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93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蒲观水说到这就不禁回想起自己和太孙殿下会见时候的情景,可能对李彻来说在验证了瑞恩斯坦·冯·沃德森尼亚不是一个穿越者之后,他在李彻心目当中的地位就降低了不少,变成了一个能够出鬼点子的洋人贾诩。

  对于这种人嘛,他出的点子并不一定需要采用,重点在于养在自己的手里就行了,别让潜在的对手获得利用这种人的机会。

  所以,李彻给他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而这居然让瑞恩斯坦·冯·沃德森尼亚在莱塔尼亚王国覆灭之后,对东方以及李彻产生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因为在瑞恩斯坦·冯·沃德森尼亚眼中,李彻“懂”他啊!

  所以这一次有机会为“太孙妃”服务,瑞恩斯坦·冯·沃德森尼亚可是拿出了12分的精神。

  “首先就是对于联邦的民众,我们必须要让联邦的民众意识到联邦远征军的部队现在的实际状况,要让联邦民众意识到他们的儿子、丈夫和父亲目前已经被我们的军队逼到了绝境,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首先就是哥伦比亚军正在进行的‘华盛顿特快’。

  相信各位这段时间以来已经了解了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哥伦比亚军在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通过这种方式来从前线把部队撤走,在运输上的窘境要比哥伦比亚军此前使用运输船团要更狼狈。

  前一段时间我们在瀛洲的情报网就拍摄了不少刚刚抵达瀛洲的哥伦比亚军官兵的照片,现在撤到瀛洲的哥伦比亚军官兵的军容仪态只会更加狼狈,相信我朋友们,任何一个哥伦比亚人看到他们的部队。是一群穿着白裤衩如同乞丐一般狼狈撤到瀛洲的模样,都会对哥伦比亚军在接下来能否继续取得胜利而产生怀疑的..........”

  蒲观水的中文发音虽然不是特别标准,但是他说话的语气却充满了信心,作为一个莱塔尼亚人,瑞恩斯坦·冯·沃德森尼亚对联邦那自然是充满了怨念,如果哥伦比亚人不插手这场战争的话,原本莱塔尼亚王国在欧洲是能够区间比肩拿破仑帝国巅峰时期的成就的。

  想当年的拿破仑大帝都没有成功征服的乌萨斯已经倒在了莱塔尼亚的炮口下,没有联邦向英法的输血,在很多莱塔尼亚人看来他们才会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才对。

  所以现在有机会狠狠的坑一把联邦佬,蒲观水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第2个出发点就是要基于现在婆罗洲上正在扩散的疫情。”蒲观水说到这嘴角忍不住勾起一丝弧度:“关于这方面我想起了此前我和太孙殿下在这方面进行交流的时候,殿下所说的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只有冤枉你的人才知道你到底有多么的冤枉。

  虽然现在很多医学界和生物学界的专家还没有搞清楚这场疫情是由何而来?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对于各位来说从现在起,这场疫情的责任全部都在于美方了!”

第210章 和二叔饮酒论道

  人才济济,这是朱妙云对于自己手底下这些人现在的看法。

  就比如瑞恩斯坦·冯·沃德森尼亚,或者说蒲观水,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人才嘛,总是能够对于前线所发生的状况,提出一些他独到的充满日耳曼式智慧的理解和建议。

  就比如说哥伦比亚军现在前线的作战部队当中,他们的有些部队居然成建制的向唐军发动小规模的反扑,这些进攻明显不像是希望取得什么实际性的效果。

  毕竟,在现如今双方对峙的战线上小规模单独的连级或者撑死是营级的进攻能算得上是什么大动作吗?有哪个两国之间的国战这么小家子气的?什么你说斯拉夫大区俄乌战场上的优秀匹配机制?

  把这个家伙给拖出去,送到库尔斯克前线扛线去!

  这些哥伦比亚军发动反扑的小股部队往往在稍微遭到唐军和宋军这边的火力之后便迅速的失去战斗意志,随后便整建制投降,前线的部队在对这些哥伦比亚军俘虏进行审讯之后发现,他们大多数是被上级强行逼迫进攻的。

  这样的进攻显然不可能取得什么效果,不过却足够传播疾病,唐军这边也很快发现了哥伦比亚军这阴险的企图,除了加强隔离和防疫工作之外,自然就是在战场上不再接受这些部队的投降,用机枪或者是迫击炮逼迫他们回去。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出现了新的状况,哥伦比亚军那边有更多的小部队在夜间摸过来,他们不是来偷袭的而是丢弃了武器之后来投降的,发现这些部队的时候距离已经很近了,宋军的那些部队面对这种情况一开始直接把这些哥伦比亚军的部队给突突了,不过唐军这边在吴玉山的授意下还是接受了这些哥伦比亚军的投诚。

  这道并非说唐军这边圣母病犯了,而是现在渡海而来的唐军基本上都是卫所军出身,这些身上打着浓厚大同派烙印的部队有着严格的军纪,上级没有说这些哥伦比亚军像此前的第16步兵师那样不接受俘虏,那就不能肆意杀戮。

  不过这些身上可能潜伏着病毒的哥伦比亚军,也显然成了一个棘手的山芋,在这种情况下蒲观水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那就是在战线的后方修建几个大型的封闭式战俘营。

  在这些战俘营当中设置焚烧炉,首先焚烧这些士兵身上所有的衣物,接着在设置洗浴间给这些哥伦比亚军士兵进行消杀清洗,随后可以让这些哥伦比亚军官兵在经过了防疫隔离之后一方面作为接下来谈判的筹码,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劳工来使用。

  这个建议本身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对于我们的太孙殿下以及我们的永宁公主来说,一个莱塔尼亚人提出了这样一个点子..........

  原本朱妙云也觉得这只是带有些许巧合的地狱笑话,但是很快蒲观水后续的建议就展现出了“日耳曼民族特色”,他充分的考虑到了,如果这些哥伦比亚军投掷部队的身上携带的病毒难以控制的话应该怎么办,这些战俘营在规划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些,那些淋浴间除了可以洗澡也可以往里面灌入一些化学气体,他称这样的手段来进行防疫消杀是“绝对高效”的。

  李彻那边在了解了这家伙的全部建议之后表示,这个人现在必须牢牢的控制在大唐的手里,养他一个德裔军官费不了几个钱,但是如果让这小子到其他的地方就业的话,很有可能会亲手放出一个恶魔。

  就当是一个莱塔尼亚贾诩吧,在自己这里总比跑到东吴或者蜀汉那边强。

  当然,朱妙云手底下的这些“人才济济”在李彻的角度看来成分基本上和“卧龙凤雏”差不多,那个莱塔尼亚佬好歹能够算是一个歪才,至于其他的.........只能说哄公主开心还不错。

  反正在李彻眼里,那基本上是一群如同汉弗莱爵士和伯纳秘书一般的“优秀”官僚围绕着在政治上“圣质如初”的如同吉姆哈克一般的永宁公主殿下身边的过家家行为。

  没错,就是过家家,虽然朱妙云正在筹备的这些舆论攻势可能是全世界最专业的,但这并不影响这其中的本质,毕竟这样一个围绕在永宁公主周围的政治小团体的一切其实是源自于公主殿下的“我乐意”。

  -------------------------------------

  “大侄子啊,你养的那个公主最近在做好大事啊。”

  李彻这边刚一回京,就遇到了在京城里无所事事的自己二叔,看样子失去了带兵登岛的机会之后,自己这个二叔实在是闲的发慌,此间就听闻二叔回京是想要找自己老爹或者是爷爷来商量一下推动对琉球的攻势,不过很显然虽然琉球并不大,但是无论是爷爷还是老爹,都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再开一个战场。

  二叔大概是在那边碰了壁之后,想来自己这边捣鼓自己和他一起如同当初在元山时候那样“通力合作”。

  李彻在这方面当然是和自己老爹站在同一个阵营了,他也确实不认为现在拿下琉球就一定轻而易举,海军这边在大洋上目前可还没有绝对的控制权,主力舰有优势不代表你的轻型舰艇也有优势,两栖登陆作战就算能够保证白天的安全,夜里哥伦比亚人照样可以出动大量的驱逐舰和巡洋舰来坏你的好事。

  更不用说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哥伦比亚人在从硫磺岛到冲绳岛的一系列战役当中付出的惨重伤亡,更是让李彻不会小瞧这些不起眼的小岛,在这上面爆发的战斗可能要比在婆罗洲上面的战斗更加惨烈。

  所以在自己的二叔找自己喝酒的时候,他一直顾左右而言其他,这种装傻充愣的态度自然惹的二叔很不愉快,几杯酒下肚之后便把话题引到了朱妙云的身上。

  哪怕直到现在,永宁公主的身份也是相当敏感和微妙的。

  “芸芸只不过也是想要为国做一些事情而已。”李彻的言语当中并没有丝毫掩饰自己和朱妙云之间的亲密关系:“小女孩家,做些如同过家家一般的事情罢了,倒是二叔今日来此,小侄也恰好有些问题想要问问二叔。”

  “什么问题?”

  “二叔觉得,从个人能力上来说,先祖李定国同岳飞岳王爷相比,如何?”

  虽然说两个男人在吃饭喝酒聊天的时候,谈论的话题可以从任何话题无缝的衔接到历史政治问题上来,但是李彻这个弯拐的也确实有些太生硬了,李仁煦能够感觉到自己大侄子话里有话,但是不知道是否是因为酒精的影响,他暂时有些想不明白自己只是刚刚提到永宁公主,怎么大侄子就把话题拐到李晋王和岳武穆的身上?

  “虽然岳王爷的人品向来为人所敬仰,但是若论功绩的话,岳王爷比不过咱们的先祖李晋王。”李仁煦回答的倒也认真:“毕竟咱们先祖当年可是随着隆武帝真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那再造华夏的功绩有咱们先祖的一份,岳王爷或许本也能够恢复中原,但是风波亭后.........”

  “二叔,你会错意了,我这比的并不是功绩,而是能力。”李彻道:“再或者我这么来说,您觉得隆武帝当年手下的班底,和宋高宗手下的班底相比如何?只就能力而言,想来哪一个班底更优秀其实很难说吧?”

  李仁煦用略带疑惑的神色点了点头,你抛开功绩只谈能力的话,这种关公战秦琼的事情本身就很难说,隆武帝手底下有异姓三王,宋高宗的手底下也有中兴四将,这四项里面就算有些人有不少水分,岳飞和韩世忠这两位的含金量自古以来大家都是认可的。

  你这非要跨上几百年来比这样两批人的能力,谁能比得出来?

  “二叔,我是觉得,隆武帝手下这些臣子和宋高宗手下的这些人相比,就能力上来说两者应当在伯仲之间,但是最终两批人所创下来的功业却天差地别..........”

  “那是废话!摊上了赵构这样的皇帝和秦桧这样的王八蛋,能怎么办?”李仁煦用筷子敲了敲两人面前的一个盘子,破位有些不岔的用筷子指着盘子里面的烤鸭:“哪怕把那赵构换成一只鸭子,想来越王爷也能够直捣黄龙府。”

  “是的,不过让我们抛开隆武帝和宋高宗之间的区别,其实说到底这些历史上的能成名将所能够取得的功绩,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王朝本身的高度呢?”李彻反问道:“无论是魏晋南北朝还是五代十国的时候,都有不少经验的能臣名将,但是最终最为大家所熟知的那些能臣名将,几乎都是出自历史上最强大的几个大一统王朝..........”

  李仁煦不是傻子,自己的大侄子兜着圈子说了这么多,他哪还能不明白李彻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你小子是什么意思了,但是眼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战争就要结束了,我要是不抓住这个末班车.........”

  “二叔今年不过30多岁,难道还怕活不了20年吗?”

  “20年?”李仁煦抬起眼眸来盯着李彻:“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只不过觉得这场世界大战打到现在也只算是一场闹剧的中场休息,二叔,你觉得这场战争当中的参战方对这场战争的结果满意吗?”

  李仁煦沉默不语,而李彻继续侃侃而谈:“高卢人不会满意,因为他们希望彻底肢解整个德意志;

  莱塔尼亚人不会满意,因为直到停战的时候他们的军队依旧在高卢境内;

  维多利亚人不会满意,因为这场战争结束之后维多利亚帝国的衰落已经众所周知;

  我们不会满意,因为在这场战争当中我们失去了旧港还丢掉了瀛洲,我们这一年以来赢回来的东西本来就是属于我们的;

  甚至就连联邦都不会满意,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他们本可以获得更多...........

  一个所有人都不满意的结果二叔觉得接下来就算我们和联邦之间协调一致达成了停火协议,各国坐在一起签署了停战条约,这场战争就真的结束了吗?

  这不会是结束,这顶多是20年的休战,20年后的二叔还不到60岁,以现在的医疗条件这可算不上是什么高龄,甚至还没爷爷现在的年纪大,二叔难道是担心到时候上不了战场拿不动指挥棒了吗?”

  “20年后我还有机会带兵?”

  李彻噗嗤一笑:“二叔,你觉得我爹会害怕你掌兵吗?”

  李仁煦缓缓的摇了摇头,大概是认可了李彻的这番说辞,他沉默着又给自己灌了一大杯酒后道:“我自己也应该能够想明白这些才对,只是最近心烦的紧,不过说实话,见到永宁公主做的这些事情,倒是挺解闷的,那个莱塔尼亚佬挺有意思,可惜这个短时间内还派不上大用场。”

  “现在短时间派不上大用场,就当是为接下来先埋上一些草蛇灰线,想要对联邦打舆论战并不容易,直接在联邦喷哥伦比亚人如何如何,效果很难有多大,而且很容易引起关注,毕竟联邦本质上是一个宗教国家。

  最好的能够鼓动人心的方法还是要从宗教入手,毕竟想要在我们国内找一个能够在宗教问题上和联邦辩经还能辩赢的‘大儒’可实在是不容易,所以我们干脆决定从实际问题上下手。”

  “从实际问题上下手?”李仁煦挑了挑眉毛:“我看你和永宁公主好像把筹码压在了赌这个疫情会大肆扩散的基础上?”

  “是的。”李彻点了点头:“不过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并不是赌博,而是基于科学的判断,这次出现的特殊流感传染性非常非常强,可以说,注定会击穿我们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防疫手段,扩散到全球只是时间问题。”李彻道:“病毒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我们在舆论上能够把病毒包装成上帝对联邦的天罚,那么对联邦的舆论战就能够事半功倍了。”

第211章 堪比核弹的底牌

  “你们就这么确定这个病毒最终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李仁煦到最后离开之前,依然对此抱有极大的怀疑,李彻这个二叔并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疾苦的的贵族子弟,大概是由于历代都有从军的传统,晋王府向来都是比较接地气的,当年在北疆的时候曾经爆发过一场鼠疫,那个时候李仁煦正是如今天李彻一般的年纪,他那个时候也刚刚入伍,在李宗棣的带领下率领军队封锁城镇,也算是见过大规模传染病肆虐的样子。

  虽然对于受到传染的城镇来说,因为没有什么特效的治疗药物,遭受鼠疫的人们确实非常非常的凄惨,整家整户因病灭门的事情都有不少,可是说到底传染病这种东西最大的危害依旧是在于传染,当部队把感染地严格的隔离起来切断了传染路径之后,疫情自然就控制住了。

  什么?

  你问感染区里面的疫情是怎么控制住的?

  免疫系统扛不住的人死完了之后自然就解决问题了,听起来很冷血,但这就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事实上很多致命性非常非常高的传染病,比如埃博拉病毒。哪怕传染能力再强都很难大规模的肆虐,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疾病还没有来得及找到接下来的传染者,宿主就已经被干掉了,人死完了,自然就没有传染病了。

  玩过瘟疫公司的人都知道,你如果真的想要把病毒散播全世界,需要精准而全面的给病毒加点,人工控制的游戏当中的赛博病毒想要通关都不容易,更何况是现实当中的病毒呢?

  如果只是判断一个病毒的传染能力强,就一定会散布全球这是没有道理的,李仁煦恰恰因为经历过以前的鼠疫对于这些传染病有基本的了解,所以他才会好奇自己的大侄子为什么在这方面这么笃定。

  李彻在这方面确实现在也无法拿出确切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总不能说我是穿越来的,我知道这个时代会有一场堪比黑死病的超级传染病?

  反正时间会证明一切的,他也明白自己的二叔最后离开之前的那个问题背后的担忧,因为假如自己赌对了,其实也会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结果,到时候固然能够用这种舆论武器去攻击联邦,但是到时候全世界大家都要面对这个超级传染病带来的麻烦。

  曾经的那场鼠疫能够及时的压下去,还是军队在爆发之初就有效地控制了病毒起源地周围的城镇,可是这场疫情,如果顺着哥伦比亚军从婆罗洲撤出的部队散播到瀛洲,然后再从瀛洲散播到全世界的话,到时候你再想通过切断传染源的方式来控制这种疾病可就几乎不可能了。

  不过无论是李彻还是朱妙云,在这个时代自然都不会忽略历史上一战后期所出现的伊比利亚流感,这柄悬在他们两人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都是两人心里共同的阴影,所以李彻在几年之前、朱妙云也在穿越来这边这个世界之后没多久都开始思考要怎么应对“伊比利亚流感”。

  李彻的第1个想法就是青霉素,青霉素这个东西确实不是说能够直接对流感有什么效果,但是在现在这个全世界绝大多数的病菌对青霉素都没有什么抗药性的时代,这东西只要能够搞出来,这东西对于传染病所产生的一系列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导致的各种感染有着几乎看成一针见血的效果。

  但可惜的是,李彻并不是学医学的,也不是学生物学的,他对青霉素的了解起源居然还是在另一个世界的qq群水群的过程当中,群里面的那群水逼讨论如果回到抗战时期自己的专业能够做点什么的时候,有人表示是否可以向小日子拍摄的电视剧《仁医》里面那样土法培育青霉素?

  毕竟有了这东西,在战争年代不知道能够救多少人的生命啊,作为当时几乎等价黄金的宝贵药物,这东西在当时几乎就是第2条命。

  但是他也同样记得在那次的讨论当中,在有人提出这个观点之后立刻就有人表示这远比想象当中的要更加困难,那哥们儿说过:“咱们国家建国之初的时候也编制过《土法制青霉素》,知道写在最前面的内容是啥吗?原培菌株请凭县乡两级介绍信前往县级供销社购买!脱离了实验室和工业化培育出来的合格菌株,如果你打算自己从野外获得青霉菌菌株,然后按照土法工艺制备青霉素,要粗大事!”

  接着更多的群友加入进讨论之后,有群友表示电视剧《仁医》里的情节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二战珍珠港之后,哥伦比亚军对小日子进行了海上封锁,小日子本土制药行业很多原料本来就依赖进口,所以当时小日子的确是如电视剧所说用类似的方法土法上马青霉素生产的。

  但电视剧没说的是,当时的实际效果非常感人,没有使用土法青霉素的人幸存的几率,比用了土法青霉素的人高几倍,当时小日子政府说的是小作坊违规操作,不严格遵守工艺导致的结果。

  其实不全是。

  就算你严格遵守工艺,土法造出来的青霉素,往往也照样不能使用,李彻依稀记得这好像是土法制造的青霉素有什么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是没有办法有效药用的。

  至于这具体是什么?现在的他实在是有些记不得了,毕竟过去的时候李彻定期就可以“到现代留学”,真到了需要用的时候等到自己的意识又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芸芸身上,直接掏出手机上网查一下就知道了,所以也就没有刻意去记这些东西,结果没想到现在没机会留学,又要捡起来用的时候有点傻眼了。

  事实上李彻所忘记的内容其实就是青霉素过敏反应当中最主要的两大类杂质,一类是青霉菌自身代谢产物的有毒有害产物,如青霉噻唑与青霉素烯酸,另一类是与青霉菌长得很像的其他霉菌产生的其他霉素,比如展青霉素。

  前者至今都很难除净,后者靠着纯育菌株是可以基本消除的

  而土法制青霉素,这两个大类的杂质是绝对除不干净的!

  展青霉素和青霉素一样,都是在水果表面上寄生的霉菌的代谢产物。它们名字很相似,特性其实也很相似。青霉素抗菌,展青霉素比它还抗菌;青霉素溶于水,展青霉素也溶于水。

  这俩玩意最大的区别在于,青霉素是抗生素,而展青霉素是毒素,没有任何医用价值,纯粹的毒素。毒性非常大,结构还他娘的非常稳定,很难分解也不好去除。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科研人员都试图找到这玩意的药用价值,但最终还是无奈放弃了,真的是除了毒死你丫的对其他一切事都毫无兴趣的一种物质,直到21世纪这玩意依然是且只是毒素。

  最终解决展青霉素中毒的问题,是依靠菌株培养体系,产生展青霉素的霉菌只是看起来像青霉菌,其实并不是,所以通过菌株培养体系,得到高纯的青霉菌菌株,展青霉素自然也就没了。

  相比之下青霉噻唑与青霉烯酸虽然很麻烦——因为这本身就是青霉菌自己的代谢产物,而且化学性质也与青霉素高度相似,哪怕在今天,都很难除干净,但是通过培育和工业化的生产,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这两种物质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皮试的方式来判断患者是否会对青霉素过敏。

  可惜的是李彻根本不记得这些东西,他只能告诉相关的研究人员要去除青霉素当中的杂质,但问题在于到底是哪些杂质他根本记不得,这就需要在实验室当中不断的进行实验,没人知道在这种状态当中什么时候能够拿出可以药用并且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青霉素制取技术。

  参考历史上青霉素研发的时间,乐观估计也得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够攻克所有的流程,李彻都不知道到时候等到青霉素拿出来的时候,这场大流感是不是都已经自己消散了,又会有多少人死于这场大流感当中。

  相比较于李彻,朱妙云倒是没有准备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一个青霉素上,我们的公主殿下遣人去搜集市面上所有的可能用于流感以及相关并发症的药物的信息。

  这大概是在加沙那边当志愿者获得的经验,在那个受到以色列封锁经常缺医少药的地方,医生往往被迫需要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去救治病人,因此采取一系列的综合疗法也算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

  当然,任谁都知道像这样去搜集药品,那肯定会获得一份庞杂的、良莠不齐的药单,尤其是朱妙云在看到初步统计上来的药品名单之后,放眼望去就看到了数不清的XX秘药、XX祖传秘方,这些大多都是很多药商在得知了消息之后主动献上来的。

  对于这些各种各样所谓的秘方,朱妙云直接一句“全部拿去进行双盲测试”然后那些献上各种秘方的家伙就自己跑了大半。

  “你就应该知道像这样广撒网的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牛鬼蛇神都会冒出来。”

  李彻在得知了消息之后丝毫不感到意外,医学这东西不分什么中医西医,实际上只有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而已,20世纪中叶欧洲那些用放射性元素来作为各种药品的行为本质上和巫医以及中世纪的放血疗法有什么区别?

  “不要用这种你还太嫩的眼光看着我!”朱妙云似乎完全并没有感到挫败,她的嘴角如同短剧当中的龙王一般勾起:“我这只是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科学这种东西和找金子是不一样的,金子不会来主动找你,但是人才会,这年头做研究的最需要的是什么?”

  李彻一下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随后他看向朱妙云的眼光有一种“我靠我养的猫怎么突然长脑子了”的意外。

  “有收获?”

  朱妙云得意的一扬下巴:“早就和你说过不要小瞧本公主,走,我带你去见识一下本公主前一阵子刚刚发掘出来的人才,虽然现在不能给你拿出青霉素,但是这东西也绝对作为你的‘核武器’来压箱底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在这里稍微卖个关子...........你知道我发觉的这位人才他家里之前是做什么生意的吗?”

  “什么?”

  “做染料的。”

第212章 不造炸药的染料坊不是好药厂

  刘明,男,35岁,一个放在21世纪很容易在就业岗位上被优化掉的年纪。