大学学的是金融出身,不过朱妙云显然并没有参透什么哈耶克的大手当中的奥妙,也自然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施展朱妙云的玉足之类的,但是毕业之后丰富的进修和工作履历让朱妙云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放在眼下,这个世界更是足够称得上是新闻学大师了。
什么?你说不是新闻学专业的也能够精通此道吗?新闻学岂是如此不便之物?张雪峰为什么不建议你们学新闻学?那自然是因为新闻学的教授大多就不是学新闻学出身的。
在眼下的太子府,李仁炽大多数的时候都在宫中处理政务,毕竟是现在的常务副皇帝嘛,忙的基本上不着家,李彻更是“事情多,把主要精力用在军事上”,府里面的事情就更懒得过问了,所以太子府往日里都是由太子妃来管理的,只是太子妃这一段时间以来好像也越来越不愿意管事,不知不觉的很多事情大家都开始去询问到现在还住在太子府当中的这位公主殿下的意见。
对于这个情况,反正从皇帝陛下到太子殿下、再到太子妃、再到太孙............总之大家都没意见,所以当朱妙云发现自己手头上的权力和资源好像越来越大的时候,便开始借用太子府的能量来去做一些事情了。
如果在正常的政治剧当中,前朝公主像这样没有政治敏感性的话确实很值得吐槽,当今皇室宽宏大量不代表你不需要谨言慎行啊,就算你不是男儿身也要低调一些才是,可是朱妙云就是摆明了有恃无恐。
这段时间以来,公主殿下的动静也被外界的很多人看在眼里,有想要看这位前朝公主到最后弄巧成拙惹的雷霆天怒降下的,有依然心系前朝为此担心不已却又难以接近相告的,总之,许多人都在怀着不同的心思,看着这位在如今的应天府当中最特殊的一位前明宗室。
不过还有很多胆子大的,想要从中搏一把富贵的,便也在公主殿下准备向外界插手的时候主动贴上来。
如今在距离太子府最近的天字号酒楼听云轩最大的商务会客厅内,聚集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这一类人,这些人当中大多数在此之前都觉得自己是那少数敢富贵险中求的,可是当今天他们受公主殿下所邀请,来到这里之后才发现有这样想法的人居然有那么多。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居然是同行。
有开报社的,有开出版社的,有开印刷厂的,有民间文协的、还有开画室的.........
除了这些和笔墨有关的之外,还有一些这些年的新兴事物——比如广播电台,还有一些传统的东西——比如几家戏班子。
大家来到这里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公主殿下邀请这么多各行各业的人来这干嘛?尤其是那边几个戏班子,几个班主此时都缩在角落里,哪怕到了现在这个年头唱戏的大多也依旧被认为是下九流,尤其是见到了那些文协出来的,就更抬不起头来了,哪怕是当下最火的几个角在读书人面前依旧要矮一头。
在会客厅当中互相熟识的人凑到一起来交换消息,没人交谈的往往也会小心的靠近别人说话的圈子支楞起一个耳朵来,看看能不能从中听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这种有些乱糟糟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会客厅的大门被两名穿着军情局制服的干员推开之后,一个穿着普通但是面容精致漂亮的少女走了进来,有的人还在疑惑这是怎么回事,谁家的大小姐有这么大的排场能够让军情局的人替她开门,要知道现在的军情局前身就是锦衣卫,能让锦衣卫鞍前马后的,这是军中哪个大佬的闺女?
“公主殿下!”
有眼尖的认出了朱妙云,喊出声之后更多的人才反应过来,之前他们见永宁公主的时候,公主殿下还是一番衣着华贵的样子,现在面对一副更接近21世纪化妆和穿衣打扮的朱妙云,不少人第一时间还真没反应过来。
女性的妆容这东西,虽然说经常几十年就是一个轮回,但是20世纪初和21世纪初的妆容区别真的还蛮大的,朱妙云这副在21世纪网上被称作典型“白月光”打扮的模样,也算是有些先声夺人——正常人突然变成暴发户,衣着华贵、穿名牌戴名表是新闻,而原本就身居高位的人突然有一天的装扮格外的亲民起来,这也是新闻。
朱妙云径直的来到了厅内布置好话筒的演讲台上,她看着台下的这些被自己请来的各行各业的头头脑脑,上辈子的时候自己是绝对没有机会对这样一群“大人物”如此姿态如此说话的,那个时候她在大学进修期间是在底下端茶倒水的那些服务人员当中的一个。
而现在,在这个世界自己在这些人面前才是真正的大人物,朱妙云大概能够理解为什么男性对于权力是如此的沉迷和追求了,这确实是一种能够让人忘乎所以的东西。
“各位,今天让大家聚集到这里,是因为我想带着大家一起做一笔生意,发战争财,发国难财。”
朱妙云这番话前半段说的大家刚刚热血沸腾,后半段就一下子给大家泼了盆凉水,不少人的心里此刻都冒出来了“公主殿下你可不要乱说,血不要溅到我的身上”这样的念头。
你说发战争财也就算了,这好歹算是一个中性的描述,你说发国难财?
公主殿下呀,当今的天下现在姓李,已经不姓朱了!而且就算当今天下姓朱,你也不能这么说话呀。
朱妙云注意到了下面的众人听见自己说了这番话之后各异的表情:“可能在座的诸位听了我刚才那番话之后,会觉得我是个疯女人,请容我刚才的那番话是和诸位开个玩笑,更准确一点的说法是,我们要发联邦的战争财,也要发联邦的国难财。
各位,在战争当中能够发财的从来不仅仅只有军火、钢铁、粮食、化工等等这些和战争有直接关系的行业,有很多看不见的力量,也同样能够在战争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自然也应该从战争当中获得好处...........”
-------------------------------------
“这就是我那个大侄子看上的公主?”
在酒店的2楼,李仁煦戴着一副耳机,听者从窃听器..........不,严格来说呢就不是窃听器,而是直接连通下方会客厅的一个麦克风,下面的声音正源源不断地同步到上面,李仁煦此刻笑眯眯地听着话筒当中所传来的女声:“我大侄子的眼光不错啊,这样的姑娘真算得上是极品了。”
在李仁煦的对面,新走马上任的军情局副局长露出了些许无奈的笑容:“属下倒是觉得,这就是公主殿下在玩过家家而已,只不过太孙殿下在临行之前吩咐过我等,所以也就只能陪着公主殿下在这里胡闹了。”
“我可不觉得这是糊弄。”李仁煦摇了摇头,伸出一根手指来在军情局的副局长面前晃了晃:“我这个未来的侄媳妇,现在可是在下一盘大棋,你没注意小姑娘今天邀请来的那些人吗?”
“这个自然是注意到了的,公主殿下大概是想要用新闻的手段来扩散前线的一些消息,在此之前公主殿下就曾经和我们提过,舆论的炒作运作合适的话是可以左右对方的国策的,只不过我们觉得公主殿下可能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年轻人想的大一些乐观一些,这很正常。”李仁煦笑着摇了摇头:“永宁公主的这些想法我倒觉得很有可行性,你觉得小姑娘异想天开,那是因为你觉得舆论炒作不可能像体现木偶一样去左右一个大国的政策。”
“是的,一个正常的大国所作出的决策应当是基于国家利益或者至少是出于国家好恶的,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各国都在战争期间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宣传,但有一种宣传的收效是最低的,那就是对敌国的老百姓进行宣传,因为在战争时期,双方本就处于敌对,无论你说什么,别说是抹黑了,有的时候哪怕说实话对面的老百姓也是不信的。”
军情局的这位副局长显然在这方面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在我们自己的报纸上登点文章,放点漫画靠这个就能够左右联邦的政局?请恕我直言,我们现在是在打仗,不是在搞过家家。”
“我说过了,你应该是会错了她的意。”李仁煦道:“有的时候左右一个国家的政局并不需要能够把对方操作的像提线木偶一样,有的时候的左右实际上只不过是在对方要下台阶的时候放个凳子,在对面快要死的时候捅把刀子..........”
李仁煦是看清了朱妙云所做的打算的,她在讲话的时候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伪装”,这年头没有互联网,也没有vpn,但是在新文学上面很多东西是互通的。
就比如说信源,同样一句话在不同人的嘴巴里面,或者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的可信度是不一样的。
人们先天有一些更容易相信的,也有一些更容易怀疑的,就像21世纪的中文互联网上放眼望去经常某个新闻来个“根据某某路边社消息”,比如说两家不同的媒体报道同样一条和俄乌战争有关的新闻,两家所描述的内容有些出入,你是相信来自毛子或者是二毛的,还是相信来自津巴布韦的?
同样的道理,对于现在战场上的很多情况,大唐这边的媒体就算把喉咙给喊烂,在北美大陆上的哥伦比亚人民也听不到几句,听到了更不会有几个去相信的。
但是..........如果摇身一变你是一家“不列颠媒体”呢?
第209章 是,公主殿下!(2)
这次临时回京的李仁煦本来心情是挺郁闷的,和自己老爹的情况不一样,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接下来是肯定能够带着后续的大部队渡海登岛,和吴玉山将军一起去收拾被围困在婆罗洲北部的哥伦比亚军。
对于一辈子都把自己老爹视为榜样并且想要将之超越的人,李仁煦当然希望自己能够立下如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一般的伟业。
虽然他在新罗战场上的表现不错,在自己老爹回国靖难以后独自率领部队成功地清扫了新罗半岛上的哥伦比亚军,从元山一战一直打到釜山,但是在他看来这样的功绩还远远不够。
因为爆发在新罗王都的那一场转折之战当初是李宗棣亲自布置指挥的,后面元山一战破局的关键也在于海上,大家的目光也都集中在自己的大侄子身上。
相较之下,还得是在婆罗洲上联邦远征军的司令部更有代表性。
只可惜岛上现在突然发生的奇怪疫情让他原本的计划全部打了水漂,现在的情况就连他爹都不可能再上岛了,更遑论是他,毕竟疾病这个东西不像子弹,子弹打不到坐在后方指挥的指挥官,但是病毒那是真的无孔不入。
这次回京来,李仁煦本来是想从自己的大哥那入手再讨一个差事,李仁煦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想要的其实就是名声,如果说婆罗洲上因为疫情不允许他再去的话,那就换一个地方建功立业。
而且他甚至都想好了,这个地方就选在琉球,琉球这地方虽然不大,但是如果能够恢复琉球的话就相当于恢复了一个属国,这也算得上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功绩了,尽管这肯定比不上亲手拿下联邦远征军司令部,但这多少也算是个“灭国之功”了。
唐朝时候的苏定方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灭三国擒三主,但是大多数人都说不出来灭的是哪三个国家,李仁煦不是那种认死脑筋的人,他的目的非常的单纯,那就是要青史留名,至于这里面有多少营销的成分这不重要。
结果没想到回来之后大哥没见到,见到了自己大哥这个准儿媳妇居然搞出了这么有意思的东西,他最开始只是见到了朱妙云所差遣的那些军情局的人,不动声色的跟过来并且表明身份之后,他就看到了这场难得的乐子。
舆论这种东西来作为武器,在这场世界大战之前的时候,大家基本上都没有怎么意识到这一点,即便是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各国对于宣传的作用也都依然停留在很多皮毛的程度上。
而自己这位准侄媳妇现在正在折腾的这些,这已经绝非简单的脱离了皮毛程度,而是这姑娘居然真的能够拿出一整套成体系的宣传舆论战的手段。
幸亏这姑娘是个女儿身,邕宁帝大概也没有想过自己的闺女会有这样的能力,如果这位要是一个皇子的话,但凡邕宁帝把宣传方面的工作交给他来做,说不定还真的能够缝缝补补的替那个昏君遮掩过去,真不敢想象现在国家还在那个昏君的手里会怎么样。
李仁煦看出了朱妙云的一部分打算,只是他也很清楚,这种套马甲来打舆论战的行为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一点也不容易,毕竟东方和西方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种了,你套个马甲要控制那些名义上是不列颠报纸的媒体,那你在外面抛头露脸的人总得起码是个西方人吧?
或者你得是个长得像西方人的吧?
大唐幅员辽阔,找个这样样貌的人其实并不难,但问题在于短时间内找个肚子里面有墨水的、能够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可就不好找了。
这个时候那些参会的人当中也同样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公主殿下,您刚才说的那些确实给我们启发良多,但是请恕在下直言,谁负责在海外处理这一切呢?”
这看起来是在关心海外的舆论战由谁来负,主要责任由谁来领导的问题,实际上这牵扯到很多东西,最主要的就是钱的问题,天下商人往来皆为利往,这些商人不图钱,还能图什么?
图你岁数小?图你长得漂亮?
朱妙云要是普通人家的女孩,人家可能真的图你这个,但是如今借给他们800个胆子也不敢啊。
“这个不劳各位关心,我们自然有专业的人员来负责这一块。”朱妙云说着拍了拍手,随即一位穿着少校军装的中年人在收到了公主的暗示之后来到了她的身后,台下的众人这才普遍发现这家伙居然有着金色的头发和一副鬼佬的面孔。
李仁煦看不到画面,不过就在他对面的前锦衣卫干员似乎对于那个鬼佬很熟悉,主动开口向李仁煦介绍道:“瑞恩斯坦·冯·沃德森尼亚伯爵,中文名蒲观水,殿下应该多少听过一些此人的传闻才对。”
李仁煦听到这个人名之后略微回忆了一下,便缓缓的点了点头,因为这个现在穿着大明军服的莱塔尼亚佬还是有点小名气的,这家伙原本是莱塔尼亚王国的人,父亲是驻华武官,880在中国出生长大,直到12岁回国进入候补军官学校,18岁正式入伍担任候补军官,19岁升任少尉,26岁升任中尉,被选送到柏林军事学院。32岁毕业并获晋升上尉,调往zong参谋部谋部工作。
从他的这个履历也能够看得出来,这家伙在莱塔尼亚军队当中并不受到重用,甚至可以说有些相当蹉跎,到了30多岁才升到上尉。
而至于这其中的原因,那自然是因为这家伙相当古怪的性格,且为人有些尖酸刻薄,平时颇多暴论,对威威一笑不太尊敬,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换个德皇看不到的岗位也就算了。
结果在战争爆发之前其在zong参谋部工作的时候因强烈反对施利芬计划,主张西守东攻战略,因此在开战前被赶出zong参谋部,调往大明担任武官。
开战后带领战场观察团奔赴前线进入李宗棣的青年军,奇古怪的性格在东方倒是比在国内更为人所能接受,所以在军务中时常提些份外的意见,得了个绰号“总有办法的瑞洋人”。
在战争期间,他几次想要回国服役,但是深情始终没有获得批准,因此他一直都留在东方,直到莱塔尼亚投降后,由于他本人对国内形势绝望,在朋友的劝说下,在主角爷爷靖难后他加入了大明国籍,并保留少校军衔,进入参谋部工作,不过没有固定职务,辗转多个岗位,自嘲是专业狗头军师。
直到前一阵子,他获得了最新的调令——到朱妙云公主的手底下报道。
从一个军人的角度上来说,瑞恩斯坦·冯·沃德森尼亚并不是一个专业能力特别过硬的人,不过他确实有一颗相当灵活的大脑,甚至给人的感觉,他都不像是一个古板的莱塔尼亚人,很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莱塔尼亚人的刻板印象。
李彻在得知了这家伙的存在之后,还专门想办法试探了一番这家伙,看看这家伙是不是另一个穿越者,毕竟他曾经在另一个世界当中读过一本名叫《大明海权》的小说,这本小说里面就有一个维多利亚人的男2号。
不过事实证明,小说就是小说,和现实世界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瑞恩斯坦·冯·沃德森尼亚毫无疑问是一个本世界的土著,只不过性格稍微有些古怪而已,于是李彻就让人把这个家伙调给朱妙云给公主殿下打下手。
朱妙云现在所筹划的这些事情,很需要一颗充满鬼点子的大脑。
“这个莱塔尼亚佬是我的大侄子举荐过来的?”李仁煦虽然能够想得起来瑞恩斯坦·冯·沃德森尼亚到底是谁,不过他对于这家伙的了解也不多:“看来这还真是个人才了?”
“是不是人才不知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这家伙不和我们站在同一个战线的话,那么他肯定能够成为一个祸害。”
那名军情局的官员耸了耸肩:“殿下您知道吗?这位前一阵子曾经给太孙殿下主动进言献策,而太孙那边在看了他的献策之后曾经半开玩笑的说,这家伙的中文名不应该叫蒲观水,应该叫蒲诩。”
李仁煦一听就乐了:“能够被评价像贾诩,我都不知道我的大侄子是在夸他还是在骂他。”
“可能二者兼而有之吧。”
“让这样一个家伙来负责对联邦的舆论战..........”李仁煦摸了摸自己的短须:“真不知道我的大侄子这一步走的是妙还是臭。”
-------------------------------------
“各位,我们对联邦的舆论攻势也分成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处在第一阶段,也就是最基础的阶段,接下来我们需要转变打法。”蒲观水操着一口带有口音的中文道:“我们现在主要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联邦的基层民众,二是联邦的国会议员,这两个目标要采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